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國股市裡永遠賺錢的三種人,讀懂此文,股市就是你的“提款機”

導語:我們先看看一個小故事, 這個故事很透明了說出了90%散戶的現狀:

有位叫大橋的鄰居, 兒子磊磊天天吵吵著讓大橋給買部手機, 說同學們都有就他一人沒有。 當時股市瘋漲, 在股市裡的大橋正躊躇滿志, 哪有時間搭理兒子。 恰逢磊磊放暑假, 見爸爸天天去交易大廳“上班”, 跟著去了幾次, 竟然央求大橋給他一萬塊, 他也要炒, 並放出豪言:“賠了算我的!”大橋很高興, 自詡“虎父無犬子”, 就拿了一萬塊讓他折騰去。 沒想到, 一個月下來, 磊磊拿股市裡賺的錢買了一部好手機, 然後把本金還給大橋。 大橋問他:“賺錢了你為何不炒了?”磊磊反問:“我目的達到了,

那麼貪幹嗎?”

或許磊磊只是在適當的時機幹了適當的事, 但他的心態值得學習。 如今, 大橋還在炒股, 只是由當初的躊躇滿志變得低調再低調。 偶然聊起股票, 一臉苦笑:“我還不如我兒子。 ”

貪婪是炒股的大忌, 道理人人都懂, 可實際操作起來, 有幾人能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

因此, 要炒股, 首先得有一個好心態, 賺錢時要控制欲望, 不貪不躁, 及時收手, 免得貪婪過後是後悔:“當初那麼高時我咋沒賣啊……”

炒股鐵律:

1、只買上升軌道的股票, 不買下降軌道的股票, 如果股票一直在上升軌道, 就應該把握住機會, 堅持持有, 千萬不要腦袋一熱就賣掉!

2、在上升軌道的下沿買進股票, 然後持有, 等到上升軌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時, 就要果斷賣出, 不要猶豫。

3、對於那些局面複雜、自己看不清的股票, 千萬不要貿然進去, 柿子撿軟的捏, 炒股也是一樣。

4、不要把所有的錢一次性買進同一檔股票, 即便你非常看好它, 而且事後證明你是對的, 也不要一次性買進。

因為市場瞬息萬變, 誰也不知道明天發生什麼, 總有可能買得更低, 或者有更好的機會買進。

5、如果你誤買了下降軌道中的股票, 一定要趕緊賣出, 避免損失擴大。

6、如果買的股票目前還沒有損失, 但已經進入下降軌道, 也要趕緊退出觀望。

7、不是上升軌道的股票, 根本不要看。 管它將來怎麼樣, 不要陪主力去建倉。 散戶可沒時間陪他們耗著。

8、贏錢時加倉, 輸錢時減碼, 如果你不想死得快而想賺得快, 這是唯一的方法。

9、不要相信業績, 那只代表過去, 不代表將來。

10、炒股是在炒將來, 而不是過去。

11、不要幻想自己能賺錢而老是去做短線, 每天進進出出。 頻繁進出, 可能會給你帶來快感, 但是會讓你損失很多的錢, 唯一受益的就是證券公司,

而且你不會有那麼高的水準, 你也不是莊家。 不要買太多的股票, 最好不要超過五隻。 你沒有那麼多精力看著它們。 這就像如果你想娶五個老婆, 即便你身體夠好, 你也滿足不了你的老婆們。 韋小寶的故事只發生在小說裡。

12、股票很便宜了, 跌了很多了, 不是你買入的理由, 永遠不是!它還可能更加便宜!

13、股票很貴了, 已經漲了很多了, 也不是你拒絕買入或者賣出的理由。 它還可能漲得更高!

股票的漲跌由主力撐控

簡單的說,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 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 漲跌根本上就是炒作出來的。 有了主力, 有題材可以借題材、發揮題材;沒有題材可以造題材、編題材、挖題材, 公司派也會提供題材。 沒有主力,

再好的題材也不是題材, 沒有主力炒作的股票根本不會動, 你只能看別人漲你不漲, 望股價興歎。 那麼大盤的漲跌呢?大盤的漲跌是一群主力合力造的, 沒有他們, 就沒有大盤的波動。 如果他們看法不一致, 動作不一致, 方向不一致也造不出大波動。

沒有主力, 再好的題材, 再好的概念, 再多的理由, 一樣是一潭死水。 你知道了漲跌的源頭是有主力介入, 因此, 我們散戶不要與主力為敵, 而要瞄準主力, 瞭解主力, 跟定主力。 有主力作莊, 你就要與主力為伍, 與莊家共舞, 沒有人能替你賺錢, 除了主力莊家之外。

與大勢同步的莊就是好莊。 主力也不是散財童子, 他的目標也是你帳號裡的銀子, 因此他不但是莊家, 也可能是魔鬼, 專門坑殺散戶的魔鬼。 進入股市要與莊家共舞,不要與魔鬼共舞,因為,與魔鬼共舞終究會有沉淪的一天。然而,要如何才能發現何者是可以幫你賺錢的莊家?何者是壞心腸的魔鬼呢?答案就是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查看出其狐狸尾巴,正如同交友一般,從其應對進退行事細節查看其心性。

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沒有理清這個思路之前,你學再多的分析,都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信不信由你。水能載舟,也可覆舟。思想能產力量,力量能生財富,但相同的,力量用得不當,也可讓你喪失財富。

漲的時候不要看太好,跌的時候不要看太壞。保持幾分樂觀,也保持幾分戒心,才能在股市長存久安。主力企圖心強的漲多一點,企圖心不夠的就晃來晃去,主力已經出貨完畢的就是自由落體。

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這是最簡單不過的多空型態的判斷原則了,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吧!如果你會了這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也就不會被跌一兩天的盤給嚇著了,會了這個大原則,這兩天收黑你會如何看待?有人含淚殺出,有人含笑等待,懂與不懂就差在這裡而已。會了這個,你最少已經比50%以上的人強了,信不信?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盤要先看大盤,再看類股,最後才挑個股,為什麼呢?順勢而已吧,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莊家作浪就是要人跟進,如果都沒有人跟進,最後買了一堆籌碼要丟給誰呢?你只要知道莊家不是阿呆就好了。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同樣的,沒有類股作背景的漲升,也是持續不久的,這是選浪和分辨好浪壞浪時,你先要知道的。

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莊家沒說賣出之前,我們就繼續和他玩,莊家的訊號知道吧,如果還不知道,再回去畫圓圈,要能瞭解莊家的語言,才能和莊家愉快的共舞。為什麼這裡是賣點?對了!高不過前天的高,低破了前一根k線的低嘛。這就是起跌k線。至於要跌多少?就看何時出現止跌和起漲了,買賣的技巧其實是很簡單的,衝浪的方法也不難,不需捨近求遠, 想了老半天、思考了老半天, 最後還是無語問蒼天!

開車到了平交道,你會看到一個警示牌,寫著“停、看、聽”,從巷子出來,你也會自重的減速,看看有無來車,這是很平常的交通規則,卻使駕駛人有了自動反應這是路感。換成股市的術語叫做盤感吧,股市也是如此,當情勢看好時,大家一直往上看,愈看愈高,卻未注意關卡已到,必須“停、看、聽”一番。當下跌了幾天,就一路往下看,愈喊愈低,卻沒注意指針已在低檔,再跌有限。

股市乘浪要看天色,浪的高低要看官意。

貪與懼是操作上的兩大敵人,對看盤族來說,是藏在心裡的無形殺手,往往投資人在被自己“謀殺”了之後還不自知。害怕資金縮水,手中有多單,就怕它跌,尤其若到了成本之下,更是恐懼之心油然而生。若上漲就歡喜,真巴不得再漲快一點,而忘了戒慎小心,這是人類的本性如此,怪不得天怨不得人,而莊家正好利用這種人性的弱點上下其手,故意讓你起貪心來追價,好把股票賣給你,殺得讓你起懼意而殺低,然後它又一把撈起,簡單的說,莊家工于心計,我們輸的不是技術而是心理。

其實股價(尤其是指數)的波動,有其自然的節奏,它會依循供需法則,往阻力最小之路線前進,我們只是依照過去統計的機率模式,找出它可能的路線,做我們的買賣決策。

k線的浪頭是轉折的起點,每天選五檔浪做預備,符合切入標準就勇敢進場,進場三天內,你可以知道莊家要不要造浪,有沒有出現莊家都守不住的點,出現了,你就趕快跑,沒出現就是續抱,如果一直都不動,也不必和他耗,反正隨時有預備的股票可以替入。

續抱以後的k線如何,並不是挺重要的,因為此時,我喜歡用均線來控盤,均線是最美麗的浪,平滑、穩定、不必什麼判斷,更重要的,均線其實是一種很好用的趨勢指針,有方向、有力道、有轉折。

其實,談的最多的就是均線,也就是控盤線,操作上主要的依據也是控盤線,如果你想在市場上輕鬆操作,均線是你必須用心去挖掘鑽研的一門功課,均線裡面有無盡的寶藏,均線好比一條連通管,可以將股票市場上的資金無聲無息的引到你的戶頭,雖然未必會變成爆發戶,但乾旱期也不必擔心沒水喝。

等待,就是等量價k線作最後的確認,是確認莊家也出手了的訊號而已。莊家是要替我們賺錢的人,但你也要看得懂莊家的訊號。

“唯有高檔賣出,才是獲利,唯有低檔時,你有錢可以買入,才是贏家。”賣出後,就好整以暇的等待低接的買點吧!“休息”也是一種操作哦!

股市最後的贏家,是那些會休息的人。看好後買進,買進後就休息,等待賣點,賣出後又休息,等待買點。

老投資人常告誡我們“順勢而為”,“看得準時進場,看不準時觀望,看不懂時休息。”有的人深怕營業員太閑,沒業績,每天都參與交易。短進短出的結果,只是減少荷包裡的銀子,增加自己受傷的機會,尤其是在空頭的浪中,一日做三回,做到荷包瘦的彼彼皆是。

多頭時做多,空頭時做空,箱型整理時,可以少量高出低進,短線應對。但當大盤無量無價的情況下,我的建議是“休息”。這是股市的節奏,抓到節奏才會舞姿曼妙,悟透節奏才能與盤共舞。其實,休息也是一種操作。大盤無量之時,波動必定很小,所謂水淺無大魚,沒有成交量的盤,必定非常沉悶,與其在此時費神進出,不如去旅遊走走。每年年底或暑假,大戶人家會結伴去國外旅遊,慰勞一下一年的辛苦,那麼你何不也暫時離開,忘掉行情,逍遙一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何妨放鬆一下自己,讀幾本好書,拜訪朋友,陪陪家人,看看風景,說不定你可以在休息中發現一種新的觀念,對自己的操作有一番新的看法。

有很多期貨贏家都是做波段的,盤中不看盤,只看日線收盤點決定多空。

有句話說“不看盤的人賺最多”,信不信?為什麼呢?離電視牆愈近的人愈容易貪,離電視牆愈近的人愈容易怕,離電視牆愈近的人愈容易手癢,不知你同意否?

放大你的格局,不但要只看點,也要注意面。只看點,容易見樹不見林,會看點線面,才可見樹又見林。

散戶應該遵守的兩條準則

第一原則:止損的原則

止損的原則我有這樣的注解:

第一、任何準備用於投機的操作,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指標的、形態的、還是莊家的,都必須有止損的設置,這是鐵的紀律。不怕因為止損少賺錢,即使出現這樣的情況一百次也不要緊,還有機會,就怕該止損的沒有止損,一次就受不了。

第二、投機的順勢操作,止損點的設置應該離自己的價格遠一些,以防振盪出現,一般講,之間距離要大於4%。1997年12月中旬,我感覺到業績浪即將來臨,趕緊買了些績優股,小天鵝就是其中一支。12月16日再次在22.70元買入。從K線圖上可以看出,當時的小天鵝已從21.00~22.00元的橫盤區域上升到22.00~23.00元的橫盤區域,買入就是順勢操作,當時我把止損設在21.90元。結果後面幾天是振盪,股價跌得厲害,考慮到是順勢操作,又有可能是莊家故意作出的漲前跌,就把止報點下移至21.50元,結果價格最低深至21.70元就掉頭上漲了。

第三、投機的逆勢操作,止損點的設置應該離自己的價格近一些,比如蘇三山。蘇三山之前已經存在一個下降的趨勢。這時要抄底買入,就屬於逆勢操作,價格與止損價之間的距離要小一些,一般不大於3%~4%。如果止損錯誤,價格翻轉後還有機會。

那麼,在一輪上漲的行情中,如果在上漲之前有了這支股票,上漲過程中平倉出局也該算逆勢操作。如果平倉之後價格一漲再漲,該賺的盈利沒有得到,是否也該算是一種損失而在操作上有所動作呢?從原理上講,是需要在更高的價位買入的。因為一輪趨勢在沒有出現明顯翻轉跡象時,順勢操作是沒有錯的。但這裡會出現一個心理調整的大問題。由於平倉行為顯示出你認為價格較高,風險加大,所以恐懼心態已經出現,這時候若要在踏空以後再追入,把之前的認空思路扭轉成認多,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礙,而克服的過程既需要花費精力,又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一段時間以後的行情無疑更難把握。我還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就是在踏空以後再一次在高位殺入時,思路即便調整,心態也極不穩定,往往經受不住行情的振盪,最終認虧了事。

我的經驗多次告訴我,踏空後的追漲風險極大,風險來自於市場和更加脆弱的心態。

所以,止損原則的第四條注解是踏空以後雖然理論上應該追漲補倉,但經驗告訴我最好是放棄。還是許多股票等待發掘,何必一棵樹上吊死呢?

第二原則:資金量大小的原則

第一、資金量大小與市場狀態相一致。市場行為中有三個要素——價格、成交量和時間。市場一般在兩種狀態下搖擺,一種是活躍狀態,成交活躍,價格波動大;另一種是平衡狀態,成交量小,價格起伏不大。前一種狀態往往持續時間比較短,後一種狀態持續時間較長。很多散戶在市場處於平衡狀態時,滿倉操作,雖然風險不大,但想盈利也困難,往往大趨勢降臨時卻不能有更多資金參與了。所以,資金在市場處於平衡狀態時,應參與較少,而市場處於活躍狀態時,應參與較多。從投機角度講,善於打殲滅戰是個不錯的策略,用較大的資金量持有一支有信心的股票,一般回報比較豐厚。

第二、資金量大小與自身狀態相一致。自身狀態是自己的興奮週期、體力週期、注意力集中程度等,當然還包括看不見、摸不著的運氣。自身狀態是一個非常容易忽視的問題。一是投機活動類似於長跑比賽,需要耐力作支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必須學會保持體力。二是在保持力量完成全程的前提下,為了爭得領先,還必須有一定的爆發力,以便在關鍵時刻進行衝刺。三是高手比賽時,總能在比賽前把自己各方面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態,在股市中也確實有此需要。四是運氣是個不能不講卻又很不好講的問題,但它確實存在。有時候你下單連戰連捷,好不暢快,猶如財神附體,有時卻惡運當頭,想翻身也難。往往當惡運降臨時,人們還特別容易犯倔脾氣。我原先作期貨時有個好朋友,先是與財神交了朋友,從3萬元起家,一直掙到100余萬元,一個中級款爺誕生了。然後運氣變壞,卻死活不肯罷手。最後疲憊不堪,一切又恢復了原狀。其實運氣就是各種因素在大環境中的綜合體現,一旦手風不順,需要趕快警惕起來,離場休息是個不錯的辦法,離市場遠一些也許看得更清楚。

總之,行為學的原則是經驗性的紀律,無法用嚴格的方法論證,但它確實存在著,影響著我們最後的結果。記得有一次在飯店吃飯,碰到許久未見的朋友,他放棄了專業而一門心思搞起了民族音樂。他說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在7個音階中,民樂本來是沒有4和7的,原因是民樂中的許多變化都來自這兩個最難掌握的半音中。最難掌握的並非是那5個非常清楚的全音,而是非常模糊的兩個半音。所以搞清模糊、掌握模糊最重要。”

決定盈虧的八條炒股真經

1、股市永遠是心理和資金的博弈場所,沒有好的心態,沒有資金保護意識,必然要在股市中慘敗。

2、“忍不住買股票,捨不得賣股票”是我們散戶虧錢的最大原因。我們散戶在資金量方面、消息管道方面、研究分析方面、人脈關係方面都比不上機構,那麼我們只能完善自己——買股票之前忍一忍,賣股票的時候果斷一些,“貪”和“怕”是股市最鋒利的兩把尖刀。

3、交通事故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是色盲,就能看到紅綠燈,然而悲哀的是很多人都“視而不見”;股市中大部分虧損不是因為技術不過關,而是因為不遵守紀律,給自己定的止損位和止盈位多半是形同虛設。

4、任何時候都不要依賴別人,股市裡最可靠的是自己。與其為機構折腰,不如自己好好去學習研究,完善自己。

5、股市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大賭場,只不過被國家允許罷了。那麼對於我們這些股民來說,既然進了股市這個賭場,願賭就要服輸,股市賺錢虧錢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心態給弄壞了。大部分賭徒就是因為心態變壞,從而陷入不斷虧錢的惡性循環。

6、股市裡面沒有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專家也未必是贏家,不是專家也未必是輸家。

7、不要盲目學太多的分析方法,因為盲目地學習只會讓我們喪失最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了什麼是黃金分割,什麼是波浪理論,知道怎樣看報表,知道了分析市場消息,卻容易忘掉“止損保命”這個最基本的原則。(理念隨筆之二十三:炒股的最高技巧,就是最簡單技巧)。

8、我們對於陌生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所以總是頻繁換股;然而陌生的東西充滿著未知的風險,很多個股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屬於哪個行業,不知道是否已經是高位,不知道上漲背後的原因,就盲目買進,結果損失慘重。因此,頻繁換股是不可取的,頻繁換股增加了我們對於股市的陌生感,頻繁換股的結局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而且錯過主升浪,頻繁換股是我們虧損的最大原因之一。

9、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股市裡也存在物極必反的道理,因此,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理性地在大漲後退出,在大跌後搶進。逆向思維,是股市中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我們要知道,股市是反人性的。

10、大盤分析固然重要,但我們買賣的是個股,我們不能買大盤。因此,少花點時間分析和討論大盤,多花點時間瞭解自己買的公司,瞭解公司的經營情況,瞭解公司的發展情況,瞭解公司的股東情況,瞭解股票的技術面,瞭解股票有哪些機構參與……這些直接關乎到我們盈虧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11、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會空倉的是師爺。

12、散戶的實力是無法和機構比的,因此,我們需要靈活作戰。第一,我們要用遊擊戰,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第二,我們要用持久戰,盯住一檔股票後,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檔股票每一年都會有一到兩次主升浪,只要能抓住主升浪,賺錢不是難事。

進入股市要與莊家共舞,不要與魔鬼共舞,因為,與魔鬼共舞終究會有沉淪的一天。然而,要如何才能發現何者是可以幫你賺錢的莊家?何者是壞心腸的魔鬼呢?答案就是從一些蛛絲馬跡中,查看出其狐狸尾巴,正如同交友一般,從其應對進退行事細節查看其心性。

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沒有理清這個思路之前,你學再多的分析,都是一點用處也沒有,信不信由你。水能載舟,也可覆舟。思想能產力量,力量能生財富,但相同的,力量用得不當,也可讓你喪失財富。

漲的時候不要看太好,跌的時候不要看太壞。保持幾分樂觀,也保持幾分戒心,才能在股市長存久安。主力企圖心強的漲多一點,企圖心不夠的就晃來晃去,主力已經出貨完畢的就是自由落體。

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這是最簡單不過的多空型態的判斷原則了,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吧!如果你會了這一個簡單的判斷方式,也就不會被跌一兩天的盤給嚇著了,會了這個大原則,這兩天收黑你會如何看待?有人含淚殺出,有人含笑等待,懂與不懂就差在這裡而已。會了這個,你最少已經比50%以上的人強了,信不信?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盤要先看大盤,再看類股,最後才挑個股,為什麼呢?順勢而已吧,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莊家作浪就是要人跟進,如果都沒有人跟進,最後買了一堆籌碼要丟給誰呢?你只要知道莊家不是阿呆就好了。沒有大盤作背景的漲升,總是持續不久的,同樣的,沒有類股作背景的漲升,也是持續不久的,這是選浪和分辨好浪壞浪時,你先要知道的。

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莊家沒說賣出之前,我們就繼續和他玩,莊家的訊號知道吧,如果還不知道,再回去畫圓圈,要能瞭解莊家的語言,才能和莊家愉快的共舞。為什麼這裡是賣點?對了!高不過前天的高,低破了前一根k線的低嘛。這就是起跌k線。至於要跌多少?就看何時出現止跌和起漲了,買賣的技巧其實是很簡單的,衝浪的方法也不難,不需捨近求遠, 想了老半天、思考了老半天, 最後還是無語問蒼天!

開車到了平交道,你會看到一個警示牌,寫著“停、看、聽”,從巷子出來,你也會自重的減速,看看有無來車,這是很平常的交通規則,卻使駕駛人有了自動反應這是路感。換成股市的術語叫做盤感吧,股市也是如此,當情勢看好時,大家一直往上看,愈看愈高,卻未注意關卡已到,必須“停、看、聽”一番。當下跌了幾天,就一路往下看,愈喊愈低,卻沒注意指針已在低檔,再跌有限。

股市乘浪要看天色,浪的高低要看官意。

貪與懼是操作上的兩大敵人,對看盤族來說,是藏在心裡的無形殺手,往往投資人在被自己“謀殺”了之後還不自知。害怕資金縮水,手中有多單,就怕它跌,尤其若到了成本之下,更是恐懼之心油然而生。若上漲就歡喜,真巴不得再漲快一點,而忘了戒慎小心,這是人類的本性如此,怪不得天怨不得人,而莊家正好利用這種人性的弱點上下其手,故意讓你起貪心來追價,好把股票賣給你,殺得讓你起懼意而殺低,然後它又一把撈起,簡單的說,莊家工于心計,我們輸的不是技術而是心理。

其實股價(尤其是指數)的波動,有其自然的節奏,它會依循供需法則,往阻力最小之路線前進,我們只是依照過去統計的機率模式,找出它可能的路線,做我們的買賣決策。

k線的浪頭是轉折的起點,每天選五檔浪做預備,符合切入標準就勇敢進場,進場三天內,你可以知道莊家要不要造浪,有沒有出現莊家都守不住的點,出現了,你就趕快跑,沒出現就是續抱,如果一直都不動,也不必和他耗,反正隨時有預備的股票可以替入。

續抱以後的k線如何,並不是挺重要的,因為此時,我喜歡用均線來控盤,均線是最美麗的浪,平滑、穩定、不必什麼判斷,更重要的,均線其實是一種很好用的趨勢指針,有方向、有力道、有轉折。

其實,談的最多的就是均線,也就是控盤線,操作上主要的依據也是控盤線,如果你想在市場上輕鬆操作,均線是你必須用心去挖掘鑽研的一門功課,均線裡面有無盡的寶藏,均線好比一條連通管,可以將股票市場上的資金無聲無息的引到你的戶頭,雖然未必會變成爆發戶,但乾旱期也不必擔心沒水喝。

等待,就是等量價k線作最後的確認,是確認莊家也出手了的訊號而已。莊家是要替我們賺錢的人,但你也要看得懂莊家的訊號。

“唯有高檔賣出,才是獲利,唯有低檔時,你有錢可以買入,才是贏家。”賣出後,就好整以暇的等待低接的買點吧!“休息”也是一種操作哦!

股市最後的贏家,是那些會休息的人。看好後買進,買進後就休息,等待賣點,賣出後又休息,等待買點。

老投資人常告誡我們“順勢而為”,“看得準時進場,看不準時觀望,看不懂時休息。”有的人深怕營業員太閑,沒業績,每天都參與交易。短進短出的結果,只是減少荷包裡的銀子,增加自己受傷的機會,尤其是在空頭的浪中,一日做三回,做到荷包瘦的彼彼皆是。

多頭時做多,空頭時做空,箱型整理時,可以少量高出低進,短線應對。但當大盤無量無價的情況下,我的建議是“休息”。這是股市的節奏,抓到節奏才會舞姿曼妙,悟透節奏才能與盤共舞。其實,休息也是一種操作。大盤無量之時,波動必定很小,所謂水淺無大魚,沒有成交量的盤,必定非常沉悶,與其在此時費神進出,不如去旅遊走走。每年年底或暑假,大戶人家會結伴去國外旅遊,慰勞一下一年的辛苦,那麼你何不也暫時離開,忘掉行情,逍遙一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何妨放鬆一下自己,讀幾本好書,拜訪朋友,陪陪家人,看看風景,說不定你可以在休息中發現一種新的觀念,對自己的操作有一番新的看法。

有很多期貨贏家都是做波段的,盤中不看盤,只看日線收盤點決定多空。

有句話說“不看盤的人賺最多”,信不信?為什麼呢?離電視牆愈近的人愈容易貪,離電視牆愈近的人愈容易怕,離電視牆愈近的人愈容易手癢,不知你同意否?

放大你的格局,不但要只看點,也要注意面。只看點,容易見樹不見林,會看點線面,才可見樹又見林。

散戶應該遵守的兩條準則

第一原則:止損的原則

止損的原則我有這樣的注解:

第一、任何準備用於投機的操作,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指標的、形態的、還是莊家的,都必須有止損的設置,這是鐵的紀律。不怕因為止損少賺錢,即使出現這樣的情況一百次也不要緊,還有機會,就怕該止損的沒有止損,一次就受不了。

第二、投機的順勢操作,止損點的設置應該離自己的價格遠一些,以防振盪出現,一般講,之間距離要大於4%。1997年12月中旬,我感覺到業績浪即將來臨,趕緊買了些績優股,小天鵝就是其中一支。12月16日再次在22.70元買入。從K線圖上可以看出,當時的小天鵝已從21.00~22.00元的橫盤區域上升到22.00~23.00元的橫盤區域,買入就是順勢操作,當時我把止損設在21.90元。結果後面幾天是振盪,股價跌得厲害,考慮到是順勢操作,又有可能是莊家故意作出的漲前跌,就把止報點下移至21.50元,結果價格最低深至21.70元就掉頭上漲了。

第三、投機的逆勢操作,止損點的設置應該離自己的價格近一些,比如蘇三山。蘇三山之前已經存在一個下降的趨勢。這時要抄底買入,就屬於逆勢操作,價格與止損價之間的距離要小一些,一般不大於3%~4%。如果止損錯誤,價格翻轉後還有機會。

那麼,在一輪上漲的行情中,如果在上漲之前有了這支股票,上漲過程中平倉出局也該算逆勢操作。如果平倉之後價格一漲再漲,該賺的盈利沒有得到,是否也該算是一種損失而在操作上有所動作呢?從原理上講,是需要在更高的價位買入的。因為一輪趨勢在沒有出現明顯翻轉跡象時,順勢操作是沒有錯的。但這裡會出現一個心理調整的大問題。由於平倉行為顯示出你認為價格較高,風險加大,所以恐懼心態已經出現,這時候若要在踏空以後再追入,把之前的認空思路扭轉成認多,需要克服很大的心理障礙,而克服的過程既需要花費精力,又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一段時間以後的行情無疑更難把握。我還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就是在踏空以後再一次在高位殺入時,思路即便調整,心態也極不穩定,往往經受不住行情的振盪,最終認虧了事。

我的經驗多次告訴我,踏空後的追漲風險極大,風險來自於市場和更加脆弱的心態。

所以,止損原則的第四條注解是踏空以後雖然理論上應該追漲補倉,但經驗告訴我最好是放棄。還是許多股票等待發掘,何必一棵樹上吊死呢?

第二原則:資金量大小的原則

第一、資金量大小與市場狀態相一致。市場行為中有三個要素——價格、成交量和時間。市場一般在兩種狀態下搖擺,一種是活躍狀態,成交活躍,價格波動大;另一種是平衡狀態,成交量小,價格起伏不大。前一種狀態往往持續時間比較短,後一種狀態持續時間較長。很多散戶在市場處於平衡狀態時,滿倉操作,雖然風險不大,但想盈利也困難,往往大趨勢降臨時卻不能有更多資金參與了。所以,資金在市場處於平衡狀態時,應參與較少,而市場處於活躍狀態時,應參與較多。從投機角度講,善於打殲滅戰是個不錯的策略,用較大的資金量持有一支有信心的股票,一般回報比較豐厚。

第二、資金量大小與自身狀態相一致。自身狀態是自己的興奮週期、體力週期、注意力集中程度等,當然還包括看不見、摸不著的運氣。自身狀態是一個非常容易忽視的問題。一是投機活動類似於長跑比賽,需要耐力作支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所以必須學會保持體力。二是在保持力量完成全程的前提下,為了爭得領先,還必須有一定的爆發力,以便在關鍵時刻進行衝刺。三是高手比賽時,總能在比賽前把自己各方面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態,在股市中也確實有此需要。四是運氣是個不能不講卻又很不好講的問題,但它確實存在。有時候你下單連戰連捷,好不暢快,猶如財神附體,有時卻惡運當頭,想翻身也難。往往當惡運降臨時,人們還特別容易犯倔脾氣。我原先作期貨時有個好朋友,先是與財神交了朋友,從3萬元起家,一直掙到100余萬元,一個中級款爺誕生了。然後運氣變壞,卻死活不肯罷手。最後疲憊不堪,一切又恢復了原狀。其實運氣就是各種因素在大環境中的綜合體現,一旦手風不順,需要趕快警惕起來,離場休息是個不錯的辦法,離市場遠一些也許看得更清楚。

總之,行為學的原則是經驗性的紀律,無法用嚴格的方法論證,但它確實存在著,影響著我們最後的結果。記得有一次在飯店吃飯,碰到許久未見的朋友,他放棄了專業而一門心思搞起了民族音樂。他說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在7個音階中,民樂本來是沒有4和7的,原因是民樂中的許多變化都來自這兩個最難掌握的半音中。最難掌握的並非是那5個非常清楚的全音,而是非常模糊的兩個半音。所以搞清模糊、掌握模糊最重要。”

決定盈虧的八條炒股真經

1、股市永遠是心理和資金的博弈場所,沒有好的心態,沒有資金保護意識,必然要在股市中慘敗。

2、“忍不住買股票,捨不得賣股票”是我們散戶虧錢的最大原因。我們散戶在資金量方面、消息管道方面、研究分析方面、人脈關係方面都比不上機構,那麼我們只能完善自己——買股票之前忍一忍,賣股票的時候果斷一些,“貪”和“怕”是股市最鋒利的兩把尖刀。

3、交通事故的發生,大部分都是由於不遵守交通規則。不是色盲,就能看到紅綠燈,然而悲哀的是很多人都“視而不見”;股市中大部分虧損不是因為技術不過關,而是因為不遵守紀律,給自己定的止損位和止盈位多半是形同虛設。

4、任何時候都不要依賴別人,股市裡最可靠的是自己。與其為機構折腰,不如自己好好去學習研究,完善自己。

5、股市嚴格來說就是一個大賭場,只不過被國家允許罷了。那麼對於我們這些股民來說,既然進了股市這個賭場,願賭就要服輸,股市賺錢虧錢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的心態給弄壞了。大部分賭徒就是因為心態變壞,從而陷入不斷虧錢的惡性循環。

6、股市裡面沒有專家,只有輸家和贏家。專家也未必是贏家,不是專家也未必是輸家。

7、不要盲目學太多的分析方法,因為盲目地學習只會讓我們喪失最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知道了什麼是黃金分割,什麼是波浪理論,知道怎樣看報表,知道了分析市場消息,卻容易忘掉“止損保命”這個最基本的原則。(理念隨筆之二十三:炒股的最高技巧,就是最簡單技巧)。

8、我們對於陌生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所以總是頻繁換股;然而陌生的東西充滿著未知的風險,很多個股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屬於哪個行業,不知道是否已經是高位,不知道上漲背後的原因,就盲目買進,結果損失慘重。因此,頻繁換股是不可取的,頻繁換股增加了我們對於股市的陌生感,頻繁換股的結局是“一買就跌,一賣就漲”,而且錯過主升浪,頻繁換股是我們虧損的最大原因之一。

9、風險是漲出來的,機會是跌出來的。股市裡也存在物極必反的道理,因此,按照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理性地在大漲後退出,在大跌後搶進。逆向思維,是股市中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我們要知道,股市是反人性的。

10、大盤分析固然重要,但我們買賣的是個股,我們不能買大盤。因此,少花點時間分析和討論大盤,多花點時間瞭解自己買的公司,瞭解公司的經營情況,瞭解公司的發展情況,瞭解公司的股東情況,瞭解股票的技術面,瞭解股票有哪些機構參與……這些直接關乎到我們盈虧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11、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是師父,會空倉的是師爺。

12、散戶的實力是無法和機構比的,因此,我們需要靈活作戰。第一,我們要用遊擊戰,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第二,我們要用持久戰,盯住一檔股票後,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檔股票每一年都會有一到兩次主升浪,只要能抓住主升浪,賺錢不是難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