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小曉”周冬雨,不等“後來”已經演技成精!

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眼看又一次引爆了中國影市, 這看似是一場偶然的狂歡, 但其中蘊含著對時代變遷的記錄, 對漂在大城市青年男女內心的深沉關懷無疑是最基本的要素,

而另一方面, 演員的選取以及演員之間相互碰撞出的火花則是電影情感外化的最好代表。 身為九零後的周冬雨, 繼《七月與安生》之後, 再一次奉獻出堪稱影后級的表演, 尤其是準確把握住少女與熟女之間細微的差別, 在看似沒心沒肺的嬉笑與淡若秋菊的表演之間, 對細節的拿捏精准到超出她現實人生的大多數體驗, 令人驚呼, 這簡直是演成精了!

《後來的我們》的敘事手法很巧妙, 現實與回憶兩段故事穿插交錯展開, 互相輝映又互成因果, 彩色與黑白兩種色調代表了主人公此刻的心情寫照。 電影開場時, 分別是現實中在飛機上的偶遇和十年前在綠皮火車上的偶遇。 在這裡面, 周冬雨兩種截然不同的亮相方式就令人印象深刻。 在綠皮火車上的周冬雨, 小小的個子裹在鮮豔的大棉衣裡, 俏皮、活潑、自然、大方又獨立, 是她一直以來在大銀幕上留給大家的印象;而在飛機上, 在黑白色調映襯下, 平淡的臉上沒有過多表情,

仍然小小的身軀, 卻有了一種成年人疲憊但仍然堅持著的倔強, 偶爾眼神中的閃爍光芒, 才讓人依稀想起, 她曾經也是一個活潑的少女。 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反應, 都統一在周冬雨的表演之中, 有延續, 有反差, 已經非常叫人驚豔。

有電影開場時“過去與現在”的鮮明對比並不足夠, 在之後的劇情故事中, 通過周冬雨的表演, 一步一步把小曉這個少女的蛻變表現了出來, 尤其是在生活的脫磨之中, 看她眼中的喜悅光芒是怎樣一點點, 有層次的消逝, 才是更見功底, 也是表明周冬雨對角色的理解和對自身表演把握更精准的部分。

請注意一點, 電影中其實交代清楚了, 小曉的父母在這個故事中是缺席的, 但是她仍然堅持每年過年都回到老家空無一人的舊居中陪伴掛在牆上的父親一起度過。 這一點很能說明性格成因, 也是時代的痕跡。 與之相反的則是始終處於父親溺愛中的見清, 在青春成長的過程中, 女性總是要比男性更早的適應社會, 更懂得遊刃有餘地去處理成人世界的關係。 所以儘管小曉在最開始一直被各種渣男欺騙, 但是卻因為她的身世和執著的追求, 並不會讓觀眾對這個角色起任何方案的情緒, 反而更生憐愛。

而當她終於選擇了見清,選擇了跟見清一道打拼之後。看似被保護的弱小一方,卻總能用弱小的身子支撐著見清,哪怕偶爾撒嬌,也是適可而止。比如對那個破沙發的執念,無傷大雅,卻讓人瞭解到小曉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只可惜,見清誤解了這種追求,把這種追求變成了對兩人關係的一種傷害!

最喜歡一個細節,是當兩人在房間裡敘舊時,見清接到孩子的視頻,小曉狼狽的躲閃著鏡頭,卻始終沒有,哪怕生出一點破壞見清家庭的想法。尷尬的動作和表情上,表現出小曉這個角色的善良和自重。而當小曉終於收到見清父親的來信時,那滴從腮邊滑落的淚水,既是感恩,也是傷懷,多年來一直追尋著的家庭的溫暖,終於在這一刻獲得圓滿,從黑白漸漸化為彩色的畫面,是釋然,也是對未來生活繼續追尋下去的勇氣。在這一刻,小曉與見清的故事告一段落,但“後來”的周冬雨,卻憑藉這個角色,深深的打動了所有觀眾!

而當她終於選擇了見清,選擇了跟見清一道打拼之後。看似被保護的弱小一方,卻總能用弱小的身子支撐著見清,哪怕偶爾撒嬌,也是適可而止。比如對那個破沙發的執念,無傷大雅,卻讓人瞭解到小曉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只可惜,見清誤解了這種追求,把這種追求變成了對兩人關係的一種傷害!

最喜歡一個細節,是當兩人在房間裡敘舊時,見清接到孩子的視頻,小曉狼狽的躲閃著鏡頭,卻始終沒有,哪怕生出一點破壞見清家庭的想法。尷尬的動作和表情上,表現出小曉這個角色的善良和自重。而當小曉終於收到見清父親的來信時,那滴從腮邊滑落的淚水,既是感恩,也是傷懷,多年來一直追尋著的家庭的溫暖,終於在這一刻獲得圓滿,從黑白漸漸化為彩色的畫面,是釋然,也是對未來生活繼續追尋下去的勇氣。在這一刻,小曉與見清的故事告一段落,但“後來”的周冬雨,卻憑藉這個角色,深深的打動了所有觀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