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創業者的十三大敗招

初始創業者在剛起步的階段, 常常不知不覺地在錯誤、困境、意識脆弱中倒下了。

我國中小企業存續時間大約為3~4 年, 中央黨校周天勇教授認為, 2005年全國倒閉了30萬家企業, 1994—2004 年, 共有770 萬家個體戶消失。

創業失敗源自何處?其有獨特的共性與規律嗎?這些失敗能夠避免嗎?這些失敗中哪些是致命的?通過對眾多風雲人物創業經歷與運營手法的觀察、研究, 我們一共總結出了十三大敗招。

1.盲目追求高起點

生意上貪大求新, 願景超過了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 一些創業者尤其是曾經在職場中經驗豐富的人士,

不願意再從小公司做起, 希望創業開始就投入雄厚資金, 招聘過多的人馬, 把規模搞得很大, 聲勢也造得不小。 最後一算下來, 固定費用不少, 日常開支龐大, 一旦業務遇到暫時的困難, 應收賬款增加或現金流周轉出現問題, 企業就很容易陷入危機之中, 甚至於倒閉。

比如, 曾打出“web3.0”旗號的龍訊網初期便招募了400 人的團隊, 在中關村核心地段租了豪華的辦公場所, 號稱要投入10 個億打造這個門戶, 但一年時間不到, 就因投資中斷而倒閉。 如果當初創業者能穩健運營, 控制成本, 先小規模地操作, 開闢穩定的現金流, 或許還有轉機。 有一個比較知名的創業故事在2007 年廣為流傳, 千橡集團在知名人士陳一舟帶領下, 曾一度開發貓撲網、斑馬網、校內網等多個業務線,

在拿到巨額融資後, 又號稱進軍門戶, 人員火速擴張, 直至於數千人, 之後又不得不裁員。

2.業務方向盲目

沒有從自己最熟悉最特長的業務起步, 或者是沒有從公司長遠戰略出發, 往往看到什麼賺錢, 就開什麼店, 做什麼業務, 開闢新的業務線。 但在業務深入到一定程度後, 方才發現, 無論是個人的經驗知識能力和人際關係, 還是公司的資源都與業務發展方向相差太遠, 從而導致企業失去競爭能力, 新開闢的業務陷入僵局。 沒有進行事先詳細周密的市場調查與預估, 只是看到市場上一種火熱現象, 就貿然投資進去, 這種做法導致了不少名流遭遇滑鐵盧。

在國外做生意通常要委託專門的市場調查公司作專項調查,

而我們的創業者往往頭腦一熱, 就拍腦袋定板, 憑經驗與直覺來決策, 而且更多的因素是為節省這筆費用而免去這個環節, 但是自己又沒有能力做系統的市場分析。

3.盲目打價格戰

討價還價現在已成為人們購物消費的一種習慣, 加之各個行業的競爭已經變得非常激烈, 促使各大企業必須搶地盤, 擴大市場份額, 價格戰作為一種行銷手段, 也經常被眾多企業採用。

但盲目地發動價格戰卻是企業危機的導火索, 造成的結果可能是偷工減料、欺詐客戶, 卻只能獲得微利甚至虧損, 最終將企業帶到疲憊不堪的境地。 比如IT 諮詢服務在低端市場的價格戰, 已讓這塊市場成為“雞肋”, 在給中小企業帶來價格實惠的同時,

也潛伏著危機。 一方面提供集成與諮詢服務的企業也沒有賺到多少錢, 很容易被項目拖垮, 甚至拖死;另一方面就是客戶獲得的承諾多而兌現少, 享受的服務品質下降, 專案後期運營出現的問題難以得到及時解決, 以致影響企業運營。

當然, 價格戰打得好, 將是一種行銷利器, 發揮到極致時可將競爭對手趕出市場, 拿到一家獨大的市場份額, 價格戰策略在倪潤峰時代做大了長虹, 並對國內家電業完成了第一次洗牌。

4.踩在法律與政策的危險邊緣

毋庸諱言, 改革開放初期一些風雲人物鑽了法律的空子或者是走在政策的邊緣, 結果是讓企業面對更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比如20 世紀末的風雲人物牟其中,

1982 年4 月, 他與人合辦“萬縣市中德商店”, 1983 年9 月, 他卻因“投機倒把、買空賣空”的罪名被收審, 被關押了11 個月, 1999 年元月, 又因“信用證詐騙”入獄。

20 世紀80 年代早期,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方針路線剛確立, 社會經濟的發展還處在計劃經濟發展的體系中, 牟其中利用市場化的操作手段做生意, 打破了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商業環境, 超出了普通人的思考方式, 這次入獄算得上一個時代的悲劇。 “信用證詐騙”是牟其中第三次入獄的罪名, 信用證的擔保與支付, 雖然在國際上已經流行了好多年, 但牟其中案是國內關於信用證詐騙的第一起案例, 正是因為沒有先例, 直接導致了司法界、理論界對此案的爭議, 2006 年1 月1 日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為後來的關於信用證的案件審判指明了方向,按照這一規定,即使原起訴書中認定的事實屬實,牟其中也不構成犯罪。

不僅僅是牟其中,還有不少風雲人物栽倒在“經常行走於法律與政策邊緣”上,這些人大多走在時代之前,如今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行為有時候是合理的。但創業者始終不能忘記,政治、經濟、法律、道德對於創業者而言,如何尋求環境、政策、法律與創新行為的平衡,無疑也是一個關鍵的要務。而另外一種創業者的違法違規行為卻是值得鄙視的。比如,一些企業以僥﹑ ﹑ ﹑ 幸心理雇傭童工不執行最低工資保障不買必要的保險沒有必要的消防措施等,一旦出現危機,遭遇的損失不僅很大,而且在社會道義上也必然受到譴責,有損創業者之聲譽。

5.急功近利

思維受限制,不能立足長遠,總想快賺錢,尋找短平快專案。有的人嫌賺錢時間太長看不到希望,辦企業更想立竿見影,馬上就能盈利。不少人到外地創業,還沒有把當地市場情況摸清楚,就貿然投進去,做到一定時候才發現市場定位有問題,但是抽身已經來不及了。

6.軟硬體投入失衡

比如,現在開辦的許多服務場所的設備、裝修都不錯,但很多時候服務品質人員素質管理水準卻不高。人們常有一個想法,就是先應眼前之急,以後再雇出色的人才。其實也不用聘用太多的高手,只需要負責人是高手就行。

7.財務管控鬆散 應急能力缺乏

在創業初期,財務上沒有遵循審慎原則,創業初期資本運作比較冒險,由於創業者對業務前景過於樂觀,沒有預留足夠的儲備資金,在生意不順利時,財務上往往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因此類問題倒閉的企業基本上每天都有。

8.忽略外部非業務性資源開發與積累

一些創業者以為商業經營萬事不求人,獨守小樓自成一體。這樣的經營很難獲得會計師律師商業顧問、融資顧問等專業人士的指導與經驗,企業只﹑ 能在低層次上經營,卻不能充分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合法避稅,有時還有意無意觸犯法律,留下法律上的後遺症。

9.團隊組合不利於管理

一般而言,成功的創業者大多擁有一支核心團隊,或者由親信朋友組成,或者由同學同事組成,或者是親戚鄉鄰。如空中網創始人楊甯與週一帆的組合,阿裡巴巴盛傳的18 人創業隊伍,史玉柱的跟隨者,黃光裕的兄弟黨,蘇甯董事長張近東與其哥張桂平早期的合作。

而不少創業者在初期卻沒有合適的合夥人,或者忠實合作者,如何凝聚新招募進來的骨幹力量,便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不少創業者認為,幾個人的小企業不需要經營管理,且不知沒有規則不成方圓,連幾個人都難以形成合力,怎能去開拓市場,面對風浪的衝擊。

10.重“義”輕“利”

在對創業企業調查分析過程中,我們發現有70%多的創業者只強調創業員工的忠誠,而忽略了重視員工的利益。一旦員工提出利益要求,創業者大多會視為不忠,從而影響彼此的有效溝通甚至是合作,這一現象尤其在規模較小的企業中更為常見。利益是任何員工生存和成長的根本物質基礎,如果創業者忽視了這一問題,不僅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來,即使是已有的人才也會流失。

11.做事謹小慎微,錯失翻盤戰機

許多創業者往往是謹小慎微,不敢冒險打大戰役,怕失敗,承擔不起失敗的代價,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小戰役失敗的可能性一點不比大規模的戰役低,而且謹小慎微很容易讓我們丟失翻盤的戰機。

12.低估競爭對手的威力

還記得IBM曾經壟斷個人電腦市場嗎?然而,如今IBM 的個人電腦業務早已出售,因為它輸給了比他們小得多、進取心強得多、靈活得多的競爭者。記住,你佔有的那份市場,別人也想要,而且很有可能從你那裡搶走,千萬不要低估你的競爭對手,否則後果很嚴重。

關注微信公號“書問”,免費領取萬本好書

書名:贏道:成功創業者的28條戒律

作者:鄧超明, 劉楊, 代騰飛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36.00

為後來的關於信用證的案件審判指明了方向,按照這一規定,即使原起訴書中認定的事實屬實,牟其中也不構成犯罪。

不僅僅是牟其中,還有不少風雲人物栽倒在“經常行走於法律與政策邊緣”上,這些人大多走在時代之前,如今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行為有時候是合理的。但創業者始終不能忘記,政治、經濟、法律、道德對於創業者而言,如何尋求環境、政策、法律與創新行為的平衡,無疑也是一個關鍵的要務。而另外一種創業者的違法違規行為卻是值得鄙視的。比如,一些企業以僥﹑ ﹑ ﹑ 幸心理雇傭童工不執行最低工資保障不買必要的保險沒有必要的消防措施等,一旦出現危機,遭遇的損失不僅很大,而且在社會道義上也必然受到譴責,有損創業者之聲譽。

5.急功近利

思維受限制,不能立足長遠,總想快賺錢,尋找短平快專案。有的人嫌賺錢時間太長看不到希望,辦企業更想立竿見影,馬上就能盈利。不少人到外地創業,還沒有把當地市場情況摸清楚,就貿然投進去,做到一定時候才發現市場定位有問題,但是抽身已經來不及了。

6.軟硬體投入失衡

比如,現在開辦的許多服務場所的設備、裝修都不錯,但很多時候服務品質人員素質管理水準卻不高。人們常有一個想法,就是先應眼前之急,以後再雇出色的人才。其實也不用聘用太多的高手,只需要負責人是高手就行。

7.財務管控鬆散 應急能力缺乏

在創業初期,財務上沒有遵循審慎原則,創業初期資本運作比較冒險,由於創業者對業務前景過於樂觀,沒有預留足夠的儲備資金,在生意不順利時,財務上往往面臨資金周轉不靈的問題。因此類問題倒閉的企業基本上每天都有。

8.忽略外部非業務性資源開發與積累

一些創業者以為商業經營萬事不求人,獨守小樓自成一體。這樣的經營很難獲得會計師律師商業顧問、融資顧問等專業人士的指導與經驗,企業只﹑ 能在低層次上經營,卻不能充分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合法避稅,有時還有意無意觸犯法律,留下法律上的後遺症。

9.團隊組合不利於管理

一般而言,成功的創業者大多擁有一支核心團隊,或者由親信朋友組成,或者由同學同事組成,或者是親戚鄉鄰。如空中網創始人楊甯與週一帆的組合,阿裡巴巴盛傳的18 人創業隊伍,史玉柱的跟隨者,黃光裕的兄弟黨,蘇甯董事長張近東與其哥張桂平早期的合作。

而不少創業者在初期卻沒有合適的合夥人,或者忠實合作者,如何凝聚新招募進來的骨幹力量,便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不少創業者認為,幾個人的小企業不需要經營管理,且不知沒有規則不成方圓,連幾個人都難以形成合力,怎能去開拓市場,面對風浪的衝擊。

10.重“義”輕“利”

在對創業企業調查分析過程中,我們發現有70%多的創業者只強調創業員工的忠誠,而忽略了重視員工的利益。一旦員工提出利益要求,創業者大多會視為不忠,從而影響彼此的有效溝通甚至是合作,這一現象尤其在規模較小的企業中更為常見。利益是任何員工生存和成長的根本物質基礎,如果創業者忽視了這一問題,不僅難以吸引優秀的人才來,即使是已有的人才也會流失。

11.做事謹小慎微,錯失翻盤戰機

許多創業者往往是謹小慎微,不敢冒險打大戰役,怕失敗,承擔不起失敗的代價,但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小戰役失敗的可能性一點不比大規模的戰役低,而且謹小慎微很容易讓我們丟失翻盤的戰機。

12.低估競爭對手的威力

還記得IBM曾經壟斷個人電腦市場嗎?然而,如今IBM 的個人電腦業務早已出售,因為它輸給了比他們小得多、進取心強得多、靈活得多的競爭者。記住,你佔有的那份市場,別人也想要,而且很有可能從你那裡搶走,千萬不要低估你的競爭對手,否則後果很嚴重。

關注微信公號“書問”,免費領取萬本好書

書名:贏道:成功創業者的28條戒律

作者:鄧超明, 劉楊, 代騰飛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36.0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