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你以為僅僅是車展熱門?無人駕駛還受准入辦法青睞

4月25日, 第十五屆北京國際車展盛大開幕, 吸引了來自全球範圍的企業及品牌, 新能源、智慧互聯以及新造車勢力雲集也讓這次車展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新能源車作為時下最熱門的車型, 幾乎遍佈了各個展臺。 根據北京車展官方的消息, 本屆車展的新能源車型達到了174輛, 其中來自中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達到了124台, 規模空前盛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 中國已經領先於日本、德國、美國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創新基地。

無人駕駛也是各個車企爭相在本次月臺展示的重點內容, 隨著互聯網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滲透, 各大車企在AI人車交互、車聯網、無人駕駛技術等多項智慧技術方面加速覆蓋新車型。 同時各個展臺的移動出行體驗讓人耳目一新, 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在前不久召開的博鼇論壇上, 關於汽車行業外資股比放開和降低關稅的消息給資本市場帶來了震動。

有輿論指出, 汽車股比的放開有可能會收緊汽車的准入條件, 對於搭載智慧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搭載了新技術的產品有不利影響。

不過, 4月18日工信部發佈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許可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不僅為智慧網聯汽車, 無人駕駛汽車等創新技術產品的進入做好了鋪墊, 同時也對準入車型做出了精簡, 簡化了申請的流程, 明確了僵屍車企的退出機制。

一直以來, 法規對於汽車企業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等方面的法規不夠完善, 使得一些車輛獲得准入許可困難, 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汽車行業的發展。

《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 針對汽車企業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的標準放寬, 針對不滿足或者不適用現行標準法規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的運用, 可經過評估豁免部分或全部要求。

儘管現在無人駕駛技術還未能准入, 但是《管理辦法》讓我們看到了無人駕駛准入的希望, 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相應法規的完善, 無人駕駛技術終會應用到准入車型中。

《管理辦法》同時將《摩托車管理辦法准入生產實施細則》、《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等十個許可管理檔進行整合。 統一管理將改變以往不同類別車輛生產企業准入許可規則分散在不同檔中的情況,

同時刪除了過細的規則, 方便企業申請。

《管理辦法》也將原來19類過於細分的企業管理精簡調整為乘用車類、貨車類、客車類、專用車類、摩托車類、掛車類六個類別, 企業獲得某個類別的生產許可後, 在該類別內依據市場情況生產新產品時, 將不必再次申請准入許可,大大減輕了企業的負擔,方便企業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經營,而且節省了申請許可的精力與時間。

比如在乘用車方面,原先的分類為轎車類和其它乘用車類,當汽車生產企業只擁有轎車類的生產許可時,它在推出SUV車型時還需要申請其它乘用車類的准入許可,然後產品才能進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公式中,過程非常複雜。

而將乘用車劃為一個類別後,汽車生產企業無論是推出轎車還是SUV車型都不必再次申請企業准入許可。

而且《管理辦法》還推行企業產品系族管理,鼓勵企業對於同一系族的產品按照系族申請產品准入,這樣同一系族內的產品生產企業只需申請一次生產許可。

工信部指出,車輛產品系族管理全面推廣後,產品的准入類型將降幅三分之一以上。

同時,《管理辦法》優化了監測過程,放權給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在企業集團試點開展自我檢驗。也對僵屍企業制定了退出制度,對僵屍企業進行公示,其新申報產品不得進入公告,不辦理僵屍企業許可變更。

《管理辦法》的執行能夠推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許可管理改革,縮減審批範圍、優化管理流程,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汽車產業健康持續高品質發展,同時也為無人駕駛、智慧網聯的准入奠定了基礎。

將不必再次申請准入許可,大大減輕了企業的負擔,方便企業根據市場情況隨時調整經營,而且節省了申請許可的精力與時間。

比如在乘用車方面,原先的分類為轎車類和其它乘用車類,當汽車生產企業只擁有轎車類的生產許可時,它在推出SUV車型時還需要申請其它乘用車類的准入許可,然後產品才能進入《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新產品公式中,過程非常複雜。

而將乘用車劃為一個類別後,汽車生產企業無論是推出轎車還是SUV車型都不必再次申請企業准入許可。

而且《管理辦法》還推行企業產品系族管理,鼓勵企業對於同一系族的產品按照系族申請產品准入,這樣同一系族內的產品生產企業只需申請一次生產許可。

工信部指出,車輛產品系族管理全面推廣後,產品的准入類型將降幅三分之一以上。

同時,《管理辦法》優化了監測過程,放權給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在企業集團試點開展自我檢驗。也對僵屍企業制定了退出制度,對僵屍企業進行公示,其新申報產品不得進入公告,不辦理僵屍企業許可變更。

《管理辦法》的執行能夠推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許可管理改革,縮減審批範圍、優化管理流程,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汽車產業健康持續高品質發展,同時也為無人駕駛、智慧網聯的准入奠定了基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