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IDG資本李驍軍:未來“引入、出海”將是趨勢

2018年4月23-25日, 由投中資訊、投中網主辦, 投中資本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金茂君悅酒店舉辦。 本次會議主題為“價值的力量”,

來自國內外上百家私募股權機構彙聚一堂, 對當前行業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

在此次峰會上, 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就“資本全球化”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李驍軍認為, 全球的差異化以創業來舉例, 全世界高科技公司排名裡,

中國可能有兩、三家公司是全球十大。 “美國公司基本上有自己的框框, 在框架內做事, 例如, Apple做硬體的, Google做平臺。 而中國就有我們自己的特點, 大家的界限就模糊一點, 各種領域都會去嘗試突破。 ”

同時, 中國創業市場需要面對的一個變化是, “引入和出海”, 即優秀海外公司、品牌來中國尋找機會, 國內有產業鏈優勢的行業也在出海、全球化。 “好的東西引進來是趨勢, 再往深看就是跨境並購, IDG資本主導木林森收購歐司朗全球照明業務, 以及主導華燦光電並購美新半導體這些案例本身, 都促進國內相關行業的產業升級、追求產業協同發展”。 李驍軍說。

以下為IDG資本合夥人李驍軍在“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精彩演講實錄, 投中網整理。

大家早上好!雖然IDG資本是一家全球投資機構, 但全球化這個主題對於做早期投資的我來說, 是一個太大話題。 我就講幾個思考, 沒有標準答案, 關鍵是給大家抛磚引玉。

第一個是中國與海外的不同。 大家知道人類社會發展至今, 全球各地的人一致性越來越強, 本身的需求差不多, 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音樂、書籍、藝術品等, 這方面大家越來越趨向一致。 包括現在的社會結構, 婚姻制度, 越來越民主化, 對個體也越來越重視等等。 但是不同國家因為歷史, 宗教, 法律, 經濟發展等造成的“不同”仍然將長期存在。 因為以上我們所說“相同”的存在, 為一個產品、服務、商業模式在不同國家不同市場的拓展打開了很多商業機會,

但也正因為這種“不同”長期存在, 也為我們投資與商業創造了不同的機會與可能。

我以前在美國留學, 總覺得中國與美國相似的比較多, 地大人多, 政府都鼓勵創業。 後來我們國人有了更好的經濟物質條件後到了世界各地轉一轉, 覺得日本與我們更像, 重視飲食, 做工細緻精良;到了歐洲, 發現歐洲與我們也很像, 因為我們也流行穿歐洲的奢侈品牌。

有無業務界限是中美創業最大區別

所以實際上各個地方都有同與不同, 拿創業來舉例:現在的創業公司, 包括高科技公司, 中國與美國在數量上都比較接近, 全世界高科技公司排名裡, 中國可能有兩、三家公司是全球十大。 比如說美國, 大家說的就是Facebook、Google、亞馬遜、Apple, 中國就是阿裡巴巴、騰訊、百度以及現在非常多陸續湧現出來的優秀公司。

我們也經常思考, 美國的這些公司基本上有自己的框框在框架內做事, 他們有相同和不同, 有安卓和iOS的系統, Apple做硬體的, Google做平臺。 而中國就有我們自己的特點, 大家的界限就模糊一點, 各種領域都會去嘗試去突破。

第二個是我們IDG資本另一位投資人提過的一句話, 世界平的一覽無餘, 割裂的望塵莫及。 幾年前有一本書很火《世界是平的》, 交通工具、通信工具日新月異, 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到世界各國去、與任何角落的人及時通訊, 我們公司也裝了視訊會議的系統, 在有需要時隨時隨地與全球各地的人通過視頻開會。 同時今天有了無處不在的社交媒體, 大家看的資訊是一樣的, 這個角度來說好像世界是平的。

早期創業人群細分化、求理解

都說我們做早期投資的,看人很關鍵。我們面對的每一位創業者都有極其鮮明的個人特色,我們發現現在每個個體身上的標籤越來越豐富,比如我的標籤是IT男、海歸,然後還有你的星座、80後、90後、Z世代。所以慢慢地,人在資訊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和群體本身開始被割裂,標籤越來越多,細分化越來越重。

所以我經常開玩笑說,不管是創業者還是你追求一位姑娘,當你說“我最懂你”時,其實對方也是渴望被理解的。因為大家割裂太細,你需要被人理解,到哪兒都應該找到能理解你的人。因為割裂,信任變得更為重要,就像我們投資也是信任的過程,投資需要時間積累,時間積累下來互相陪伴信任感與日俱增。

IDG資本1992年創立於美國波士頓,1993年進入中國,這將近三十年的發展下來,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細細品味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信任,與創業者間的信任,與我們的投資者間的信任。所以回顧這塊,一方面世界很平,資訊一致化,另一方面向你襲來的資訊越來越多,資訊將人包圍、而人與人彼此卻被越來越被割裂。

國內創業出海、全球化

第三個引入與出海。簡單來說就是優秀的海外公司、品牌來巨大的中國市場尋找機會,以及國內有產業鏈優勢的行業出海、全球化。

就前者來舉例,IDG資本曾協助所投資的Moncler、Farfetch、Gentle Monster等時尚消費品牌引入中國、拓展中國銷售管道、尋找中國本土市場;大家更為熟悉的美國傳奇影業,我們也曾協助其進駐中國電影市場、促成共同發行電影。所以好的東西引進來,這是趨勢。同時這兩年創投圈裡比較火還有關於中國公司的出海。

比如我們有很多國內的手機品牌進入印度和非洲市場,微信與支付等類似產品進入東南亞市場等,WPP和Google發佈的2018年“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IDG資本所投的就達到8家。談到引入與出海,我們也可以再往深看,就是跨境並購,IDG資本主導木林森收購歐司朗全球照明業務,以及主導華燦光電並購美新半導體這些案例本身,都促進國內相關行業的產業升級、追求產業協同發展。

投資是什麼生意,當地語系化or全球化?

第四個投資到底是當地語系化還是全球化的生意呢?很多人說投資不能出一小時車程,美國就是這樣的,所以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在灣區,甚至很多在三藩市市的大公司就因為三藩市與灣區超過一個小時的車程,還特意在灣區設一個辦公室。就投資本身來說,你要對這個人瞭解,各方面資訊要瞭解,投完後還有各種投後,投後幫公司提高多少價值雖然無法用精准的數字衡量,但是如果一個電話就能把投資人叫來,也是蠻讓人感動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這是一個挺當地語系化的生意。

但另一個方面大家誰都不能否認投資也是全球化的,Global business 的根源來源於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人才流動的全球化,同時當然還有投資機構自身的商業模式也決定了它需要適應、抓住各種全球化的機會。IDG資本在投資業務佈局上同樣也是Global footprint,除了以上提到引入的幾家外,還有Circle、Ripple、Coinbase、Zoox、雷蛇、法國里昂俱樂部、瑞士盈方體育等。

前一陣子我們看了一家基因公司,與對方探討時發現其實每個人的基因裡面你都不是純種的,早已有非常多的國家民族混在一起。回到主題,我們的祖先在久遠年代時就已經跋山涉水走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所以對於我們投資來說,可能全世界已然不夠,說不定要到月球、火星轉轉。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34874

這個角度來說好像世界是平的。

早期創業人群細分化、求理解

都說我們做早期投資的,看人很關鍵。我們面對的每一位創業者都有極其鮮明的個人特色,我們發現現在每個個體身上的標籤越來越豐富,比如我的標籤是IT男、海歸,然後還有你的星座、80後、90後、Z世代。所以慢慢地,人在資訊越來越多的時候,人和群體本身開始被割裂,標籤越來越多,細分化越來越重。

所以我經常開玩笑說,不管是創業者還是你追求一位姑娘,當你說“我最懂你”時,其實對方也是渴望被理解的。因為大家割裂太細,你需要被人理解,到哪兒都應該找到能理解你的人。因為割裂,信任變得更為重要,就像我們投資也是信任的過程,投資需要時間積累,時間積累下來互相陪伴信任感與日俱增。

IDG資本1992年創立於美國波士頓,1993年進入中國,這將近三十年的發展下來,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細細品味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信任,與創業者間的信任,與我們的投資者間的信任。所以回顧這塊,一方面世界很平,資訊一致化,另一方面向你襲來的資訊越來越多,資訊將人包圍、而人與人彼此卻被越來越被割裂。

國內創業出海、全球化

第三個引入與出海。簡單來說就是優秀的海外公司、品牌來巨大的中國市場尋找機會,以及國內有產業鏈優勢的行業出海、全球化。

就前者來舉例,IDG資本曾協助所投資的Moncler、Farfetch、Gentle Monster等時尚消費品牌引入中國、拓展中國銷售管道、尋找中國本土市場;大家更為熟悉的美國傳奇影業,我們也曾協助其進駐中國電影市場、促成共同發行電影。所以好的東西引進來,這是趨勢。同時這兩年創投圈裡比較火還有關於中國公司的出海。

比如我們有很多國內的手機品牌進入印度和非洲市場,微信與支付等類似產品進入東南亞市場等,WPP和Google發佈的2018年“BrandZ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IDG資本所投的就達到8家。談到引入與出海,我們也可以再往深看,就是跨境並購,IDG資本主導木林森收購歐司朗全球照明業務,以及主導華燦光電並購美新半導體這些案例本身,都促進國內相關行業的產業升級、追求產業協同發展。

投資是什麼生意,當地語系化or全球化?

第四個投資到底是當地語系化還是全球化的生意呢?很多人說投資不能出一小時車程,美國就是這樣的,所以大部分的投資人都在灣區,甚至很多在三藩市市的大公司就因為三藩市與灣區超過一個小時的車程,還特意在灣區設一個辦公室。就投資本身來說,你要對這個人瞭解,各方面資訊要瞭解,投完後還有各種投後,投後幫公司提高多少價值雖然無法用精准的數字衡量,但是如果一個電話就能把投資人叫來,也是蠻讓人感動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講這是一個挺當地語系化的生意。

但另一個方面大家誰都不能否認投資也是全球化的,Global business 的根源來源於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人才流動的全球化,同時當然還有投資機構自身的商業模式也決定了它需要適應、抓住各種全球化的機會。IDG資本在投資業務佈局上同樣也是Global footprint,除了以上提到引入的幾家外,還有Circle、Ripple、Coinbase、Zoox、雷蛇、法國里昂俱樂部、瑞士盈方體育等。

前一陣子我們看了一家基因公司,與對方探討時發現其實每個人的基因裡面你都不是純種的,早已有非常多的國家民族混在一起。回到主題,我們的祖先在久遠年代時就已經跋山涉水走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所以對於我們投資來說,可能全世界已然不夠,說不定要到月球、火星轉轉。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34874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