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最好的一次周冬雨

最近, 周冬雨的曝光率非常高。 一方面, 她主演的新片《後來的我們》內地熱映, 並成為近期話題焦點。 同時, 她首次擔任出品人的新片《陽臺上》, 也正式定檔了六一兒童節。

在這部張猛的新片裡, 她將搭檔新人王鏘, 挑戰一個智力不健全的女孩。

關於《後來的我們》, 無論你們喜歡還是討厭, 或是糾結票房之類的話題。 有一點, 值得肯定的就是, 周冬雨在片中的表演, 確實很不錯。

而在之前, 我更是專門說過, 這就是我看過的, 最好的一次周冬雨, 一個特別惹人愛的角色。

看完《後來的我們》, 你也很難不去喜歡上方小曉那樣的女孩, 她可愛、現實、尖銳、溫柔、堅強、脆弱這些看似矛盾的詞彙統統都可以用在她身上。

表面看上去, 方小曉跟周冬雨之前在《七月與安生》《喜歡你》幾部電影裡扮演過的角色差不多, 大大咧咧, 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 但是周冬雨心裡知道, 方小曉很不一樣。

她說方小曉是很有自己一套原則的人, “她想要的東西會不遺餘力地去爭取, 她可以轉換觀念, 但不會磨平棱角。 ”

電影中的方小曉看著大大咧咧, 但她即便是在任性和難過時也總會拿捏著分寸, 換個方式說, 就是“懂事”。 真正有恃無恐的人都不懂事, 比如《喜歡你》裡的顧勝男, 揭起霸道總裁路晉(金城武 飾)的傷疤來也毫不手軟。

方小曉不會這樣, 就連分手的時候, 她都會選擇沉默地離開, 不讓對方難堪。 接受我們採訪時, 周冬雨說“方小曉是個很底層的人”, 然後又補了一句, “其實我小的時候,

也是住那樣的地方, 多少會找到一點共鳴。 ”

生活在邊緣和底層的人總是最懂得察言觀色的, 這幾乎已經是無須解釋的生存之道。

第53屆金馬獎上, 一起演了《七月與安生》的周冬雨跟馬思純一起拿了最佳女主角。 周冬雨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激動的語無倫次,

甚至抬出了“光宗耀祖”這種大詞:我們家沒有一個人是做電影的。

周冬雨自己也沒想到做長大後會成為一個演員, 中學時還在學舞蹈的她覺得以後“普普通通做個舞蹈老師之類的, 也挺好。 ”周冬雨來自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 出演《山楂樹之戀》之前, 周冬雨的老師、同學提到她時出現最頻繁的評價是“不起眼”。

拍完《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說她最大的收穫就是跟馬思純的友情

《山楂樹之戀》導演張藝謀是周冬雨在拿到金馬獎之後感謝的第一個人。也許排隊考藝校就被《山楂樹之戀》的副導演選中,並最終出演了“靜秋”的源起故事會讓許多人認為,周冬雨一出道就成為“謀女郎”不過是運氣好。但是張藝謀談起那段往事時卻說,錯過了周冬雨,《山楂樹之戀》也未必能拍成。

一夜成名的周冬雨當然是幸運的,但在採訪中她說,沒有過程地走紅讓她很痛苦,“一下會不知道怎麼去調節外界對我的關注”。周冬雨當時甚至還因為不認識拍攝現場加了防風罩的話筒而鬧了笑話。後來,她問張藝謀,“導演我會不開心怎麼辦?”張藝謀的回答是:知足者常樂。

出演《山楂樹之戀》時的周冬雨確實與靜秋一樣對世界懵懵懂懂

2011年,周冬雨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也陸續出演了《傾城之淚》《宮鎖沉香》《同桌的妳》幾部電影,角色清一色的都是“小白花型”女主,清純、柔弱、愛哭,跟靜秋沒什麼本質區別。《心花路放》裡的殺馬特少女周麗娟是第一個讓人看到周冬雨其他可能的角色。

周冬雨一開始就覺得必須要拿到周麗娟這個角色,她說“就是想做個改變”,但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試鏡時,她按照副導演的要求演一個潑辣女孩,還用河北方言罵了幾句髒話,但是結果並不理想。等了兩天之後,寧浩才告訴她,要不就你來演吧。

出演《心花路放》時,周冬雨塗了最黑的粉底,戴上假髮套,導演甯浩的要求是:演得越村兒越好

電影裡,觀眾看到的是一個頂著殺馬特頭,膚色黝黑,說著塑膠普通話的周冬雨。周麗娟行事大膽潑辣,完全不同於她之前出演過的角色。此後,找到周冬雨的角色終於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清純少女。

就在周冬雨從北電畢業的2015年,她遇到了李安生這個角色。最初,陳可辛找到周冬雨,是希望她來演林七月。看過劇本之後,周冬雨堅持要演安生,不然就不接這部戲。

答應出演的時候,周冬雨也沒想過《七月與安生》能爆。她沒看過安妮寶貝的小說,單是聽到片名她就覺得肯定又是那種青春片,”我和思純當時也不是什麼很多人關注的人,男主又是個新人,我就覺得沒人會看我們這部片子。”

監製陳可辛談到《七月與安生》的兩位女演員時,說她們“不是很貴但是很會演。其實不是演員會不會演,是你會不會選。你選對了,她就會演。”1992年出生的周冬雨讓陳可辛覺得很好奇,“她的價值觀、審美,我都覺得很奇怪”,但是他還是會不停地鼓勵她放開,“愛幹嘛幹嘛。”

導演曾國祥就更隨意了,回憶起拍攝《七月與安生》的經歷時,周冬雨口無遮攔地說,”我在那怎麼演,曾國祥都能接受”。曾國祥甚至會直接問演員覺得臺詞應該說什麼,然後周冬雨就現編一些詞兒告訴他。而在此之前,周冬雨都是聽導演的,“我不敢隨便發揮,怕被罵。”

拍攝《七月與安生》的三個月,周冬雨第一次學會了在片場提出她的觀點

戲外,周冬雨終於有了表達意見的空間,而戲裡,她終於能嘗試更多的可能。抽煙、喝酒、愛燙頭的李安生跟那些清純少女完全不一樣,也跟周冬雨自己平淡的童年生活完全不一樣。

李安生的叛逆、灑脫是周冬雨曾經夢寐以求但又沒有體驗過的,“膽兒小,我媽很凶”。最後,她終於在電影裡,體驗了一把流浪女孩的生活,“就覺得特別爽你知道嗎?”

現在,周冬雨的寫真照都是這種風格了

周冬雨說,演完這部電影覺得比以前開朗了。與此同時,她對於表演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現在每部戲,雖然導演的要求不一樣,我多少都會有自己的感覺去發揮一些,導演都會自己判斷,幫我拿捏發揮的多少這個度。”

郝蕾的稱讚讓周冬雨開心到“可以原地爆炸三百遍”

再到《喜歡你》,監製陳可辛又再度找來周冬雨,他直言“我現在一有新戲就想到她,感覺她是我通往年輕觀眾的一個載體。”一開始陳可辛要找周冬雨來演的時候,其他人人聽到都要昏倒了。

確定讓周冬雨來演之後,整個劇本也要大修大改,“因為我完全和她們之前設想的人物不一樣。”導演和演員都不知道拍什麼怎麼拍的時候,監製陳可辛導演就讓周冬雨自己演,“想怎麼演怎麼演,每遍拍的都不一樣,他也不介意,他說他後期剪。”

電影中,周冬雨跟男主金城武差了二十歲,“男神”跟“90後少女”的組合讓這種年齡差最終變成了男女主角之間的火花,剛好切題。

但在接連出演了《指甲刀人魔》《春風十裡,不如你》《奇門遁甲》等作品之後,也有評論開始詬病“周冬雨演什麼角色都一樣。”周冬雨說她很怕大家這麼評價她,“大家記住的還是看起來都是很活潑鬧騰的角色……很現實的是,演一些其他的平淡的角色,觀眾不會記住。”直接坦率的讓人實在無法苛責。

關於周冬雨,陳可辛還說過她是靠直覺的,“但是你要小心,她的直覺不一定都對,所以拍她就會很危險。”周冬雨也承認自己對於演戲的節奏感確實有一些感覺和想法,“但這個是沒有理論支撐的,就是單純的感覺、直覺,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導演和對手演員非常重要。”《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又碰到了另一部讓她感覺拍得舒服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突破的機會也就來了。

陳可辛對於周冬雨的直覺的評價,在田壯壯眼中則是一種天分。他毫不吝惜地誇張周冬雨是個天才,“太少見了,她演戲可以鬆弛到,她的節奏感就好像是天生的。”採訪中,我把田壯壯的這段評價轉述給周冬雨後,她開心地反問,“是真的嗎?”

本身也是演員的導演劉若英也說周冬雨是個天才,“我不覺得我會演得比她好,她有很多即興的部分,有不那麼按理出牌的部分……但可能就是有這些部分,她意想不到的那些光彩其實會在銀幕上面呈現出來。”言外之意,周冬雨的“直覺”讓《後來的我們》變得更好更自然的。

周冬雨拿到金馬影后之後,有評論說,她的獲獎真正意味著華語電影80後一代的女演員已經被90後一代趕超。我並不是很贊同這種“前浪死在沙灘上“式的觀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藝術,尤其對表演而言,哪有什麼性別與年齡的限制——去年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並拿到最佳女配的文淇當時才只有14歲。

拿到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時,文淇只有14歲

今年也不過26歲的周冬雨說,她想“在什麼年紀什麼狀態,去演自己適合的角色……沒必要揠苗助長。”突然想到北影節的時候,看了一部關於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紀錄片《葛飾北齋:為畫癡狂》。

活了89歲的葛飾北齋在他生活的日本成名不算晚。他在74歲的時候寫了一篇自傳式文章,說自己60歲以後才有了一些好作品,同時還對未來的80歲、90歲、100歲甚至110歲時的作品有著不同的希冀,他甚至說,“如果再給我十年壽命,我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影片提到的這個細節讓我很觸動,在現代人看來早已“退休”的年齡,葛飾北齋仍舊在努力實現他心中的夢想,還對未來充滿期待。對比起來,那種“四十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的口號,不免顯得虛妄可笑。

採訪的末尾,我問周冬雨對未來有什麼規劃,她說她沒什麼規劃,但是看完韓劇《迷霧》之後覺得主演金南珠太厲害了,“弄得我特別想演個專業劇,什麼律師啊醫生啊,去好好磨磨我的臺詞。”

對於一個剛剛26歲,對自己的專業還有要求的演員來說,嘉獎和瓶頸都不過是一時一地的事兒,她的人生才不過剛要開始,急什麼呢?

拍完《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說她最大的收穫就是跟馬思純的友情

《山楂樹之戀》導演張藝謀是周冬雨在拿到金馬獎之後感謝的第一個人。也許排隊考藝校就被《山楂樹之戀》的副導演選中,並最終出演了“靜秋”的源起故事會讓許多人認為,周冬雨一出道就成為“謀女郎”不過是運氣好。但是張藝謀談起那段往事時卻說,錯過了周冬雨,《山楂樹之戀》也未必能拍成。

一夜成名的周冬雨當然是幸運的,但在採訪中她說,沒有過程地走紅讓她很痛苦,“一下會不知道怎麼去調節外界對我的關注”。周冬雨當時甚至還因為不認識拍攝現場加了防風罩的話筒而鬧了笑話。後來,她問張藝謀,“導演我會不開心怎麼辦?”張藝謀的回答是:知足者常樂。

出演《山楂樹之戀》時的周冬雨確實與靜秋一樣對世界懵懵懂懂

2011年,周冬雨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也陸續出演了《傾城之淚》《宮鎖沉香》《同桌的妳》幾部電影,角色清一色的都是“小白花型”女主,清純、柔弱、愛哭,跟靜秋沒什麼本質區別。《心花路放》裡的殺馬特少女周麗娟是第一個讓人看到周冬雨其他可能的角色。

周冬雨一開始就覺得必須要拿到周麗娟這個角色,她說“就是想做個改變”,但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試鏡時,她按照副導演的要求演一個潑辣女孩,還用河北方言罵了幾句髒話,但是結果並不理想。等了兩天之後,寧浩才告訴她,要不就你來演吧。

出演《心花路放》時,周冬雨塗了最黑的粉底,戴上假髮套,導演甯浩的要求是:演得越村兒越好

電影裡,觀眾看到的是一個頂著殺馬特頭,膚色黝黑,說著塑膠普通話的周冬雨。周麗娟行事大膽潑辣,完全不同於她之前出演過的角色。此後,找到周冬雨的角色終於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清純少女。

就在周冬雨從北電畢業的2015年,她遇到了李安生這個角色。最初,陳可辛找到周冬雨,是希望她來演林七月。看過劇本之後,周冬雨堅持要演安生,不然就不接這部戲。

答應出演的時候,周冬雨也沒想過《七月與安生》能爆。她沒看過安妮寶貝的小說,單是聽到片名她就覺得肯定又是那種青春片,”我和思純當時也不是什麼很多人關注的人,男主又是個新人,我就覺得沒人會看我們這部片子。”

監製陳可辛談到《七月與安生》的兩位女演員時,說她們“不是很貴但是很會演。其實不是演員會不會演,是你會不會選。你選對了,她就會演。”1992年出生的周冬雨讓陳可辛覺得很好奇,“她的價值觀、審美,我都覺得很奇怪”,但是他還是會不停地鼓勵她放開,“愛幹嘛幹嘛。”

導演曾國祥就更隨意了,回憶起拍攝《七月與安生》的經歷時,周冬雨口無遮攔地說,”我在那怎麼演,曾國祥都能接受”。曾國祥甚至會直接問演員覺得臺詞應該說什麼,然後周冬雨就現編一些詞兒告訴他。而在此之前,周冬雨都是聽導演的,“我不敢隨便發揮,怕被罵。”

拍攝《七月與安生》的三個月,周冬雨第一次學會了在片場提出她的觀點

戲外,周冬雨終於有了表達意見的空間,而戲裡,她終於能嘗試更多的可能。抽煙、喝酒、愛燙頭的李安生跟那些清純少女完全不一樣,也跟周冬雨自己平淡的童年生活完全不一樣。

李安生的叛逆、灑脫是周冬雨曾經夢寐以求但又沒有體驗過的,“膽兒小,我媽很凶”。最後,她終於在電影裡,體驗了一把流浪女孩的生活,“就覺得特別爽你知道嗎?”

現在,周冬雨的寫真照都是這種風格了

周冬雨說,演完這部電影覺得比以前開朗了。與此同時,她對於表演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現在每部戲,雖然導演的要求不一樣,我多少都會有自己的感覺去發揮一些,導演都會自己判斷,幫我拿捏發揮的多少這個度。”

郝蕾的稱讚讓周冬雨開心到“可以原地爆炸三百遍”

再到《喜歡你》,監製陳可辛又再度找來周冬雨,他直言“我現在一有新戲就想到她,感覺她是我通往年輕觀眾的一個載體。”一開始陳可辛要找周冬雨來演的時候,其他人人聽到都要昏倒了。

確定讓周冬雨來演之後,整個劇本也要大修大改,“因為我完全和她們之前設想的人物不一樣。”導演和演員都不知道拍什麼怎麼拍的時候,監製陳可辛導演就讓周冬雨自己演,“想怎麼演怎麼演,每遍拍的都不一樣,他也不介意,他說他後期剪。”

電影中,周冬雨跟男主金城武差了二十歲,“男神”跟“90後少女”的組合讓這種年齡差最終變成了男女主角之間的火花,剛好切題。

但在接連出演了《指甲刀人魔》《春風十裡,不如你》《奇門遁甲》等作品之後,也有評論開始詬病“周冬雨演什麼角色都一樣。”周冬雨說她很怕大家這麼評價她,“大家記住的還是看起來都是很活潑鬧騰的角色……很現實的是,演一些其他的平淡的角色,觀眾不會記住。”直接坦率的讓人實在無法苛責。

關於周冬雨,陳可辛還說過她是靠直覺的,“但是你要小心,她的直覺不一定都對,所以拍她就會很危險。”周冬雨也承認自己對於演戲的節奏感確實有一些感覺和想法,“但這個是沒有理論支撐的,就是單純的感覺、直覺,也不知道對不對,所以導演和對手演員非常重要。”《七月與安生》之後,周冬雨又碰到了另一部讓她感覺拍得舒服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突破的機會也就來了。

陳可辛對於周冬雨的直覺的評價,在田壯壯眼中則是一種天分。他毫不吝惜地誇張周冬雨是個天才,“太少見了,她演戲可以鬆弛到,她的節奏感就好像是天生的。”採訪中,我把田壯壯的這段評價轉述給周冬雨後,她開心地反問,“是真的嗎?”

本身也是演員的導演劉若英也說周冬雨是個天才,“我不覺得我會演得比她好,她有很多即興的部分,有不那麼按理出牌的部分……但可能就是有這些部分,她意想不到的那些光彩其實會在銀幕上面呈現出來。”言外之意,周冬雨的“直覺”讓《後來的我們》變得更好更自然的。

周冬雨拿到金馬影后之後,有評論說,她的獲獎真正意味著華語電影80後一代的女演員已經被90後一代趕超。我並不是很贊同這種“前浪死在沙灘上“式的觀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藝術,尤其對表演而言,哪有什麼性別與年齡的限制——去年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並拿到最佳女配的文淇當時才只有14歲。

拿到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時,文淇只有14歲

今年也不過26歲的周冬雨說,她想“在什麼年紀什麼狀態,去演自己適合的角色……沒必要揠苗助長。”突然想到北影節的時候,看了一部關於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紀錄片《葛飾北齋:為畫癡狂》。

活了89歲的葛飾北齋在他生活的日本成名不算晚。他在74歲的時候寫了一篇自傳式文章,說自己60歲以後才有了一些好作品,同時還對未來的80歲、90歲、100歲甚至110歲時的作品有著不同的希冀,他甚至說,“如果再給我十年壽命,我將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影片提到的這個細節讓我很觸動,在現代人看來早已“退休”的年齡,葛飾北齋仍舊在努力實現他心中的夢想,還對未來充滿期待。對比起來,那種“四十歲之前實現財務自由”的口號,不免顯得虛妄可笑。

採訪的末尾,我問周冬雨對未來有什麼規劃,她說她沒什麼規劃,但是看完韓劇《迷霧》之後覺得主演金南珠太厲害了,“弄得我特別想演個專業劇,什麼律師啊醫生啊,去好好磨磨我的臺詞。”

對於一個剛剛26歲,對自己的專業還有要求的演員來說,嘉獎和瓶頸都不過是一時一地的事兒,她的人生才不過剛要開始,急什麼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