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北斗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 五股或將爆發

北斗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

北斗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 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 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 其實, 北斗地圖就跟高德和百度地圖的功能是一樣的, 唯一的不同就是北斗地圖APP只使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四維圖新(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四維圖新:發佈股權激勵草案,自動駕駛業務成長可期

四維圖新 002405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胡又文,淩晨 撰寫日期:2018-03-21

事件:公司3月18號晚間發佈2018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勵計畫(草案),擬向391名激勵物件授予3,100萬股,占本激勵計畫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的2.42%,授予價格為12.15元/股。

點評:

大範圍股權激勵助力公司未來發展。 公司此次股權激勵計畫的激勵力度大和覆蓋範圍廣,391名激勵物件包括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業務骨幹。 面對汽車行業智慧化的大趨勢,公司正在加速佈局車聯網、自動駕駛、晶片等創新業務,此次激勵機制的“質變”有望進一步加速公司創新戰略的發展。

“晶片+演算法+軟體+地圖”全面佈局,致力於打造智慧駕駛汽車的大腦。 公司2017年成功整合傑發科技,圓滿完成“晶片+演算法+軟體+地圖”的業務戰略佈局落地,實現汽車電子晶片資源的整合,同時也形成了完整的資料雲、內容服務、車載語音、手機互聯、導航軟體、地圖資料的車聯網全產業鏈佈局。 在鞏固傳統前裝導航業務的基礎上,公司明確提出要實現“智慧汽車大腦”的戰略願景。 公司規劃未來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高品質端到端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於為車廠及行業客戶提供包括以高精度地圖、車載智慧晶片為核心的產品和服務。

深度綁定車企/出行服務企業,高精度地圖業務具備核心競爭優勢。 高精度地圖想要發揮更大的功用,動態圖層資料的即時更新是關鍵,而動態圖層最重要的資料來源來自于車企/出行服務企業。 根據新智駕介紹,公司目前已經深度綁定滴滴、上汽、奧迪、寶馬、賓士在內的德系三車廠,未來這些產業合作夥伴有望與公司共用相關的資料。 我們認為,公司深度綁定車企/出行服務企業,在高精度地圖業務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投資建議: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實現了“晶片+演算法+軟體+地圖”的完整戰略佈局,前景可期。 預計2017-2018年EPS分別為0.21元和0.31元,“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30元。

中海達(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中海達:全年利潤大幅增加,自研高精度板卡帶動毛利率回升

中海達 300177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邊鐵城 撰寫日期:2018-03-01

事件:近日,中海達發佈2017年業績快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6億元,同比增長31.38%;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6,656.6萬元,同比增長252.52%。 基本每股收益0.1524元,同比增長252.78%。

點評:

毛利率回升,全年利潤大增。 公司2017全年業績實現高增長,實現營收與我們此前預測相當,歸母淨利潤超出預期。 業績增長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主營產品測繪裝備的收入增長較快,增長幅度超多30%;2)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板卡市場投入量增加,同時公司正逐漸從此前價格戰中走出,帶動整體毛利率提升;3)新收購公司西安靈境科技有限公司於2017年9月份開始合併報表,靈境科技2017年承諾淨利潤為3600萬元,合併利潤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4)2016年由於研發投入增加、人工費用增加、公司處於恢復期等因素導致2016年歸母淨利潤基數較低。

北斗三號衛星密集發射,下游應用迎來機遇。 從去年年底開始,北斗三號衛星組網拉開序幕。 目前,北斗三號衛星已經完成了3次“一箭雙星”發射任務,累計6顆北斗三號衛星順利入軌。2018年將是北斗三號衛星的密集發射期,到2018年年底預計完成18顆北斗三號衛星發射,並率先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發佈《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全覆蓋,加快北斗定位導航系統在智慧汽車相關領域的應用,智慧汽車將成為北斗應用的重要方向。我們認為,隨著北斗三號系統的逐步成型,基於北斗的下游 行業應用將迎來發展機遇。中海達作為國內衛星定位導航業的龍頭企業,有望率先受益於行業發展。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06、12.47、14.8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0.67、0.86、1.09億元,按最新股本4.47億股計算每股收益分別為0.15、0.19、0.24元,最新股價對應PE分別為67、52、41倍,維持“增持”評級。

合眾思壯(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合眾思壯:一季報業績增速962.14%,在手訂單充足助力業績增長

合眾思壯 002383

研究機構:新時代證券 分析師:田傑華 撰寫日期:2018-04-18

一季報業績增速962.14%,略超業績預告上限

2018年4月17日晚,公司發佈公告:2018年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8.79億元,同比增長214.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77.5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62.14%,略超業績預告上限。公司營收快速增長主要原因有:(1)高精度時空一體化合成指揮調度平臺專案的進一步實施;(2)2017年簽訂的自組網訂單逐步交付確認收入。

自組網業務訂單持續落地,助力公司業績增長

自組網技術來源於軍事通信協同作戰需求,在軍用領域市場空間巨大,同時在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等領域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公司進一步佈局通信導航一體化應用領域的產業發展,強化自組網業務的產品技術優勢,自組網訂單持續落地。根據公告資料,公司2018年1-4月自組網訂單額合計為14.14億元,超過2017年全年訂單額的三分之二。公司自組網業務在手訂單充足,隨著訂單逐步確認,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短期看好公安系統集成和自組網業務支撐公司增長

衛星定位導航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公司2017年公司簽訂了10億元雪亮工程業務訂單。公司警綜平臺已覆蓋全國十多個省分,隨著公共安全需求快速提升,公司有望獲得更多公安系統集成訂單。另外,公司自組網在手訂單充足,大部分都在2018年確認,支撐公司業績增長。

長期看好北斗高精度業務持續發力

公司在北斗高精度實現全產業鏈佈局,立足終端產品,積極向上游晶片、天線、板卡以及下游系統集成、資料服務延伸。推進全球化發展戰略,先後收購Hemisphere和Stonex,產品銷售網路遍及全球。在行業應用方面,公司持續拓展傳統測繪業務,RTK產品穩居國內前三;精准農業龍頭地位穩固,“慧農”系統市占率穩居國內第一。

公司北斗導航民用龍頭企業,維持“推薦”評級:

預計2018-2020年EPS為0.61、0.76和1.05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訂單確認不及預期、政策風險、競爭加劇。

華測導航(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測導航:業績增長穩健,未來發展可期

華測導航 300627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 分析師:常啟輝,褚傑 撰寫日期:2018-04-13

事件:

近期公司陸續發佈2017年報以及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2017年實現收入6.78億元,同比增加4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9億元,同比增加26.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後淨利潤9936.24萬元,同比增加44.70%。2018年一季度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20萬-122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06%-31.87%。

結論:

公司立足已有的高精度技術優勢,未來三年在保持高精度衛星導航產品、位移監測、精准農業等核心業務國內市場穩定增長的情況下,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同時向包括遙感測量產品、機械控制在內的新領域擴展,尋求新的增長點。我們看好公司在未來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預計2018-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6億、13.01億、16.97億,淨利潤分別為1.68億、2.13億、2.64億,對應當前股價的PE分別為46、36.29,給予“買入”評級。

正文:

收入略低於預期,淨利潤基本符合預期。分業務板塊來看,資料獲取設備業務實現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39.27%,主要源於行業需求的提升以及移動測繪、無人機等新興領域的資料獲取設備逐漸形成相對成熟的應用產品及行業應用帶來的增長;資料應用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收入1.8億元,同比增長44.70%,主要源於國家對地質災害多發區的防災系統的投入增長帶動位移監測業務收入的增長;同時,相關單位對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

積極進行產業鏈佈局與整合,提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司在保持傳統RTK市場行業領先實力的情況下,積極尋求外延機會,向產業鏈其他領域拓展。收購武漢珞珈新時空科技有限公司,參股上海雋夢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增強公司在三維鐳射掃描及GIS手持設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衛星導航系統應用領域不斷擴張,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目前隨著我國北斗系統三號開始全球性組網,導航產品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而在整個衛星導航產業中,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的技術門檻最高,其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由測量測繪、災害監測等專業領域向位置服務、汽車導航等大眾領域滲透。我國的高精度導航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中長期的上升階段,未來將保持快速增長,公司也將從中受益。

風險提示:

海外擴展不及預期,新業務發展不及預期。

四創電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四創電子首次覆蓋報告:強者恒強,國內雷達龍頭軍民業務齊發力

四創電子 600990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范海波,李勇鵬 撰寫日期:2018-04-23

國內雷達行業龍頭企業,軍民品雷達全覆蓋,持續受益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空管設備國產化及警戒雷達需求提升。公司軍民融合雷達業務方面,隨著我國高品質氣象服務需求多樣化,我國將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公司在氣象雷達方面增速將保持較為平穩增長;隨著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空管裝備國產化的推進,新建、改擴建機場同步建設空管工程,雷達、導航等其他空管設備也將陸續推動國產設備的使用,國內軍用航空也將大力推進空管系統建設;在低空警戒雷達方面,公司由單一裝備向多品種裝備升級,從裝備生產到裝備全壽命週期保障,積極承接裝備升級任務,大力拓展裝備大修新市場。

公司公共安全產品業務受益“雪亮工程”,迎爆發式增長。公共安全產品方面,我國平安城市正從傳統安防向平安城市的大安防體系、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方向發展。2017年我國安防(政府需求類視頻監控)與雪亮工程千萬級專案市場規模約為423.65億,項目數705個,千萬專案平均投資約為6008.31萬。與2016年相比,我國安防與雪亮工程千萬專案市場規模增長了約240億,增長率為136.86%。公司公共安全產品將從硬體提供商向運營服務商發展,公司公共安全產品將受益於城市化及現代城市治理水準提高帶來的安防需求,從“區域拓展”以及“業務轉型”兩方面暢想行業增長紅利。

集團積極推動改革,上市公司證券化平臺地位明顯。2017年11月10日公司發佈公告,中國電科同意以中國電科八所、十六所、三十八所、四十三所為基礎新設註冊組建中電博微電子有限公司,將三十八所下屬控股上市公司四創電子的全部國有股份劃轉至中電博微,將四創電子作為中電博微未來資本運作平臺。四創電子作為中電博微未來經營發展資本運作的版塊上市平臺。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測公司2018-2020年將實現EPS分別為1.82元、2.22元、2.54元,對應動態市盈率(股價59.69元)分別為33、27和23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軍品裝備採購不及預期;空管設備國產化進度不及預期;公共安全產品規模擴張及轉型不及預期。

目前,北斗三號衛星已經完成了3次“一箭雙星”發射任務,累計6顆北斗三號衛星順利入軌。2018年將是北斗三號衛星的密集發射期,到2018年年底預計完成18顆北斗三號衛星發射,並率先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今年1月份國家發改委發佈《智慧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出到2020年實現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全覆蓋,加快北斗定位導航系統在智慧汽車相關領域的應用,智慧汽車將成為北斗應用的重要方向。我們認為,隨著北斗三號系統的逐步成型,基於北斗的下游 行業應用將迎來發展機遇。中海達作為國內衛星定位導航業的龍頭企業,有望率先受益於行業發展。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0.06、12.47、14.8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0.67、0.86、1.09億元,按最新股本4.47億股計算每股收益分別為0.15、0.19、0.24元,最新股價對應PE分別為67、52、41倍,維持“增持”評級。

合眾思壯(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合眾思壯:一季報業績增速962.14%,在手訂單充足助力業績增長

合眾思壯 002383

研究機構:新時代證券 分析師:田傑華 撰寫日期:2018-04-18

一季報業績增速962.14%,略超業績預告上限

2018年4月17日晚,公司發佈公告:2018年Q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8.79億元,同比增長214.2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77.5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62.14%,略超業績預告上限。公司營收快速增長主要原因有:(1)高精度時空一體化合成指揮調度平臺專案的進一步實施;(2)2017年簽訂的自組網訂單逐步交付確認收入。

自組網業務訂單持續落地,助力公司業績增長

自組網技術來源於軍事通信協同作戰需求,在軍用領域市場空間巨大,同時在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等領域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公司進一步佈局通信導航一體化應用領域的產業發展,強化自組網業務的產品技術優勢,自組網訂單持續落地。根據公告資料,公司2018年1-4月自組網訂單額合計為14.14億元,超過2017年全年訂單額的三分之二。公司自組網業務在手訂單充足,隨著訂單逐步確認,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短期看好公安系統集成和自組網業務支撐公司增長

衛星定位導航在公共安全領域的應用市場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公司2017年公司簽訂了10億元雪亮工程業務訂單。公司警綜平臺已覆蓋全國十多個省分,隨著公共安全需求快速提升,公司有望獲得更多公安系統集成訂單。另外,公司自組網在手訂單充足,大部分都在2018年確認,支撐公司業績增長。

長期看好北斗高精度業務持續發力

公司在北斗高精度實現全產業鏈佈局,立足終端產品,積極向上游晶片、天線、板卡以及下游系統集成、資料服務延伸。推進全球化發展戰略,先後收購Hemisphere和Stonex,產品銷售網路遍及全球。在行業應用方面,公司持續拓展傳統測繪業務,RTK產品穩居國內前三;精准農業龍頭地位穩固,“慧農”系統市占率穩居國內第一。

公司北斗導航民用龍頭企業,維持“推薦”評級:

預計2018-2020年EPS為0.61、0.76和1.05元,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訂單確認不及預期、政策風險、競爭加劇。

華測導航(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測導航:業績增長穩健,未來發展可期

華測導航 300627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 分析師:常啟輝,褚傑 撰寫日期:2018-04-13

事件:

近期公司陸續發佈2017年報以及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2017年實現收入6.78億元,同比增加4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9億元,同比增加26.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後淨利潤9936.24萬元,同比增加44.70%。2018年一季度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20萬-122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06%-31.87%。

結論:

公司立足已有的高精度技術優勢,未來三年在保持高精度衛星導航產品、位移監測、精准農業等核心業務國內市場穩定增長的情況下,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同時向包括遙感測量產品、機械控制在內的新領域擴展,尋求新的增長點。我們看好公司在未來保持持續快速的增長,預計2018-2020年營業收入分別為9.6億、13.01億、16.97億,淨利潤分別為1.68億、2.13億、2.64億,對應當前股價的PE分別為46、36.29,給予“買入”評級。

正文:

收入略低於預期,淨利潤基本符合預期。分業務板塊來看,資料獲取設備業務實現收入4.98億元,同比增長39.27%,主要源於行業需求的提升以及移動測繪、無人機等新興領域的資料獲取設備逐漸形成相對成熟的應用產品及行業應用帶來的增長;資料應用及解決方案業務實現收入1.8億元,同比增長44.70%,主要源於國家對地質災害多發區的防災系統的投入增長帶動位移監測業務收入的增長;同時,相關單位對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項

積極進行產業鏈佈局與整合,提高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公司在保持傳統RTK市場行業領先實力的情況下,積極尋求外延機會,向產業鏈其他領域拓展。收購武漢珞珈新時空科技有限公司,參股上海雋夢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增強公司在三維鐳射掃描及GIS手持設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衛星導航系統應用領域不斷擴張,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目前隨著我國北斗系統三號開始全球性組網,導航產品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預計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而在整個衛星導航產業中,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的技術門檻最高,其應用領域也在逐漸由測量測繪、災害監測等專業領域向位置服務、汽車導航等大眾領域滲透。我國的高精度導航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中長期的上升階段,未來將保持快速增長,公司也將從中受益。

風險提示:

海外擴展不及預期,新業務發展不及預期。

四創電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四創電子首次覆蓋報告:強者恒強,國內雷達龍頭軍民業務齊發力

四創電子 600990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范海波,李勇鵬 撰寫日期:2018-04-23

國內雷達行業龍頭企業,軍民品雷達全覆蓋,持續受益新一代天氣雷達建設、空管設備國產化及警戒雷達需求提升。公司軍民融合雷達業務方面,隨著我國高品質氣象服務需求多樣化,我國將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公司在氣象雷達方面增速將保持較為平穩增長;隨著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空管裝備國產化的推進,新建、改擴建機場同步建設空管工程,雷達、導航等其他空管設備也將陸續推動國產設備的使用,國內軍用航空也將大力推進空管系統建設;在低空警戒雷達方面,公司由單一裝備向多品種裝備升級,從裝備生產到裝備全壽命週期保障,積極承接裝備升級任務,大力拓展裝備大修新市場。

公司公共安全產品業務受益“雪亮工程”,迎爆發式增長。公共安全產品方面,我國平安城市正從傳統安防向平安城市的大安防體系、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方向發展。2017年我國安防(政府需求類視頻監控)與雪亮工程千萬級專案市場規模約為423.65億,項目數705個,千萬專案平均投資約為6008.31萬。與2016年相比,我國安防與雪亮工程千萬專案市場規模增長了約240億,增長率為136.86%。公司公共安全產品將從硬體提供商向運營服務商發展,公司公共安全產品將受益於城市化及現代城市治理水準提高帶來的安防需求,從“區域拓展”以及“業務轉型”兩方面暢想行業增長紅利。

集團積極推動改革,上市公司證券化平臺地位明顯。2017年11月10日公司發佈公告,中國電科同意以中國電科八所、十六所、三十八所、四十三所為基礎新設註冊組建中電博微電子有限公司,將三十八所下屬控股上市公司四創電子的全部國有股份劃轉至中電博微,將四創電子作為中電博微未來資本運作平臺。四創電子作為中電博微未來經營發展資本運作的版塊上市平臺。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測公司2018-2020年將實現EPS分別為1.82元、2.22元、2.54元,對應動態市盈率(股價59.69元)分別為33、27和23倍,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軍品裝備採購不及預期;空管設備國產化進度不及預期;公共安全產品規模擴張及轉型不及預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