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佛手的功效與作用、品種分類

簡介

佛手(學名:Citrus medicaL. var.sarcodactylisSwingle):果實在成熟時各心皮分離, 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 狀如手指, 故名佛手。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高達丈余, 莖葉基有長約6釐米的硬銳刺, 新枝三棱形。 單葉互生, 長橢圓形, 有透明油點。 花多在葉腋間生出, 常數朵成束, 其中雄花較多, 部分為兩性花, 花冠五瓣, 白色微帶紫暈, 春分至清明第一次開花, 常多雄花, 結的果較小, 另一次在立夏前後, 9-10月成熟, 果大供藥用, 皮鮮黃色, 皺而有光澤, 頂端分歧, 常張開如手指狀, 故名佛手, 肉白, 無種子。

通常用作中藥, 或因其果形奇特, 而作為觀賞植物。 佛手柑被大量製作成涼果食用及出售。

圖片

功效與主治

功效

疏肝理氣, 和中, 化痰。

主治

(1)肝鬱氣滯之胸悶脅痛。

(2)脾胃氣滯之脘腹脹痛。

(3)咳嗽痰多。

性味歸經

辛、苦, 溫。 歸肝、脾、胃、肺經。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 3-10g;或沸水泡飲, 或入丸散。

產地

主產廣東、廣西、四川、重慶。

禁/宜人群

本品辛溫苦燥, 能耗氣傷陰, 故氣虛陰虧、陰虛火旺而無氣滯者慎服。

採收加工

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採收, 縱切成薄片, 曬乾或低溫乾燥。

品種分類

佛手的香氣比香櫞濃, 久置更香。 藥用佛手因產區不同而名稱有別。 產浙江的稱蘭佛手(主產地在蘭溪縣), 產福建的稱閩佛手, 產廣東和廣西的稱廣佛手, 產四川和雲南的, 分別稱川佛手與雲佛手或統稱川佛手。 雲南還有一些栽培品種, 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 果皮近於平滑至甚粗糙, 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質, 種子平滑或略具鈍棱。

手指肉條挺直或斜展的稱開佛手, 閉合如拳的稱閉佛手, 或稱合拳(廣東新語), 或拳佛手或假佛手。 也有在同一個果上其外輪肉條為擴展性, 內輪肉條為拳卷狀的。

性狀鑒別

本品為類橢圓形或卵圓形的薄片, 常皺縮或捲曲, 長6~10cm, 寬3~7cm, 厚0.2~0.4cm。 頂端稍寬, 常有3~5個手指狀的裂瓣, 基部略窄,

有的可見果梗痕。 外皮黃綠色或橙黃色, 有皺紋和油點。 果肉淺黃白色或淺黃色, 散有凹凸不平的線狀或點狀維管束。 質硬而脆, 受潮後柔韌。 氣香, 味微甜後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