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 這種絲織品中的愛馬仕你知道嗎

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是蠶桑絲織, 五千多年來, 對中國歷史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並通過絲綢之路進行文化傳播, 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絲織主要分為綾絹、絲綿、蜀錦、杭羅等織造技藝及軋蠶花。 中華人民最先發明並大規模生產使用絲綢的民族, 其製作的絲綢更是開啟了西元前二世紀與西元前一世紀之間世界上的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的"絲綢之路",

中國在當時也被稱之為“絲國”。

如果要說中華民族蠶繭絲綢生產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 黃帝妻子嫘祖, 被後人尊為紡織業的先祖, 傳說她發明了蠶桑養殖和繅絲制衣, 之後, 古代人們才能得以擺脫“獸皮為衣葉做裳”的生活。

在2009年9月30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批准了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中國絲綢博物館)、江蘇省(蘇州市)、四川省聯合申報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列入世界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班墨空間編輯:方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