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紙上得來終覺淺

書籍的確是人類精神的主要載體。 在一個靜心讀書越來越不容易的環境裡, 本文無非想說一個觀點:讀書是為了讓生命更美好,

而使生命更美好的學習, 也遠遠不止讀書, 它從每個人誕生起即種根, 伴隨我們的每一個心念與行為, 直至臨終一刻, 無時無處不在。 (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4月26日《南方週末》)

世界讀書日談讀書。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這是中國人長期以來的信條。 讀書幹嗎?學而優則仕, 中國讀書人的確往往都有一顆從政的心, 一流人才不做學術, 也不做企業家, 多去“天下英雄入吾彀中”了。

按照孔子的看法, 從政的目的, 自然是要治國平天下。 但治國平天下不是一個外在於個人的目的, 好像是為天下人犧牲自己。 古之學者為己, 在孔夫子的邏輯裡, 治國平天下, 其實也只不過是自我人性在更廣大領域的實現。 到底是服從“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霸道邏輯,

還是堅持“大人格君心之非”的王道邏輯, 這往往是一個士人要面對的終極標準。

那麼, 處處關心政治的儒家主張“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嗎?不儘然。 禮樂射禦書數, 算一算, 六藝之教中, 屬於讀書的有多少?《論語》說: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 儒家雖然關心政治, 但更根本的, 是個體生命在繁複生活世界中的定向與自我成就。 而這, 在人生開始的地方, 不是通過讀書來養成的。 更別說死記硬背, 哪怕你背的是《論語》《周易》, 恐怕也非王陽明所認同的“教”與“學”。

不僅孔子或王陽明這麼說。 盧梭在《愛彌兒》中認為, 少兒真正有效的學習, 是從親身經歷中來。 兒童通過身體的玩耍, 通過觀察大自然, 通過學習一門又一門與生活相關的技藝,

來養成淳樸自由的性情、自食其力的能力:通過在森林裡辨別方位開始學習天文學, 通過遊學參訪學習政治學等等, 這些場景式、參與式的學習, 使少年所學的知識與真實世界深度融合, 由於學生的知識體系建立在生命直感之上, 這些知識, 也就更好地融入學習者的生命, 真正滋養生命。

主張尊德性重於道問學的陸象山, 也主張“六經注我”;王陽明主張心即理、致良知, 其一生學問宗旨, 都圍繞《大學》等經典的反復研讀而展開;盧梭至少也還希望愛彌兒讀《魯濱遜漂流記》, 在懂得分辨善惡後讀一讀寓言故事;更別說孔子刪述筆削的偉大人文事業, 更是離不開書了。

書籍的確是人類精神的主要載體。 在一個靜心讀書越來越不容易的環境裡,

本文無非想說一個觀點:讀書是為了讓生命更美好, 而使生命更美好的學習, 也遠遠不止讀書, 它從每個人誕生起即種根, 伴隨我們的每一個心念與行為, 直至臨終一刻, 無時無處不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