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又一部行銷情懷的國產電影圈錢成功,我很心疼中國觀眾們

2018年五一檔, 神奇的中國影市。

一部來頭很大又會“玩”的電影, 刷新了我們的認知, 拓展了我們的視界。

《後來的我們》

這部電影亮點十足,

噱頭眾多, 來頭很大。

無論是導演劉若英, 還是兩位主演周冬雨和井柏然, 再到K歌神曲《後來》, 都充滿了青春懷舊的味道。

跟《北京女子圖鑒》一樣, 《後來》又是個北漂的故事。

大概現在編劇都覺得北上廣深裡, 北漂最慘。

方小曉、林見清, 兩個北漂在火車上相識。

兩人約定, 要在北京打拼, 混出個名堂。

在後來的歲月裡, 他們吃盡了各種苦頭, 在無比憋屈(電影描述)的環境裡像小強一樣生存了下來。

小曉為了留在北京, 很務實的換了各種“有錢有房有權”的男友。

而見清在工作生活中受盡了委屈和屈辱, 他只能打遊戲、發脾氣打架發洩自己對生活的不滿。

兩人因為愛情走到了一起, 分分合合, 最終還是分手了。

不過, 見清事業成了, 在北京擁有了一切。

小曉在電視上看到了成功人士見清, 這一刻, 五味雜陳。

後來, 兩人在飛機上巧遇, 發生了“如果那時會怎樣”的一系列對話戲。

結局不劇透, 留給你了。

電影的情節, 大概就這樣。

情懷, 當然是有的, 畢竟前任讓人想起來就惘然傷感, “有些人一旦錯過, 就不在”。

但奶茶導演顯然過度消費了她歌裡的故事和情懷, 少了點真情流露, 更多的是文青式矯揉做作。

電影通篇就像是流水帳, 或者超大型表演式MV, 要不就是網路過氣金句配樂朗誦。

還有許多人都在吐槽的三觀不正。

已婚男有妻有子, 和前女友開房聊天, 回憶當年純情歲月。

聊著聊著, 談到第一次到底誰先脫得衣服.......

你相信他們是在“純潔”講故事嗎?

不管你信不信男女之間有純友誼, 我相信編劇的三觀有點歪。

然後男主接了電話,老婆打來的。

為了證明自己清白,男主打開攝像頭拍房間全景,女主東躲西藏繞柱走。

這是我今年看過最尷尬的電影片段了,真不敢相信這還是一部標榜情懷的青春愛情片。

男主的人設腦回路也很清奇,他的擇偶觀相當獨到:

“我覺得你是我見過最特別的女孩,你會打牌,會喝酒還會罵人。”

正常女孩:???

男主最後事業成功,靠得還是遊戲。

但全片沒見過他怎麼設計遊戲,運營推銷遊戲,把遊戲做得更好,只見他一個勁敲鍵盤點滑鼠打遊戲,自己女朋友跑了都不知道。

不知道這樣的成功案例,會誤導多少年輕人,讓他們走上以為輕輕鬆松打打遊戲就能創業成功的不歸路。

全片也都在刻意製造淚點,陶醉於自我感動中。

兩位主演表白時聲淚俱下,但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尷尬。

通篇故作感動,其實都不如最後老父親(田壯壯 飾演)的一封家書感人。

“兩個人的緣分,只要能不負這份緣分就好,想不負一生很難。”

這一段臺詞樸實無華,沒有一句煽情的話,卻催人淚下。

當然,對電影的吐槽,都不是重點。

眾所周知,《後來》電影之外的故事,要比電影故事“精彩”多了。

上映前,預售票房(超1億),4月28日首日票房2.8億。

這個票房成績,堪稱年度奇跡之一,已經有媒體預言《後來》突破20億都不在話下。

但是,當天晚上(4月28日)就發生了逆轉。

按電影票房公佈的資料,武漢萬達影院一共退票4千多張,東莞的萬達影院共退票2千張。

在全國範圍內,僅萬達的退票就突破9萬多張,據說萬達影院的退票損失超過百萬。

第二天,貓眼發出官方聲明,稱發現退票涉及票房達1千多萬,證據已提交相關主管部門協助調查。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刷個1000多萬就能把票房拉到3億了。

嘖嘖,這投入產出比,炒股都沒這賺的快啊。

暗箱操作,虛假爆倉(大量購票固定排期)。

導致大戶跟進(影院增加排片占比),散戶盲目跟進(顧客選擇減少,羊群效應),增持人數(真實購票)加多。

再後臺退票,退票的空位會立馬被散戶擠入……

這種擾亂電影市場的行為,絕對是新時代教科書般的操盤手段。

這一波操作,真讓人窒息。

先不說票房造假,問個終極問題——

為什麼我們總在電影院裡看到爛片?

馮小剛說過,“中國爛片多,那是垃圾觀眾多”。

這話只對了一半。

中國爛片多,那不僅是觀眾審美的原因,也跟到處投機謀利的資本有極大關係。

爛片多,是因為想賺快錢、撈大錢的有錢人多。

多少人都想在中國票房市場裡投機一把,快進快出撈快錢,賺一把就走。

雖然我們深惡痛絕,但現實很殘酷,資本的力量是無法阻擋的。

只要能賺錢,就會有高度工業化的流水線作業。

有人投錢,就有人會拍,有人寫劇本,有人做行銷,把一部爛片迅猛推向市場。

空手套白狼那一套,在中國影市同樣玩得開。

你也能看出來,《後來》完全是複刻《前任3》的套路。

《前任3》的票房成功至今是個謎,但它的爆發模式給了幕後資本太多啟發。

錢來的這麼容易,只用找個有情懷的項目包裝下,找幾個大家不怎麼討厭的演員來演一下,然後用炒股式的操作手段來一波,大錢就嘩嘩嘩來了。

錢來的這麼容易,還辛辛苦苦拍個屁電影啊。

票房高,賺錢了,大家都能分贓,這種好事誰不幹?

但是,最終受傷害的誰?

那必然是中國觀眾們,那些有花了錢買票去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們。

這種涸澤而漁的捕魚方法,傷天害理。

不止傷害了同行,影響了其他電影正常排片,也許會讓觀眾們在上當之後排斥國產電影。

觀眾被欺騙,真正的好片沒人看,真正需要支援的國產好片沒人再去支持。

所有人都想說,你們資本的眼裡只有錢,不害臊嗎?

一堆爛片吹上了天,吹自己跟吹氣球一樣,謊言終究會破,這有什麼用?

但說句洩氣的話,現在的資本,已經不怎麼在意觀眾如何評價了,只要能賺錢,怎麼來錢快,那就怎麼整。

《前任3》評分只有5.7,但你看新聞報導,全是如何成功做票房經驗分享。

是啊,那些到處投機的資本,在房市推高了房價,在股市裡收割了一輪又一輪的韭菜,你看有誰變成全民公敵了?

現在,輪到電影市場了。

當那些資本大佬們揮舞起收割的鐮刀,我們無力阻擋。

他們漫天揮灑著鈔票,到處是虛假的吹捧聲,我們躲不掉。

當他們收買了輿論為之洗白,用盡了各種方法讓票房虛高,把電影評分變得好看,中國觀眾們的命運也就這麼被“定”了——

被騙進電影院的命運,無可改變。

真正應該是上帝的人,變成了被收割的冤大頭。

這種事情魔幻嗎?

一點都不,社會社會。

好在,這一屆觀眾是可以的。

他們用評論、評分、點Zan,表達了對電影的真實態度。

《後來》一路評分從7分降到6.1,預計還會再降。

雖然電影打分不應該被電影本身之外的因素所影響,但這件事與眾不同。

拉低評分,會讓更多的觀眾不至於被虛高的票房迷花了眼。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保持清醒頭腦,學會獨立思考,提高自己審美,比什麼都重要。

後來的我們,總會學著長大。

後來的我們,會笑著對爛片說滾蛋。

後來的我們,想起2018年,也許會自豪地說——

這屆中國觀眾們,很可以。

ps.以此紀念,2018年五一檔,中國電影行業的魔幻時刻。

我相信編劇的三觀有點歪。

然後男主接了電話,老婆打來的。

為了證明自己清白,男主打開攝像頭拍房間全景,女主東躲西藏繞柱走。

這是我今年看過最尷尬的電影片段了,真不敢相信這還是一部標榜情懷的青春愛情片。

男主的人設腦回路也很清奇,他的擇偶觀相當獨到:

“我覺得你是我見過最特別的女孩,你會打牌,會喝酒還會罵人。”

正常女孩:???

男主最後事業成功,靠得還是遊戲。

但全片沒見過他怎麼設計遊戲,運營推銷遊戲,把遊戲做得更好,只見他一個勁敲鍵盤點滑鼠打遊戲,自己女朋友跑了都不知道。

不知道這樣的成功案例,會誤導多少年輕人,讓他們走上以為輕輕鬆松打打遊戲就能創業成功的不歸路。

全片也都在刻意製造淚點,陶醉於自我感動中。

兩位主演表白時聲淚俱下,但我的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尷尬。

通篇故作感動,其實都不如最後老父親(田壯壯 飾演)的一封家書感人。

“兩個人的緣分,只要能不負這份緣分就好,想不負一生很難。”

這一段臺詞樸實無華,沒有一句煽情的話,卻催人淚下。

當然,對電影的吐槽,都不是重點。

眾所周知,《後來》電影之外的故事,要比電影故事“精彩”多了。

上映前,預售票房(超1億),4月28日首日票房2.8億。

這個票房成績,堪稱年度奇跡之一,已經有媒體預言《後來》突破20億都不在話下。

但是,當天晚上(4月28日)就發生了逆轉。

按電影票房公佈的資料,武漢萬達影院一共退票4千多張,東莞的萬達影院共退票2千張。

在全國範圍內,僅萬達的退票就突破9萬多張,據說萬達影院的退票損失超過百萬。

第二天,貓眼發出官方聲明,稱發現退票涉及票房達1千多萬,證據已提交相關主管部門協助調查。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刷個1000多萬就能把票房拉到3億了。

嘖嘖,這投入產出比,炒股都沒這賺的快啊。

暗箱操作,虛假爆倉(大量購票固定排期)。

導致大戶跟進(影院增加排片占比),散戶盲目跟進(顧客選擇減少,羊群效應),增持人數(真實購票)加多。

再後臺退票,退票的空位會立馬被散戶擠入……

這種擾亂電影市場的行為,絕對是新時代教科書般的操盤手段。

這一波操作,真讓人窒息。

先不說票房造假,問個終極問題——

為什麼我們總在電影院裡看到爛片?

馮小剛說過,“中國爛片多,那是垃圾觀眾多”。

這話只對了一半。

中國爛片多,那不僅是觀眾審美的原因,也跟到處投機謀利的資本有極大關係。

爛片多,是因為想賺快錢、撈大錢的有錢人多。

多少人都想在中國票房市場裡投機一把,快進快出撈快錢,賺一把就走。

雖然我們深惡痛絕,但現實很殘酷,資本的力量是無法阻擋的。

只要能賺錢,就會有高度工業化的流水線作業。

有人投錢,就有人會拍,有人寫劇本,有人做行銷,把一部爛片迅猛推向市場。

空手套白狼那一套,在中國影市同樣玩得開。

你也能看出來,《後來》完全是複刻《前任3》的套路。

《前任3》的票房成功至今是個謎,但它的爆發模式給了幕後資本太多啟發。

錢來的這麼容易,只用找個有情懷的項目包裝下,找幾個大家不怎麼討厭的演員來演一下,然後用炒股式的操作手段來一波,大錢就嘩嘩嘩來了。

錢來的這麼容易,還辛辛苦苦拍個屁電影啊。

票房高,賺錢了,大家都能分贓,這種好事誰不幹?

但是,最終受傷害的誰?

那必然是中國觀眾們,那些有花了錢買票去電影院看電影的觀眾們。

這種涸澤而漁的捕魚方法,傷天害理。

不止傷害了同行,影響了其他電影正常排片,也許會讓觀眾們在上當之後排斥國產電影。

觀眾被欺騙,真正的好片沒人看,真正需要支援的國產好片沒人再去支持。

所有人都想說,你們資本的眼裡只有錢,不害臊嗎?

一堆爛片吹上了天,吹自己跟吹氣球一樣,謊言終究會破,這有什麼用?

但說句洩氣的話,現在的資本,已經不怎麼在意觀眾如何評價了,只要能賺錢,怎麼來錢快,那就怎麼整。

《前任3》評分只有5.7,但你看新聞報導,全是如何成功做票房經驗分享。

是啊,那些到處投機的資本,在房市推高了房價,在股市裡收割了一輪又一輪的韭菜,你看有誰變成全民公敵了?

現在,輪到電影市場了。

當那些資本大佬們揮舞起收割的鐮刀,我們無力阻擋。

他們漫天揮灑著鈔票,到處是虛假的吹捧聲,我們躲不掉。

當他們收買了輿論為之洗白,用盡了各種方法讓票房虛高,把電影評分變得好看,中國觀眾們的命運也就這麼被“定”了——

被騙進電影院的命運,無可改變。

真正應該是上帝的人,變成了被收割的冤大頭。

這種事情魔幻嗎?

一點都不,社會社會。

好在,這一屆觀眾是可以的。

他們用評論、評分、點Zan,表達了對電影的真實態度。

《後來》一路評分從7分降到6.1,預計還會再降。

雖然電影打分不應該被電影本身之外的因素所影響,但這件事與眾不同。

拉低評分,會讓更多的觀眾不至於被虛高的票房迷花了眼。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保持清醒頭腦,學會獨立思考,提高自己審美,比什麼都重要。

後來的我們,總會學著長大。

後來的我們,會笑著對爛片說滾蛋。

後來的我們,想起2018年,也許會自豪地說——

這屆中國觀眾們,很可以。

ps.以此紀念,2018年五一檔,中國電影行業的魔幻時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