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人民的名義》的最大敗筆,我認為是對女性角色的塑造

作者:青枝

繼上回那篇《為什麼在湖南台首播而非央視?》之後, 我又來為這部劇的刷屏添磚加瓦了。

沒辦法, 誰叫它是最近避不開的熱點呢?劇是真火, 全民追劇, 全民熱議。

據說, 在最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生活會上, 黨員們的個人發言還包含了對《人民的名義》的交流與研討。 領導們也都很喜歡看。

但是隨著電視劇熱播, 這部劇也浮現出一些瑕疵與問題, 有些是真問題, 有些則不是。

《人民的名義》抹黑員警?

對《人民的名義》, 員警群體頗有微詞。 熱播至今, 該劇中出現的公安幹警形象, 似乎少有正面。

漢東省公安廳廳長祁同偉, 在政治勢力間四處逢迎, 汲汲于升官發財, 連他老婆都嘲他“太會算計”。

大風廠拆遷, 一個企業的拆遷隊竟然出動了警車開道。 拆遷隊頭目是光明區公安分局局長程度的表弟, 張揚跋扈。

程度因為表弟被逮, 為泄私憤, 濫用公權力傳喚羈押了大風廠工會主席鄭西坡。

被李達康勒令清除出員警隊伍的程度, 攜著手裡李達康的“把柄”向祁同偉投誠, 調任省公安廳辦公室副主任。

反觀劇中以侯亮平為首的檢察官, 則多為正面、高大形象, 清正廉潔, 剛正不阿。

網上有聲音認為, 這部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組織創作的反腐電視劇, 疑似存在“刻意拔高檢察院、抹黑員警”的創作傾向, 稱“請不要打著人民的名義來詆毀員警”。

這種不利於團結的輿論觀點, 引起了各方重視。

編劇周梅森鄭重聲明, “從主觀上, 我以及導演李路, 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刻意拔高誰、刻意貶低誰。 從來沒有。 ”

導演李路稱, “反腐是一個大概念, 劇中公檢法各家都有貪腐分子, 也都有正面典型,

” 絕不會因為是最高檢出品, 就把公安、法院方面的人物設定為壞人, 把檢察官都設定成好人, “不要過度去解讀, 或者片面解讀。 ”

也有觀眾發聲, “作為一部反腐劇, 必然涉及到腐敗物件, 如果每個行業都持一顆忌諱的玻璃心, 反腐宣傳將無法持續”。

我認為, 所謂“《人民的名義》抹黑員警論”, 根本站不住腳。

首先, 電視劇的主創方明確作了回應, 不存抹黑的主觀動機, 一定程度上破除了一些陰謀論的猜想。

再者, 實際生活中常稱“公檢法系統”, 三者是政法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如今反腐工作中互相配合、密不可分的重要兄弟單位。 這樣一部反腐大劇, 難道會傻到去拔高踩低, 去詆毀系統內的兄弟單位?去破壞反腐事業的團結大局?

最重要的是, 持“抹黑員警論”觀點的人, 其實不懂文藝創作的規律。 在文藝創作中, 不存在哪個群體的“負面豁免權”。 有好有壞、有正有反, 人物才有血肉骨骼, 文藝作品才立得起來。

反腐劇, 都是正面人物怎麼拍?公檢法, 各個系統中都可能存在腐敗。 55集的電視劇才播了一小半, 各色人物還在粉墨登場中, 不必操之過急。 再說了, 在《人民的名義》中, 有多少人喜歡永遠正大光明的侯亮平?我反倒覺得苦孩子出身的祁同偉更有血有肉呢。

“抹黑員警論”這種聲音, 希望還是能少一些, 否則文藝創作人人自危, 要避開要忌諱的東西太多, 哪還有自由創造的生命力可言?

《人民的名義》欲討好年輕人卻根本不懂年輕人?

《人民的名義》中,

有關年輕人日常生活的戲份, 是觀眾們最想快進跳過的。

比如鄭西坡兒子鄭勝利, 就很討觀眾的嫌。 有幾集, 鄭勝利和他老爸叨叨叨的戲份特別多, 介紹他的阿爾法公司他的刪帖業務他的水軍事業。 鏡頭來回剪, 那邊廂政治交鋒正酣, 這邊一切到鄭勝利或林華華的戲份, 用薛之謙的話說, 節奏就“整段垮掉”, 於主線劇情絲毫無益。

其實, 周梅森《人民的名義》原作小說中, 沒有這麼多年輕人的生活戲, 這些都是後來電視劇新加的。 據導演說, 是為了吸引更多年輕觀眾。

我們來看看導演心中的“年輕人的情感戲”:

再看看導演心中的時尚元素:

侯亮平花了半個月私房錢買回來的、老婆放購物車裡一直不捨得買的漂亮裙子

摸著良心問,真的好看嗎?導演,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愛哭的毛毛蟲和他女友的非主流造型

導演,你是不是對現在年輕人的時尚品味有什麼誤解?

難怪網友們在官微下呐喊:“我寧可你給我官場開會100集,也不看這樣年輕人的橋段,太尷尬了。”

其實我挺理解導演,戲劇作品講究有張有弛,在緊張的政治交鋒戲中,穿插一些輕鬆活潑的生活戲,有利於減輕觀眾的觀劇疲勞。但是很明顯,政治戲在水準之上,生活戲卻在水準之下。

究其原因,劇組想討好年輕受眾,卻根本不瞭解年輕人。

是直男癌眼裡的女性形象,還是現實中的女性處境?

《人民的名義》雖好,卻稱不上“神劇”,我認為最大的敗筆,是其對女性角色的塑造。

從海報就可看出,這部劇側重男人戲,但裡面也有幾個關鍵的女性角色。達康書記固然招人喜愛,趙徳漢、祁同偉這樣的也都有血有肉。與男性角色不同,女性角色卻個個單薄、扁平,令人不喜。

山水集團董事長高小琴是美女蛇的代表。

高小琴甫出場,一身紅衣,在斷瓦殘垣的拆遷現場,置身於一干深色著裝的男性幹部中,格外亮眼。

關於她的背景傳說很多,有傳她是高育良書記的侄女,因此能空手套白狼,白手起家,建立起了一個數十億資產的大集團,還低價拿到了大風廠的黃金寶地。

當後面高小琴出現在祁同偉身邊時,我們不意外地知道,她背後的男人開始浮出冰山一角。

這就是電視劇對一位女性企業家形象的想像和塑造。她是酒桌上的交際花,是男人堆裡的解語花,是其他女人眼中的美女蛇。

英語裡,有一個詞叫a self-made man,意即白手起家的人、自我造就的人。在我國語境裡,這個詞中的man似乎沒法被替換成woman。一個女企業家,總得依附一些有政治資源的男人,總之,不可能“自我造就”。

京州市城市銀行副行長歐陽菁是另一類女性形象。她們情感脆弱,任性妄為,是給丈夫拖後腿的老婆。

用一個詞來形容歐陽菁,那就是“不懂事”。她身居高位,生活無憂,是沾了丈夫李達康市委書記的光;然而她不僅不支援丈夫工作,反而盡拖後腿,與外逃貪官丁義珍往來密切,因被舉報而禍起蕭牆。

粉絲們有多愛達康書記,大概就有多討厭歐陽菁吧。

劇中幾位官員的夫人,存在感都低得如背景板,即使一個個身份不凡,或官階高或學識高,但都是全心全意為丈夫的事業服務,默默當好丈夫背後的女人。

檢察院反貪局一處處長陸亦可則是“剩女”代表,身邊所有人都想給她介紹物件,沒有人關心她工作幹得怎麼樣、她的個人意願是如何。

除了呆板、讓人不快的女性形象,劇裡的男性角色,也很有直男癌的風采。

外甥女誇侯亮平做的飯好吃,想讓他以後多做,侯亮平不屑道:“那我不成家庭煮夫了。”

為什麼女的做飯就天經地義?為什麼女性不恥於做“家庭煮婦”呢?

從下文來看,家裡幾乎都是鐘小艾在做飯。她的級別比侯亮平還要高,可以想見平時工作也很忙,可做飯卻是她一個人的義務?

陳海出事後,組織上要調侯亮平去漢東接替陳海的位置,妻子鐘小艾十分擔心侯亮平的安危,可侯亮平滿不當回事,反而覺得女人就是膽小。

你以為買條購物車裡的裙子給老婆就是真正愛她嗎?愛她,首先是要在精神上尊重她,感激她的照顧和關懷啊!

再看侯亮平的發小陳海,給陸亦可張羅相親對象。陸亦可在他眼裡,已然成了一個嚴重滯銷品。

王大路借教訓歐陽菁之口,發了一通對當代女人的感慨。

看得讓人歎氣。

女企業家是靠依附攀援做情婦上位的;

妻子在工作之餘,還要心甘情願地承擔下所有家務;

年輕女性,在職場中常被當作花瓶,有領導來,就挑幾個去作陪;

……

《人民的名義》對女性的認識和處理,無疑是失敗的。

一方面,它固化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如家庭中的奉獻者和職場花瓶形象),反映出一種極其過時的女性觀。

另一方面,它內在同意並實際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男性官員(或有話語權的男性)對待女性的一些理所當然的態度和做法,作為一部影響較大的電視劇,這種正當化顯然是極不合適的。

影視作品要光照現實,在光照女性方面,《人民的名義》做得很差。

我們來看看導演心中的“年輕人的情感戲”:

再看看導演心中的時尚元素:

侯亮平花了半個月私房錢買回來的、老婆放購物車裡一直不捨得買的漂亮裙子

摸著良心問,真的好看嗎?導演,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愛哭的毛毛蟲和他女友的非主流造型

導演,你是不是對現在年輕人的時尚品味有什麼誤解?

難怪網友們在官微下呐喊:“我寧可你給我官場開會100集,也不看這樣年輕人的橋段,太尷尬了。”

其實我挺理解導演,戲劇作品講究有張有弛,在緊張的政治交鋒戲中,穿插一些輕鬆活潑的生活戲,有利於減輕觀眾的觀劇疲勞。但是很明顯,政治戲在水準之上,生活戲卻在水準之下。

究其原因,劇組想討好年輕受眾,卻根本不瞭解年輕人。

是直男癌眼裡的女性形象,還是現實中的女性處境?

《人民的名義》雖好,卻稱不上“神劇”,我認為最大的敗筆,是其對女性角色的塑造。

從海報就可看出,這部劇側重男人戲,但裡面也有幾個關鍵的女性角色。達康書記固然招人喜愛,趙徳漢、祁同偉這樣的也都有血有肉。與男性角色不同,女性角色卻個個單薄、扁平,令人不喜。

山水集團董事長高小琴是美女蛇的代表。

高小琴甫出場,一身紅衣,在斷瓦殘垣的拆遷現場,置身於一干深色著裝的男性幹部中,格外亮眼。

關於她的背景傳說很多,有傳她是高育良書記的侄女,因此能空手套白狼,白手起家,建立起了一個數十億資產的大集團,還低價拿到了大風廠的黃金寶地。

當後面高小琴出現在祁同偉身邊時,我們不意外地知道,她背後的男人開始浮出冰山一角。

這就是電視劇對一位女性企業家形象的想像和塑造。她是酒桌上的交際花,是男人堆裡的解語花,是其他女人眼中的美女蛇。

英語裡,有一個詞叫a self-made man,意即白手起家的人、自我造就的人。在我國語境裡,這個詞中的man似乎沒法被替換成woman。一個女企業家,總得依附一些有政治資源的男人,總之,不可能“自我造就”。

京州市城市銀行副行長歐陽菁是另一類女性形象。她們情感脆弱,任性妄為,是給丈夫拖後腿的老婆。

用一個詞來形容歐陽菁,那就是“不懂事”。她身居高位,生活無憂,是沾了丈夫李達康市委書記的光;然而她不僅不支援丈夫工作,反而盡拖後腿,與外逃貪官丁義珍往來密切,因被舉報而禍起蕭牆。

粉絲們有多愛達康書記,大概就有多討厭歐陽菁吧。

劇中幾位官員的夫人,存在感都低得如背景板,即使一個個身份不凡,或官階高或學識高,但都是全心全意為丈夫的事業服務,默默當好丈夫背後的女人。

檢察院反貪局一處處長陸亦可則是“剩女”代表,身邊所有人都想給她介紹物件,沒有人關心她工作幹得怎麼樣、她的個人意願是如何。

除了呆板、讓人不快的女性形象,劇裡的男性角色,也很有直男癌的風采。

外甥女誇侯亮平做的飯好吃,想讓他以後多做,侯亮平不屑道:“那我不成家庭煮夫了。”

為什麼女的做飯就天經地義?為什麼女性不恥於做“家庭煮婦”呢?

從下文來看,家裡幾乎都是鐘小艾在做飯。她的級別比侯亮平還要高,可以想見平時工作也很忙,可做飯卻是她一個人的義務?

陳海出事後,組織上要調侯亮平去漢東接替陳海的位置,妻子鐘小艾十分擔心侯亮平的安危,可侯亮平滿不當回事,反而覺得女人就是膽小。

你以為買條購物車裡的裙子給老婆就是真正愛她嗎?愛她,首先是要在精神上尊重她,感激她的照顧和關懷啊!

再看侯亮平的發小陳海,給陸亦可張羅相親對象。陸亦可在他眼裡,已然成了一個嚴重滯銷品。

王大路借教訓歐陽菁之口,發了一通對當代女人的感慨。

看得讓人歎氣。

女企業家是靠依附攀援做情婦上位的;

妻子在工作之餘,還要心甘情願地承擔下所有家務;

年輕女性,在職場中常被當作花瓶,有領導來,就挑幾個去作陪;

……

《人民的名義》對女性的認識和處理,無疑是失敗的。

一方面,它固化了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如家庭中的奉獻者和職場花瓶形象),反映出一種極其過時的女性觀。

另一方面,它內在同意並實際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男性官員(或有話語權的男性)對待女性的一些理所當然的態度和做法,作為一部影響較大的電視劇,這種正當化顯然是極不合適的。

影視作品要光照現實,在光照女性方面,《人民的名義》做得很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