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碳纖維行業成立技術創新聯盟 六股有望率先發力

碳纖維行業成立技術創新聯盟 國產替代潛力大

據上證資訊報導, 中國碳纖維複合材料應用技術創新聯盟26日成立, 聚焦前沿材料技術攻堅和應用, 破解碳纖維中低端產能過剩和高端供給不足的局面。 與傳統的金屬材料相比, 碳纖維具備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優勢, 不僅廣泛應用於航太軍工裝備, 也開始滲透到風力發電、壓力容器、交通運輸等一般工業領域。 在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 我國碳纖維行業的自主化率仍然較低, 國產替代潛力巨大。 光威複材、吉林化纖等有望受益。

光威複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光威複材:簽訂軍品合同,有望保持穩健增長

光威複材 300699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宋濤 撰寫日期:2018-04-17

公司公告:全資子公司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客戶A及雙方軍事代表機構簽訂的三個《武器裝備配套產品訂貨合同》,由威海拓展向客戶A提供合同約定的***產品,三個合同總金額約7.42億元(含增值稅金額),合同履行期分別為:(1)2018/1/1-2019/1/31:4.37億元;(2)2018/1/1-2019/1/31:1.93億元;(3)2018/1/9—2019/2/28:1.12億元。

由於涉軍業務的特殊性,該訂貨合同執行率具有不確定性,合同已約定最終“以實際發生計”。

軍品業務合同落地,有望保持穩健增長。 公司是A股市場稀缺的純正碳纖維企業,始終堅持“軍民共用”的發展策略,軍品業務是其利潤主要來源,通常於年初簽訂供貨合同。 2016年軍品業務實現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11%,占營收比重約55.4%。 本年度軍品合同落地,從合同履行時間看,預計大部分將在年內交付,保障今年軍品業務10-20%增長。

風電碳梁業務獲突破,有望成為民品業務主要推力。 2017年公司民品收入快速增長,同比增長161%至4.26億元,其中風電應用領域實現重大突破,進入全球風電巨頭Vestas供應體系,風電碳梁快速上量,全年實現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698%。

2017年國內風電裝機底部確認,未來三年有望迎來裝機上升週期,公司風電碳梁有望向其他客戶開拓,成為民品業務發展主要推力。

募投項目提升高端產能,業績有望持續釋放。 公司通過IPO募集資金9.46億元,進一步投入到高端產品建設,包括2000噸/年的T700S、T800S碳纖維以及20噸/年的高強高模型碳纖維M40J/M55J級碳纖維。 同時公司T800H一條龍項目已經完成主導工藝評審,並完成了數位化車間評審,具備批量生產能力,正在進行工程化應用驗證,有望應用於軍工領域新型機型。 未來公司產品結構進一步豐富,支撐業績持續釋放。

投資建議:公司碳纖維產品在軍用領域先發優勢明顯,盈利能力突出,未來隨著新機型的量產有望帶動T800級碳纖維放量,民用領域公司進入風電巨頭供應體系,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維持“增持”評級,由於公司軍品業務增值稅退稅金額和確認時間的不確定性,暫維持盈利預測,預計2018-20年歸母淨利潤3.56、4.40、5.76億元,對應EPS0.97、1.20、1.57元,PE59X、48X、36X。

風險提示:軍品供貨時間分佈不均導致季度業績波動較大,軍品認證未通過,民品市場競爭加劇。

華訊方舟(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華訊方舟:軍工資訊化助力快速發展,軍民深度融合再迎提速機遇

華訊方舟 000687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夏廬生,王書偉 撰寫日期:2017-04-17

業務結構不斷優化,聚焦軍事資訊化產業:

2015 年6 月完成重大資產置換後,公司轉型發展市場潛力大的軍事通信及配套業務,主要包含了無線通訊產品、安全資訊系統、無線電監控系統、測控系統、模組化產品、特種供電和模擬軟體產品等。 2016年12 月29 日,公司公告以2482 萬元的價格轉讓所持有的吉研高科60%的股權,剝離了原恒天天鵝傳統業務,優化資產結構,進一步聚焦軍事通信主營業務。 為進一步提升軍工通信領域子公司的經營及業務拓展能力,公司於2016 年12 月以自有資金3.58 億元向南京華訊和成都國蓉進行增資。

核心軍工資產質地優秀,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華訊方舟在重大資產重組時,承諾置入資產2015-2017 年淨利潤合計不少於1.64 億元、1.89 億元和2.20 億元。2015 年,由於部分客戶受軍改等客觀因素影響導致採購滯延,外加南京華訊部分產品年末發貨時間出現偏差,相應的跨期收入、成本、利潤直至2016 年上半年才進行確認,進而影響了置入資產的盈利水準,置入資產扣非後淨利潤為8719萬元,未實現當期業績承諾。隨著軍改對下游客戶影響逐漸消除,公司軍事通信主營業務發展駛入快車道,據公告,其置入資產在2016 年表現較好,超額實現盈利目標,公司整體扭虧為盈。2016 年,南京華訊實現淨利潤2.26 億元;成都國蓉實現淨利潤630 萬元。

軍事通信產品市場快速發展,軍隊資訊化建設勢不可逆:

過去十年我國國防費預算不斷增加,總體規模保持平穩增長,軍工通信產業保持較高的行業景氣度。根據中國產業資訊網資料,2015 年我國國防開支約為8890 億元,其中C4ISR 支出約為800 億元。面對日益複雜的南海局勢、台海局勢、半島局勢等地緣政治威脅,武器裝備的有效性和資訊化比例有望大幅提升,預計到2020 年中國C4ISR 支出占比將達到15%,投入將達到2000 億。伴隨C4ISR 支出占比的逐步提高,未來軍事資訊化支出增速將明顯高於我國軍費增長率,中國產業資訊網預計未來5-10 年軍事資訊化投入複合增速有望達到20%,成長可期。

公司圍繞著C4ISR 系統進行開發設計,在軍事通信及配套業務領域形成七大類產品,產品競爭力優勢較大。

大股東積極構建衛星通信全方位產業生態鏈,技術實力突出:

公司大股東華訊方舟科技設有四大產業基地,七大事業部,以及高通量衛星及衛星網路、太赫茲、微電子、智慧教育、智慧物流、大資料等多個領域的海內外分、子公司二十餘家。華訊方舟科技已形成了從半導體元器件到微波大系統、毫米波大系統以及太赫茲微電子系統的業務體系,且催生了從半導體元器件到下一代移動寬頻網路應用的全方位產業生態鏈。未來,華訊方舟科技有望成為以大寬頻KA 衛星應用和太赫茲成像成譜技術應用為支柱的全球性平臺公司。同時,大股東研發實力雄厚,集團資產橫跨眾多前沿科學領域,在衛星通信及太赫茲技術應用領域研發能力領銜全球,客戶結構優質穩定,為公司核心競爭力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的同時有望帶來更多資源整合的機會。

投資建議:受益於我國國防開支的逐年增加、軍隊資訊化建設高峰期帶來的市場空間、C4ISR 支出占比的大幅提高以及軍民深度融合帶來的市場擴展機會,公司軍工通信主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並且,公司在軍事通信領域技術優勢明顯,且大股東實力雄厚,集團資產橫跨眾多前沿科學領域,在衛星通信及太赫茲技術應用領域研發能力領銜全球,客戶結構優質穩定,為公司核心競爭力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的同時有望帶來更多資源整合的機會。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 有望實現淨利潤2.65 億、3.95 億、5.54 億元,2017-2019 年EPS 分別為0.35/0.52/0.73 元,對應PE 分別為53/36/26 倍。參考可比公司2017年動態PE 69 倍的水準,考慮到公司在軍工技術方面的研發實力及軍工資訊化前景廣闊,維持6 個月目標價26.00 元、對應2017 年動態PE 74 倍,維持 “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軍事通信市場競爭加劇、軍事資訊化投資不達預期。

海源機械(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海源機械:投資義烏基地,與吉利全方位合作拉開序幕

海源機械 002529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高翔,張蔭先 撰寫日期:2018-03-22

大投資,大規劃,看好未來發展前景。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240畝,一期用地約104畝地,二期用地約136畝地,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為公司歷年來最大規模的項目投資。一期工程預計在24個月內完成項目建設並投產;二期在2019年開工建設。一期計畫投入兩條標準產能400噸/年的車用輕型複合材料生產線,以及兩條碳纖維生產線;二期計畫投入四條輕量化製品生產線和四條碳纖維生產線,以上產能規劃也是公司歷年之最。

項目意義重大,與吉利全方位合作拉開序幕。公司本次的投資設廠,將進一步加強與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新材料、輕量化上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專案的實施將為海源機械和吉利汽車帶來雙贏結果,吉利將獲得穩定的輕量化零部件供給支持,有利於新能源業務的開展,海源也會獲得更多的銷售管道,有利於輕量化業務快速做大做強,為成為國內領先的輕量化材料龍頭打下堅實基礎。

成本漲價與出貨延遲影響短期業績,不改長期增長趨勢。受國家污染防治政策影響,北方地區建築及基礎設施工程大面積停工,使得公司在北方地區建築輕量化製品訂單供貨時間有所推遲,另外,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在2017年下半年以來增長較多,使得公司2017Q4的採購單價環比增長20%左右。原材料價格波動及訂單供貨時間推遲使得公司2017Q4經營業績較2017Q3有所下降。

盈利預測與評級。結合公司2017年業績快報預測,我們下調公司2017-2019年EPS的預測,分別為0.03元(0.12元)、0.37元(0.42元)、0.71元(0.80元),對應PE分別為592倍、46倍、24倍,考慮行業空間以及公司業績後續的高增長潛質,我們給予公司2018年50倍估值,對應目標價18.5元,調整為“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碳纖維產品推廣或不及預期;車市持續低迷,產銷量或不及預期。

榮盛石化(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榮盛石化:聚酯龍頭進軍大煉化,打開成長空間

榮盛石化 002493

研究機構:聯訊證券 分析師:王鳳華 撰寫日期:2018-02-27

PX-PTA-化纖產業鏈完整,規模領先

榮盛石化是全國石化-化纖龍頭企業之一,現已形成“燃料油、石腦油-芳烴-PTA-聚酯-紡絲-加彈”產業鏈一體化和規模化的經營格局。控股及參股PTA產能1350萬噸,權益產能595萬噸;PX、苯產能分別為160萬噸和50萬噸;聚酯切片產能110萬噸;90萬噸FDY、POY產能,35萬噸DTY產能。

受益下游需求增速回升,聚酯產業鏈整體向好

2016-2019年PTA已進入產能過剩消化期,整個行業的開工率水準逐年提升,供需格局改善。2018-2019年國內新增PTA產能分別約210萬噸和830萬噸;分別對應PX需求量約138萬噸和545萬噸。PX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國內PX裝置在2019年大量投產,預計2018-2019年新增產能180萬噸和1480萬噸,未來將有望通過替代進口的方式消化,預計至2020年,自給率將提高至65%-70%。滌綸長絲2018年新增產能291萬噸,對應PTA需求量約250萬噸。PTA產能增量低於PX需求量和滌綸長絲增量,我們認為PTA的回暖行情將延續。PX產能密集投放在2019年或以後,明年PX裝置盈利能力有望保持較高水準。滌綸長絲下游增速企穩回升至7.8%,產能增速逐年下降,滌綸價差維持增長的概率較大。

煉化一體化專案打通全產業鏈,規模效應將顯現

公司在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專案,總規模為4000萬噸/年煉油、800萬噸/年對二甲苯、280萬噸/年乙烯,每期規模各半。一期項目預計2018年底建成投產,並滾動建設二期項目,預計2020年底建成。項目投產後,公司將進一步鞏固並提升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將產業鏈向上游延伸,逐步形成以石化、聚酯、紡絲、加彈為主業的更為完整的產業鏈,有利於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和生產經營的持續穩定發展。專案位於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內,享受良好的地理、交通優勢及自貿區政策支持。公司還與浙能集團合資成立浙石油,保障了浙石化原料採購和成品油銷售管道。

盈利預測與估值

預計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85億元、659億元、1462億元;歸母淨利潤20.60億元、30.62億元、71.29億元;EPS分別為0.54元、0.80元、1.87元;最新收盤價對應PE分別為29倍、20倍、8倍。三家可比公司2018年平均PE為22倍,考慮到公司項目2019年投產後利潤將大幅增厚,給予2018年25倍PE,目標價20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浙石化專案建設進程不及預期,國際油價大幅波動,PX、PTA等產品盈利空間大幅縮小。

陽谷華泰(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陽谷華泰:一季度業績同比高增長,18年全年景氣可期

陽谷華泰 300121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袁善宸,張汪強 撰寫日期:2018-04-09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一季度預告,預計歸母淨利潤9,000萬元-9,500萬元,同比增長163.38%-178.02%。

公司2018年一季度業績顯著增長,產品漲價效應不斷釋放,行業高景氣度預計可持續全年:公司2018Q1比2017Q4增加了約1500萬元-2000萬元淨利潤,環比增長19.03%;2017Q4比2017Q3增加了約2800萬元,環比增長60.69%,同比增長104.55%。主要因為環保持續嚴格要求下,2017年中橡膠助劑不達標產能被清理,產品供不應求,漲價效應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不斷顯現。我們認為環保政策將持續趨嚴,橡膠助劑行業供需將仍然偏緊,行業景氣度預計可看全年。

防焦劑CTP和促進劑NS貢獻了主要的利潤增量:據公告,公司2017年共銷售橡膠助劑9.18萬噸,同比增長20.59%。公司主導產品防焦劑CTP產能2萬噸,全球市占率超過60%,價格由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3.2萬元/噸逐步上漲至4.1萬元/噸。促進劑NS產能2萬噸,由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3.1萬元/噸逐步上漲至4.1萬元/噸,因原料促進劑M自供,2017年毛利率同比顯著增加了9.1pct。目前公司主要產能開工率較高、產品價格保持高位穩定,預計18年業績可保持高增長。

配股完成,不溶性硫磺逐步投產:據公告,配股實際募集資金5.81億元,解決了擴建高性能橡膠助劑專案急需的資金。不溶性硫磺一期1萬噸項目2018年一季度開始逐步投產,二期以及促進劑NS新的產能在規劃建設中,未來2-3年內公司核心產品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1.04、1.43和1.76元,,對應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4、10和8倍,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20.85元。

風險提示:環保突發事件、專案進度不及預期等。

神馬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神馬股份:帝斯曼上調PA價格,國內PA價格延續漲勢

神馬股份 600810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郭荊璞,張燕生 撰寫日期:2018-03-12

事件:

近期,帝斯曼宣佈,由於2017年全年及2018年初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決定自4月1日起,在全球範圍內上調部分工程塑料產品價格,其中PA6/PA66產品價格調漲175歐元/公噸,折合人民幣約1365元/噸。點評:

PA66價格延續漲勢,PA6價格受到提振。繼索爾維和英威達分別於2月16日和22日宣佈法國工廠Butachimie的己二腈裝置遭遇不可抗力之後,下游廠商紛紛宣告將減少PA66的供應,加劇了PA66供需緊張的局面,PA66價格步入快速上漲通道。繼巴斯夫、奧升德、塞拉尼斯相繼發佈漲價函之後,帝斯曼也宣佈調漲PA6/PA66價格。3月8日,國內神馬PA66(牌號EPR27)市場價32500元/噸,相較3月1日上漲500元/噸,奧升德(牌號21SPC)和旭化成(牌號1300S)市場價分別為36500-37000元/噸、33300元/噸,相較3月1日分別上漲2250元/噸、1800元/噸。目前,國內PA66生產廠商除神馬開工率8成外,大都低負荷運行,行業庫存處於低位,預計短期內PA66價格或將延續漲勢。

PA6和PA66下游部分應用領域重疊,導致PA6對PA66有一定的替代效應,歷史上兩者價格走勢基本一致,因而市場普遍認為PA66價格的上漲將受到PA6價格的制約。但我們認為,PA66價格的上漲亦將提振PA6市場交易者的情緒,從而帶動其價格上漲,而PA6價格的上漲反過來又將進一步推漲PA66價格而形成正回饋。根據卓創資訊資料,目前PA6華東市場成交加權價18400元/噸,相對3月1日上漲350元/噸或1.94%。

己二腈是PA66生產的關鍵中間體,索爾維法國工廠對其供應影響重大。己二腈是PA66生產的關鍵中間體,主要用於生產尼龍中間體已二胺,約90%的己二腈用於尼龍66鹽的生產。由於技術壁壘及投資門檻較高,己二腈行業集中度極高。全球己二腈生產裝置共有14套,總生產能力約為200萬噸,其中,美國英威達、德國巴斯夫、美國首諾、法國羅地亞、日本旭化成5家公司合計產能達到172萬噸。目前,全球己二腈供應緊張,大部分產能僅自用於公司己二胺及尼龍66的生產,僅英威達、巴斯夫、羅地亞3家公司具有部分剩餘己二腈商品外售。近日,繼索爾維和英威達分別於2月16日和22日宣佈兩者合資(股權各占50%)的法國工廠Butachimie的己二腈裝置遭遇不可抗力,Butachimie擁有己二腈產能52萬噸,占全球己二腈產能的25%,此次停產將對全球己二腈乃至PA66的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加劇PA66供應緊張的局面。

神馬股份擁有全球最完整、技術含量最高、迴圈經濟特徵最明顯的尼龍產業鏈。公司是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為控股股東,以化工、化纖為主業的特大型企業,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板塊的管理平臺。公司依託大股東平煤神馬集團的平臺,可以解決一部分焦炭苯的供應,公司自身建有己二胺、環己醇、己二酸等裝置,保證了尼龍66產業鏈的絕大部分的環節。此外,公司是英威達在國內最大的採購商,有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保障了己二睛的穩定供應。公司主導產品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生產規模世界第一;尼龍66鹽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尼龍66切片規模居於全國首位。

PA66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預計未來十年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基於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基於中國人均尼龍占用量仍處於較低的水準,基於新興國家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向節能環保型發展的考慮,尼龍66工程塑料和尼龍66工業絲、尼龍66安全氣囊絲等在中國市場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對於需求的增長,中國尼龍66高性能工程塑料產品產能嚴重不足,國內需求有相當一部分依賴進口來滿足。PCI預測未來10年,全球尼龍66業務增長的重點在中國。其中尼龍66工業長絲年均增長率為3.8%;工程塑料增長率為4.9%,己二胺8.8%,己二酸4.4%,均遠高於全球平均增長水準。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07.65億元、115.44億元和118.01億元,同比增長7.22%、7.24%和2.22%,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0.89億元、2.47億元和2.95億元,同比增長4.87%、176.93%和19.51%,EPS分別達到0.20元、0.56元和0.67元,對應2018年03月08日收盤價(9.92元/股)的動態PE分別為49倍、18倍和15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國內企業生產技術取得突破;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PA66價格上漲導致PA6對PA66的替代效應增強;Butachimie己二腈裝置複產。

為進一步提升軍工通信領域子公司的經營及業務拓展能力,公司於2016 年12 月以自有資金3.58 億元向南京華訊和成都國蓉進行增資。

核心軍工資產質地優秀,進入快速成長階段:

華訊方舟在重大資產重組時,承諾置入資產2015-2017 年淨利潤合計不少於1.64 億元、1.89 億元和2.20 億元。2015 年,由於部分客戶受軍改等客觀因素影響導致採購滯延,外加南京華訊部分產品年末發貨時間出現偏差,相應的跨期收入、成本、利潤直至2016 年上半年才進行確認,進而影響了置入資產的盈利水準,置入資產扣非後淨利潤為8719萬元,未實現當期業績承諾。隨著軍改對下游客戶影響逐漸消除,公司軍事通信主營業務發展駛入快車道,據公告,其置入資產在2016 年表現較好,超額實現盈利目標,公司整體扭虧為盈。2016 年,南京華訊實現淨利潤2.26 億元;成都國蓉實現淨利潤630 萬元。

軍事通信產品市場快速發展,軍隊資訊化建設勢不可逆:

過去十年我國國防費預算不斷增加,總體規模保持平穩增長,軍工通信產業保持較高的行業景氣度。根據中國產業資訊網資料,2015 年我國國防開支約為8890 億元,其中C4ISR 支出約為800 億元。面對日益複雜的南海局勢、台海局勢、半島局勢等地緣政治威脅,武器裝備的有效性和資訊化比例有望大幅提升,預計到2020 年中國C4ISR 支出占比將達到15%,投入將達到2000 億。伴隨C4ISR 支出占比的逐步提高,未來軍事資訊化支出增速將明顯高於我國軍費增長率,中國產業資訊網預計未來5-10 年軍事資訊化投入複合增速有望達到20%,成長可期。

公司圍繞著C4ISR 系統進行開發設計,在軍事通信及配套業務領域形成七大類產品,產品競爭力優勢較大。

大股東積極構建衛星通信全方位產業生態鏈,技術實力突出:

公司大股東華訊方舟科技設有四大產業基地,七大事業部,以及高通量衛星及衛星網路、太赫茲、微電子、智慧教育、智慧物流、大資料等多個領域的海內外分、子公司二十餘家。華訊方舟科技已形成了從半導體元器件到微波大系統、毫米波大系統以及太赫茲微電子系統的業務體系,且催生了從半導體元器件到下一代移動寬頻網路應用的全方位產業生態鏈。未來,華訊方舟科技有望成為以大寬頻KA 衛星應用和太赫茲成像成譜技術應用為支柱的全球性平臺公司。同時,大股東研發實力雄厚,集團資產橫跨眾多前沿科學領域,在衛星通信及太赫茲技術應用領域研發能力領銜全球,客戶結構優質穩定,為公司核心競爭力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的同時有望帶來更多資源整合的機會。

投資建議:受益於我國國防開支的逐年增加、軍隊資訊化建設高峰期帶來的市場空間、C4ISR 支出占比的大幅提高以及軍民深度融合帶來的市場擴展機會,公司軍工通信主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並且,公司在軍事通信領域技術優勢明顯,且大股東實力雄厚,集團資產橫跨眾多前沿科學領域,在衛星通信及太赫茲技術應用領域研發能力領銜全球,客戶結構優質穩定,為公司核心競爭力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撐的同時有望帶來更多資源整合的機會。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 有望實現淨利潤2.65 億、3.95 億、5.54 億元,2017-2019 年EPS 分別為0.35/0.52/0.73 元,對應PE 分別為53/36/26 倍。參考可比公司2017年動態PE 69 倍的水準,考慮到公司在軍工技術方面的研發實力及軍工資訊化前景廣闊,維持6 個月目標價26.00 元、對應2017 年動態PE 74 倍,維持 “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軍事通信市場競爭加劇、軍事資訊化投資不達預期。

海源機械(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海源機械:投資義烏基地,與吉利全方位合作拉開序幕

海源機械 002529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高翔,張蔭先 撰寫日期:2018-03-22

大投資,大規劃,看好未來發展前景。專案規劃用地面積約240畝,一期用地約104畝地,二期用地約136畝地,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為公司歷年來最大規模的項目投資。一期工程預計在24個月內完成項目建設並投產;二期在2019年開工建設。一期計畫投入兩條標準產能400噸/年的車用輕型複合材料生產線,以及兩條碳纖維生產線;二期計畫投入四條輕量化製品生產線和四條碳纖維生產線,以上產能規劃也是公司歷年之最。

項目意義重大,與吉利全方位合作拉開序幕。公司本次的投資設廠,將進一步加強與吉利汽車在新能源、新材料、輕量化上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專案的實施將為海源機械和吉利汽車帶來雙贏結果,吉利將獲得穩定的輕量化零部件供給支持,有利於新能源業務的開展,海源也會獲得更多的銷售管道,有利於輕量化業務快速做大做強,為成為國內領先的輕量化材料龍頭打下堅實基礎。

成本漲價與出貨延遲影響短期業績,不改長期增長趨勢。受國家污染防治政策影響,北方地區建築及基礎設施工程大面積停工,使得公司在北方地區建築輕量化製品訂單供貨時間有所推遲,另外,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在2017年下半年以來增長較多,使得公司2017Q4的採購單價環比增長20%左右。原材料價格波動及訂單供貨時間推遲使得公司2017Q4經營業績較2017Q3有所下降。

盈利預測與評級。結合公司2017年業績快報預測,我們下調公司2017-2019年EPS的預測,分別為0.03元(0.12元)、0.37元(0.42元)、0.71元(0.80元),對應PE分別為592倍、46倍、24倍,考慮行業空間以及公司業績後續的高增長潛質,我們給予公司2018年50倍估值,對應目標價18.5元,調整為“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碳纖維產品推廣或不及預期;車市持續低迷,產銷量或不及預期。

榮盛石化(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榮盛石化:聚酯龍頭進軍大煉化,打開成長空間

榮盛石化 002493

研究機構:聯訊證券 分析師:王鳳華 撰寫日期:2018-02-27

PX-PTA-化纖產業鏈完整,規模領先

榮盛石化是全國石化-化纖龍頭企業之一,現已形成“燃料油、石腦油-芳烴-PTA-聚酯-紡絲-加彈”產業鏈一體化和規模化的經營格局。控股及參股PTA產能1350萬噸,權益產能595萬噸;PX、苯產能分別為160萬噸和50萬噸;聚酯切片產能110萬噸;90萬噸FDY、POY產能,35萬噸DTY產能。

受益下游需求增速回升,聚酯產業鏈整體向好

2016-2019年PTA已進入產能過剩消化期,整個行業的開工率水準逐年提升,供需格局改善。2018-2019年國內新增PTA產能分別約210萬噸和830萬噸;分別對應PX需求量約138萬噸和545萬噸。PX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國內PX裝置在2019年大量投產,預計2018-2019年新增產能180萬噸和1480萬噸,未來將有望通過替代進口的方式消化,預計至2020年,自給率將提高至65%-70%。滌綸長絲2018年新增產能291萬噸,對應PTA需求量約250萬噸。PTA產能增量低於PX需求量和滌綸長絲增量,我們認為PTA的回暖行情將延續。PX產能密集投放在2019年或以後,明年PX裝置盈利能力有望保持較高水準。滌綸長絲下游增速企穩回升至7.8%,產能增速逐年下降,滌綸價差維持增長的概率較大。

煉化一體化專案打通全產業鏈,規模效應將顯現

公司在建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專案,總規模為4000萬噸/年煉油、800萬噸/年對二甲苯、280萬噸/年乙烯,每期規模各半。一期項目預計2018年底建成投產,並滾動建設二期項目,預計2020年底建成。項目投產後,公司將進一步鞏固並提升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將產業鏈向上游延伸,逐步形成以石化、聚酯、紡絲、加彈為主業的更為完整的產業鏈,有利於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和生產經營的持續穩定發展。專案位於舟山綠色石化基地內,享受良好的地理、交通優勢及自貿區政策支持。公司還與浙能集團合資成立浙石油,保障了浙石化原料採購和成品油銷售管道。

盈利預測與估值

預計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85億元、659億元、1462億元;歸母淨利潤20.60億元、30.62億元、71.29億元;EPS分別為0.54元、0.80元、1.87元;最新收盤價對應PE分別為29倍、20倍、8倍。三家可比公司2018年平均PE為22倍,考慮到公司項目2019年投產後利潤將大幅增厚,給予2018年25倍PE,目標價20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浙石化專案建設進程不及預期,國際油價大幅波動,PX、PTA等產品盈利空間大幅縮小。

陽谷華泰(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陽谷華泰:一季度業績同比高增長,18年全年景氣可期

陽谷華泰 300121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袁善宸,張汪強 撰寫日期:2018-04-09

事件:公司發佈2018年一季度預告,預計歸母淨利潤9,000萬元-9,500萬元,同比增長163.38%-178.02%。

公司2018年一季度業績顯著增長,產品漲價效應不斷釋放,行業高景氣度預計可持續全年:公司2018Q1比2017Q4增加了約1500萬元-2000萬元淨利潤,環比增長19.03%;2017Q4比2017Q3增加了約2800萬元,環比增長60.69%,同比增長104.55%。主要因為環保持續嚴格要求下,2017年中橡膠助劑不達標產能被清理,產品供不應求,漲價效應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不斷顯現。我們認為環保政策將持續趨嚴,橡膠助劑行業供需將仍然偏緊,行業景氣度預計可看全年。

防焦劑CTP和促進劑NS貢獻了主要的利潤增量:據公告,公司2017年共銷售橡膠助劑9.18萬噸,同比增長20.59%。公司主導產品防焦劑CTP產能2萬噸,全球市占率超過60%,價格由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3.2萬元/噸逐步上漲至4.1萬元/噸。促進劑NS產能2萬噸,由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3.1萬元/噸逐步上漲至4.1萬元/噸,因原料促進劑M自供,2017年毛利率同比顯著增加了9.1pct。目前公司主要產能開工率較高、產品價格保持高位穩定,預計18年業績可保持高增長。

配股完成,不溶性硫磺逐步投產:據公告,配股實際募集資金5.81億元,解決了擴建高性能橡膠助劑專案急需的資金。不溶性硫磺一期1萬噸項目2018年一季度開始逐步投產,二期以及促進劑NS新的產能在規劃建設中,未來2-3年內公司核心產品市占率有望快速提升。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為1.04、1.43和1.76元,,對應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4、10和8倍,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20.85元。

風險提示:環保突發事件、專案進度不及預期等。

神馬股份(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神馬股份:帝斯曼上調PA價格,國內PA價格延續漲勢

神馬股份 600810

研究機構:信達證券 分析師:郭荊璞,張燕生 撰寫日期:2018-03-12

事件:

近期,帝斯曼宣佈,由於2017年全年及2018年初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決定自4月1日起,在全球範圍內上調部分工程塑料產品價格,其中PA6/PA66產品價格調漲175歐元/公噸,折合人民幣約1365元/噸。點評:

PA66價格延續漲勢,PA6價格受到提振。繼索爾維和英威達分別於2月16日和22日宣佈法國工廠Butachimie的己二腈裝置遭遇不可抗力之後,下游廠商紛紛宣告將減少PA66的供應,加劇了PA66供需緊張的局面,PA66價格步入快速上漲通道。繼巴斯夫、奧升德、塞拉尼斯相繼發佈漲價函之後,帝斯曼也宣佈調漲PA6/PA66價格。3月8日,國內神馬PA66(牌號EPR27)市場價32500元/噸,相較3月1日上漲500元/噸,奧升德(牌號21SPC)和旭化成(牌號1300S)市場價分別為36500-37000元/噸、33300元/噸,相較3月1日分別上漲2250元/噸、1800元/噸。目前,國內PA66生產廠商除神馬開工率8成外,大都低負荷運行,行業庫存處於低位,預計短期內PA66價格或將延續漲勢。

PA6和PA66下游部分應用領域重疊,導致PA6對PA66有一定的替代效應,歷史上兩者價格走勢基本一致,因而市場普遍認為PA66價格的上漲將受到PA6價格的制約。但我們認為,PA66價格的上漲亦將提振PA6市場交易者的情緒,從而帶動其價格上漲,而PA6價格的上漲反過來又將進一步推漲PA66價格而形成正回饋。根據卓創資訊資料,目前PA6華東市場成交加權價18400元/噸,相對3月1日上漲350元/噸或1.94%。

己二腈是PA66生產的關鍵中間體,索爾維法國工廠對其供應影響重大。己二腈是PA66生產的關鍵中間體,主要用於生產尼龍中間體已二胺,約90%的己二腈用於尼龍66鹽的生產。由於技術壁壘及投資門檻較高,己二腈行業集中度極高。全球己二腈生產裝置共有14套,總生產能力約為200萬噸,其中,美國英威達、德國巴斯夫、美國首諾、法國羅地亞、日本旭化成5家公司合計產能達到172萬噸。目前,全球己二腈供應緊張,大部分產能僅自用於公司己二胺及尼龍66的生產,僅英威達、巴斯夫、羅地亞3家公司具有部分剩餘己二腈商品外售。近日,繼索爾維和英威達分別於2月16日和22日宣佈兩者合資(股權各占50%)的法國工廠Butachimie的己二腈裝置遭遇不可抗力,Butachimie擁有己二腈產能52萬噸,占全球己二腈產能的25%,此次停產將對全球己二腈乃至PA66的供應產生重大影響,加劇PA66供應緊張的局面。

神馬股份擁有全球最完整、技術含量最高、迴圈經濟特徵最明顯的尼龍產業鏈。公司是以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為控股股東,以化工、化纖為主業的特大型企業,是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尼龍板塊的管理平臺。公司依託大股東平煤神馬集團的平臺,可以解決一部分焦炭苯的供應,公司自身建有己二胺、環己醇、己二酸等裝置,保證了尼龍66產業鏈的絕大部分的環節。此外,公司是英威達在國內最大的採購商,有著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保障了己二睛的穩定供應。公司主導產品尼龍66工業絲、簾子布生產規模世界第一;尼龍66鹽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尼龍66切片規模居於全國首位。

PA66仍有很大發展空間,預計未來十年需求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基於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基於中國人均尼龍占用量仍處於較低的水準,基於新興國家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汽車向節能環保型發展的考慮,尼龍66工程塑料和尼龍66工業絲、尼龍66安全氣囊絲等在中國市場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對於需求的增長,中國尼龍66高性能工程塑料產品產能嚴重不足,國內需求有相當一部分依賴進口來滿足。PCI預測未來10年,全球尼龍66業務增長的重點在中國。其中尼龍66工業長絲年均增長率為3.8%;工程塑料增長率為4.9%,己二胺8.8%,己二酸4.4%,均遠高於全球平均增長水準。

盈利預測及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07.65億元、115.44億元和118.01億元,同比增長7.22%、7.24%和2.22%,歸母淨利潤分別達到0.89億元、2.47億元和2.95億元,同比增長4.87%、176.93%和19.51%,EPS分別達到0.20元、0.56元和0.67元,對應2018年03月08日收盤價(9.92元/股)的動態PE分別為49倍、18倍和15倍,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因素:國內企業生產技術取得突破;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PA66價格上漲導致PA6對PA66的替代效應增強;Butachimie己二腈裝置複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