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日均納稅1.6億的納稅王恒大,如何踐行社會責任

在今年3月的全國政協會議的記者會上, 央視記者對政協常委、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提出了“民營企業在改善民生方面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的問題。

許家印回答說:“對於民營企業來說, 把企業做大做強, 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解決更多的就業、上繳更多的稅收, 做好企業的經營就是最大的民生。 ”

400億納稅額穩居第一 恒大實力凸顯

2018年4月27日, 樂居財經揭曉《2017中國上市房企納稅排行TOP50》, 中國恒大以繳納404.24億元所得稅位居榜首。 碧桂園、中海地產分列榜單二、三位, 其所得稅金額分別177.70億和177.22億。

而這個納稅規模, 甚至高於恒大的淨利潤, 相當於每個工作日納稅超1.6億, 同時, 恒大還連帶解決220多萬人的就業問題, 真正實現社會效益與企業效益的雙贏。

雖然成績亮眼, 但是這卻只是許家印公佈的“新恒大”發展藍圖的起點罷了。 他此前表示:“到2020年底, 恒大總資產將達3萬億、年銷售規模8000億、年利稅1500億且負債率下降到同行中低水準,

成為世界百強企業。 ”這意味著屆時恒大年納稅額將超700億, 有望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納稅冠軍。

隨著2017年恒大開始進行戰略調整轉型, 發展模式由“規模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 經營模式由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向低負債、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轉的“三低一高”轉變。 恒大的資產配置和盈利能力變得更加健康, 妥善的經營策略是支撐恒大履行社會責任和戰略遠景規劃的保障。

踐行社會責任 回饋民生

恒大作為地產行業多年公認的龍頭企業, 實力已是有目共睹。 但在許家印的邏輯中, 創造更好的經營業績以及把企業做大做強並不是目的本身, 它甚至可以被視作是實現目標的手段, 這個目標或許就是為社會做點什麼。

“恒大的一切, 都是黨給的, 國家給的, 社會給的, 我們應該去承擔社會責任, 我們應該回報社會, 我們必須回報社會。 這不是空話, 也不是虛話, 這是我的心裡話。 ”許家印說這句話的時候,

, 看客們都想知道許老闆如何兌現自己的心裡話。

在當今社會, 企業應該以哪種形式對社會積極貢獻、為改善民生出力?一直是企業的重要責任。 無論是對員工的人本關懷, 對環境的保護重視, 還是對社會慈善和捐贈的擔當, 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從量化以及效率的角度考慮, 納稅總額的價值可以說是企業對於社會貢獻的基本體現。

這其中的邏輯並不難理解, 稅收直接作用於政府財政支出, 可有效轉化為城市長期規劃的公共服務和基礎建設, 從而加速城市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落實。 追求財富並不是企業存在的唯一目標, 企業也無法脫離經營現實而只專注於公共事務, 提高企業納稅額, 是最有效率的擔當社會責任的方式。

許家印的企業家情懷

“作為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 會把帶動共同富裕當成是一種責任”, 對於包括許家印在內的很多成長於變革時代的中國企業家來說, 這再自然不過的了。

相比西方的企業家的精英貴族姿態, 中國的企業家則頗為質樸。 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前, 他們中的大多數也都是過過苦日子的。

“對於貧困, 我是有非常深刻體會的。 我是從小吃地瓜、地瓜面長大的, 穿的、蓋的都是補丁摞補丁……76年高中畢業, 想去磚瓦廠找份搬磚頭的臨時工做, 都找不到。 當時我的最大目標和最大願望是什麼?就是走出農村, 找份工作, 能夠吃上白麵。 ”當許家印的內部講話視頻流入網上時, 大眾不再覺得這是個神秘甚至是神話的許老闆。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對於國家的成長還是的過去貧窮的記憶,許家印和大眾體會都是一樣的。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距離,沒有隔絕優秀的企業家與民眾的同理心。

企業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考慮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追求基業長青,成就更大的事業。恒大為地產業界和中國民企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除了承擔國家大政方針指導下的精准扶貧以及民生工程之外,也用經營價值和創造賦稅回饋民生的方式,看似簡單,卻巧妙而實際。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態度,一種基於共同富裕理念的承擔態度,在走進新時代的過程中,許家印等改革開放紅利的中國企業家對於社會責任的敢於承擔,便是改善民生實現國富民強的基礎意識。

編輯:蔡駿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

但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索夫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對於國家的成長還是的過去貧窮的記憶,許家印和大眾體會都是一樣的。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距離,沒有隔絕優秀的企業家與民眾的同理心。

企業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考慮社會的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自覺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追求基業長青,成就更大的事業。恒大為地產業界和中國民企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除了承擔國家大政方針指導下的精准扶貧以及民生工程之外,也用經營價值和創造賦稅回饋民生的方式,看似簡單,卻巧妙而實際。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態度,一種基於共同富裕理念的承擔態度,在走進新時代的過程中,許家印等改革開放紅利的中國企業家對於社會責任的敢於承擔,便是改善民生實現國富民強的基礎意識。

編輯:蔡駿

如果可能、那就走在時代的前面

如果不能、那就同時代一起前進

但決不要落在時代的後面

——布留索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