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最後的莫希幹人》:為愛情、民族和自由而戰

04.29「致敬DDL」

2017年6月21日, 60歲的丹尼爾·戴·路易斯正式宣佈息影。 這個為表演而生的男人, 曾三次贏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並創造了無數深入靈魂的角色。 而今天是他61歲的生日, 讓我們透過他的經典作品《最後的莫希幹人》, 向這位偉大的演員祝福、致敬。

1992年上映的《最後的莫西幹人》是路易斯在1989年憑藉在《我的右腳》中的炸裂表現, 一舉成名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之後, 出演的又一部戰爭史詩經典。 影片改編自美國作家庫柏“皮襪子”系列小說中的第二部, 講述了十八世紀英法美洲殖民戰爭背景下, 印第安土著民族的抗爭與命運。

土著民族與個人的命運在歷史的車輪下雖無力轉轍, 卻仍不放棄不屈的抵抗。

▲《最後的莫西幹人》將於2018年4月30日在鳳凰衛視電影台播出

“最後的莫希幹人”正是表達了土著民族被殖民戰爭摧毀、同化、直至消失的無奈悲歌。 但導演邁克爾·曼並沒有拘泥於以宏觀的鋪陳來講述歷史,

而是選擇以一個特殊個體的視角, 講述歷史背景下具象的人性、愛情, 來還原殖民戰爭中的殘酷與無奈。

1757年七年戰爭期間, 英法兩國為爭奪美洲殖民地而不停交戰。 在哈德遜河以西地區的諸多土著中, 有一支名為莫希幹族, 但長年的部落衝突與殖民戰爭使這個族群只剩下了老戰士金卡加父子和他的白人養子霍克依(DDL飾)三人。

三個身手敏捷的男人在森林裡追逐著一隻公鹿, 最終霍克依以精准的一槍結束了公鹿的生命。 來到鮮亮的屍體旁, 老金卡加虔誠地禱告:兄弟, 我們很抱歉殺死你, 對於你的勇氣、速度和耐力, 我們深感敬佩。 這個精彩的開篇一上來便讓人深刻感受到莫希幹人面對自然的勇氣和敬畏。

接下來的故事看似頗為好萊塢:女主角帶著高貴的禮帽, 身著華麗的禮服出現在原始美洲大陸的美麗背景中, 她是英國將軍羅門的女兒可娜, 帶著妹妹愛麗絲來探望自己的父親。 英軍少校鄧肯在率隊護送可娜姐妹前往其父駐守的威廉亨利堡途中, 被實為法軍間諜的休倫族嚮導馬瓜誘騙, 致使一行人遭到法軍休倫族民兵的伏擊。 危急之中, 父子三人解救了他們, 並護送他們繼續前往威廉亨利堡。

途中, 他們看到了被法軍屠戮的村落, 連婦女兒童都未能倖免。 而在與霍克依的相處中, 可娜也漸漸理解了她們與土著民族在文化、習慣上的諸多差異。 一個來自“文明世界”的窈窕淑女, 與一個被莫西幹土著撫養長大的“野蠻人”, 看似格格不入、毫無瓜葛, 卻同有一顆自由堅韌的心。

當他們來到威廉亨利堡時,卻發現這裡已經被法軍圍攻,戰況危急。陰謀與愛情在炮火中同時催生,在守軍營中,可娜最終拒絕了鄧肯的再次求愛,卻漸漸與正直、勇猛、同樣嚮往自由的霍克依產生了愛意。

這似乎又落入了愛情片的俗套,但導演並沒有忘記將愛情融合到史詩戰爭的背景當中,來描述真實的血與魂、靈與肉。戰爭的殘酷和陰謀的撕裂這讓人感到真實,廝殺是真實的,仇恨是真實的,死亡是真實的,愛情,自然也是真實的。

求援無望的門羅上校最後只能率部向法軍投降,法國將領以和平及保留榮譽的方式送走了英軍,“文明人”竟然連戰爭都能講究紳士精神,這當然是馬瓜所帶領的休倫族無法理解的,他因過去的宿仇而發誓要親手殺死門羅。

於是,在英軍的撤退途中,馬瓜帶領休倫族人再次突襲圍攻毫無防備的英軍,並親手殺死了門羅上校,並最終將可娜姐妹和鄧肯追捕了回來。

在休倫族的營地,馬瓜帶著三名英國俘虜向老酋長請功,這時霍克依冒死徒手走入敵營,請求放人並揭露了馬瓜那比侵略者還要貪婪的野心。

酋長雖不贊同馬瓜的主張,但為了償還血債還是決定要燒死可娜,並將妹妹愛麗絲送給馬瓜,而放走鄧肯以削減英軍的愁恨。千鈞一髮之際,霍克依請求酋長燒死自己以替換可娜,但鄧肯在翻譯時卻改成了用自己來替換可娜。

於是鄧肯被綁在了火刑柱上,霍克依只得帶著可娜離開,與金卡加父子匯合後一起去解救被馬瓜帶走的愛麗絲。在追尋馬瓜的途中,金卡加的親子安卡斯不幸被殺,而不屈的愛麗絲跳崖自盡。

最後,金卡加與馬瓜在懸崖邊決戰,馬瓜最終死於為子復仇的金卡加刀下。而金卡加也成了僅存的最後一個莫希幹人。

你可以說這是一部戰爭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愛情片,它講述了人性、愛與自由。最讓人感動的場面,是鄧肯代替霍克依來頂替可娜被燒死一幕。鄧肯是心儀可娜的,但可娜卻愛上了霍克依,在可娜將要被活活燒死的時候,霍克依想讓休倫族的長老同意燒死自己以換取可娜的性命。做為霍克依的翻譯的鄧肯,在這個時候本是可以順理成章的看到自己的情敵被燒死,而自己便更有機會最後和可娜在一起的。但他翻譯時卻故意說成了是自己要去代替被燒死,選擇自己被活活燒死,來成全和祝福自己的愛人和情敵,這何其偉大。

▲英國軍官 - 鄧肯

在慘痛的征服和戰爭中,鐵蹄踏過,片草不存,留下的是最後三個莫西幹人,還有那個拿著“瘋狂的斧頭”的馬瓜。前一個頑強的保留了一切對於自然和道義的敬畏,而後一個則直接把自己變成了比征服者更殘忍的人。

▲大反派倫族頭領 - 馬瓜

代表著自由、敬畏和美好的人,被代表貪婪、陰謀、仇恨的強大對手所追殺,在這場力量懸殊的角力中,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下,他們本是毫無勝算的,還好,為愛情、民族和自由而戰,無堅不摧的愛情和人性的光輝拯救了他們。

熟悉路易斯的影迷都知道,DDL是出了名的實踐體驗派,他常常會為一個角色而用盡心思去琢磨角色該有的心境和情緒,並且會花許多時間,近乎瘋狂地去體驗角色原本該有的生活。

在1992年拍攝《最後的莫希幹人》期間,他不僅學會了捕獵,竟然還親手造了艘印第安獨木舟。而影片中出現的那支十斤重的燧發槍,一直被路易斯隨身攜帶著,甚至在拍攝間隙回家過耶誕節期間也還帶著。

因此片中長髮飄飄的DDL,充滿了印第安原住民的氣韻;他一個白種人,像印第安人一樣一身原始氣息地穿梭在茂密的叢林中,居然也絲毫沒有違和感,並且絲毫沒有掩蓋住他年輕時的盛世美顏!這個為演戲而生的人真的是演什麼像什麼!

另外,片中大氣磅礴的史詩級配樂更為影片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無疑是另一大觀影亮點,《最後的莫希幹人》憑藉出色的配樂獲得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獎。

想在雄壯磅礴的樂曲中欣賞DDL的盛世美顏和無敵演技嗎?《最後的莫西幹人》將於2018年4月30日在鳳凰衛視電影台播出。屆時鎖定鳳凰衛視電影台,讓我們一起為DDL慶生致敬。

文字:Focus

編輯:Focus、豆子

當他們來到威廉亨利堡時,卻發現這裡已經被法軍圍攻,戰況危急。陰謀與愛情在炮火中同時催生,在守軍營中,可娜最終拒絕了鄧肯的再次求愛,卻漸漸與正直、勇猛、同樣嚮往自由的霍克依產生了愛意。

這似乎又落入了愛情片的俗套,但導演並沒有忘記將愛情融合到史詩戰爭的背景當中,來描述真實的血與魂、靈與肉。戰爭的殘酷和陰謀的撕裂這讓人感到真實,廝殺是真實的,仇恨是真實的,死亡是真實的,愛情,自然也是真實的。

求援無望的門羅上校最後只能率部向法軍投降,法國將領以和平及保留榮譽的方式送走了英軍,“文明人”竟然連戰爭都能講究紳士精神,這當然是馬瓜所帶領的休倫族無法理解的,他因過去的宿仇而發誓要親手殺死門羅。

於是,在英軍的撤退途中,馬瓜帶領休倫族人再次突襲圍攻毫無防備的英軍,並親手殺死了門羅上校,並最終將可娜姐妹和鄧肯追捕了回來。

在休倫族的營地,馬瓜帶著三名英國俘虜向老酋長請功,這時霍克依冒死徒手走入敵營,請求放人並揭露了馬瓜那比侵略者還要貪婪的野心。

酋長雖不贊同馬瓜的主張,但為了償還血債還是決定要燒死可娜,並將妹妹愛麗絲送給馬瓜,而放走鄧肯以削減英軍的愁恨。千鈞一髮之際,霍克依請求酋長燒死自己以替換可娜,但鄧肯在翻譯時卻改成了用自己來替換可娜。

於是鄧肯被綁在了火刑柱上,霍克依只得帶著可娜離開,與金卡加父子匯合後一起去解救被馬瓜帶走的愛麗絲。在追尋馬瓜的途中,金卡加的親子安卡斯不幸被殺,而不屈的愛麗絲跳崖自盡。

最後,金卡加與馬瓜在懸崖邊決戰,馬瓜最終死於為子復仇的金卡加刀下。而金卡加也成了僅存的最後一個莫希幹人。

你可以說這是一部戰爭片,也可以說這是一部愛情片,它講述了人性、愛與自由。最讓人感動的場面,是鄧肯代替霍克依來頂替可娜被燒死一幕。鄧肯是心儀可娜的,但可娜卻愛上了霍克依,在可娜將要被活活燒死的時候,霍克依想讓休倫族的長老同意燒死自己以換取可娜的性命。做為霍克依的翻譯的鄧肯,在這個時候本是可以順理成章的看到自己的情敵被燒死,而自己便更有機會最後和可娜在一起的。但他翻譯時卻故意說成了是自己要去代替被燒死,選擇自己被活活燒死,來成全和祝福自己的愛人和情敵,這何其偉大。

▲英國軍官 - 鄧肯

在慘痛的征服和戰爭中,鐵蹄踏過,片草不存,留下的是最後三個莫西幹人,還有那個拿著“瘋狂的斧頭”的馬瓜。前一個頑強的保留了一切對於自然和道義的敬畏,而後一個則直接把自己變成了比征服者更殘忍的人。

▲大反派倫族頭領 - 馬瓜

代表著自由、敬畏和美好的人,被代表貪婪、陰謀、仇恨的強大對手所追殺,在這場力量懸殊的角力中,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下,他們本是毫無勝算的,還好,為愛情、民族和自由而戰,無堅不摧的愛情和人性的光輝拯救了他們。

熟悉路易斯的影迷都知道,DDL是出了名的實踐體驗派,他常常會為一個角色而用盡心思去琢磨角色該有的心境和情緒,並且會花許多時間,近乎瘋狂地去體驗角色原本該有的生活。

在1992年拍攝《最後的莫希幹人》期間,他不僅學會了捕獵,竟然還親手造了艘印第安獨木舟。而影片中出現的那支十斤重的燧發槍,一直被路易斯隨身攜帶著,甚至在拍攝間隙回家過耶誕節期間也還帶著。

因此片中長髮飄飄的DDL,充滿了印第安原住民的氣韻;他一個白種人,像印第安人一樣一身原始氣息地穿梭在茂密的叢林中,居然也絲毫沒有違和感,並且絲毫沒有掩蓋住他年輕時的盛世美顏!這個為演戲而生的人真的是演什麼像什麼!

另外,片中大氣磅礴的史詩級配樂更為影片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無疑是另一大觀影亮點,《最後的莫希幹人》憑藉出色的配樂獲得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獎。

想在雄壯磅礴的樂曲中欣賞DDL的盛世美顏和無敵演技嗎?《最後的莫西幹人》將於2018年4月30日在鳳凰衛視電影台播出。屆時鎖定鳳凰衛視電影台,讓我們一起為DDL慶生致敬。

文字:Focus

編輯:Focus、豆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