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唐朝詩人是怎樣“抄襲”的?

天下文章一大抄, 看你會抄不會抄。 個人認為抄襲固然不可取, 但也要看怎樣抄, 怎麼襲(繼承)。 抄襲可分三大情況:一、化用無形, 他人不知;二、活用無痕, 他人稱奇;三、佔用無恥, 他人唾棄。 且看初唐詩人是怎麼抄襲的, 我等後人又是怎麼評價它們的。

<―>化用

杜審言, 盛唐大詩人杜甫的祖父。 他曾作有一詩《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詩中頸聯為“淑氣催黃鳥, 晴光轉綠蘋”, 前半句曾襲用西晉詩人陸機——“蕙草繞淑氣, 時鳥多好音”;後半句則襲用江淹的《詠美人春遊》―——“江南二月春, 東風轉綠蘋”。 此等化用, 乃最高境界, 不露跡痕,

又得自己詩文妙趣。 此“抄襲”則更見作者博識強記、化典用故之功底。

<二>活用

王維, 初唐開元年間大詩人。 他曾作有一詩《積雨輞川莊作》, 詩中有句“漠漠水田飛白鷺, 陰陰夏木囀黃鸝”, 此等可令後人稱奇叫絕之句也逃脫不了“抄襲”之嫌———他活用了同時代當屬學習晚輩李嘉祐的詩句“水田飛白鷺, 夏木囀黃鸝”。 好在王維添上“漠漠”、“陰陰”四字便自見其妙, 氣韻生氣, 形象鮮明, 饒有情致, 頓使自家詩作精彩數倍———此“抄襲”、活用更使自家詩作超越前人, 令後人只歎他“化平淡為神奇”之詩才!

<三>佔有

宋之問, 初唐詩人, 與陳子昂、王維、賀知章、李白、孟浩然等輩並稱仙宗十友, 可見其詩文才情之優秀。 但就是這麼一位優秀詩人在看到其外甥劉希夷那首《代悲白頭翁》時,

竟然讓其外甥把詩轉讓給自己;而當外甥不允時, 竟令人用土袋活活將親外甥壓死, 並把此詩占為己有。 為了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而喪心病狂到殺人的地步, 抄襲如斯, 人已非人, 豕狗不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