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不會畫畫的作家不是好藝術家 老舍筆下的北京城

老舍, 原名舒慶春, 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 字舍予。 因為老舍生於陰曆立春, 父母為他取名“慶春”, 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 上學後, 自己更名為舒舍予, 含有“捨棄自我”, 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 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 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

老舍的一生, 總是忘我地工作, 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1966年, 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 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愛觀畫, 愛買畫, 愛藏畫, 愛掛畫, 愛結交畫家朋友, 愛看畫展, 愛發表觀畫感。 不但是畫家的知音、諍友, 而且是一位高水準的繪畫鑒賞和美術批評家。 他一生和繪畫、和畫家結有不解之緣。 他有一位畫家妻子, 有一大批堪稱名家大師的畫家朋友。

北方有徐悲鴻、齊白石、溥雪齋、於非闇、陳半丁、李可染、葉淺予, 南方有傅抱石、黃賓虹、林風眠、豐子愷、關山月、關良等。 他愛看畫展, 只要有畫展, 聞訊必到, 且喜歡發表觀後感。 先後被老舍點評過的畫家, 有名有姓者達40餘人。 他談畫之作有30多篇, 題畫詩詞更多。 同時, 他藏畫甚富, 且收藏的起點很高。 新中國成立後其個人藏畫更與日俱增。 家中客廳西牆是他掛畫的主陣地, 被文藝界朋友稱為“老舍畫牆”。 到老舍家作客, 觀畫是必修課, 也是來客公認的大樂趣。 如談得投機, 老舍還會從書房壁櫥裡取出更多的畫來展示, 一邊欣賞一邊講解。 他對畫多有獨到見解, 聽者既受教益, 更是享受。

老舍筆下的北京城, 沒有紅牆綠瓦, 沒有偉岸壯闊的城牆。 有的只是七拐八拐的破胡同兒, 和破舊的四合院兒。 日子雖過得清苦, 但生活滋味兒卻濃。

那清澈的藍天白塔, 還有那清脆悅耳的鴿子哨

下雪, 是蠶吃桑葉的沙沙聲, 下著下著就覆蓋了整個街道。

冬日暖陽, 推開院門兒, 最驚喜的, 就是看到厚厚的積雪。

開春兒的護城河邊,風吹著楊柳,寧靜而美好。

為了一盤棋,長者們能坐在樹下叫板叫一天。

每天清晨伴著第一縷晨曦,開始大雜院一天的生活。

七拐八拐的破胡同兒,和破舊的四合院兒。日子雖過得清苦,但生活滋味兒卻濃。

秋雨滴滴答答地落下,弄得整個胡同濕濕嗒嗒。

“其他的地方就都種著花草——沒有一種珍貴費事的,只求昌茂多花”——老舍

“除了為小貓上房,金魚甩子等事著急之外,誰也不急叱白臉的。”——老舍

老舍夫人曾拜齊白石為師

老舍與齊白石,一個是享譽文壇的大文豪,一個是名滿畫壇的大畫家,二人的友情也頗有淵源。據舒乙介紹,老舍愛畫,愛觀畫,愛收藏畫,以此為樂,但老舍本人不會畫畫,“除了偷偷在筆記本上畫過小人、小草、小花,差不多是幼稚園水準,非常有童趣,”舒乙說。老舍收藏了許多畫作,與畫家結交朋友,還寫過不少美術評論。

說起老舍與齊白石最初的交往,還是因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胡絜青是美術愛好者,1951年拜齊白石為師。老舍夫婦二人都愛好收藏,久而久之,他們位於北京豐盛胡同10號的小院就像一座小型的私人美術館。客廳的西牆因為常年用於掛畫,也被前來賞畫的友人戲稱為“老舍畫牆”。

齊白石晚年代表作《蛙聲十裡出山泉》。

齊白石晚期代表作《蛙聲十裡出山泉》是文學家老舍給畫家齊白石的“命題作畫”。

老舍夫人胡絜青在齊白石93歲壽宴上致詞

老舍最愛齊白石的畫。1933年,他尚在齊魯大學教書時,就曾請作家朋友許地山向齊老求了幅《雛雞圖》。夫人胡絜青拜師後,老舍更是經常光顧老人的畫室,並開始刻意收藏。據老舍的大女兒舒濟回憶,當時齊白石的畫賣得比別人的貴,但是老舍還特別慷慨,“一尺(開價)5塊錢,他就(花)6塊,7、8塊錢買。”

為齊白石的“命題作畫”支招

1951年,老舍以自己鍾愛的清末詩人蘇曼殊的四句詩,“手摘紅櫻拜美人”、“紅蓮禮白蓮”、“芭蕉葉卷抱秋花”和“幾樹寒梅帶雪紅”向耄耋之年的齊老求畫。齊老胸有成竹,欣然允諾,他以春、夏、秋、冬為題作畫,每幅畫都題有蘇的詩句,並題詞。舒乙還記得,在畫芭蕉葉卷時齊老遲遲不敢落筆,他問胡絜青,“芭蕉卷葉是左旋還是右旋”。胡絜青答不上來,齊老後來逢人便打聽,還為此查了不少資料,但因沒有明確的答案而不得不放棄畫卷葉。

老舍(左)、葉淺予(中)、齊白石(右)齊聚一堂。

不久之後,老舍再以詩句求畫,這次有清代詩人查慎行的“蛙聲十裡出山泉”和趙秋穀的“淒迷燈火更宜秋”等。三天后,齊白石如約交畫,幾幅命題作讓老舍喜出望外。其中《蛙聲十裡出山泉》,畫面中沒有直接體現青蛙,而是借由溪流中的幾隻小蝌蚪表現,但是觀此畫時,蛙聲、水流聲卻仿佛回蕩在觀者耳邊。這幅畫日後被印成郵票流傳甚廣,還登上了小學教科書。

2011年,老舍當年向齊白石求畫的原信曝光,信中老舍以紅色毛筆寫道:“蝌鬥(蚪)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原來巧妙的畫面語言其實是來自老舍的創意。而在另一幅《淒迷燈火更宜秋》中,老舍也為齊白石提供了構思:“一燈斜吹,上飄一黃葉,有秋意矣。”在齊白石的這幅畫中,畫面上只有一盞燈火和一片黃葉,整幅畫2/3處留白,將中國畫的意境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整理編輯:羅麗娟(烏藍)

開春兒的護城河邊,風吹著楊柳,寧靜而美好。

為了一盤棋,長者們能坐在樹下叫板叫一天。

每天清晨伴著第一縷晨曦,開始大雜院一天的生活。

七拐八拐的破胡同兒,和破舊的四合院兒。日子雖過得清苦,但生活滋味兒卻濃。

秋雨滴滴答答地落下,弄得整個胡同濕濕嗒嗒。

“其他的地方就都種著花草——沒有一種珍貴費事的,只求昌茂多花”——老舍

“除了為小貓上房,金魚甩子等事著急之外,誰也不急叱白臉的。”——老舍

老舍夫人曾拜齊白石為師

老舍與齊白石,一個是享譽文壇的大文豪,一個是名滿畫壇的大畫家,二人的友情也頗有淵源。據舒乙介紹,老舍愛畫,愛觀畫,愛收藏畫,以此為樂,但老舍本人不會畫畫,“除了偷偷在筆記本上畫過小人、小草、小花,差不多是幼稚園水準,非常有童趣,”舒乙說。老舍收藏了許多畫作,與畫家結交朋友,還寫過不少美術評論。

說起老舍與齊白石最初的交往,還是因為老舍的夫人胡絜青。胡絜青是美術愛好者,1951年拜齊白石為師。老舍夫婦二人都愛好收藏,久而久之,他們位於北京豐盛胡同10號的小院就像一座小型的私人美術館。客廳的西牆因為常年用於掛畫,也被前來賞畫的友人戲稱為“老舍畫牆”。

齊白石晚年代表作《蛙聲十裡出山泉》。

齊白石晚期代表作《蛙聲十裡出山泉》是文學家老舍給畫家齊白石的“命題作畫”。

老舍夫人胡絜青在齊白石93歲壽宴上致詞

老舍最愛齊白石的畫。1933年,他尚在齊魯大學教書時,就曾請作家朋友許地山向齊老求了幅《雛雞圖》。夫人胡絜青拜師後,老舍更是經常光顧老人的畫室,並開始刻意收藏。據老舍的大女兒舒濟回憶,當時齊白石的畫賣得比別人的貴,但是老舍還特別慷慨,“一尺(開價)5塊錢,他就(花)6塊,7、8塊錢買。”

為齊白石的“命題作畫”支招

1951年,老舍以自己鍾愛的清末詩人蘇曼殊的四句詩,“手摘紅櫻拜美人”、“紅蓮禮白蓮”、“芭蕉葉卷抱秋花”和“幾樹寒梅帶雪紅”向耄耋之年的齊老求畫。齊老胸有成竹,欣然允諾,他以春、夏、秋、冬為題作畫,每幅畫都題有蘇的詩句,並題詞。舒乙還記得,在畫芭蕉葉卷時齊老遲遲不敢落筆,他問胡絜青,“芭蕉卷葉是左旋還是右旋”。胡絜青答不上來,齊老後來逢人便打聽,還為此查了不少資料,但因沒有明確的答案而不得不放棄畫卷葉。

老舍(左)、葉淺予(中)、齊白石(右)齊聚一堂。

不久之後,老舍再以詩句求畫,這次有清代詩人查慎行的“蛙聲十裡出山泉”和趙秋穀的“淒迷燈火更宜秋”等。三天后,齊白石如約交畫,幾幅命題作讓老舍喜出望外。其中《蛙聲十裡出山泉》,畫面中沒有直接體現青蛙,而是借由溪流中的幾隻小蝌蚪表現,但是觀此畫時,蛙聲、水流聲卻仿佛回蕩在觀者耳邊。這幅畫日後被印成郵票流傳甚廣,還登上了小學教科書。

2011年,老舍當年向齊白石求畫的原信曝光,信中老舍以紅色毛筆寫道:“蝌鬥(蚪)四五,隨水搖曳;無蛙而蛙聲可想矣。”原來巧妙的畫面語言其實是來自老舍的創意。而在另一幅《淒迷燈火更宜秋》中,老舍也為齊白石提供了構思:“一燈斜吹,上飄一黃葉,有秋意矣。”在齊白石的這幅畫中,畫面上只有一盞燈火和一片黃葉,整幅畫2/3處留白,將中國畫的意境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整理編輯:羅麗娟(烏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