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北京車展凸顯電動化趨勢 六股絕佳佈局良機

北京車展凸顯電動化趨勢 汽車上下游加緊佈局新能源

特斯拉Model3、別克VELITE6、榮威MARVELX、力帆650EV、江淮iEVA50、威馬EX6……不管是外資品牌、合資品牌, 還是自主品牌, 亦或是時下市場密切關注的造車“新勢力”, 紛紛選擇在北京車展展示自己的新能源汽車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 本次車展展出新能源車超過170台, 其中國產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占七成, 這一指標顯現了我國汽車產業的電動化趨勢。 在這一趨勢之下, 整車企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以及上游零部件企業的危機感, 或將日益凸顯。

新能源汽車集中展出

4月25日, 2018(第十五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開幕,

造車“新勢力”威馬、蔚來, 以及多家外資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紛紛亮相。 雖然各家的技術路線、產品特點、量產時間表不盡相同, 但亮相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數量之多, 成為北京車展的一大亮點。

實際上, 不少車企在車展開幕之前就已經開始對旗下新能源汽車進行預熱。 例如, 上汽集團日前發佈了“全球第一款量產智慧汽車”——榮威MARVELX, 這款車被上汽稱為凝結了自己在新能源技術、互聯網科技、智慧駕駛領域的最前沿技術, 是全球第一台實現無線充電和最後一公里自動泊車的純電動車。

一個爆款汽車的出現, 必然會提升車企的銷量、業績。 資料顯示, 在上汽集團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互聯網汽車榮威RX5之後, 隨著這款車的大賣,

上汽的“互聯網汽車家族”逐漸囊括了榮威i6、榮威RX3、全新名爵6、名爵ZS等, 其中, 榮威RX5的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型, 以及榮威ei6插電混動等車型, 也被順勢推出。 此次上汽推出榮威MARVELX, 或是有意將其打造成新的爆款車。

電動化是上汽集團提出的“新四化”(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用化、國際化)中的第一個目標。 按照上汽披露的年報, 上汽去年新能源汽車銷售6.4萬輛, 同比增長156%, 且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在中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

對另一家上市公司力帆股份而言, 新能源汽車業務或將是公司實現今年業績目標的重要支撐。 此次車展中, 力帆股份推出了純電動新能源轎車力帆650EV。 按照力帆股份的規劃, 公司擬將2018年的銷售收入同比提升15%,

而去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6億元。 據悉, 去年力帆股份的新能源汽車產量為7868輛, 同比增幅達108.7%, 其中高速電動車產量增幅達288.65%。 此外, 力帆股份旗下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平臺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 正在著手上市股權架構的搭建和上市計畫的推進。

車企加緊佈局新能源汽車

“如果我們早兩年佈局新能源汽車, 去年的業績和現在的股價表現應該就不會這麼差。 ”一上市公司人士日前對記者表示。 據悉, 該公司控股股東已經實現了新能源汽車量產, 但在上市公司層面, 過去幾年裡佈局新能源汽車的步伐較慢, 去年該公司業績增長乏力。

從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的資訊看, 有不少上市公司正在加緊拓展新能源汽車的訂單。

例如, 豪能股份日前表示, 公司正在積極拓展新能源領域的業務, 與大眾、格特拉克、上汽變速器等在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開展了專案合作。

另有一內燃機零部件上市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 在新能源汽車日益火爆的背景下, 部分投資者對公司業務的持續增長能力產生了懷疑, 公司也希望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尋找一些機遇。 “我們在考慮收購一些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資產, 比如電機、傳動系統或者是汽車空調系統的公司, 這些零部件業務在新能源汽車增長的趨勢下, 不會受替代影響, 還可以給公司貢獻利潤。 ”

另一方面, 對整車企業而言, 隨著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的放開、雙積分政策的執行,

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將白熱化。

這樣的競爭趨勢在整車企業已經顯現。 長安汽車已提出新能源“香格里拉計畫”, 產品逐步向新能源轉型, 至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到2025年停止銷售傳統燃油汽車, 實現全譜系產品電氣化。 資料顯示, 長安汽車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6萬輛, 同比提升180%。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 在新能源汽車增長的趨勢下, 整車企業聯手上下游或者同行共同佈局新能源產業鏈的案例增多。 例如, 上汽與寧德時代、英飛淩科技股份公司分別在電池電芯、電池系統、IGBT模組等核心部件上開展了合資合作;長安汽車和比亞迪日前宣佈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比亞迪(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比亞迪:17年業績符合預期,未來新能源車和雲軌將助力公司走出低谷

比亞迪 002594

研究機構:群益證券(香港) 分析師:群益證券(香港)研究所 撰寫日期:2018-02-28

公司17年淨利潤同比下滑二成,符合Q3財報給出的業績指引。公司2017Q4在新能源車銷售大幅回暖的帶動下,淨利潤增速下滑幅度明顯收窄,已開始走出低谷,符合我們預期。我們判斷公司18年的經營狀況將全面向好,三大主營業務均將有不同程度提升。汽車方面,傳統車和新能源車銷售在17年觸底,18年將走出低谷,獲得較大幅度增長,疊加雙積分制的開始推行利好新能源龍頭車企,公司16-17年累計產生60萬新能源正積分,18年在正積分銷售環節上將較大幅增厚利潤;電子業務整體向好,將保持穩定增長。雲軌業務17年下半年已開始貢獻利潤,18年有望進入快速增長軌道,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年淨利潤將達到67億元和85億元,YOY分別為+65%和+27%,EPS分別為2.46元和3.12元,A股按當前價格計算,對應PE分別為26倍和21倍。目前A股估值合理,未來增長空間廣闊,我們維持對A股“買入”的投資建議。

17年業績符合預期,Q4業績回暖:公司發佈年度業績快報,2017全年實現營收1059億元,YOY+2.34%,錄得淨利潤40.6億,YOY-19.7%,公司業績符合Q3財報給出的業績指引,符合市場預期;分季度來看,公司2017Q4單季實現淨利潤12.7億,YOY-8.8%,Q4業績較前三季度已有明顯改善,開始走出低谷。

18年公司汽車銷售將走出低谷,逆勢回升:公司2017年全年銷售汽車42.4萬輛,YoY-16.7%(其中新能源車銷量為12.4萬輛,YOY+6.8%)。2017年傳統車整體銷售處於低谷,全年銷量YOY-24%,但10月推出新車型宋MAX上市首月即達4000輛的銷售,11月達到萬輛以上的銷量,18年1月銷售更達1.5萬輛,市場接受程度較好,預計18年全年銷量有望超過10萬輛,帶動公司傳統車銷售走出低谷,重回上升軌道。新能源車方面,公司作為國內乃至全球新能源車龍頭車企,兼具動力電池和整車生產製造的廠商,目前國內新能源車銷售市場份額超過15%,且在A級和B級車的市場佔有率高達50%-70%,18年公司又將新推出A0級車型元,首次進軍A0級車型市場,同時將推出唐2代車型,鞏固插電混動市場地位,預計公司18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將在17-20萬輛左右,同比增速超過40%。

雲軌業務市場空間廣闊:公司耗時5年研發的跨座式單軌“雲軌”產品,目前已與超過20個城市簽約訂單,有8個城市已經開始投入建設,雲軌業務在17年下半年已經開始為公司貢獻利潤,未來或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隨著國內各城市雲軌的陸續竣工通車,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將得到大幅的提升。雲軌作為新生代的產品,其性價比大幅優於地鐵,市場空間廣闊,目前國內有超百個城市計畫建設軌道交通,雲軌單價約為2-3億/公里,未來將催生5萬億級的市場規模。比亞迪雲軌進入市場較早,技術領先,投入研發經營等人員超千人,在市場中競爭的優勢明顯,預計未來三年公司雲軌業務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格局。

盈利預期: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年淨利潤將達到67億元和85億元,YOY分別為+65%和+27%,EPS分別為2.46元和3.12元,A股按當前價格計算,對應PE分別為26倍和21倍。目前A股估值合理,未來增長空間廣闊,我們維持對A股“買入”的投資建議。

長安汽車(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長安汽車:合資品牌下滑或將見底,19年迎來反轉週期

長安汽車 000625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張蔭先 撰寫日期:2018-04-18

事件:公司發佈2017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800.1億元(yoy+1.9%),實現歸母淨利潤71.4億元(yoy-30.6%)。

長安福特銷量下滑,部分車型官降導致投資收益大幅下滑。長安福特17年銷量僅為82.8萬輛(yoy-12.3%),主力車型銳界、翼虎銷量分別下滑14%、20%,翼虎於17年4月官降1-1.5萬元,雙重原因導致長安福特17年整體投資收益僅為60.9億元(yoy-33%)。2018年1月,長安福特再次宣佈官降,銳界部分車型官降2-3萬元,翼虎部分車型降價1.5-2萬元,預計對單車盈利能量有所影響,但4月初同時發佈全新福克斯車型,新增8AT、LED大燈組、高流暢snyc3中控系統等高性價比配置,軸距加長54mm,內飾重新設計,新款火爆上市有望拉福特總體銷量提升。我們預計18年長安福特業績將見底,預計19年銳界車型換代和林肯高端品牌導入將迎來轉捩點。

自主品牌受到商用車事業部拖累,表現不及預期。長安自主17年實現銷量116萬輛(yoy-7%),整車業務毛利率為13.3%,同比下降4.6pp,受到商用車事業部拖累,長安自主品牌盈利不及預期,但核心產品CS系列(CS15/35/55/75/95)SUV表現可嘉,全年累計銷售55.4萬輛(yoy+20.4%),其中CS55於17Q3上市以來,月均銷量超過1.6萬輛,10月25日睿騁CC轎跑正式發佈,月均銷量超過4900輛,設計語言年輕化獲得良好反應。長安汽車早於2016年正式啟動“模組化、平臺化、家族化、通用化”研發戰略,2017年4月發佈“生命動感、智色雙旋”設計理念,目前公司已與百度、阿裡、蔚來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攜手發展,我們預計18年將迎來自主產線的加速反覆運算,厚積薄發,後來居上可以期待。

低估值、高股息,建議關注低價籌碼和車型週期反轉的機會。公司今年仍然維持30%分紅率,股息率超過4%,18年PE僅7倍,PB僅1倍,合資品牌將於19年迎來較強的產品週期,自主品牌車型產品力逐漸改善,業績增長有望重回正軌。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1.58元、1.78元和2.14元,對應PE分別為7倍、6倍、5倍。維持“買入”評級。

中國中車(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中國中車:2017年業績逐季改善,在手訂單明顯增長

中國中車 601766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劉芷君,羅立波 撰寫日期:2018-04-08

事件:2018年3月28日晚,公司公告2017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1,013百萬元同比下滑8.14%;歸屬上市股東淨利潤10,798百萬元,同比下滑4.35%;2017年EPS為0.376元/股。

全年業績整體穩中略降,業績逐季改善:2017年,公司收入和淨利潤均有小幅下降,主要是因為公司優化調整產品結構、縮減物流業務,以及新產業交付量下降所致。公司2017Q4實現歸母淨利潤3,989百萬元,環比增長27.18%,同比增長5.66%。總體上2017年,公司業績呈逐步走強趨勢。

毛利率持續改善,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毛利率由2010年的15.5%持續提升至2017年的22.68%,毛利率持續改善。從供應鏈角度上,中車產業地位奠定了對供應鏈較強的議價能力和管理能力,並隨著整合效應釋放盈利能力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

動車組連續2年下滑,城軌業務快速發展:根據年報披露,公司機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88.9%,而動車組則因為需求連續2年下滑收入同比減少23.4%。貨車業務在高景氣下實現收入同比翻倍增長。國內城軌建設依然高景氣,城軌地鐵實現收入增速23.7%。2017年,公司機車、客車、動車組、貨車和城軌地鐵分別實現銷量1,531台(含軌道工程機械產品)、103輛、2,752輛、51,473輛和6,298輛。

總體訂單快速增長:2017年,公司新簽訂單約3,141億元(其中國際業務簽約額約57億美元),同比增長19.61%;期末在手訂單約2,434億元,同比增長29.40%,為2018年的業績增長打下基礎。

投資建議:預測公司2018-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364、2,677 和3,026億元,EPS分別為0.45、0.52 和0.59元,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對應PE分別為22倍、19倍和16倍。基於公司綜合實力突出,海外市場持續形成突破,我們繼續給予公司“買入”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大幅波動;招標量和招標進度對公司交付影響;原材料價格如果出現大幅波動,將對在手訂單利潤率造成影響。

奧聯電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奧聯電子:業績略低於預期,核心成長邏輯沒有變化

奧聯電子 300585

研究機構:國聯證券 分析師:馬松 撰寫日期:2018-03-01

事件:

公司發佈2017年業績快報:2017年實現營收3.94億元,同比增長20.98%,歸母淨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15.99%,基本每股收益0.37元。

投資要點:

業績略低於預期,核心成長邏輯依然沒有變化。

此次披露的業績與1月底所披露的業績預告基本一致,總體來看,2017年度業績略低於我們此前預期,推測主要原因在於:四季度重卡市場銷量增速放緩以致公司未能在四季度實現業績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公司十分注重對研發的投入,尤其在上市之後,公司業務佈局全面展開,研發費用率大幅攀升,17H1,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7%(同比+1.4pct)。

展望未來幾年,公司將受益換擋器行業產品升級的邏輯依然沒有變化:電子換擋器市場空間超過50億元(2020年),作為自主零部件企業中最先量產電子換擋器的公司之一,公司將極大的受益行業的快速成長。2018年,在中性預測下,僅電子換擋器產品即有望給公司帶來20%以上的業績增長,單品業績彈性較大。

潛在客戶眾多,業績值得期待。

作為傳統的商用車零部件企業,公司2010年左右開始向乘用車轉型(2013年乘用車業務占比34%,2016年占比約50%),客戶原有客戶僅為上汽通用+二三線自主,總體配套量較少,由於研發積澱、配套經驗積累,公司近年拿到了通用全球訂單,以及國內一線自主車企訂單,而當下,即是公司向乘用車領域加速轉型的拐點,我們看好公司“乘用車客戶滲透率加速提升”+“產品加速升級”+“新產品放量”的成長路徑,公司業績基數小,業績彈性大,實現高速增長值得期待。

優質高速成長標的,維持“推薦”評級。

預計公司18-19年EPS分別為0.58、0.77元/股,對應現價,PE分別為27、20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商用車銷量不及預期;眾泰、江淮汽車銷量大幅下滑等。

東軟集團(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東軟集團:東軟睿馳bms開始量產

東軟集團 600718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謝春生 撰寫日期:2018-04-19

東軟睿馳BMS產品開始量產。根據中證網資訊,近日上市的純電動汽車長城C30EV升級版,成功搭載了新一代東軟睿馳智慧電池管理系統(BMS)。實現了智慧化的電池充電管理,在常溫條件下新車快充40分鐘即可充滿80%電量,大大提升了汽車的智慧互聯程度。這也是搭載新一代東軟睿馳智慧電池管理系統的首個上市汽車產品。長城C30EV搭載了全新EV動力總成,綜合工況續航里程270km,60km/h等速續航里程370km,電池來自于寧德時代,而BMS採用的是東軟的最新產品。

東軟睿馳BMS優勢。東軟從事汽車電子軟體發展20多年,在汽車電子軟體設計、軟硬一體化方面積累和沉澱有核心技術。東軟睿馳為東軟子公司,東軟持股41%。東軟睿馳基於多年鋰電池管理系統研發、生產和應用經驗基礎,推出全新的智慧電池管理系統平臺-新一代東軟睿馳智慧電池管理系統。通過對電池大量的測試和對測試資料分析,依靠高精度感測器、電芯內部溫度演算法和具有東軟睿馳專利技術的SOC演算法,實現對電池的熱管理和高精度電池狀態監控和估算等,從而達到安全、高效的電池系統管理。東軟睿馳BMS的優勢在於高安全等級的系統設計、高標準的元器件配備和生產體系,這也是國內首家基於ISO26262嚴格的概念設計和系統設計要求的電池管理系統產品。

汽車電子業務:趨勢不變,耐心等待。2017年東軟的汽車電子業務收入為11.58億元,同比增長5.9%。這個增速低於我們此前預期。我們認為其中一方面來自於整個汽車電子行業原因,包括國內乘用車銷量增速同比下滑,以及汽車電子相關產品滲透率較高等。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東軟的汽車電子業務正處於從軟體發展產品向軟硬一體化產品轉型,這其中涉及到原材料供應管理、生產製造流程管理等環節,東軟在這些領域正在逐步積累經驗和完善流程。目前我們已經看到新能源電池管理系統BMS產品已經逐步量產。在2018CES展,公司推出的最新產品包括:1)自動駕駛中央網域控制站:提供HWA、TJA、自動遠端還取車等L2-L3級功能;2)新一代ADAS系列產品:可實現行人碰撞預警、LKA、AEB、ACC等20餘種功能;3)還包括已經量產的後視、前視、側視全系列產品。我們認為,東軟的汽車電子產品放量趨勢不變,需要耐心等待。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認為,東軟是汽車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未來公司有望逐步放量的汽車電子產品包括:車載娛樂系統成套產品、BMS產品、新能源電池PACK,以及以ADAS為代表的的智慧駕駛輔助產品等。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5.22/6.48/8.15億元,EPS分別為0.42/0.52/0.66元,對應的PE分別為35/28/22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費用控制低於預期的風險;汽車電子業務放量進程低於預期的風險。

勝巨集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勝宏科技:智慧工勝巨集科技(智聯汽車系列公司深度之四):智慧工廠創造成長新動能

勝宏科技 300476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駱思遠 撰寫日期:2018-04-19

勝宏科技已位元列國內PCB 前列企業。勝宏科技于2006年成立,並於2015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公司是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之一,連續多年入圍《中國印製電路行業百強企業》排行榜,2016年位列內資PCB 企業第9名。

通過研發新產品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公司主要產品為雙面板、多層板(含HDI)等。2017年末,公司研發人員440人,占總人數9.51%,研發投入9,969萬元,占收入4.08%。

目前,公司研發的動力電池用銅基線路板、物聯網用的高端高階、高頻材料、鐵氟龍材料、長短金手指、分段金手指線路板等處於行業先進水準,產銷量快速增長。

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泛,VGA 市場份額第一,重點投資汽車及物聯網PCB。公司產品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電腦、通信、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醫療儀器、國防軍工、航空航太等。其中,電腦、網通、汽車電子應用分別占公司營收的25%、20%、15%,屬於公司重點下游細分行業,公司高密度多層VGA(顯卡)PCB 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擁有電子、通訊、汽車行業領域優質客戶群。公司在電子、通訊、汽車行業領域積累了一大批穩定合作的優質客戶,與戴爾、德賽西威、沃特瑪、富士康、達創科技、世科創力、樂視、佳明、利亞德、兆光光電、共進電子、緯創、TCL、嘉威科技、仁寶、賽爾康、歌爾聲學、LG 等百余家客戶建立了合作關係。上述客戶均在其行業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市場競爭優勢明顯,主要產品位居市場領先地位。勝巨集注重海內外客戶同時拓展,2017年海外銷售占比66%。

汽車及物聯網PCB 新廠投產在即,處於產能升級關鍵期。2017年8月公司增發募資10.8億元新增生產線,生產適用於新能源汽車及物聯網的PCB 產品。2017年10月,公司擴產專案部分竣工,產線開始調試並試運行。擴產項目以工業4.0為核心思想,將項目建設成為集自動化、資訊化、數位化為一體的智慧綠色生態工廠,預計2018年底實現全面達產,預計新增年銷售額15億以上,並大幅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和產品競爭力。

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預計勝宏科技2018/2019/2020年收入分別為35/47/6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1/5.8/7.9億,增速為45%/42%/35%。考慮到公司高成長性和動態估值,參考目標PEG=0.8,給予2018年PE 33X,目標市值134億,上升空間14%,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智慧工廠經營效率與產能利用率待考;美元匯率下降風險。

比亞迪(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比亞迪:17年業績符合預期,未來新能源車和雲軌將助力公司走出低谷

比亞迪 002594

研究機構:群益證券(香港) 分析師:群益證券(香港)研究所 撰寫日期:2018-02-28

公司17年淨利潤同比下滑二成,符合Q3財報給出的業績指引。公司2017Q4在新能源車銷售大幅回暖的帶動下,淨利潤增速下滑幅度明顯收窄,已開始走出低谷,符合我們預期。我們判斷公司18年的經營狀況將全面向好,三大主營業務均將有不同程度提升。汽車方面,傳統車和新能源車銷售在17年觸底,18年將走出低谷,獲得較大幅度增長,疊加雙積分制的開始推行利好新能源龍頭車企,公司16-17年累計產生60萬新能源正積分,18年在正積分銷售環節上將較大幅增厚利潤;電子業務整體向好,將保持穩定增長。雲軌業務17年下半年已開始貢獻利潤,18年有望進入快速增長軌道,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年淨利潤將達到67億元和85億元,YOY分別為+65%和+27%,EPS分別為2.46元和3.12元,A股按當前價格計算,對應PE分別為26倍和21倍。目前A股估值合理,未來增長空間廣闊,我們維持對A股“買入”的投資建議。

17年業績符合預期,Q4業績回暖:公司發佈年度業績快報,2017全年實現營收1059億元,YOY+2.34%,錄得淨利潤40.6億,YOY-19.7%,公司業績符合Q3財報給出的業績指引,符合市場預期;分季度來看,公司2017Q4單季實現淨利潤12.7億,YOY-8.8%,Q4業績較前三季度已有明顯改善,開始走出低谷。

18年公司汽車銷售將走出低谷,逆勢回升:公司2017年全年銷售汽車42.4萬輛,YoY-16.7%(其中新能源車銷量為12.4萬輛,YOY+6.8%)。2017年傳統車整體銷售處於低谷,全年銷量YOY-24%,但10月推出新車型宋MAX上市首月即達4000輛的銷售,11月達到萬輛以上的銷量,18年1月銷售更達1.5萬輛,市場接受程度較好,預計18年全年銷量有望超過10萬輛,帶動公司傳統車銷售走出低谷,重回上升軌道。新能源車方面,公司作為國內乃至全球新能源車龍頭車企,兼具動力電池和整車生產製造的廠商,目前國內新能源車銷售市場份額超過15%,且在A級和B級車的市場佔有率高達50%-70%,18年公司又將新推出A0級車型元,首次進軍A0級車型市場,同時將推出唐2代車型,鞏固插電混動市場地位,預計公司18年全年新能源車銷量將在17-20萬輛左右,同比增速超過40%。

雲軌業務市場空間廣闊:公司耗時5年研發的跨座式單軌“雲軌”產品,目前已與超過20個城市簽約訂單,有8個城市已經開始投入建設,雲軌業務在17年下半年已經開始為公司貢獻利潤,未來或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隨著國內各城市雲軌的陸續竣工通車,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將得到大幅的提升。雲軌作為新生代的產品,其性價比大幅優於地鐵,市場空間廣闊,目前國內有超百個城市計畫建設軌道交通,雲軌單價約為2-3億/公里,未來將催生5萬億級的市場規模。比亞迪雲軌進入市場較早,技術領先,投入研發經營等人員超千人,在市場中競爭的優勢明顯,預計未來三年公司雲軌業務將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格局。

盈利預期:我們預計公司2018、2019年淨利潤將達到67億元和85億元,YOY分別為+65%和+27%,EPS分別為2.46元和3.12元,A股按當前價格計算,對應PE分別為26倍和21倍。目前A股估值合理,未來增長空間廣闊,我們維持對A股“買入”的投資建議。

長安汽車(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長安汽車:合資品牌下滑或將見底,19年迎來反轉週期

長安汽車 000625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分析師:張蔭先 撰寫日期:2018-04-18

事件:公司發佈2017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800.1億元(yoy+1.9%),實現歸母淨利潤71.4億元(yoy-30.6%)。

長安福特銷量下滑,部分車型官降導致投資收益大幅下滑。長安福特17年銷量僅為82.8萬輛(yoy-12.3%),主力車型銳界、翼虎銷量分別下滑14%、20%,翼虎於17年4月官降1-1.5萬元,雙重原因導致長安福特17年整體投資收益僅為60.9億元(yoy-33%)。2018年1月,長安福特再次宣佈官降,銳界部分車型官降2-3萬元,翼虎部分車型降價1.5-2萬元,預計對單車盈利能量有所影響,但4月初同時發佈全新福克斯車型,新增8AT、LED大燈組、高流暢snyc3中控系統等高性價比配置,軸距加長54mm,內飾重新設計,新款火爆上市有望拉福特總體銷量提升。我們預計18年長安福特業績將見底,預計19年銳界車型換代和林肯高端品牌導入將迎來轉捩點。

自主品牌受到商用車事業部拖累,表現不及預期。長安自主17年實現銷量116萬輛(yoy-7%),整車業務毛利率為13.3%,同比下降4.6pp,受到商用車事業部拖累,長安自主品牌盈利不及預期,但核心產品CS系列(CS15/35/55/75/95)SUV表現可嘉,全年累計銷售55.4萬輛(yoy+20.4%),其中CS55於17Q3上市以來,月均銷量超過1.6萬輛,10月25日睿騁CC轎跑正式發佈,月均銷量超過4900輛,設計語言年輕化獲得良好反應。長安汽車早於2016年正式啟動“模組化、平臺化、家族化、通用化”研發戰略,2017年4月發佈“生命動感、智色雙旋”設計理念,目前公司已與百度、阿裡、蔚來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攜手發展,我們預計18年將迎來自主產線的加速反覆運算,厚積薄發,後來居上可以期待。

低估值、高股息,建議關注低價籌碼和車型週期反轉的機會。公司今年仍然維持30%分紅率,股息率超過4%,18年PE僅7倍,PB僅1倍,合資品牌將於19年迎來較強的產品週期,自主品牌車型產品力逐漸改善,業績增長有望重回正軌。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別1.58元、1.78元和2.14元,對應PE分別為7倍、6倍、5倍。維持“買入”評級。

中國中車(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中國中車:2017年業績逐季改善,在手訂單明顯增長

中國中車 601766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劉芷君,羅立波 撰寫日期:2018-04-08

事件:2018年3月28日晚,公司公告2017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1,013百萬元同比下滑8.14%;歸屬上市股東淨利潤10,798百萬元,同比下滑4.35%;2017年EPS為0.376元/股。

全年業績整體穩中略降,業績逐季改善:2017年,公司收入和淨利潤均有小幅下降,主要是因為公司優化調整產品結構、縮減物流業務,以及新產業交付量下降所致。公司2017Q4實現歸母淨利潤3,989百萬元,環比增長27.18%,同比增長5.66%。總體上2017年,公司業績呈逐步走強趨勢。

毛利率持續改善,盈利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公司毛利率由2010年的15.5%持續提升至2017年的22.68%,毛利率持續改善。從供應鏈角度上,中車產業地位奠定了對供應鏈較強的議價能力和管理能力,並隨著整合效應釋放盈利能力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

動車組連續2年下滑,城軌業務快速發展:根據年報披露,公司機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88.9%,而動車組則因為需求連續2年下滑收入同比減少23.4%。貨車業務在高景氣下實現收入同比翻倍增長。國內城軌建設依然高景氣,城軌地鐵實現收入增速23.7%。2017年,公司機車、客車、動車組、貨車和城軌地鐵分別實現銷量1,531台(含軌道工程機械產品)、103輛、2,752輛、51,473輛和6,298輛。

總體訂單快速增長:2017年,公司新簽訂單約3,141億元(其中國際業務簽約額約57億美元),同比增長19.61%;期末在手訂單約2,434億元,同比增長29.40%,為2018年的業績增長打下基礎。

投資建議:預測公司2018-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2,364、2,677 和3,026億元,EPS分別為0.45、0.52 和0.59元,按最新收盤價計算對應PE分別為22倍、19倍和16倍。基於公司綜合實力突出,海外市場持續形成突破,我們繼續給予公司“買入”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大幅波動;招標量和招標進度對公司交付影響;原材料價格如果出現大幅波動,將對在手訂單利潤率造成影響。

奧聯電子(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奧聯電子:業績略低於預期,核心成長邏輯沒有變化

奧聯電子 300585

研究機構:國聯證券 分析師:馬松 撰寫日期:2018-03-01

事件:

公司發佈2017年業績快報:2017年實現營收3.94億元,同比增長20.98%,歸母淨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15.99%,基本每股收益0.37元。

投資要點:

業績略低於預期,核心成長邏輯依然沒有變化。

此次披露的業績與1月底所披露的業績預告基本一致,總體來看,2017年度業績略低於我們此前預期,推測主要原因在於:四季度重卡市場銷量增速放緩以致公司未能在四季度實現業績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公司十分注重對研發的投入,尤其在上市之後,公司業務佈局全面展開,研發費用率大幅攀升,17H1,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7%(同比+1.4pct)。

展望未來幾年,公司將受益換擋器行業產品升級的邏輯依然沒有變化:電子換擋器市場空間超過50億元(2020年),作為自主零部件企業中最先量產電子換擋器的公司之一,公司將極大的受益行業的快速成長。2018年,在中性預測下,僅電子換擋器產品即有望給公司帶來20%以上的業績增長,單品業績彈性較大。

潛在客戶眾多,業績值得期待。

作為傳統的商用車零部件企業,公司2010年左右開始向乘用車轉型(2013年乘用車業務占比34%,2016年占比約50%),客戶原有客戶僅為上汽通用+二三線自主,總體配套量較少,由於研發積澱、配套經驗積累,公司近年拿到了通用全球訂單,以及國內一線自主車企訂單,而當下,即是公司向乘用車領域加速轉型的拐點,我們看好公司“乘用車客戶滲透率加速提升”+“產品加速升級”+“新產品放量”的成長路徑,公司業績基數小,業績彈性大,實現高速增長值得期待。

優質高速成長標的,維持“推薦”評級。

預計公司18-19年EPS分別為0.58、0.77元/股,對應現價,PE分別為27、20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商用車銷量不及預期;眾泰、江淮汽車銷量大幅下滑等。

東軟集團(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東軟集團:東軟睿馳bms開始量產

東軟集團 600718

研究機構:中泰證券 分析師:謝春生 撰寫日期:2018-04-19

東軟睿馳BMS產品開始量產。根據中證網資訊,近日上市的純電動汽車長城C30EV升級版,成功搭載了新一代東軟睿馳智慧電池管理系統(BMS)。實現了智慧化的電池充電管理,在常溫條件下新車快充40分鐘即可充滿80%電量,大大提升了汽車的智慧互聯程度。這也是搭載新一代東軟睿馳智慧電池管理系統的首個上市汽車產品。長城C30EV搭載了全新EV動力總成,綜合工況續航里程270km,60km/h等速續航里程370km,電池來自于寧德時代,而BMS採用的是東軟的最新產品。

東軟睿馳BMS優勢。東軟從事汽車電子軟體發展20多年,在汽車電子軟體設計、軟硬一體化方面積累和沉澱有核心技術。東軟睿馳為東軟子公司,東軟持股41%。東軟睿馳基於多年鋰電池管理系統研發、生產和應用經驗基礎,推出全新的智慧電池管理系統平臺-新一代東軟睿馳智慧電池管理系統。通過對電池大量的測試和對測試資料分析,依靠高精度感測器、電芯內部溫度演算法和具有東軟睿馳專利技術的SOC演算法,實現對電池的熱管理和高精度電池狀態監控和估算等,從而達到安全、高效的電池系統管理。東軟睿馳BMS的優勢在於高安全等級的系統設計、高標準的元器件配備和生產體系,這也是國內首家基於ISO26262嚴格的概念設計和系統設計要求的電池管理系統產品。

汽車電子業務:趨勢不變,耐心等待。2017年東軟的汽車電子業務收入為11.58億元,同比增長5.9%。這個增速低於我們此前預期。我們認為其中一方面來自於整個汽車電子行業原因,包括國內乘用車銷量增速同比下滑,以及汽車電子相關產品滲透率較高等。另一方面,我們認為東軟的汽車電子業務正處於從軟體發展產品向軟硬一體化產品轉型,這其中涉及到原材料供應管理、生產製造流程管理等環節,東軟在這些領域正在逐步積累經驗和完善流程。目前我們已經看到新能源電池管理系統BMS產品已經逐步量產。在2018CES展,公司推出的最新產品包括:1)自動駕駛中央網域控制站:提供HWA、TJA、自動遠端還取車等L2-L3級功能;2)新一代ADAS系列產品:可實現行人碰撞預警、LKA、AEB、ACC等20餘種功能;3)還包括已經量產的後視、前視、側視全系列產品。我們認為,東軟的汽車電子產品放量趨勢不變,需要耐心等待。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認為,東軟是汽車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未來公司有望逐步放量的汽車電子產品包括:車載娛樂系統成套產品、BMS產品、新能源電池PACK,以及以ADAS為代表的的智慧駕駛輔助產品等。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年歸母淨利潤5.22/6.48/8.15億元,EPS分別為0.42/0.52/0.66元,對應的PE分別為35/28/22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費用控制低於預期的風險;汽車電子業務放量進程低於預期的風險。

勝巨集科技(個股資料 操作策略 股票診斷)

勝宏科技:智慧工勝巨集科技(智聯汽車系列公司深度之四):智慧工廠創造成長新動能

勝宏科技 300476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駱思遠 撰寫日期:2018-04-19

勝宏科技已位元列國內PCB 前列企業。勝宏科技于2006年成立,並於2015年6月在創業板上市。公司是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之一,連續多年入圍《中國印製電路行業百強企業》排行榜,2016年位列內資PCB 企業第9名。

通過研發新產品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公司主要產品為雙面板、多層板(含HDI)等。2017年末,公司研發人員440人,占總人數9.51%,研發投入9,969萬元,占收入4.08%。

目前,公司研發的動力電池用銅基線路板、物聯網用的高端高階、高頻材料、鐵氟龍材料、長短金手指、分段金手指線路板等處於行業先進水準,產銷量快速增長。

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泛,VGA 市場份額第一,重點投資汽車及物聯網PCB。公司產品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電腦、通信、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醫療儀器、國防軍工、航空航太等。其中,電腦、網通、汽車電子應用分別占公司營收的25%、20%、15%,屬於公司重點下游細分行業,公司高密度多層VGA(顯卡)PCB 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擁有電子、通訊、汽車行業領域優質客戶群。公司在電子、通訊、汽車行業領域積累了一大批穩定合作的優質客戶,與戴爾、德賽西威、沃特瑪、富士康、達創科技、世科創力、樂視、佳明、利亞德、兆光光電、共進電子、緯創、TCL、嘉威科技、仁寶、賽爾康、歌爾聲學、LG 等百余家客戶建立了合作關係。上述客戶均在其行業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市場競爭優勢明顯,主要產品位居市場領先地位。勝巨集注重海內外客戶同時拓展,2017年海外銷售占比66%。

汽車及物聯網PCB 新廠投產在即,處於產能升級關鍵期。2017年8月公司增發募資10.8億元新增生產線,生產適用於新能源汽車及物聯網的PCB 產品。2017年10月,公司擴產專案部分竣工,產線開始調試並試運行。擴產項目以工業4.0為核心思想,將項目建設成為集自動化、資訊化、數位化為一體的智慧綠色生態工廠,預計2018年底實現全面達產,預計新增年銷售額15億以上,並大幅提升公司運營效率和產品競爭力。

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預計勝宏科技2018/2019/2020年收入分別為35/47/6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1/5.8/7.9億,增速為45%/42%/35%。考慮到公司高成長性和動態估值,參考目標PEG=0.8,給予2018年PE 33X,目標市值134億,上升空間14%,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智慧工廠經營效率與產能利用率待考;美元匯率下降風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