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戰鬥強悍的國軍“第六大主力”抗戰記

五十二軍 外號:“模範軍”、“第六大主力”看點:關麟征是黃埔四大優秀學生之一, 抗戰初中期戰績最好部隊, 被日軍“視為普通支那十個軍”。

代表人物:關麟征、張耀明、覃異之、劉玉章。

52軍有個綽號叫“千里駒”因其善於長途奔襲, 在抗日戰場上, 52軍先後參加過長城抗戰, 台兒莊會戰, 長沙會戰, 中越邊境防禦, 在中國戰場上都少不了52軍的身影。

1933年2月底, 關率25師開赴長城古北口抗日, 關麟征被槍榴彈炸傷五處, 成為血人, 身旁官兵十余人全部戰死, 他仍毫不動搖, 從容指揮部隊英勇殺敵, 終於擊退了敵人佔領了高地, 《大公報》主筆張季鸞親自撰寫社論“愛國男兒, 血灑疆場”, 以賀其功。 1937年10月, 關率五十二軍在漳河南岸, 與日軍十四師團進行一場拉鋸式的攻防戰, 雙方傷亡慘重。 最後, 日軍向漳河北岸敗退。 這時, 關麟征從偵察兵報告中得知日軍在邯鄲城外建有飛機場和汽油庫,

立即命令智勇雙全的營長梁偉智率領一營, 夜襲機場, 燒毀日軍飛機十餘架, 炸毀了汽油庫。 1938年春關率部參加台兒莊會戰, 被認為進攻最猛,

台兒莊大捷後, 關麟征升任第32軍團長。 手下敗將阪垣征四郎稱:“關麟征一個軍應視普通支那十個軍”。

蔣介石聲稱:“中國軍隊如都象五十二軍那樣戰鬥力強, 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時人則稱台兒莊戰役中負責防守的孫連仲和負責攻擊的關麟征為“孫鋼頭”和“關鐵拳”。 1938年夏秋之交, 32軍團參加武漢保衛戰。 當時, 日軍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所屬第九師團進攻贛北和鄂東南地區。 8月, 關麟征率部在瑞昌、陽新一帶阻擊日軍。 他命令部隊依山地形勢, 在每個山頭修築工事, 把幾個山頭組成一個棋盤陣地, 一個山頭受敵攻擊, 其他山頭可以立即配合出擊, 殲滅敵人。 因而日軍進攻十幾天, 寸土未得, 遺屍累累, 士氣低落。 日軍廣播說:“我皇軍在瑞昌跗近, 遭遇最強勁之敵”。 1939年秋, 關麟征升任15集團軍副總司令, 代行總司令職權, 坐鎮湘北,
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 迎擊進犯湘北的日軍, 戰役結束, 關麟征升任15集團軍總司令, 記功一等。 關是黃埔將領中擔任集團軍總司令的第一人, 他年方三十四歲 。 抗戰後其, 西南告急, 52軍調入雲南, 防範越南等地日軍北範。 由於日軍沒有進攻, 導致沒有再機會出彩, 令人惋惜。

主要戰績:漳河戰役、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上海戰役結局: 49年從上海撤退到臺灣, 是國民黨唯一保持比較完整建制到臺灣部隊, 受到蔣表揚, 52年朝鮮戰爭蔣計畫以52軍為唯一代表參加聯合國軍, 但未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