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健林投資醫療,這次投資是“項莊舞劍”?

很多人以為萬達投資醫療, 是看好高端醫療的贏利能力。 為什麼不能是“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萬達投資醫療, 或許意在養老地產。

萬達攜鉅資進入醫療行業, 是最近醫療圈的大事件。

資本市場在談論, 醫療從業人士也在談論, 特別是資深的醫療從業者, 大多對萬達進入醫療產業的前景有些擔憂, 因為已有太多跨界投資醫療不成功的前車之鑒。

比如, 同樣是地產巨頭的“恒大”投資醫美, 開始也曾轟轟烈烈, 後來卻無聲無息。 而上市公司“奧克斯”投資的多家醫美和口腔, 更是結束營業黯然離場。 至於去年攪動資本市場,

大舉進軍醫美的“蘇甯環球”(蘇亞醫美)雖然斥鉅資收購了十多家醫美實體, 如今卻因大部分企業利潤增長難以達到預期, 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資本市場中, 只有朗姿股份投資的醫美, 目前看來還算比較成功, 其近期公佈的年報表明, 旗下6家醫美企業完成承諾83.11%的業績, 淨利低於當初的業績承諾, 雖然利潤增長不盡如人意, 但最起碼還在贏利。

下面我就談談個人對於萬達進軍醫療行業的一些觀點。

4月6日, 萬達集團與成都市政府簽訂協定, 將在成都醫療產業領域投資700億元建設醫療產業園, 全力打造和運營一批國際水準的醫療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 萬達還計畫投資90億元與華西口腔醫院戰略合作,

在全國各地的萬達廣場, 開設300家牙科診所。 加上2016年投資150億修建的三家高端綜合性醫院, 截止2017年4月, 萬達在國內醫療行業的投入已近千億。

地產大鱷萬達跨界投資醫療可謂來勢洶洶, 一出手就是千億規模, 觀者驚歎之餘, 也有一些人並不看好萬達。

有人說, 王健林把中國醫療想得太簡單, 即便萬達財大氣粗修得起醫院, 也未必能挖到足夠多的一流醫生, 即便挖到了醫生也休想贏過公立醫院......還有人說, 王健林是個外行, 想用經營地產的模式去經營醫療, 註定會失敗。 這些觀點一出現, 立刻得到了不少醫生和醫院管理者的認同。

對於業界人士不看好萬達投資醫療的主流觀點, 筆者卻有一些不同看法。

萬達投資口腔, 或許只是現有優勢資源的整合使用。

我們不是萬達的內部人士, 對於萬達投資口腔具體規劃不甚明瞭, 但我們不能拿以前資本投資“佳美口腔”的失敗, 和現在聯想投資的“拜博口腔”未來也不一定能夠成功, 就類推萬達投資口腔也是自以為是, 也註定會失敗。

新聞說“萬達計畫投資90億元與華西口腔醫院戰略合作, 在全國各地的萬達廣場, 開設300家牙科診所。 ”請注意這當中的一個細節, 萬達雖然是與口腔醫院合作, 但預計開設的是300家牙科診所。 如果說要在萬達廣場內開300家口腔醫院, 我可能會跟著大家一起搖頭, 但如果是在萬達廣場開牙科診所, 我都想呀!

口腔醫院和牙科診所有什麼區別?前者投資成本高, 對城市人口承載量要求高,

對醫療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高, 雖然對應的利潤更大, 然而風險也更高。

以萬達廣場的人流承載量和商業定位來看, 無論如何, 牙科診所都是最明智的選擇, 牙科診所這種小而精的模式, 配合上乘高端的服務, 正和萬達廣場的其它商業模式形成了很好的互補關係。 不僅充分利用了自身優勢, 也為集團的轉型降低了投資風險。

萬達此次進軍口腔行業, 及與實力雄厚的華西口腔醫院合作, 明顯是想走“資本+技術+資源……”的合作模式, 無論從投資模式還是合作夥伴的選擇上, 作為商業地產之王, 萬達果然一出手便不同凡響, 不管以後發展方向如何, 可以肯定的是, 這第一步棋落子很穩, 這也是軍旅出身的王健林一貫穩健的風格。

所以筆者非常看好萬達投資口腔的這個戰略性決策的前景。

很多人以為萬達投資醫療, 是看好高端醫療的贏利能力。 為什麼不能是“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萬達投資醫療, 或許意在養老地產。

新聞報導稱:“萬達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成都具備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作為國內第四大城市, 近年來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均呈穩步上升趨勢, 截至2016年底, 成都常住人口達1700萬, 加之成都擁有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基礎, 將特別適宜于發展醫療保健和健康養老產業。 ”

隨著國內房地產業的高漲, 大中城市拿地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高企, 間接壓縮了地產商的利潤。 而自2012年以來, 國務院, 衛計委等部門多次發佈政策鼓勵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 在放寬准入範圍、公私合作、簡化審批、醫師多點執業、土地供應優惠、人才引進與培養、完善相關配套等方面提供了各項優惠政策,充分釋放了政策紅利。自去年起,中央更是不斷發文,要求各地方政府大力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健康養老領域,要求各級政府在土地、稅收、信貸、審批等方面大開綠燈。

2014年8月,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發佈《龍華新區民治三級醫院項目土地使用權出讓預公告》,這是國內首次掛牌出讓醫療用地,該項目用地50年期的起始綜合樓面單價約為750元/平方米,以建築面積11.555萬平方米的規劃設計要求計算,總地價不到8700萬元,並且10年後可整體轉讓。

與商業地產的地價相比,醫療用地的價格便宜到幾乎等於白送,而且醫療用地大多在居民密集區或城市中心黃金地帶。

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看中了這條“曲線救國”的道路,然而,競標醫療用地不僅要求競買主體要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項目資本金不少於5億元人民幣,且必須擁有三級醫院管理能力。

2016年,萬達投資了20億元建設青島英慈萬達國際醫院,此地塊是萬達於2014年8月以醫衛慈善用地競標所得,樓板價僅150元/平方米,遠遠低於同地段的商業地價。負責拿地及整體開發的青島萬達東方影都投資有限公司正是萬達商業的全資子公司。

東方影都是典型的萬達模式,總投資約500億,總建築面積540萬平方米,是一個包括影視產業園、會議中心、秀場、萬達茂、度假酒店群等全產業鏈的“巨無霸”項目,青島醫院僅僅是東方影都的一個功能配套而已。

在中國,單純的住宅地產開發風險已經非常高,商業地產模式也因同行的反復抄襲導致惡性競爭,而“萬達”,作為中國商業地產的先鋒,最優質的品牌,作為中國實體商業的投資王者,不僅它的投資方向會引發行業震動,它所帶來的新的商業模式同樣會成為業界效仿追逐的榜樣。

中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是人盡皆知的現實,現在的養老院因其設備陳舊,服務落後,管理混亂,根本沒有幾個老人願意入住,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養老業空間巨大,未來看好,加上地方政府極力支持,應該是個有利可圖的行業,然而現在是觀望者多,行動者少。因為一直以來,因為受中國傳統文化、風俗習慣、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養老院還在艱難的摸索中,難以找到一種皆大歡喜的經營模式。

大概很多人在想,在探討,在研究,而萬達則已經開始行動了——率先探索出中國養老地產的成功模式。不僅如此,筆者還相信,萬達投資醫療地產,更可能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為未來的“萬達養老城”做準備工作。

以萬達廣場日趨完善的優質生活綜合配套的整合能力,萬達選擇在此時進入醫院投資+養老地產投資領域,再發揮其在資本領域的運作優勢,將地產+醫療+養老完美結合,一種全新首創的“萬達健康城”模式呼之欲出。

作為萬達的領袖,王健林在地產投資方面一直在追求創新,比如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展開的“萬達旅遊城”。現在,萬達又意欲在養老地產領域大展拳腳。

萬達進入醫療領域,未必如有些人以為的走自建醫院,自主經營,自己管理的模式。

以萬達廣場在商業地產多年的經營和管理模式,未來萬達健康城裡的萬達醫院只是其中的一個元素,它完全有可能走參股、合資、組建醫院管理公司等方式來經營。或者像萬達廣場的配套五星級酒店,哪怕是萬達投資的,都不一定是自己管理,而是聘請專業的酒店管理公司和品牌來經營管理。甚至還有可能像管理萬達廣場的商戶一樣管理醫院,象萬達餐飲管理公司一樣來管理萬達健康城裡的各家品牌不一的醫美診所、口腔診所。

可以想像的是,不斷走在模式創新之路上的萬達,作為以地產開發為核心的房產巨頭,不管是用哪種模式,萬達亦不會輕易放棄地產開發環節的巨大利潤。至於一個房地產企業能否管理好專業性很強的醫療企業,倒是不用擔心,萬達或許早有了很多的嘗試。

2016年,萬達就與英國國際醫院集團IHG簽訂合作,並在合作協定中約定由IHG負責醫院的管理。雖然國際化的醫療機構管理模式並不一定適合中國,但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萬達的一種嘗試,一旦證實某種模式可行,萬達大可以象克隆萬達廣場、萬達院線一樣,在全國大批量克隆萬達醫院或者萬達健康城。

兩年前,作為國內頂級商業地產公司的決策者,王健林早已敏稅地察覺到地產業的瓶頸,他明確表示:萬達要逐步轉型,去地產化,變成“輕資產”化。此後兩年,萬達在文體、娛樂、旅遊、醫療、遊戲等行業屢屢出手,甚至也曾染指電商,只可惜“騰百萬”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無疾而終。

“騰百萬”並不是一家實體的投資,而是一家互聯網商業的戰略佈局。這樣的公司必須是有互聯網基因的管理才有良好發展的可能,做實體是萬達的優勢,而電商恰恰是萬達最不擅長的領域,也是最沒有優勢的領域,面對互聯網經濟,萬達院線,萬達百貨,萬達娛樂.......這些實體全都幫不上忙。

而醫療則不同,醫療也是實體,只是投資門檻和專業管理門檻都較高的實體。對於實體經濟的投資,萬達還是非常有優勢的。

在硬體投資領域,即使占地數十萬平米,投資數十億的醫院,對於萬達也不過爾爾。而在醫療技術人才的導入和管理方面,以及醫療市場和服務的管理方面,當然是擺在未來萬達醫療項目中的實際難題。不過,我依然相信,在中國屢創實體商業創新奇跡的萬達,在醫療領域的投資,在養老領域的投資,或許能夠再次創造出更多新的奇跡。

萬達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的實體商業之王,不管是萬達廣場模式的創新與複製,萬達電影院線排山倒海般的網路覆蓋,還是萬達影視雄霸世界的視野和決斷,亦或萬達旅遊城的恢弘氣勢……都展現出萬達在實體商業專案投資上的深厚功底。醫療投資門檻雖然較高,但筆者依然看好萬達進入醫療投資領域的前景。

據萬達集團2016年終報告顯示。2016年,萬達集團營業收入2549.8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萬達商業收入1430.2億元,同比減少25%;文化產業收入占萬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已經真正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而服務業收入占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這也是萬達集團成功轉型的標誌。

地產行業已經日薄西山、盛景不再,而醫療行業及養老行業,卻正處在朝陽初綻、萬物生長的最好時代。

在放寬准入範圍、公私合作、簡化審批、醫師多點執業、土地供應優惠、人才引進與培養、完善相關配套等方面提供了各項優惠政策,充分釋放了政策紅利。自去年起,中央更是不斷發文,要求各地方政府大力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健康養老領域,要求各級政府在土地、稅收、信貸、審批等方面大開綠燈。

2014年8月,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發佈《龍華新區民治三級醫院項目土地使用權出讓預公告》,這是國內首次掛牌出讓醫療用地,該項目用地50年期的起始綜合樓面單價約為750元/平方米,以建築面積11.555萬平方米的規劃設計要求計算,總地價不到8700萬元,並且10年後可整體轉讓。

與商業地產的地價相比,醫療用地的價格便宜到幾乎等於白送,而且醫療用地大多在居民密集區或城市中心黃金地帶。

一些房地產開發商看中了這條“曲線救國”的道路,然而,競標醫療用地不僅要求競買主體要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項目資本金不少於5億元人民幣,且必須擁有三級醫院管理能力。

2016年,萬達投資了20億元建設青島英慈萬達國際醫院,此地塊是萬達於2014年8月以醫衛慈善用地競標所得,樓板價僅150元/平方米,遠遠低於同地段的商業地價。負責拿地及整體開發的青島萬達東方影都投資有限公司正是萬達商業的全資子公司。

東方影都是典型的萬達模式,總投資約500億,總建築面積540萬平方米,是一個包括影視產業園、會議中心、秀場、萬達茂、度假酒店群等全產業鏈的“巨無霸”項目,青島醫院僅僅是東方影都的一個功能配套而已。

在中國,單純的住宅地產開發風險已經非常高,商業地產模式也因同行的反復抄襲導致惡性競爭,而“萬達”,作為中國商業地產的先鋒,最優質的品牌,作為中國實體商業的投資王者,不僅它的投資方向會引發行業震動,它所帶來的新的商業模式同樣會成為業界效仿追逐的榜樣。

中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是人盡皆知的現實,現在的養老院因其設備陳舊,服務落後,管理混亂,根本沒有幾個老人願意入住,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養老業空間巨大,未來看好,加上地方政府極力支持,應該是個有利可圖的行業,然而現在是觀望者多,行動者少。因為一直以來,因為受中國傳統文化、風俗習慣、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養老院還在艱難的摸索中,難以找到一種皆大歡喜的經營模式。

大概很多人在想,在探討,在研究,而萬達則已經開始行動了——率先探索出中國養老地產的成功模式。不僅如此,筆者還相信,萬達投資醫療地產,更可能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為未來的“萬達養老城”做準備工作。

以萬達廣場日趨完善的優質生活綜合配套的整合能力,萬達選擇在此時進入醫院投資+養老地產投資領域,再發揮其在資本領域的運作優勢,將地產+醫療+養老完美結合,一種全新首創的“萬達健康城”模式呼之欲出。

作為萬達的領袖,王健林在地產投資方面一直在追求創新,比如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展開的“萬達旅遊城”。現在,萬達又意欲在養老地產領域大展拳腳。

萬達進入醫療領域,未必如有些人以為的走自建醫院,自主經營,自己管理的模式。

以萬達廣場在商業地產多年的經營和管理模式,未來萬達健康城裡的萬達醫院只是其中的一個元素,它完全有可能走參股、合資、組建醫院管理公司等方式來經營。或者像萬達廣場的配套五星級酒店,哪怕是萬達投資的,都不一定是自己管理,而是聘請專業的酒店管理公司和品牌來經營管理。甚至還有可能像管理萬達廣場的商戶一樣管理醫院,象萬達餐飲管理公司一樣來管理萬達健康城裡的各家品牌不一的醫美診所、口腔診所。

可以想像的是,不斷走在模式創新之路上的萬達,作為以地產開發為核心的房產巨頭,不管是用哪種模式,萬達亦不會輕易放棄地產開發環節的巨大利潤。至於一個房地產企業能否管理好專業性很強的醫療企業,倒是不用擔心,萬達或許早有了很多的嘗試。

2016年,萬達就與英國國際醫院集團IHG簽訂合作,並在合作協定中約定由IHG負責醫院的管理。雖然國際化的醫療機構管理模式並不一定適合中國,但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萬達的一種嘗試,一旦證實某種模式可行,萬達大可以象克隆萬達廣場、萬達院線一樣,在全國大批量克隆萬達醫院或者萬達健康城。

兩年前,作為國內頂級商業地產公司的決策者,王健林早已敏稅地察覺到地產業的瓶頸,他明確表示:萬達要逐步轉型,去地產化,變成“輕資產”化。此後兩年,萬達在文體、娛樂、旅遊、醫療、遊戲等行業屢屢出手,甚至也曾染指電商,只可惜“騰百萬”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無疾而終。

“騰百萬”並不是一家實體的投資,而是一家互聯網商業的戰略佈局。這樣的公司必須是有互聯網基因的管理才有良好發展的可能,做實體是萬達的優勢,而電商恰恰是萬達最不擅長的領域,也是最沒有優勢的領域,面對互聯網經濟,萬達院線,萬達百貨,萬達娛樂.......這些實體全都幫不上忙。

而醫療則不同,醫療也是實體,只是投資門檻和專業管理門檻都較高的實體。對於實體經濟的投資,萬達還是非常有優勢的。

在硬體投資領域,即使占地數十萬平米,投資數十億的醫院,對於萬達也不過爾爾。而在醫療技術人才的導入和管理方面,以及醫療市場和服務的管理方面,當然是擺在未來萬達醫療項目中的實際難題。不過,我依然相信,在中國屢創實體商業創新奇跡的萬達,在醫療領域的投資,在養老領域的投資,或許能夠再次創造出更多新的奇跡。

萬達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的實體商業之王,不管是萬達廣場模式的創新與複製,萬達電影院線排山倒海般的網路覆蓋,還是萬達影視雄霸世界的視野和決斷,亦或萬達旅遊城的恢弘氣勢……都展現出萬達在實體商業專案投資上的深厚功底。醫療投資門檻雖然較高,但筆者依然看好萬達進入醫療投資領域的前景。

據萬達集團2016年終報告顯示。2016年,萬達集團營業收入2549.8億元,同比增長3.4%。其中:萬達商業收入1430.2億元,同比減少25%;文化產業收入占萬達集團整體收入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已經真正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而服務業收入占比55%,歷史上首次超過地產,這也是萬達集團成功轉型的標誌。

地產行業已經日薄西山、盛景不再,而醫療行業及養老行業,卻正處在朝陽初綻、萬物生長的最好時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