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滅大順之戰背景分析 如何評價清滅大順之戰

清滅大順之戰

清滅大順之戰對清朝而言是入關的關鍵一戰, 此戰消滅了大順政權, 主要抗清力量南移, 清軍入主中原屏障被消除, 清朝統一全國在即。 這場戰役後, 大順軍剩餘的30多萬軍隊與南明政權聯合, 繼續進行抗清運動。

清滅大順之戰背景分析

明朝覆亡後, 與清軍作戰的重任就落在農民起義軍身上。 當時關內的農民起義軍, 以李自成、張獻忠兩大部為首, 都是在短短幾年間迅速發展起來的。 如李自成在1638年為洪承疇所敗, 蟄伏陝南商洛山中, 到1640年底才以五十騎殺出商洛山進入河南。 由於成千上萬中原饑民的蜂擁加入,

他的部隊急劇擴展成為數十萬兵員的大軍, 馳騁中原, 縱橫關山, 最後出師東向, 顛覆了明王朝。 攻克北京之時, 這支農民軍實際也只有三年半的戰鬥歷程。

顯然, 在這短短幾年內, 參加起義軍的又多為此前從未摸過刀槍的農民, 作戰技能很難趕上那些生長於馬背之上、從小就能騎善射的八旗兵。 對農民起義軍來說, 只有在與強敵的反復較量中才能鍛煉出堅強的戰鬥力。 而明朝的精兵大都在與清軍作戰的遼東前線, 在內地與起義軍對陣的多是搜刮有術、作戰無方的部隊。 起義軍的作戰能力很難得到錘煉。

崇禎帝縊死煤山后, 多爾袞立即召開王公大臣會議, 滿洲謀士們力勸多爾袞立即出兵與李自成爭奪天下。

於是多爾袞壯了膽, 決心出師, 率滿洲、蒙古八旗大部和漢軍八旗的全部, 及明降將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王的兵馬, 浩浩蕩蕩地鳴炮出征。

如何評價清滅大順之戰

清滅大順之戰的勝利標誌著清軍入主中原的最大障礙被消滅, 清軍大批進關馳入中原。 清軍入關標誌著明王朝的傾亡和清王朝統一全國的誕生, 是中國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 不可否認, 它在明清史上對全國範圍而言, 一時使階級矛盾下降為次要矛盾而使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早為史家多所論列, 茲不復贅。 這裡必須強調指出的, 是清軍入關對全體滿族人民所產生的特殊作用和重要影響的問題。 眾所周知, 滿族前身女真原本是在明王朝統治下的一個被統治的少數民族;清軍入關,

滿族一躍而成為全國最高的統治民族, 再則滿族不論貴族或平民, 幾乎全部從關外邊區遷入到中原腹地、首都北京和各省重要城鎮。 這裡提出來須要討論的, 清軍入關這一事件最主要的影響是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