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至今仍在發揮灌溉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五門堰

圖文/易會林

4月28日,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保護區萬里行考察學習組一行在會長王新艾女士帶領下, 來到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境內的湑水河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五門堰。

五門堰位於中國陝西省城固縣城北15公里桔園鎮東偶, 是古代低壩攔河灌溉工程。

生長於斯、如今居住于斯的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名譽會長胡楊先生給我們介紹說, 五門堰居長江支流漢江的支流湑水河西岸, 因渠首並列五洞進水, 故稱五門堰。 五門堰創于西漢居攝二年(西元七年), 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 一直保存完好,

仍發揮效益。

1984年成立五門堰文物管理所, 199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門堰五門堰始稱唐公湃,相傳為唐公房(今城固縣桔園鎮升仙村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傳說的主人公)創建,經宋代整修改建,因渠首並列五個進水門洞而得名。後經元明、清歷朝數次大規模擴建,建成灌溉管道百餘裡,分水洞湃三十六處,澆田五萬餘畝。五門灌溉管理嚴密有序,專設堰首和洞湃堰長總理堰務,設立制度,勒碑示禁。五門堰灌溉工程為漢中糧食豐收、社會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五門堰是陝西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且至今仍在發揮灌溉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會長王新艾女士表示,仰望歷史長河,我們不僅感慨先民的偉大智慧,更感恩於他們在(西元7年)就修注了保護水源的條規,可見中華民族的保護意識源遠流長。

人與自然是生命的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的生命支撐系統,宣導生態文明體系建設更需我們每個人的有效參與。

五門堰五門堰始稱唐公湃,相傳為唐公房(今城固縣桔園鎮升仙村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傳說的主人公)創建,經宋代整修改建,因渠首並列五個進水門洞而得名。後經元明、清歷朝數次大規模擴建,建成灌溉管道百餘裡,分水洞湃三十六處,澆田五萬餘畝。五門灌溉管理嚴密有序,專設堰首和洞湃堰長總理堰務,設立制度,勒碑示禁。五門堰灌溉工程為漢中糧食豐收、社會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

五門堰是陝西省目前保存最為完整且至今仍在發揮灌溉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

新疆野駱駝保護協會會長王新艾女士表示,仰望歷史長河,我們不僅感慨先民的偉大智慧,更感恩於他們在(西元7年)就修注了保護水源的條規,可見中華民族的保護意識源遠流長。

人與自然是生命的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系統是人類的生命支撐系統,宣導生態文明體系建設更需我們每個人的有效參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