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王文參:隋唐大運河洛陽段文學興起的歷史背景

隋唐洛陽城是跨洛水而建, 穿過隋唐城的通濟渠主要是自然河道即洛水, 漕渠分洛水的位置在東城的南門承福門外, 即今天洛陽市南關附近。

漕渠分洛水東至堰師後再入洛水, 漕渠開通後, 成為運河的一部分。 “所以, 大運河這一線性文化遺產與其他線性遺產有著顯著區別, 大運河是由運河和自然河流共同組成的一個水運網, 而非單純的一條線。 ”[1]隋唐大運河時空跨越幾百年, 圍繞這個水運網積澱了豐厚的人文底蘊和文化遺存, 諸如方言、民俗、宗教、藏書、學術、各類藝術等, 所孕育產生的文學形式和題材內容豐富多彩。 僅以這個水運網的隋唐洛陽城段為題材的隋唐詩歌, 據目前統計有200多首, 其中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作品也不在少數;相關的敘事作品也非常豐富, 諸如《隋書》《唐書》中的《李密傳》《王世充傳》《朱粲傳》, 《大業雜記》和宋代追述的《太平御覽》《邵氏見聞錄》等類書和雜記,
以及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故事等等。

1. 河洛地區深厚的文化積澱

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中軸、搖籃和聖地。 這個搖籃的腹地是由洛、伊、瀍、澗四水開流而構成以洛水為主幹的地區和緊鄰的黃河, 形成了古代文化、文明生成的先決條件。

夏王朝城址和夏文化的發現, 包括文字與青銅器的出土, 無疑為河洛地區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的主源頭作用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兩周文化主要源頭在河洛地區。 周公在洛邑制禮樂, 周文化的全部典藉保存於洛。 “河圖洛書”是華夏文明的曙光, 也是我國古代保留下來最古老的文獻之一, 是中國古代人類在哲學、算學、天文學等方面最富有智慧和最完美學識的呈現,

也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哲學最高成就的體現, 同時也是東方古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 同時, 作為《易》學的內核, 對後世文化儒、道、墨、法學及兵、農、醫、天文學等影響頗深。 [2]再從東漢太學到漢魏文章, 隋唐以前河洛文化就已經成為維繫炎黃子孫傳承不息的精神紐帶。 大運河文化時代的隋唐制度、兩宋理學、史學儒經、佛教發展等與此一脈相承。 隋唐大運河洛陽段文學在這一中心區域孕育生成, 富有華夏民族傳承的成熟的哲學基礎、思想方法、人文品格和文學精神;儘管文學觀念歷經演變, 但其文學樣式傳承久遠, 多樣共生, 給後世文學以深遠的啟發, 成為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和全世界中華兒女引以為豪的精神財富。

2. 隋唐大運河大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文化的繁榮

隋唐大運河建成後, 洛陽商業十分發達, 以大運河洛陽段為中心, 形成了洛河南北世界級的大型商業市場。 運河南岸有豐都市, 大同市;洛河北、瀍河東岸形成通遠市。 三市都面臨河渠, 水陸交通極為便利。 市內規模宏大, 貨物齊全, 中外名產, 應有盡有。 通遠市以二十四門分路入市, 市東合漕渠周圍六裡。 豐都市則是馳名中外的國際貿易市場。 國內邊塞的少數民族和外國商人都在這裡進行貿易。 為了顯示中國的富饒, 隋煬帝讓市內以繒帛纏樹, 賣菜的擺龍鬚席, 邀請域外商客免費吃酒。 由於在洛陽做生意的外國商人很多, 特在建國門外設置“四夷館”,

以接待外國使者和商人。 大業六年, 隋煬帝命令正月十五日, 在洛陽端門大街演出百戲, 誇示各族君長, 終霄燈火不息, 聲聞數十裡, 到月底才結束。 “我國元宵節行樂之盛, 實始於此。 ”[3]大運河促成了隋唐繁榮強盛的社會經濟基礎, 形成了寬鬆的社會環境, 加強了與邊疆民族和國外的交流;各種宗教的傳入也大大促進了中外的文化交流, 豐富了中國的文化寶庫, 同時也推動了對前代文化的集成和發揚光大。 特別是由此形成整個社會重視人生和關注現實的精神並重, 使文化向更廣大的社會底層普及, 帶來了文化諸多領域的普遍繁榮與交融發展。

開鑿大運河的創新精神和開拓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藝術上,音樂、繪畫、雕塑、美術、書法等,以及哲學和思想領域各類流派和風格均出現相容並包、兼收並蓄包容發展的繁榮局面。這些都很好地孕育了學者文人開放進取的壯志情懷,開拓了文學的想像空間和精神表現領域,為唐代詩歌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大運河貫通南北後,形成了一個自由開放、萬象更新的時代。前代的經學、史學、地理學、小學、類書的編纂和《文選》學等等,充滿勃勃生機。隨著精神生活的豐富,文學創新和繼承發展在詩歌、散文、小說、詞等領域都有表現,商品經濟孕育的市民文化帶動了俗文學發展,說唱、傳奇也逐漸興起。毫無疑問,以隋唐大運河洛陽段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這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繁榮的核心地帶,也是河洛文化核心意象生成的地區。

3. 隋唐洛陽圖書及藏書業盛極一時,創作氛圍非常濃厚

隋唐時期,東都洛陽圖書業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地步。隋朝建國之初,對收藏圖書就很重視,開展了獻書活動。洛陽是全國藏書的中心。隋煬帝詔令在東都洛陽觀文殿內東西廂建造房屋,設立官藏。東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觀文殿的宏麗藏書和一系列的自動裝置絕無前有,把我國的卷軸書的發展推到了高峰。隋煬帝派人大肆抄書,又對國家全部藏書進行整理編目,編成《隋大業正禦書目錄》。同時,大力發展官府專藏,集魏以來的古跡名畫,在觀文股設立二台典藏;還在洛陽內道場設立了佛道典籍專藏,令沙門智果於內道場撰諸經目,分別條貫,對佛道專藏進行了整理。隋朝時,洛陽各類藏書的創立,不僅對當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對後來,尤其是唐代官府藏書的全盛奠定了基礎,使得官府藏書發展到了寫本書時代的高峰。使唐朝東都洛陽成為洛陽都城史上光輝壯麗的一頁,使洛陽城不愧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會。因此,唐代洛陽為都城45年,文人雅集,文化薈萃,各類文人創作日積月累,可謂汗牛充棟,卷帙浩繁。

4. 隋煬帝、魏征等隋唐統治者和文人集團雲集運河兩岸的影響

明人許學夷《詩源辯體》(卷十一)雲:“隋煬帝五言聲盡入律,語多綺靡。”清人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雲:“隋煬帝豔情篇什,同符後主;而邊塞諸作,鏗然獨異……”隋煬帝豔情詩是江左豔情詩的餘響。邊塞詩源遠流長,隋煬帝邊塞詩上承建安風骨,洗淨六朝粉黛,具有豪俠氣概和帝王威勢。《隋書·王胄傳》載隋煬帝語:“氣高致遠,歸之於胄;詞清體潤,其在世基;意密理新,推庾自直。過此者未可以言詩也。”氣高致遠、詞清體潤、意密理新是隋煬帝追求的詩歌標準,這一理論超越了六朝隋唐時代的南北地域之爭,高屋建領,引領了一代詩歌新風。[4]運河開通後“隋煬帝醉心於江南的浮華,三幸江都,好為吳語。他喜歡作詩,每寫成,都要請南朝的學士庾自直等評議。這樣,上行下效,粉飾太平、華豔空洞的宮體詩、宮廷詩興盛一時。”[5]由於“醉心於江南的浮華”,使隋煬帝在運河岸邊仿江南水鄉修建西苑,西苑內綠水瀠繞;又三次沿運河巡遊江南,留下的詩作既有華豔空洞的宮廷詩,又有洗淨六朝粉黛,氣高致遠的邊塞詩。“上行下效”,無疑也推動了大運河洛陽段詩歌的創作。其他如隋的盧思道、薛道衡、楊素等,唐初的魏征、駱賓王等,武周時期的宋之問、沈佺期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等等,他們的文學活動和詩歌創作也多在大運河洛陽段地區。

唐代許多詩人雲集洛陽,以文章齊名天下的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長期居住洛陽,留戀洛濱風光,在洛陽寫下了不少詩篇。在唐詩開創時期,肩負起時代的使命,努力擺脫梁詩風的影響,積極開拓詩歌的思想領域,對詩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李白曾八次遊歷洛陽,飲酒賦詩;杜甫,少年時代居住洛陽,14歲開始與洛陽文人學士相結交,30歲又在洛陽結婚,40歲移居長安,仍經常回洛陽。李白、杜甫曾在洛陽相會,留下了詩作。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陽,留下詩作千余首,後人將他的詩文編為《白氏文集》,其中一些詩歌中表達的“隱士”情緒,與運河水系推動園林建設,形成園林文化,促進了他的隱居思想形成相關。另外,劉希夷、孟浩然、王維、韓愈、杜牧、劉禹錫、王昌齡、王建、張籍、元稹、李賀、孟郊、宋之問等著名詩人在洛陽也留下了大量的詩篇。上官婉兒在洛陽作詩文20卷,並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群臣多集其門。李世民、上官儀、武則天、武三思、皇甫冉在洛陽也寫下了不少作品。[6]他們共同在大運河洛陽段創造了中國詩歌史上的光輝成就。

總之,漕運開通後,大運河洛陽段區域的工商業日趨繁榮;南北民族融合,不同區域方言、文化交流頻繁;鄉土氣息與各地方特有的思維方式、文化精神與價值觀念影響著隋唐大運河洛陽段區域的文學生命力與創造力。大運河洛陽段水面千百舳艫不斷,幾百年來南北穿梭,也促進了運河相關詩文題材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河洛方言、河洛戲曲、河洛信仰以及後世的河洛大鼓等等,都帶著大運河洛陽段的顯著特徵,大運河漕運文化賦予大運河洛陽段文學濃厚的地域特色。

參考文獻:

[1]李永強:《隋唐大運河洛陽段相關問題試析》,《四川文物》2011年第4期。

[2]竇志力:《首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見《河洛春秋》1989年第4期。

[3]周得京:《淺議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見《河洛春秋》1987年第3期。

[4]以上見孫明君:《隋煬帝的人生軌跡》,《理論視野》,2015年第3期。

[5]孫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版,第119頁。

[6]孟令俊:《論洛陽古代圖書及藏書業的興衰》,見《河洛春秋》1994年第3期。

作者:王文參 洛陽師範學院隋唐大運河研究院

(本文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社科聯+北京市網信辦”聯合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集發佈活動來稿。)

藝術上,音樂、繪畫、雕塑、美術、書法等,以及哲學和思想領域各類流派和風格均出現相容並包、兼收並蓄包容發展的繁榮局面。這些都很好地孕育了學者文人開放進取的壯志情懷,開拓了文學的想像空間和精神表現領域,為唐代詩歌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大運河貫通南北後,形成了一個自由開放、萬象更新的時代。前代的經學、史學、地理學、小學、類書的編纂和《文選》學等等,充滿勃勃生機。隨著精神生活的豐富,文學創新和繼承發展在詩歌、散文、小說、詞等領域都有表現,商品經濟孕育的市民文化帶動了俗文學發展,說唱、傳奇也逐漸興起。毫無疑問,以隋唐大運河洛陽段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這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文化繁榮的核心地帶,也是河洛文化核心意象生成的地區。

3. 隋唐洛陽圖書及藏書業盛極一時,創作氛圍非常濃厚

隋唐時期,東都洛陽圖書業的發展達到了空前的地步。隋朝建國之初,對收藏圖書就很重視,開展了獻書活動。洛陽是全國藏書的中心。隋煬帝詔令在東都洛陽觀文殿內東西廂建造房屋,設立官藏。東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觀文殿的宏麗藏書和一系列的自動裝置絕無前有,把我國的卷軸書的發展推到了高峰。隋煬帝派人大肆抄書,又對國家全部藏書進行整理編目,編成《隋大業正禦書目錄》。同時,大力發展官府專藏,集魏以來的古跡名畫,在觀文股設立二台典藏;還在洛陽內道場設立了佛道典籍專藏,令沙門智果於內道場撰諸經目,分別條貫,對佛道專藏進行了整理。隋朝時,洛陽各類藏書的創立,不僅對當時文化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對後來,尤其是唐代官府藏書的全盛奠定了基礎,使得官府藏書發展到了寫本書時代的高峰。使唐朝東都洛陽成為洛陽都城史上光輝壯麗的一頁,使洛陽城不愧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都會。因此,唐代洛陽為都城45年,文人雅集,文化薈萃,各類文人創作日積月累,可謂汗牛充棟,卷帙浩繁。

4. 隋煬帝、魏征等隋唐統治者和文人集團雲集運河兩岸的影響

明人許學夷《詩源辯體》(卷十一)雲:“隋煬帝五言聲盡入律,語多綺靡。”清人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雲:“隋煬帝豔情篇什,同符後主;而邊塞諸作,鏗然獨異……”隋煬帝豔情詩是江左豔情詩的餘響。邊塞詩源遠流長,隋煬帝邊塞詩上承建安風骨,洗淨六朝粉黛,具有豪俠氣概和帝王威勢。《隋書·王胄傳》載隋煬帝語:“氣高致遠,歸之於胄;詞清體潤,其在世基;意密理新,推庾自直。過此者未可以言詩也。”氣高致遠、詞清體潤、意密理新是隋煬帝追求的詩歌標準,這一理論超越了六朝隋唐時代的南北地域之爭,高屋建領,引領了一代詩歌新風。[4]運河開通後“隋煬帝醉心於江南的浮華,三幸江都,好為吳語。他喜歡作詩,每寫成,都要請南朝的學士庾自直等評議。這樣,上行下效,粉飾太平、華豔空洞的宮體詩、宮廷詩興盛一時。”[5]由於“醉心於江南的浮華”,使隋煬帝在運河岸邊仿江南水鄉修建西苑,西苑內綠水瀠繞;又三次沿運河巡遊江南,留下的詩作既有華豔空洞的宮廷詩,又有洗淨六朝粉黛,氣高致遠的邊塞詩。“上行下效”,無疑也推動了大運河洛陽段詩歌的創作。其他如隋的盧思道、薛道衡、楊素等,唐初的魏征、駱賓王等,武周時期的宋之問、沈佺期和杜甫的祖父杜審言等等,他們的文學活動和詩歌創作也多在大運河洛陽段地區。

唐代許多詩人雲集洛陽,以文章齊名天下的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長期居住洛陽,留戀洛濱風光,在洛陽寫下了不少詩篇。在唐詩開創時期,肩負起時代的使命,努力擺脫梁詩風的影響,積極開拓詩歌的思想領域,對詩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李白曾八次遊歷洛陽,飲酒賦詩;杜甫,少年時代居住洛陽,14歲開始與洛陽文人學士相結交,30歲又在洛陽結婚,40歲移居長安,仍經常回洛陽。李白、杜甫曾在洛陽相會,留下了詩作。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陽,留下詩作千余首,後人將他的詩文編為《白氏文集》,其中一些詩歌中表達的“隱士”情緒,與運河水系推動園林建設,形成園林文化,促進了他的隱居思想形成相關。另外,劉希夷、孟浩然、王維、韓愈、杜牧、劉禹錫、王昌齡、王建、張籍、元稹、李賀、孟郊、宋之問等著名詩人在洛陽也留下了大量的詩篇。上官婉兒在洛陽作詩文20卷,並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群臣多集其門。李世民、上官儀、武則天、武三思、皇甫冉在洛陽也寫下了不少作品。[6]他們共同在大運河洛陽段創造了中國詩歌史上的光輝成就。

總之,漕運開通後,大運河洛陽段區域的工商業日趨繁榮;南北民族融合,不同區域方言、文化交流頻繁;鄉土氣息與各地方特有的思維方式、文化精神與價值觀念影響著隋唐大運河洛陽段區域的文學生命力與創造力。大運河洛陽段水面千百舳艫不斷,幾百年來南北穿梭,也促進了運河相關詩文題材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河洛方言、河洛戲曲、河洛信仰以及後世的河洛大鼓等等,都帶著大運河洛陽段的顯著特徵,大運河漕運文化賦予大運河洛陽段文學濃厚的地域特色。

參考文獻:

[1]李永強:《隋唐大運河洛陽段相關問題試析》,《四川文物》2011年第4期。

[2]竇志力:《首屆“河洛文化”學術研討會圓滿閉幕》,見《河洛春秋》1989年第4期。

[3]周得京:《淺議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見《河洛春秋》1987年第3期。

[4]以上見孫明君:《隋煬帝的人生軌跡》,《理論視野》,2015年第3期。

[5]孫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史》,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5月版,第119頁。

[6]孟令俊:《論洛陽古代圖書及藏書業的興衰》,見《河洛春秋》1994年第3期。

作者:王文參 洛陽師範學院隋唐大運河研究院

(本文為“大運河沿線八省市社科聯+北京市網信辦”聯合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集發佈活動來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