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LINE首季廣告營收持續強勁成長,但營運暗藏兩大警訊

LINE第一季財報出爐, 廣告營收持續有強勁成長, 卻已是連續第二個季度看到虧損, 同時用戶數也呈現衰退。

接連幾個季度廣告業務都扮演LINE的營收成長火車頭, 今(2018)年第一季也不例外, 交出年成長38%的成績單。 不過LINE廣告業務的成長或許還得再加把勁, 因為根據LINE最新出爐的財報, 已經是連續第2個季度陷入虧損。

廣告營收成長38%, 但策略性業務幾乎吃掉所有獲利

LINE第一季營收487億日圓(約合新臺幣133億元), 年增19.9%, 其中廣告營收貢獻了252億日圓(約合新臺幣69億元), 年成長38%, 營收占比首度超過5成, 達52%。 而LINE的通訊、貼圖與其他收入則是年減8.6%至175億日圓(約合新臺幣48億元),

營收占比也下滑至36%。

在以上這些核心事業之外, LINE另外還有12%的收入則是來自LINE Pay、金融事業、AI等其他「策略性業務(Strategic Business)」的貢獻。

LINE近5個季度營收狀況LINE

整體來說, 在廣告事業持續強勁成長帶動下, LINE在第一季還是有不錯的營收成長動能,

只是從獲利面的角度來看, 則策略性業務很明顯是一個大錢坑。 根據LINE的財報, 這塊業務的第一季營收為60.63億日圓(約合新臺幣17億元), 年增幅度高達88.5%, 但營業虧損則是更高的71.41億日圓(約合新臺幣20億元), 也幾乎吃掉所有LINE核心業務賺來的利潤。

當然, 可以理解金融事業、AI都是屬於長遠競爭考量下, 不得不做的投資佈局, 也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有機會從財報上看到回收。 而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從這個季度開始, LINE在財務簡報上一改過去分成「廣告」、「通訊/內容」和「其他」這三個業務大類的模式, 改以「核心業務」和「策略性業務」做區分, 相信就是希望能讓投資人對於財報赤字有更多理解和耐心。

日本用戶持續成長, 但整體用戶數持續下滑

不過除了策略性業務的投資直接衝擊整體獲利之外, LINE在日本、臺灣、泰國和印尼這四大主要市場的月活躍用戶數持續下滑, 或許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警訊。

從LINE的資料可以看到, 相對於去年同期4大市場用戶數合計為1.71億人, 至今年第一季則是已經下滑至1.65億人。 而且如果撇開日本不看, 則其餘3大市場的月活躍用戶至少已經是連4個季度衰退, 相對於去年同期還有1.03億人, 今年第一季則是只剩9000萬人。 可以說過去這段時間主要是靠日本用戶數的持續增長, 幫助LINE減緩整體使用者數衰退的速度。

LINE近5個季度月活躍用戶數變化LINE

在這樣的狀況下, LINE第一個要面臨的就是日本市場可成長空間會愈來愈小的挑戰;第二, 當日本用戶占比愈來愈大, 之於LINE的重要性也會愈來愈高, 則在資源的投入與分配上, 以日本為優先的狀況可能還會變得更加明顯。 而如果因此不能夠即時反應其他在地市場需求, 很可能還會進一步加速其他市場使用者的流失。

而且別忘了, 如廣告、LINE Pay等,

LINE有許多業務都和使用者規模有直接關係。 以Clova這個AI平臺為例, 如果缺乏足夠大的用戶基礎, 則在國際列強競爭下, LINE要想建立、壯大生態圈也都將變得更加困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