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漢朝軼事:張良勸說劉邦一句話,將三國推遲了四百年

中國歷史上, 三國指的是魏蜀吳鼎立時期, 開始於西元220年。 其實, 早在楚漢爭霸的時候, 就很有可能形成三國, 卻被張良的一句話推遲了四百年,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西元前203年, 韓信率軍攻克齊國, 並打敗前來援救的龍且大軍。 之後, 佔據齊國的韓信給劉邦寫了一封信, 大意為“齊人虛偽狡詐, 反復無常, 一定要有人鎮住場子, 所以主動申請做代理齊王。 ”(史記:齊偽詐多變, 反覆之國也, 南邊楚, 不為假王以鎮之, 其勢不定, 願為假王便。 )

當時劉邦被項羽圍在滎陽, 正等著韓信來救, 聽到這個消息, 劉邦自然大怒, 這無異於敲詐勒索, 想要攻打韓信, 卻被張良勸住了, “不如因而立之, 使自為守。 ”冷靜下來的劉邦反而變得大氣, 男子漢大丈夫, 要當齊王就當個真的, 當個啥代理的?於是就派遣張良拿著印綬去封韓信為齊王。

如果劉邦攻打韓信, 張良不勸諫, 歷史將如何發展呢?毫無疑問, 三國將提前四百年。

自從韓信佔據齊國後, 實力驟然上升。 所以, 韓信迎來了兩位說客, 一個叫武涉, 是項羽派來的, 一個叫蒯通, 就是韓信的謀士。 兩人雖然不同陣營, 不同目的, 卻都認為韓信已經成為繼項羽、劉邦之外的協力廠商力量, 可以權衡天下。

如果韓信投向劉邦, 則漢軍贏;如果韓信投向項羽, 則楚軍勝;如果韓信保持中立, 則誰都不能勝。 武涉希望韓信幫助項羽, 這個方案很快就被否決了。 蒯通提出的方案, 卻讓韓信猶豫, 是什麼方案呢?三分天下, 鼎足而居。 這個方案有理、有利、有節, 還具有操作性。

蒯通還說, 韓信有震主之威, 又有不賞之功, 歸附項羽, 楚軍不會信任, 歸附劉邦, 漢軍也會顧忌, 因此, 最後的路就是保持中立。 韓信之所以猶豫, 是不想做忘恩負義之人, 《史記》記載: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 如果劉邦主動來犯, 韓信就沒有退路, 定會趁機中立。 到時, 楚漢兩國相爭將變成楚漢齊三國鼎立, 三國會提前四百年。

參考文獻:

1.《史記·淮陰侯列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