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再釋“道原經”

人文始祖黃帝

寫在先:

易學家釋文王的“周易”, 道學家釋老子的“道德經”, 二者老死不相往來。 可知華夏思想是一脈相承?黃帝的“道原經”才是有文字記載的,

百經的真正源頭!所以黃帝不僅是華夏民族DNA上的祖先, 更是華夏民族思想和靈魂的奠基人!

在此要奉勸易、老學家們不要另立山頭, 各唱各的調了, 華夏思想本是一家, 沒有, 也無需百家解說, 乃至“戲說”!

將“道德經”和“道原經”加以比對, 便可知在核心思想上, 前者和後者幾乎同出一轍。 所以“道德經”不是原創, 而是繼承和弘揚!

解讀“道原經”後, 相信列位自然會得出結論:“儒術”的核心思想“周禮”是離“經”叛“道”的, 禍害千年, 必須堅決地棄之!

本人初釋過“道原經”, 但後發覺有若干不妥之處, 故再釋一次, 期望有所進步。

筆者在讀過“周易”和“道德經”後, 一方面為祖先的超越時空的睿智深感嘆服, 另一方面自然會思考一個問題,

它們從何而來?

筆者有幸, 得到了黃帝的四經之一:“道原經”, 相見恨晚, 總算是找到了中國古代經典思想的根。

《道原經》是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帛書中〈黃帝〉四經之一, 講“道”之本原, 在四經中更帶根本, 原始性質, 現作初釋, 不當之處請各位斧正。

道的別稱:大道、上道、迵、大迵、一、易、無、無名、無極、無偶、谷神、玄牝;

《道原經》原文, 後為筆者的詮釋:

恒先之初:在宇宙的最初期;

迵同太虛:道與虛空同在;(迵, 念dong東, 即陰陽合一, 故迵即道也)

虛同為一, 恒一而止:道和虛空同為一體, 不可分割(注意了!是“道”和“虛空”同為一體, 而不是“道”在虛空中!否則就會出現悖論:“道”創造了宇宙, 可“道”又在宇宙中。 );到道為止, 再沒有比道更大的了;(後面的“一”為“道”)

濕濕夢夢, 未有明晦:混混沌沌, 既無光明也無黑暗。

(中國經典思想認為“陰”和“陽”永恆共同地存在於宇宙中, 這同聖經“創世紀”中的“要有光, 於是有了光”, 即宇宙中只有“陽”(能量)的觀點是不同的, 現在的主流物理也犯同樣的錯誤, 從而使其自身陷入無法解釋品質來源的泥沼。 所以哪怕是傲慢的科學精英們, 不“悟道”也是不行的。 )

神微周盈, 精靜必熙:既可收縮至小到無內(神微:人類無法想像的微小), 又可擴張至大到無外(周盈:向三維空間的所有方向擴張);靜至極致(精靜)後, 必定又運行不已(熙:熙熙攘攘, 運動之意);

古未有已, 萬物莫以:道既然已經是在最初(“恒先之初”), 就不會有比道更古老的東西了, 萬物中誰也不能掌控道;

古(無)有(形), 大迵無名:故“道”沒有形狀, 也沒有名字, “道”遠遠在人類誕生前就存在了, 只不過是後來人類感悟到有一種“無物之象”的存在, 勉強給祂起名為“道”;(“大迵”即為“道”)

天弗能複, 地弗能載:天不能覆蓋它, 地也不能承載它;(周:道生天地, 自然天地不能包含“道”, 理應如此)

小以成小, 大以成大:道既可小到無內(點), 又可大到無外;

盈四海之內, 又包其外:道不僅充盈在四海之內, 還充盈到包含了四海之外的空間;

在陰不腐, 在陽不焦:道存在于陰之極時, 不會腐爛;道存在于陽之極, 不會燒焦;(道生陰, 陽, 自然道不會反過來受陰和陽的影響)

一度不變, 能適規僥:道自身一絲一毫也不會改變, 卻又以不變應萬變(蔣公介石有一句名言:“以不變應萬變”恐來源於此);道既能適應宇宙間有規律的運動,

也能適應無規律的運動;(規:有規律的運動, 僥:僥倖, 偶發的, 無規律的運動)

鳥得而蜚(飛), 魚得而流(遊), 獸得而走:鳥得道而能飛, 魚得道而能遊, 獸得道而能走;

萬物得之以生, 百事得之以成:萬物得道而能生, 百事得道而能成;

人皆以之, 莫知其名, 人皆用之, 莫(見)其形:人皆仰仗道才活在世上, 卻沒有人知道道的名字;人皆用道, 卻沒有人看到道的形狀;

(古人曰:“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此乃大謬也, 實際上是萬物, 人人皆因得道才能夠來到這個世界上, 可悲的是, 竟然無人知曉!)

一者其號也:一是道的名號(道是最大的, 是“第一號”);

虛其舍也:道寓於虛空, 與虛空融為一體;

無為其素也:無為是“道”的本質, 即“道”無為,而“道”所指定的規則“德”有為;

和其用也:“和”是道起的作用的方式,顯然“和”即“德”也;

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測也。顯明弗能為名,廣大弗能為形:所故上道既高到不可覺察,又深到不可測,雖然明顯,但卻無法為之命名,它雖廣大無邊,卻沒形態;

獨立不偶,萬物莫之能令:祂獨立而唯一,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和它相伴,萬物中沒有誰能夠指揮它;

天地陰陽,四時日月:天地陰陽,春夏秋冬;

星辰雲氣,規行僥(動):星球日月,無論是有規律的運動還是無規律的運動;

載根之徒,皆取生,道弗為益少。皆返焉,道弗為益多:道並不因為賦予萬物(載根之徒:植物,此處泛指萬物)生命而自身有所減少。即使萬物皆回歸於道,道也不會增多;

堅強而不潰,柔弱而不可化:道既堅強而不會潰散,又柔弱而不可化解;

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極之所不能過:它的極細微之處,誰也達不到,想稽察它的最遠的邊界,誰也過不去;

故唯聖人能察無形,能聽無聲:所以唯有聖人能察覺到無形之象,能聽到無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天籟無聲);

知虛之實,後能(大)虛。乃通天地之精:知道“形而上”是實際上存在的(“道”的別稱為“穀神”,即虛懷若谷的神。無形即為“虛”,但無形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存在”)的實際存在,最後方能達到“道”的大虛的境界,就能通曉“道”的內涵;

迵同而無間,周襲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謂能精:其小無內,其大無外。服從此道的人,是謂精明的人;

明者固能察極,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謂察稽知極:高明之士能察覺到“道”,知道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信服一般人所不能得到的,這就是所謂稽查“道”,並知道“道”(文中的“極”字,即“無極”,“道”也);

聖王至此,天下服。無好無惡:聖王者修煉到此層次,天下的人都會服從他,他本人無偏愛,既不偏好也不偏惡,對大家一視同仁; (此乃‘玄德’也)

上用此道,而民不(迷)惑:君王用此道治國,百姓自然不會迷惑。

上虛下靜,而道得其正:君王虛而無我,百姓清靜,就是正道;

信能無欲,可為民命:誠信就能無私欲,就可以為民之司命。

上信無事,則萬物周遍:君王誠信無為,則可無所不為,做盡天下事;

分之以其分,而萬民不爭:公正地分配每個老百姓應得一份,則所有百姓都不會爭執。

授之以其名,而萬物自定:正名,建立制度,則萬物各得其名分,一切井然有序;

不為治勸,不為亂解:不為法治去勸說,也不為亂世去辯解;

廣大弗務,及也;深微弗索,得也:其大無外之事,不必刻意追求,即可自然而至;其小而無內之事,不必刻意去索求,即可自然而得;

道為一而不化:道是一(最大),絕不會再分化;

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悟道之根本,在於能夠悟少以知多。

得事之要,操正以政奇:得到國事之要點,用正道(正:正道)來糾正錯誤的東西(奇:離經叛道之事);

前知大古(遠古),後知精明:前溯知道遠古宇宙的源頭,就可以清晰地知道以後宇宙的運行。

抱道執度,天下可一(大同)也:胸懷大道,順應自然來掌控自然和社會的平衡,天下就可以大同了;

觀之太古,周其所以;索之未無,得之所以:觀察最古之源,可以知道始末之由來,求索未來沒發生之事,憑藉知太古便可以知未來;

即“道”無為,而“道”所指定的規則“德”有為;

和其用也:“和”是道起的作用的方式,顯然“和”即“德”也;

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也,深而不可測也。顯明弗能為名,廣大弗能為形:所故上道既高到不可覺察,又深到不可測,雖然明顯,但卻無法為之命名,它雖廣大無邊,卻沒形態;

獨立不偶,萬物莫之能令:祂獨立而唯一,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和它相伴,萬物中沒有誰能夠指揮它;

天地陰陽,四時日月:天地陰陽,春夏秋冬;

星辰雲氣,規行僥(動):星球日月,無論是有規律的運動還是無規律的運動;

載根之徒,皆取生,道弗為益少。皆返焉,道弗為益多:道並不因為賦予萬物(載根之徒:植物,此處泛指萬物)生命而自身有所減少。即使萬物皆回歸於道,道也不會增多;

堅強而不潰,柔弱而不可化:道既堅強而不會潰散,又柔弱而不可化解;

精微之所不能至,稽極之所不能過:它的極細微之處,誰也達不到,想稽察它的最遠的邊界,誰也過不去;

故唯聖人能察無形,能聽無聲:所以唯有聖人能察覺到無形之象,能聽到無聲(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天籟無聲);

知虛之實,後能(大)虛。乃通天地之精:知道“形而上”是實際上存在的(“道”的別稱為“穀神”,即虛懷若谷的神。無形即為“虛”,但無形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存在”)的實際存在,最後方能達到“道”的大虛的境界,就能通曉“道”的內涵;

迵同而無間,周襲而不盈。服此道者,是謂能精:其小無內,其大無外。服從此道的人,是謂精明的人;

明者固能察極,知人之所不能知,服人之所不能得,是謂察稽知極:高明之士能察覺到“道”,知道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信服一般人所不能得到的,這就是所謂稽查“道”,並知道“道”(文中的“極”字,即“無極”,“道”也);

聖王至此,天下服。無好無惡:聖王者修煉到此層次,天下的人都會服從他,他本人無偏愛,既不偏好也不偏惡,對大家一視同仁; (此乃‘玄德’也)

上用此道,而民不(迷)惑:君王用此道治國,百姓自然不會迷惑。

上虛下靜,而道得其正:君王虛而無我,百姓清靜,就是正道;

信能無欲,可為民命:誠信就能無私欲,就可以為民之司命。

上信無事,則萬物周遍:君王誠信無為,則可無所不為,做盡天下事;

分之以其分,而萬民不爭:公正地分配每個老百姓應得一份,則所有百姓都不會爭執。

授之以其名,而萬物自定:正名,建立制度,則萬物各得其名分,一切井然有序;

不為治勸,不為亂解:不為法治去勸說,也不為亂世去辯解;

廣大弗務,及也;深微弗索,得也:其大無外之事,不必刻意追求,即可自然而至;其小而無內之事,不必刻意去索求,即可自然而得;

道為一而不化:道是一(最大),絕不會再分化;

得道之本,握少以知多:悟道之根本,在於能夠悟少以知多。

得事之要,操正以政奇:得到國事之要點,用正道(正:正道)來糾正錯誤的東西(奇:離經叛道之事);

前知大古(遠古),後知精明:前溯知道遠古宇宙的源頭,就可以清晰地知道以後宇宙的運行。

抱道執度,天下可一(大同)也:胸懷大道,順應自然來掌控自然和社會的平衡,天下就可以大同了;

觀之太古,周其所以;索之未無,得之所以:觀察最古之源,可以知道始末之由來,求索未來沒發生之事,憑藉知太古便可以知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