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探訪切爾諾貝利

文/周曉沛

新華社 供圖

烏克蘭歷史悠久, 風景優美, 黑土肥沃。 著名的第聶伯河發源于俄羅斯, 流經白俄羅斯, 縱貫整個烏克蘭中部後注入黑海。

烏克蘭人非常喜愛母親河——第聶伯, 並一直引以為豪。

作家果戈裡在《狄康卡近郊夜話》一書中這樣描寫第聶伯河:風和日麗中的第聶伯河多麼奇妙, 它那充沛的江水舒展地、平穩地流過森林, 流過山巒。 沒有聲息, 沒有喧囂。 望著望著, 卻不知這琉璃般的浩渺煙波是否在流動, 猶如廣袤無垠、源遠流長的蔚藍的明鏡般的道路, 在綠色的世界裡蜿蜒飛翔。

19世紀偉大的烏克蘭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 年輕時寫過一首關於第聶伯河的詩, 揭露沙皇統治下的黑暗與恐怖:第聶伯河掀起了怒濤, 洶湧澎湃, 奔騰咆哮。 高高白楊不斷地彎腰, 狂風呼嘯, 亂葉飛飄……這位農奴詩人, 在短暫的47年生命中, 竟當了27年奴隸, 被充軍流放了10年,

過的是“用鏈子拴著的狗”一般的生活。 舍甫琴科在《遺囑》中說:“當我死後, 請把我葬在親愛的烏克蘭遼闊的草原上, 讓我能望見廣袤的田野, 滾滾的第聶伯河, 還有那峭壁和懸崖, 讓我能聽見奔騰的河水喧響。 當河流把敵人的汙血, 從烏克蘭沖向蔚藍的海洋……只有那時候, 我才會離開祖國的田野和山崗。 ”根據他的遺願, 舍甫琴科被安葬在故鄉卡涅夫的第涅伯河畔。

烏克蘭首都基輔位於第聶伯河中游兩岸。 基輔市始建於西元5世紀下半葉, 是古代斯拉夫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 相傳在很久以前, 斯拉夫部落傳奇式的英雄基、謝克和霍利夫三兄弟以及妹妹列別姬, 沿第聶伯河駕舟而來, 在河邊建起了一座城市。 後人為紀念其兄長, 將此城命名為“基的城市”。

1991年烏克蘭獨立後, 筆者曾隨同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基輔, 商談有關兩國建交事宜。 7年之後, 我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克蘭特命全權大使。 在一次外事活動中, 筆者去參觀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就像乘坐時光穿梭機回到1986年的蘇聯,

那裡的一切都塵封在32年前的4月26日。

1、首次進入“死亡區”

2000年初的一個星期天, 烏克蘭外交部組織駐基輔外交使節參觀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據介紹, 這是多年來首次安排這樣的活動。 1986年4月26日, 位於第聶伯河上游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突然發生爆炸, 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輻射量的100多倍。 蘇聯時期的這場人類悲劇, 成了永遠揮之不去的濃重陰影。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在我心中一直是個謎團, 特別希望能有機會親眼去見證一下歷史。 我是使團中報名最早者, 並最先抵達烏克蘭外交部門口集合地點。 外交部禮賓司的官員說, 使團中原報名參觀的有近40人, 最後實到僅為一半。

2月8日清晨, 我們乘坐一輛大巴向基輔以北的方向駛去。 切爾諾貝利離基輔的直線距離只有90公里, 而汽車的路程為130多公里。 出城後, 一路上很少遇到過往車輛。 當我們經過一個名叫伊萬科夫的城鎮後, 道路開始顛簸, 不時可以看到被廢棄的住宅、廠房和雜亂的建築材料, 給人一種莫名的淒涼之感。 大約過了兩小時, 我們來到了一個有武裝衛兵把守的檢查站。 陪同人員介紹, 1986年發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後, 政府做出決定, 以切爾諾貝利為中心, 將方圓30公里的區域劃為“核隔離區”, 亦即所謂“死亡區”。 周圍築起兩米多高的鐵絲網, 未經批准, 任何人不得入內。

進入“死亡區”後的第一感覺是, 這兒並不像原先聽說的那樣可怕, 路旁的草木依然茂盛,並未發現什麼畸形的動植物。據說,兩年前17匹蒙古野馬找到了這塊沒有人煙的地帶,並在這裡繁衍後代。在遠處,居然還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民宅和耕地。經詢問,雖然政府嚴令當地居民疏散外遷並予妥善安置,但一些老人不習慣易地生活,又陸續回遷,大約住著200來戶本地居民。

臨近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時,又經過了一道崗哨的嚴格檢查。與此前不同的是,這兒多了點人氣,可以見到路上的行人和車輛。按照指定路線,我們先去參觀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居住生活的普裡皮亞季城。這個小城離核電站不到5公里,原有約5萬居民。基輔的一位作家在書中這樣寫道: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普裡皮亞季城生活、娛樂設施齊全,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然而,它也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城市”。如今,普裡皮亞季成了一座再也不能複生的“死城”。在進入小城之前,陪同人員就交代,要把所有玻璃窗關嚴,任何人不得開門下車。車內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了。

當汽車緩緩地開進一片杳無人煙的街區時,我們都被滿目瘡痍的景象驚呆了:街道兩旁的商店、旅館空空蕩蕩,職工宿舍樓破爛不堪,幼稚園、文化宮一片狼藉,廢品、垃圾堆積如山,被遺棄的公共汽車還敞著車門停在路邊……廢墟四周死一般的寂靜。突然,一陣寒風刮起,從陰森森的斷壁殘垣內傳出嘎吱嘎吱的碰撞聲,令人毛骨悚然。

一改過去使團旅行時的歡聲笑語,大家誰也沒吱聲兒,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車窗外閃過的一個個只有在電影裡看到過的恐怖鏡頭。待汽車駛離這片生命禁區,陪同人員才繼續進行介紹。這裡很少有人前來參觀,城裡的核輻射量比以前要少多了,據專家測試,從幾百微倫琴到幾十倫琴不等。這種輻射量通常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當然,停留時間不能長,也不能碰摸這裡的任何東西。

沒過多久,我們來到了由一座辦公樓和四個核電機組聯為一體的乳白色建築群前。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2、參觀蘇聯列寧核電站

主樓前屹立著一座列寧雕像,樓門上方依然保留著蘇聯國徽,一塊銅制門匾上刻有“蘇聯原子能部切爾諾貝利列寧核電站”的字樣。這裡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14年前的情景:1986年4月26日1時23分44秒,就是眼前這座電站綜合體另一端的4號機組核反應爐發生爆炸。反應堆內的8噸多放射性物質外泄,給核電站附近的員工和居民,給國家經濟和生態環境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巨大災難,釀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慘痛的悲劇。

國際上最先報告核洩漏事故的是瑞典核電站的監控人員。蘇聯官方于28日21時才公佈了有關消息,事故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忙撤離,5月1日還照常在基輔市舉行盛大的節日遊行。據統計,歐洲地區遭受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污染的區域達20萬平方公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遭污染土地約14.5萬平方公里,受災人數為650多萬。核輻射直接導致27萬人罹患癌症,其中9.3萬人很快死亡。參加救災的60萬人中,有7000人在5年內相繼死亡,其中包括一些核科學家和核工作者。受災最重的要數白俄羅斯,由於當時正好向西北方向颳風,並下了一場暴雨(據說是人工降雨),大量含有核放射物質的塵埃飄落在位於切爾諾貝利北部的白俄羅斯境內。

核電站的總經理和工作人員在門口迎接我們。基輔市市長特地趕來會見使節參觀團。市長對我們來切爾諾貝利表示歡迎後指出,最近某些媒體散佈謠言,稱電站3號機組又出現了核洩漏。因此,使節們是冒著“風險”來參觀的。同時談到,他希望西方國家儘快兌現提供財政援助的承諾,以便烏克蘭政府能如期安全關閉核電站。總經理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有關情況。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現有職工5000多人,居住在距切爾諾貝利50公里的新城-斯拉烏季奇市。電站始建於1970年,共有4座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的石墨型核反應爐,是蘇聯時期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1號、2號、3號、4號機組分別於1977年、1978年、1983年、1984年並網發電。沒想到,最新的4號機組檢修時會出事故,爆炸引發的大火濃煙整整持續了10天。當時十萬火急,消防人員根本無法靠近,只能派直升機從高空向燃燒中的核反應爐拋投沙袋、水泥和鋼筋,以便構築一個厚達幾米的保護罩,形成封蓋反應堆的“石棺”。

核電站正是出於彌補清潔能源不足的考慮。1986年4號機組發生事故後,因烏克蘭供電緊張,其它三個機組不得不冒著極大安全危險繼續運行。2號機組1991年又發生火災事故,此後一直處於非工作狀態;1號機組運行到1996年關閉:3號機組按計劃應於2000年底前關閉,可經過幾次檢修後仍在運行。迄今,專家們對“石棺”內殘留的核燃料狀況知之甚少,估計可能還有100噸左右。在雨水的長期滲透侵蝕下,“石棺”已出現裂縫,其頂板有坍塌的危險。而且,核燃料也會產生某種自然反應。因此,徹底改造“石棺”成了最緊迫的難題。1997年,西方七國集團首腦會議要求烏克蘭政府完全關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並承諾籌集10億美元的資金,幫助建造一個重達1.8萬噸的巨大鋼棚,用以遮罩整個“石棺”,保護核電站周圍免受放射性物質的危害。但改造“石棺”所需的大量資金遠未到位,核電站能否如期關閉也成了問題。

3、令世人驚愕的石棺

聽了電站負責人的介紹,使節們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大家未提任何問題,都默默地跟在主人後面,參觀了展廳中的核電站模型和3號機組控制室。自4號機組發生事故後,與3號機組相鄰並連接在一起的通道已被封堵。我們順著一條長廊返回主樓的門口,坐上汽車前往參觀4號機組。

不一會兒,一座造型奇特的巨大灰色建築體呈現在我們眼前。四周有圍牆和鐵絲網,戒備森嚴,一看便能猜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石棺”。“石棺”高75米,寬110米,長160米,裡面掩埋的就是4號機組核反應爐。為撲滅反應堆爆炸而引起的熊熊烈火,政府動用了軍隊和直升飛機。搶險人員當時毫不知情,身上沒有任何防護設備。經過200多個晝夜奮戰,投入5000多噸鋼材,澆注了36萬噸混凝土,才構築起這座“石棺”。

緊挨著圍牆處有一個專門為進出禁區而建的二層小樓,樓上設有觀察“石棺”的瞭望台。據介紹,來這裡參觀的代表團一般都是到瞭望臺上看一眼“石棺”,或拍一張照片即匆匆離去。因為“石棺”周圍有核輻射,通常不安排到實地參觀。當然,考慮到逗留時間很短,並採取嚴格的防範措施,一般不會危及人體健康。在陪同人員的指導下,我們在更衣室換上潔白的襯衣、襯褲、線襪和工作服,穿上黑色棉外套和高筒套鞋,並戴上防毒口罩、白帽、手套和頭盔。最後,還發給我們每人一支放射性劑量測試筆。電站工作人員一再提醒說,進入4號機組控制室時,要一個緊跟著一個,不許停留,不許接觸任何物體。

一踏進潮濕昏暗的控制室,我仿佛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與剛才參觀3號機組時看到的寬敞明亮的控制室大廳和令人眼花繚亂的精密儀錶的景象有著天壤之別: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儀錶都已拆得個七零八落,殘存的設備也盡是鏽跡斑斑,油漆剝落的牆壁上還隱約可見搶險人員簽名留念的字跡……可能是擔心掉了隊,誰也沒顧得上細看,只覺得一股股陰冷的潮氣迎面襲來,只聽見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在耳邊響起。我們在裡面總共也沒呆上幾分鐘,但似乎覺得過了好長時間。

參觀結束時,電站人員認真查看了我們身上攜帶的測試筆,並告知一切正常,所受的輻射量只相當於在醫院進行一次X光透視檢查。大家臉上的緊張神情也都隨之煙消雲散了,但圍繞那場核災難的重重迷霧陰霾卻還一直籠罩在人們的心頭。

4、核輻射依然是一個謎

剛來烏克蘭時,外交使團中有關核污染的傳聞很多,一談起這個話題,大家都感到鬱悶。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第聶伯河上游,河水遭受放射性物質污染,不能直接飲用。自由市場上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採購,因為很難保證沒有受污染。有的使館還請國內專家來測試所在地區的核污染情況。

我到任不久,組織全體館員進行體檢。結果部分同志查出體內放射性物質銫含量偏高,雖然還在正常值範圍內,但引起館內某種恐慌情緒。我特地找醫院院長,瞭解有關情況及防範事項。外交部領導非常關心館員的健康,很快派來工作小組進行慰問,並宣佈採取包括每年均可回國休假等一系列預防措施。記得5年前訪問莫爾達瓦時,聽主人說,該國生產的幹紅葡萄酒有助於排出人體內的放射性物質。當年鄰國烏克蘭發生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後,莫爾達瓦人由於長期飲用此酒,奇跡般地安然無恙。經我一宣傳,連平時不愛喝酒的同志也表示有興趣嘗試一下。於是,我們使館定期派車去鄰國莫爾達瓦採購解百納幹紅。館員們喝了莫爾達瓦葡萄酒後普遍反映很好。一瓶名牌幹紅還不到兩個美元,真是物美價廉。三個月以後,我們使館又進行了一次體檢,結果全體館員的所有核輻射指標都屬正常,大家心情也都放鬆了。這裡,恐怕也不無莫爾達瓦葡萄酒的一份功勞。

在“石棺”前合影留念後,我特意向核電站的管理人員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1986年的那場核事故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對方稱,當時蘇聯官方宣佈,這是由於電站工作人員檢修時違規操作而引起的。事發後,蘇共中央下令將有關的檔案、檔、照片等全部資料調往莫斯科秘密封存,至今仍未解密。第二個問題是,這種放射性污染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徹底消除?一位回答說,至少100年。另一位則表示,從自然規律看,核輻射會逐年衰減,但實際上這兒(他指了一下“石棺”)恐怕永遠都是一個謎。

切爾諾貝利核災難過去30年後,人們對事故反應堆的處理和預防措施一直沒有停止。2016年11月,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終於在“石棺”上方修建了一個巨型金屬拱頂裝置,將事故機組與外界徹底隔離開,保護周圍的人們不再受輻射洩漏威脅。“金鐘罩”高108米,長162米,跨度為257米,鋼結構重量達24860噸,總耗資約15億歐元。據測算,新保護罩投入使用後,可保證100年內當地不再遭受放射性污染,同時為繼續處理4號反應堆的核廢料贏得更多時間。

人類有時要比動物脆弱得多。據科學家實地考察研究,在經歷世界最嚴重核事故之後,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內的野生動物數量竟然意外飆升。1986年後,這片死亡區人跡罕至,如今卻成了狼群、麋鹿,甚至那些瀕危動物的樂園。

2011年開始,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向遊客開放。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30餘年後,導遊帶領著越來越多的遊客進入這一禁區,竟然成了一個著名的“危險旅遊地”。

路旁的草木依然茂盛,並未發現什麼畸形的動植物。據說,兩年前17匹蒙古野馬找到了這塊沒有人煙的地帶,並在這裡繁衍後代。在遠處,居然還有一些稀稀拉拉的民宅和耕地。經詢問,雖然政府嚴令當地居民疏散外遷並予妥善安置,但一些老人不習慣易地生活,又陸續回遷,大約住著200來戶本地居民。

臨近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時,又經過了一道崗哨的嚴格檢查。與此前不同的是,這兒多了點人氣,可以見到路上的行人和車輛。按照指定路線,我們先去參觀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工作人員居住生活的普裡皮亞季城。這個小城離核電站不到5公里,原有約5萬居民。基輔的一位作家在書中這樣寫道: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普裡皮亞季城生活、娛樂設施齊全,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然而,它也是世界上“最短命的城市”。如今,普裡皮亞季成了一座再也不能複生的“死城”。在進入小城之前,陪同人員就交代,要把所有玻璃窗關嚴,任何人不得開門下車。車內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了。

當汽車緩緩地開進一片杳無人煙的街區時,我們都被滿目瘡痍的景象驚呆了:街道兩旁的商店、旅館空空蕩蕩,職工宿舍樓破爛不堪,幼稚園、文化宮一片狼藉,廢品、垃圾堆積如山,被遺棄的公共汽車還敞著車門停在路邊……廢墟四周死一般的寂靜。突然,一陣寒風刮起,從陰森森的斷壁殘垣內傳出嘎吱嘎吱的碰撞聲,令人毛骨悚然。

一改過去使團旅行時的歡聲笑語,大家誰也沒吱聲兒,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車窗外閃過的一個個只有在電影裡看到過的恐怖鏡頭。待汽車駛離這片生命禁區,陪同人員才繼續進行介紹。這裡很少有人前來參觀,城裡的核輻射量比以前要少多了,據專家測試,從幾百微倫琴到幾十倫琴不等。這種輻射量通常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當然,停留時間不能長,也不能碰摸這裡的任何東西。

沒過多久,我們來到了由一座辦公樓和四個核電機組聯為一體的乳白色建築群前。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2、參觀蘇聯列寧核電站

主樓前屹立著一座列寧雕像,樓門上方依然保留著蘇聯國徽,一塊銅制門匾上刻有“蘇聯原子能部切爾諾貝利列寧核電站”的字樣。這裡的一切仿佛又回到了14年前的情景:1986年4月26日1時23分44秒,就是眼前這座電站綜合體另一端的4號機組核反應爐發生爆炸。反應堆內的8噸多放射性物質外泄,給核電站附近的員工和居民,給國家經濟和生態環境帶來了無法估量的巨大災難,釀成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慘痛的悲劇。

國際上最先報告核洩漏事故的是瑞典核電站的監控人員。蘇聯官方于28日21時才公佈了有關消息,事故3天后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忙撤離,5月1日還照常在基輔市舉行盛大的節日遊行。據統計,歐洲地區遭受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污染的區域達20萬平方公里。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遭污染土地約14.5萬平方公里,受災人數為650多萬。核輻射直接導致27萬人罹患癌症,其中9.3萬人很快死亡。參加救災的60萬人中,有7000人在5年內相繼死亡,其中包括一些核科學家和核工作者。受災最重的要數白俄羅斯,由於當時正好向西北方向颳風,並下了一場暴雨(據說是人工降雨),大量含有核放射物質的塵埃飄落在位於切爾諾貝利北部的白俄羅斯境內。

核電站的總經理和工作人員在門口迎接我們。基輔市市長特地趕來會見使節參觀團。市長對我們來切爾諾貝利表示歡迎後指出,最近某些媒體散佈謠言,稱電站3號機組又出現了核洩漏。因此,使節們是冒著“風險”來參觀的。同時談到,他希望西方國家儘快兌現提供財政援助的承諾,以便烏克蘭政府能如期安全關閉核電站。總經理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有關情況。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現有職工5000多人,居住在距切爾諾貝利50公里的新城-斯拉烏季奇市。電站始建於1970年,共有4座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的石墨型核反應爐,是蘇聯時期世界上最大的核電站。1號、2號、3號、4號機組分別於1977年、1978年、1983年、1984年並網發電。沒想到,最新的4號機組檢修時會出事故,爆炸引發的大火濃煙整整持續了10天。當時十萬火急,消防人員根本無法靠近,只能派直升機從高空向燃燒中的核反應爐拋投沙袋、水泥和鋼筋,以便構築一個厚達幾米的保護罩,形成封蓋反應堆的“石棺”。

核電站正是出於彌補清潔能源不足的考慮。1986年4號機組發生事故後,因烏克蘭供電緊張,其它三個機組不得不冒著極大安全危險繼續運行。2號機組1991年又發生火災事故,此後一直處於非工作狀態;1號機組運行到1996年關閉:3號機組按計劃應於2000年底前關閉,可經過幾次檢修後仍在運行。迄今,專家們對“石棺”內殘留的核燃料狀況知之甚少,估計可能還有100噸左右。在雨水的長期滲透侵蝕下,“石棺”已出現裂縫,其頂板有坍塌的危險。而且,核燃料也會產生某種自然反應。因此,徹底改造“石棺”成了最緊迫的難題。1997年,西方七國集團首腦會議要求烏克蘭政府完全關閉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並承諾籌集10億美元的資金,幫助建造一個重達1.8萬噸的巨大鋼棚,用以遮罩整個“石棺”,保護核電站周圍免受放射性物質的危害。但改造“石棺”所需的大量資金遠未到位,核電站能否如期關閉也成了問題。

3、令世人驚愕的石棺

聽了電站負責人的介紹,使節們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大家未提任何問題,都默默地跟在主人後面,參觀了展廳中的核電站模型和3號機組控制室。自4號機組發生事故後,與3號機組相鄰並連接在一起的通道已被封堵。我們順著一條長廊返回主樓的門口,坐上汽車前往參觀4號機組。

不一會兒,一座造型奇特的巨大灰色建築體呈現在我們眼前。四周有圍牆和鐵絲網,戒備森嚴,一看便能猜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石棺”。“石棺”高75米,寬110米,長160米,裡面掩埋的就是4號機組核反應爐。為撲滅反應堆爆炸而引起的熊熊烈火,政府動用了軍隊和直升飛機。搶險人員當時毫不知情,身上沒有任何防護設備。經過200多個晝夜奮戰,投入5000多噸鋼材,澆注了36萬噸混凝土,才構築起這座“石棺”。

緊挨著圍牆處有一個專門為進出禁區而建的二層小樓,樓上設有觀察“石棺”的瞭望台。據介紹,來這裡參觀的代表團一般都是到瞭望臺上看一眼“石棺”,或拍一張照片即匆匆離去。因為“石棺”周圍有核輻射,通常不安排到實地參觀。當然,考慮到逗留時間很短,並採取嚴格的防範措施,一般不會危及人體健康。在陪同人員的指導下,我們在更衣室換上潔白的襯衣、襯褲、線襪和工作服,穿上黑色棉外套和高筒套鞋,並戴上防毒口罩、白帽、手套和頭盔。最後,還發給我們每人一支放射性劑量測試筆。電站工作人員一再提醒說,進入4號機組控制室時,要一個緊跟著一個,不許停留,不許接觸任何物體。

一踏進潮濕昏暗的控制室,我仿佛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與剛才參觀3號機組時看到的寬敞明亮的控制室大廳和令人眼花繚亂的精密儀錶的景象有著天壤之別:控制台上密密麻麻的儀錶都已拆得個七零八落,殘存的設備也盡是鏽跡斑斑,油漆剝落的牆壁上還隱約可見搶險人員簽名留念的字跡……可能是擔心掉了隊,誰也沒顧得上細看,只覺得一股股陰冷的潮氣迎面襲來,只聽見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在耳邊響起。我們在裡面總共也沒呆上幾分鐘,但似乎覺得過了好長時間。

參觀結束時,電站人員認真查看了我們身上攜帶的測試筆,並告知一切正常,所受的輻射量只相當於在醫院進行一次X光透視檢查。大家臉上的緊張神情也都隨之煙消雲散了,但圍繞那場核災難的重重迷霧陰霾卻還一直籠罩在人們的心頭。

4、核輻射依然是一個謎

剛來烏克蘭時,外交使團中有關核污染的傳聞很多,一談起這個話題,大家都感到鬱悶。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第聶伯河上游,河水遭受放射性物質污染,不能直接飲用。自由市場上的東西也不能隨便採購,因為很難保證沒有受污染。有的使館還請國內專家來測試所在地區的核污染情況。

我到任不久,組織全體館員進行體檢。結果部分同志查出體內放射性物質銫含量偏高,雖然還在正常值範圍內,但引起館內某種恐慌情緒。我特地找醫院院長,瞭解有關情況及防範事項。外交部領導非常關心館員的健康,很快派來工作小組進行慰問,並宣佈採取包括每年均可回國休假等一系列預防措施。記得5年前訪問莫爾達瓦時,聽主人說,該國生產的幹紅葡萄酒有助於排出人體內的放射性物質。當年鄰國烏克蘭發生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後,莫爾達瓦人由於長期飲用此酒,奇跡般地安然無恙。經我一宣傳,連平時不愛喝酒的同志也表示有興趣嘗試一下。於是,我們使館定期派車去鄰國莫爾達瓦採購解百納幹紅。館員們喝了莫爾達瓦葡萄酒後普遍反映很好。一瓶名牌幹紅還不到兩個美元,真是物美價廉。三個月以後,我們使館又進行了一次體檢,結果全體館員的所有核輻射指標都屬正常,大家心情也都放鬆了。這裡,恐怕也不無莫爾達瓦葡萄酒的一份功勞。

在“石棺”前合影留念後,我特意向核電站的管理人員提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1986年的那場核事故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麼?對方稱,當時蘇聯官方宣佈,這是由於電站工作人員檢修時違規操作而引起的。事發後,蘇共中央下令將有關的檔案、檔、照片等全部資料調往莫斯科秘密封存,至今仍未解密。第二個問題是,這種放射性污染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徹底消除?一位回答說,至少100年。另一位則表示,從自然規律看,核輻射會逐年衰減,但實際上這兒(他指了一下“石棺”)恐怕永遠都是一個謎。

切爾諾貝利核災難過去30年後,人們對事故反應堆的處理和預防措施一直沒有停止。2016年11月,在國際社會的幫助下,終於在“石棺”上方修建了一個巨型金屬拱頂裝置,將事故機組與外界徹底隔離開,保護周圍的人們不再受輻射洩漏威脅。“金鐘罩”高108米,長162米,跨度為257米,鋼結構重量達24860噸,總耗資約15億歐元。據測算,新保護罩投入使用後,可保證100年內當地不再遭受放射性污染,同時為繼續處理4號反應堆的核廢料贏得更多時間。

人類有時要比動物脆弱得多。據科學家實地考察研究,在經歷世界最嚴重核事故之後,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內的野生動物數量竟然意外飆升。1986年後,這片死亡區人跡罕至,如今卻成了狼群、麋鹿,甚至那些瀕危動物的樂園。

2011年開始,切爾諾貝利隔離區向遊客開放。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30餘年後,導遊帶領著越來越多的遊客進入這一禁區,竟然成了一個著名的“危險旅遊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