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君子求于智

君子求于智

鄒友湖

智, 即智慧, 主要由知識、見識和思維能力等構成, 是我們在應對外界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正確方式和理想狀態。 從智的構成要素可以看出, 智由先天條件和後天學習所形成, 先天條件是基礎, 後天學習是主因, 兩者不可或缺。 雖然其歷史意義也許被局限于道德認知(孟子曰:“是非之心, 智也。 ”),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 智所包含的意義已經逐步得到擴展, 道德認知只是智的意義之一, 其內涵包括知人、知事、知天、知地、知理, 等等, 進而妥善有效地加以應對, 取得理想的效果, 也就是我們認識物件、辨析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

這種能力, 既是認識的, 又是思考的, 還是行動的。

具有智慧, 是我們每一個正常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條件。 智慧的高低強弱, 成為決定我們人生境遇好壞的主要因素。 因此, 追求智慧, 成為智者, 便是人們的自覺要求。 在現實生活中, 無論什麼人, 都想自己聰明一點, 都想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即使智力水準不那麼高的人, 也往往要盡可能地顯得不那麼愚蠢。 更何況君子, 在成為智者方面, 應該是一種必然選擇。 君子所擔負的社會期望, 所應表現出的智力水準, 所要達至的行為狀態, 都要求其不斷提升自己的智質。 君子的初始意義雖然是道德多於能力, 但在當今世界, 君子的意義已經拓展,

君子所應承擔的, 不單是道德責任, 還包括社會的、經濟的和文化的責任。 現時代的君子, 單是道德意義可能是不夠的, 還必須有著更廣泛的意義, 就是不但要有德性, 而且要有才能, 要能辦事, 能辦好事, 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價值。 其實, 從智慧所產生的實際效果而言, 在作為君子的道德的約束之下, 各種效果都可能更多地趨向于道德, 即更多地有利於社會和他人。 從這樣的意義上講, 君子之智, 也是君子之德, 智與德是統一的。 因而, 無論如何, 君子求于智, 便成為自然之事。

那麼, 智是否可以成為人格的組成部分呢?或者說, 求于智是否是君子人格自覺的內容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通常說來, 人格就是我們對於德性、能力和權力的一種自我認定,

所謂人格尊嚴, 就是這種自我認定的不可冒犯和否定。 我們平常所說的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使之不受侵犯, 就是要保持這種自我認定。 在這裡, 德屬於德性範疇, 智屬於能力範疇, 它們在人格中得到統一。 因此, 把君子求于智作為君子的人格自覺來要求, 是必然的事情。 那麼, 如何求智呢?

最為人知的便是學習。 我們前面雖然提到智慧的生成包括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的因素, 但在求智的時候, 後天的學習卻是至關重要的。 先天條件確定以後, 是無法改變的, 所能著力的只有後天學習, 而且先天條件必須在後天的開發中才能發揮作用。 因此可以說, 學習成為求智的主要甚至是唯一途徑。 接下來,

便是如何學習的問題。 基本辦法無非是向他人學, 向書本學, 向實踐學。 他人包括古人和今人, 他人的經驗教訓, 都可以成為借鑒, 借鑒是一種最直觀最直接的學習, 也是最容易理解最為有效的學習。 向書本學則是一種思考性的間接學習, 也是一種比較複雜一點的學習, 需要主觀與客觀的結合, 需要認知和反思的統一。 而向實踐學, 就是知行合一, 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不斷提高,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所謂“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就是向實踐學的最好說明。

必須指出的是, 在求智的過程中, 應該將它置於德性的約束之下, 特別是在用智的時候, 尤為如此。 否則, 智越高, 可能德越低, 甚至可能智損於德, 害於德。 現實生活中此類例子不勝枚舉,

不少人智商、智力、智慧很高, 往往用智不當, 損人利己, 甚至危害社會。 因此, 君子之求智, 必置智於德之下, 把自己所有之智、所求之智用於促進社會發展進步, 造福他人, 才是正道, 才是應當。 君子不當蠢人, 更不當壞人, 而要當能人, 當好人, 當善人。 這樣的人格自覺, 才是社會所歡迎所稱許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