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華為突然遭調查 美國此舉究竟想幹啥?

4月25日(本週三),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者消息稱, 美國司法部正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有關制裁。 報導稱, 如果調查人員認定華為有意違反美國出口法律,

華為可能面臨額外的刑事處罰, 強制執行公司監控或對可能涉嫌參與非法活動的個人提起公訴。

之前美國政府是對中興通訊的封殺, 而現在又劍指華為, 引發全球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企業一片恐慌。 美股首當其衝, 美國半導體公司股價紛紛下挫, Inphi跌11.81%, NeoPhotonics跌6.7%, 美國知名晶片製造商英偉達、AMD、高通等股價悉數下跌, 延續了美國科技股最近集體暴跌的頹勢。

隨後又波及港股, 港股上市公司中國軟體國際、舜宇光學、瑞聲科技、比亞迪電子等華為概念股紛紛下挫。 其中, 中國軟體國際開盤大跌, 最終收盤於每股5.57港元, 當日跌幅達到15.86%。 此前有券商研報資料顯示, 中國軟體國際約一半的營收來自華為。

而在A股市場上, 與華為有合作關係的上市公司也是應聲急挫。 據不完全統計, 在A股市場, 華為在通信設備、企業網路、手機業務上的供應商和合作夥伴涉及幾十家公司。

但令人感到詫異的是, 面對美國司法部門的調查, 華為方面卻出奇的冷靜, 給人一種感覺是“華為不惹事, 但也絕不怕事”。 不過, 有業內人士卻表示, 在真相尚未明朗之前, 沒必要過度悲觀。 事實上, 美國若是調查華為也不奇怪, 華不早已對美國政府的調查習以為常了。

2017年年初, 美國司法部旗下的聯邦調查局(FBI)和財政部旗下的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再次對華為進行相關調查。 但是美國當局沒有找到華為的任何致命證據, 也只能是進一步限制華為的業務在美國發展的步伐。

2017年12月, 特朗普簽署法案, 禁止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參與美國核武基礎設施的建設。 2018年1月, 美國CES大會期間, 華為原本已經宣佈將通過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AT&T正式在美國銷售智慧手機, 但由於美國政府出臺阻撓, 最後AT&T只能被迫宣佈取消與華為的合作,

這讓業界一片譁然。

不過, 我們認為, 華為在聽聞華爾街日報透出的正遭受美國司法部調查的新聞之後沒有進行任何反應, 主要是基於以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 華為在經歷了美國長期的業務禁入之後, 其業務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均低於1%。 華為將業務目標定位在全球。 所以, 就算美國政府單方面的經濟制裁華為的業務影響並不大。

此前, 華為發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 華為全球銷售收入6036億元, 稅後淨利潤474.55億元, 近十年的平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19.09%和22.13%。 就在稍早之前, 華為的高管層曾表示, 即使沒有美國市場, 華為也將是世界第一。

再者, 華為與中興不同, 向來低調做人, 從不違規。 美國司法部去年借中興事件調查華為,

但華為違規記錄為0, 於是中國方面就呼籲美國少一些猜疑, 多一些實幹。 而身正不怕影子歪的華為, 這次再遭美國政府調查過中興後, 再查華為已經是習以為常了。

最後, 面對美國政府調查華為, 而華為的美國大客戶們卻反映穩定。 如果對華為採取任何限制措施, 可能會影響全球產業鏈的穩定。 費城半導體指數能充分反映出美國市場對此事件的反應, 因為中國是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

而費城半導體的表現反映出美國市場情緒穩定, 未現恐慌。 所以, 有外界紛紛猜測, 這次《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可能是假新聞, 或是外媒為美財長來華進行貿易會談爭取籌碼。

就在美國媒體透出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的同時,特朗普也正在派高級官員來華談判,並放風說很快達成協議。對此現象,我們認為很可能是特朗普慣用的伎倆,就是設定一個巨大的議題,然後再慢慢來討價還價,讓中國在貿易、科技等領域上做出最大的讓步。

事實上,美國政府並非一定要封殺中信通訊,也不是刻意要打壓華為,而是不希望美國企業在通信領域領先的地位受到挑戰。根據美國無線通訊和互聯網協會(CTIA)最新公佈報告,中國在全球5G“戰力榜”上不僅入選第一梯隊,更力壓美日韓,高居榜首。

2008年以前,歐盟坐擁80%移動設備市場份額,但就因為沒有跟上世界4G研發潮流,導致先前辛苦打下的大好河山轉眼間悉數讓人。在2010年,美國贏得了4G的競爭。今天,美國的無線產業支持超過470萬個工作崗位,每年為經濟貢獻4750億美元。嘗到甜頭的美國人對5G蛋糕更加虎視眈眈。

所以,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一方面,要保護美國企業的市場空間,於是就要想方設法阻撓華為、中興等科技企業的業務拓展到美國市場。從目前來看,美國也只能利用在晶片出口方面優勢來制約中國。

另一方面,美國不希望看到中國企業快速進軍5G領域,將來與本土企業分庭抗禮。於是,美國想借機打斷中國的科技企業在5G領域的發展步伐,避免今後美國企業的飯碗被中國搶去的事情發生。於是美國借機封殺中興、調查華為就是遏制中國通訊企業的發展壯大。

可能對華為來說,現在最主要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更加服務好客戶,才能長期生存和發展。因為有些事情並不是企業或個人的意志所能轉移的,與其去竭力申辯,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事,而唯有這樣才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服務好更多重要客戶。有些事情如果真的要發生,那就讓它發生去吧。

就在美國媒體透出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的同時,特朗普也正在派高級官員來華談判,並放風說很快達成協議。對此現象,我們認為很可能是特朗普慣用的伎倆,就是設定一個巨大的議題,然後再慢慢來討價還價,讓中國在貿易、科技等領域上做出最大的讓步。

事實上,美國政府並非一定要封殺中信通訊,也不是刻意要打壓華為,而是不希望美國企業在通信領域領先的地位受到挑戰。根據美國無線通訊和互聯網協會(CTIA)最新公佈報告,中國在全球5G“戰力榜”上不僅入選第一梯隊,更力壓美日韓,高居榜首。

2008年以前,歐盟坐擁80%移動設備市場份額,但就因為沒有跟上世界4G研發潮流,導致先前辛苦打下的大好河山轉眼間悉數讓人。在2010年,美國贏得了4G的競爭。今天,美國的無線產業支持超過470萬個工作崗位,每年為經濟貢獻4750億美元。嘗到甜頭的美國人對5G蛋糕更加虎視眈眈。

所以,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一方面,要保護美國企業的市場空間,於是就要想方設法阻撓華為、中興等科技企業的業務拓展到美國市場。從目前來看,美國也只能利用在晶片出口方面優勢來制約中國。

另一方面,美國不希望看到中國企業快速進軍5G領域,將來與本土企業分庭抗禮。於是,美國想借機打斷中國的科技企業在5G領域的發展步伐,避免今後美國企業的飯碗被中國搶去的事情發生。於是美國借機封殺中興、調查華為就是遏制中國通訊企業的發展壯大。

可能對華為來說,現在最主要的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更加服務好客戶,才能長期生存和發展。因為有些事情並不是企業或個人的意志所能轉移的,與其去竭力申辯,倒不如做好自己的事,而唯有這樣才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服務好更多重要客戶。有些事情如果真的要發生,那就讓它發生去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