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兩年沒換倉”的少數派周良:工行不是暴利,它是個勤奮的富二代

“大藍籌行情的上半場都沒走完”。

“現在(公募基金)最低配的兩個行業, 一個是銀行、一個是非銀金融”。

“工行不是暴利, 它是個勤奮的富二代,

手裡有很多家族的房產。 ”

這是少數派投資創始人周良兩周前接受“聰明投資者”回訪時的形象比喻。

少數派投資目前是市場關注度最高的私募之一, 受關注的原因很直接——賺錢多, 回撤小。

去年3月, “聰明投資者”第一次採訪少數派投資創始人周良, 當時他就堅定看好大藍籌, 是“一生碰不到幾次的”投資機會。 (點擊閱讀:《穿越A股所有牛熊、拒絕從眾的少數派周良解碼大藍籌》)

這兩年, 和周良同時出現的一定有“大藍籌”和“銀行股”。

兩周前, “聰明投資者”回訪周良。 這一年, 上證50指數從2300多點一路高歌到2018年1月26日的3202點, 1月份更是出現了史無前例的連拉19跟陽線。

然而, 經過1月底以來的連續暴跌。 截至4月23日收盤, 上證 50指數回落到2664.92點。

大藍籌行情走完了嗎?去年創了歷史新高的工商銀行,

股價還能“東山再起”嗎?

周良依然堅定。 在市場變化裡, 他說自己最近兩年基本都沒有調過倉, 一直保持高倉位。

但這一年, 市場形勢在變, 周良對於少數派投資理念方法的理解也有了更多進化。

“我們最近又重新把投資理念總結了一下。 我們做了一個創新的投資研究體系。 把我們這幾年對於投資新的理解加了進去”, 周良說。

“我們不是單純的價值投資, 只是這兩年我們看起來好像在做價值投資。 在傳統股票研究的基礎之上, 去發現市場無效的地方, 去發現大多數人認識的誤區, 這才是少數派投資研究工作的重點, 才是我們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

在和“聰明投資者”的交談中,

周良也講到了對CDR、獨角獸等市場關心話題的看法。

周良歷任申銀萬國研究員、理柏基金(全球基金評級機構)中國區研究總監、浙商證券資管副總等, 經歷了中國股市所有牛熊轉換, 2013年7月創立少數派投資。

以下是“聰明投資者”與周良的對話簡版。 關於哪些股份制銀行股更有價值、獨角獸和藍籌股的價值比較、如何尋找市場的無效性等完整版對話, 可點擊查看。

“接近兩年沒有換過倉”

1, 聰明投資者:協力廠商資料顯示, 經歷3月份以後, 好多私募今年以來的投資收益是負的。 但少數派旗下產品今年以來還是漲的。

周良:今年波動非常巨大, 包括美國市場也是這樣。 前兩天達裡奧(橋水基金創始人)說, 雖然現在美國市場跟股災的時候不能比, 但是它的波動率都超過了股災的時候, 一天漲、一天跌, 波動得很厲害。

今年中國市場也是這樣, 1月份上證50指數連拉19根陽線, 歷史上從來沒有看到過。

2, 聰明投資者:1月份少數派的淨值也是高歌猛進, 你還寫了一封給投資人的信, 非常冷靜。

周良:提醒大家注意這個問題, 它一定不是常態。 這說明大藍籌吸引了那些短線的趨勢投資者進來。 他們會推高價格, 但是也會使得波動加大, 一有風吹草動這些人就會撤出來。

所以, 2月份一個星期把1月份的19根陽線全部抹去, 3月份再疊加一下週邊市場的影響, 就跌得更多了。

但是, 在一波長的風格週期裡面, 出現這種季度性的調整, 甚至幾個季度的調整都是正常。

就像創業板的上一輪風格週期, 從2010年起來, 2011年創業板指數全年跌了35%, 但是到2012年又開始慢慢走強, 2013年越走越強, 到2015年又漲了幾倍。

它是正常現象, 恰恰說明市場組成的群體是多種多樣的, 不僅有我們這種拿著不動的人, 也有很多頻繁交易的人, 造成市場的波動性。

它是很考驗人的,如果你要追求產品的波動很小,那可能市場調整有20%多。以工商銀行為例,高的時候是7塊7,便宜的時候只有5塊7,百分之二十幾的調整。

3,聰明投資者:最近看到一些投資人很難過,因為從來沒想過銀行股也可以有這麼大的震盪。

周良:波動一定是在的,如果不能承受波動,那給你造成壓力是很巨大的。

我們現在在跟交易對手博弈的情況下,處在一個比較有利的地位。因為我們的安全墊很厚,我們已經持有大藍籌近兩年了。不像在去年四季度進來的,今年一季度一個調整,可能就虧損了,承壓會很大。

我們能夠承受20%、30%的回檔,我都不用去動任何倉位元,但是我們的交易對手可能低位元要有止損壓力了。

4,聰明投資者:所以你從年初到現在一直沒有換過倉?

周良:我們已經有將近兩年時間沒有換過倉了。

5,聰明投資者:也沒減過,新來的資金再往裡面投,保持高倉位?

周良:是的。

“大藍籌行情上半場都沒走完”

6,聰明投資者:你對今年的整體收益會有什麼預估?

周良:其實我們不知道每年能賺多少錢。我們選擇的是那些收益風險比高的投資方向,潛在風險不太大,而潛在收益要遠遠大於潛在風險的這種機會。

我們現在選出來還是大藍籌,雖然漲了一年半,潛在的風險依然不太大,而潛在的收益要遠遠高於潛在風險。

這裡面判斷的依據,包括供求結構、籌碼稀缺性、交易對手行為、大藍籌的估值、市場情緒等等這些維度。

這是一個從尋找市場無效性角度做的分析,一個有可能有七八成把握的大概率方向。

市場也有可能往小概率的路徑演變,比如說,我們看到今年大藍籌收益風險比很高,結果大藍籌一年不漲,漲的是一些中小創,也有這種可能性。

但是我們投資看的不是某個季度或者某一年,我們看的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長度,沒法說某一年我一定跑贏市場一定賺錢,但我知道按照我們這種方法去做,大概率來講能夠達到長期積累絕對收益的目標。

“銀行股行情現在才臨近中場”

7,聰明投資者:從去年來尤其到今年年初,好多投資者湧進市場去買銀行股。

周良:它的比例多少是很值得研究的。以前很少人配的,現在有人配了,只是個起步。

看最新的基金年報,跟滬深300指數權重比,最低配的兩個行業,一個是銀行,一個是非銀金融,大約是各自被低配了十個百分點。

8,聰明投資者:相比半年報增加了一些。

周良:是一個慢慢增加的過程。我們一直在觀察這些交易對手的行為。

公募基金的資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因為它很公開透明而且量很大,能夠反映大多數機構投資者的行為。

所以,我每個季度都在分析這些資料,現在銀行裡面大銀行是標配,很多股份制銀行還是很低配的。

我們是用自由流通市值占比的指標來衡量的,它是個很嚴格的指標,就是把全市場3000個股票都考慮進去了。

但是,很多機構投資者不會買到一些小股票上,他買的就是一些中大型股票。如果以滬深300指數權重去衡量,現在大銀行也還遠遠沒有到標配。如果以全市場流通市值的配比來看,它只是到了標配而已。

以中國平安為例,它是公募基金持有數量最多、市值最多的一個股票,但目前也是標配而已。

從風格週期分析來講,都是從嚴重低配開始的。比如2016年半年報的時候是嚴重低配,花了一年半時間,從低配到了標配,但是風格週期不是到標配就結束的。

從歷史上看,幾輪行情高點的時候,是標配的兩倍或者三倍。

上一輪中小盤的強勢風格週期,在2015年6月底到最高潮時,公募基金配置中小創的市值和他們買的主機板市值的比例是7:3。標配應該是3:7,它配了7:3,是嚴重超配才結束的。

所以,從交易對手行為來講,現在還只是臨近中場而已。而且現在標配的只是一些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還嚴重低配。

雖然我們做的是主動管理,但是我們很注重資料說話,任何投資決策的依據都建立在資料分析基礎上的。

工行是一個勤奮的富二代,手裡有很多家族房產

9,聰明投資者:你們平時是跟做投資的同行還是產業界的人交流比較多?

周良:都會做一些交流。我們現在去上市公司調研比較少,懷疑這種做法的有效性。

有些看法認為,跟高管交流會有很多資訊不對稱在裡面,這些資訊不對稱會帶來收益。但你發現,這種資訊不對稱同樣存在于交易對手身上。那你怎麼樣比他更有效呢?

特別是投大藍籌,我覺得不需要過多的上市公司調研,有足夠多的賣方研究覆蓋,給你揭露這些公司的資訊。更為關鍵的是,你要去發現一些別人認識的誤區,這才是研究的關鍵點。

舉個例子,很多人質疑說中國的銀行業是暴利行業。在前兩年的媒體報導裡面很多。

最早的時候是說,“利率沒有市場化,銀行的存貸利差很大,所以暴利”。過去兩年說的是,“銀行的不良資產沒有充分披露,是報表粉飾出來的利潤。”

這是大多數人的判斷,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東西,但我們研究的重點是,這個判斷是不是有大家的誤區在裡面。

我們認為中國銀行業並不是暴利。跟全球銀行業對比,中國銀行業的存貸款利差是偏低的。以工商銀行為例,經營效率是很高的,規模和收入跟美國盈利最高的富國銀行都差不多。

但工商銀行14%的淨資產收益率,要遠遠高於富國銀行12%的淨資產收益率。工商銀行的淨資產收益率這麼高,是不是暴利?我們認為不是的,因為它的淨資產是被低估的。

工商銀行比較偏好把自己的營業網點和辦公樓給買下來。那它到底有多少物業?

我們問過很多賣方研究員,也問過工商銀行的證券事務辦公室,沒有找到答案。後來我們自己做了研究。

2006年上市的時候,它的招股說明書裡面披露過一次。它當時持有了2500萬平方米的物業。然後每年因為財務報表裡面有固定資產房屋的增加,我們可以一年一年推算出來,他每年還在增持一些物業。

到2017年底的時候,我們估計工商銀行大約持有3700萬平方米的物業,包括營業用房啊、辦公樓啊,我們給它做了一個估值,這部分物業目前市場價格要有大幾千億。

而在它的財務報告裡面,目前這些物業的帳面價值是868億元。跟市場價值為什麼差這麼多?因為它是10年、20年以前買的,在不斷地計提折舊,而且它的買入價格本來就便宜。

10,聰明投資者:都沒有市場價值重估過?

周良:沒有重估過。所以它的淨資產被低估,報表上它的淨資產只不過是2萬億元,但是單單這個物業就被低估了大幾千億元。

所以如果把持有物業按照市場價格重估的話,淨資產就會增加很多,淨資產收益率就沒有這麼高了。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合理的收益率,是能夠維持的。

相對于它的競爭對手,比如那些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工商銀行的運營成本是極低的。同樣是營業用房,要交租金和幾乎是沒成本的自有物業來比,它們的成本完全不一樣。自有物業有效地降低了工行的運營成本。

找到市場無效的地方,是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11,聰明投資者:這些年,你的投資理念是怎麼形成的?

周良:五年前剛剛創立少數派投資的時候,我們投資理念是“獨立思考、長期投資、精選個股”12個字。

我們最近又重新把投資理念寫了一寫,我覺得不是這12個字了,這12個字沒有反映出我們真正對於投資理念的理解。我們做了一個創新的投資研究體系。

這個市場對大部分人來講是個有效市場,股價已經反映了大多數人所做過的研究、所獲得的資訊,你對價格的預期已經反映在股價裡面了。

如果你的投資行為模式跟大多數人是一樣的,這個市場對你就是有效的。在一個有效市場裡面,你是賺不到超額收益的,這是大多數人賺不到錢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是從宏觀經濟到行業強弱到個股基本面研究,有的再講一些技術形態分析,這是傳統的股票研究體系。

但這不是我們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這只是個基礎。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之上去做研究,找到大多數人認識判斷的誤區,找到市場無效的地方,這才是我們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無論是精選個股,還是獨立思考、長期投資,都是要圍繞著找到市場的無效性,找到大多數人認識的誤區,判斷的誤區和心理的誤區去做才行,這才是我們的研究的重點。

12,聰明投資者:這跟行為金融學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些相似。

周良:交易對手行為是我們關注的一個方面,從這種行為裡面可以找到一些大多數人判斷的誤區。

但是決定市場趨勢的是多因素,這種行為是因素之一,而且這種因素在不同市場階段有所區別,不完全一樣。

“最後比的不是技術,而是精神層面”

13,聰明投資者:你有沒有規劃過自己的投資生涯,想過什麼時候退休的問題?

周良:我覺得,投資生涯的長短是跟你的精神、修養、人生觀有關的。

這個行業裡面的大佬們能不能更上一層,真正成為一個在世界投資史上能夠留下一筆的大師,其實到最後,比的不是技術層面的東西,而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巴菲特能夠做基金經理做到89歲,他追求的不是什麼個人名利了,我妄自揣摩,他是在盡責,是在傳道,是在為社會做奉獻。

得有這種追求的人,才能在高壓力的工作面前幾十年如一日的嚴於律己、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做下去,才能成長為一個巴菲特這樣的大師。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大師?因為我們的修養沒到這種程度。將來能不能到這種程度,還要慢慢修煉。

14,聰明投資者:雖然你不是單純的價值投資,但其實還是很推崇巴菲特?

周良:我們所處的歷史時期不一樣,投資限制不一樣。巴菲特沒有預警平倉的壓力,我們有這種壓力。

我們不能完全照他的學。我拿茅臺如果跌60%,產品清盤了,那我就結束了。

我們怎麼會發展出這一套東西來?我覺得關鍵就是市場波動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可以承受一定波動,但不能承受過大的波動。

15,聰明投資者:投資之外有什麼別的興趣愛好?

周良:我喜歡看紀錄片,拓展知識面。我每週會做三次有氧運動,要麼游泳,要麼跑步,每週三次。

16,聰明投資者:你是一個很自律的人吧?

周良:我是很自律的。看書閱讀量也比較大,這就是我主要的興趣愛好吧。

聲明:凡注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資訊,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它是很考驗人的,如果你要追求產品的波動很小,那可能市場調整有20%多。以工商銀行為例,高的時候是7塊7,便宜的時候只有5塊7,百分之二十幾的調整。

3,聰明投資者:最近看到一些投資人很難過,因為從來沒想過銀行股也可以有這麼大的震盪。

周良:波動一定是在的,如果不能承受波動,那給你造成壓力是很巨大的。

我們現在在跟交易對手博弈的情況下,處在一個比較有利的地位。因為我們的安全墊很厚,我們已經持有大藍籌近兩年了。不像在去年四季度進來的,今年一季度一個調整,可能就虧損了,承壓會很大。

我們能夠承受20%、30%的回檔,我都不用去動任何倉位元,但是我們的交易對手可能低位元要有止損壓力了。

4,聰明投資者:所以你從年初到現在一直沒有換過倉?

周良:我們已經有將近兩年時間沒有換過倉了。

5,聰明投資者:也沒減過,新來的資金再往裡面投,保持高倉位?

周良:是的。

“大藍籌行情上半場都沒走完”

6,聰明投資者:你對今年的整體收益會有什麼預估?

周良:其實我們不知道每年能賺多少錢。我們選擇的是那些收益風險比高的投資方向,潛在風險不太大,而潛在收益要遠遠大於潛在風險的這種機會。

我們現在選出來還是大藍籌,雖然漲了一年半,潛在的風險依然不太大,而潛在的收益要遠遠高於潛在風險。

這裡面判斷的依據,包括供求結構、籌碼稀缺性、交易對手行為、大藍籌的估值、市場情緒等等這些維度。

這是一個從尋找市場無效性角度做的分析,一個有可能有七八成把握的大概率方向。

市場也有可能往小概率的路徑演變,比如說,我們看到今年大藍籌收益風險比很高,結果大藍籌一年不漲,漲的是一些中小創,也有這種可能性。

但是我們投資看的不是某個季度或者某一年,我們看的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長度,沒法說某一年我一定跑贏市場一定賺錢,但我知道按照我們這種方法去做,大概率來講能夠達到長期積累絕對收益的目標。

“銀行股行情現在才臨近中場”

7,聰明投資者:從去年來尤其到今年年初,好多投資者湧進市場去買銀行股。

周良:它的比例多少是很值得研究的。以前很少人配的,現在有人配了,只是個起步。

看最新的基金年報,跟滬深300指數權重比,最低配的兩個行業,一個是銀行,一個是非銀金融,大約是各自被低配了十個百分點。

8,聰明投資者:相比半年報增加了一些。

周良:是一個慢慢增加的過程。我們一直在觀察這些交易對手的行為。

公募基金的資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因為它很公開透明而且量很大,能夠反映大多數機構投資者的行為。

所以,我每個季度都在分析這些資料,現在銀行裡面大銀行是標配,很多股份制銀行還是很低配的。

我們是用自由流通市值占比的指標來衡量的,它是個很嚴格的指標,就是把全市場3000個股票都考慮進去了。

但是,很多機構投資者不會買到一些小股票上,他買的就是一些中大型股票。如果以滬深300指數權重去衡量,現在大銀行也還遠遠沒有到標配。如果以全市場流通市值的配比來看,它只是到了標配而已。

以中國平安為例,它是公募基金持有數量最多、市值最多的一個股票,但目前也是標配而已。

從風格週期分析來講,都是從嚴重低配開始的。比如2016年半年報的時候是嚴重低配,花了一年半時間,從低配到了標配,但是風格週期不是到標配就結束的。

從歷史上看,幾輪行情高點的時候,是標配的兩倍或者三倍。

上一輪中小盤的強勢風格週期,在2015年6月底到最高潮時,公募基金配置中小創的市值和他們買的主機板市值的比例是7:3。標配應該是3:7,它配了7:3,是嚴重超配才結束的。

所以,從交易對手行為來講,現在還只是臨近中場而已。而且現在標配的只是一些大銀行,股份制銀行還嚴重低配。

雖然我們做的是主動管理,但是我們很注重資料說話,任何投資決策的依據都建立在資料分析基礎上的。

工行是一個勤奮的富二代,手裡有很多家族房產

9,聰明投資者:你們平時是跟做投資的同行還是產業界的人交流比較多?

周良:都會做一些交流。我們現在去上市公司調研比較少,懷疑這種做法的有效性。

有些看法認為,跟高管交流會有很多資訊不對稱在裡面,這些資訊不對稱會帶來收益。但你發現,這種資訊不對稱同樣存在于交易對手身上。那你怎麼樣比他更有效呢?

特別是投大藍籌,我覺得不需要過多的上市公司調研,有足夠多的賣方研究覆蓋,給你揭露這些公司的資訊。更為關鍵的是,你要去發現一些別人認識的誤區,這才是研究的關鍵點。

舉個例子,很多人質疑說中國的銀行業是暴利行業。在前兩年的媒體報導裡面很多。

最早的時候是說,“利率沒有市場化,銀行的存貸利差很大,所以暴利”。過去兩年說的是,“銀行的不良資產沒有充分披露,是報表粉飾出來的利潤。”

這是大多數人的判斷,有很多人在研究這個東西,但我們研究的重點是,這個判斷是不是有大家的誤區在裡面。

我們認為中國銀行業並不是暴利。跟全球銀行業對比,中國銀行業的存貸款利差是偏低的。以工商銀行為例,經營效率是很高的,規模和收入跟美國盈利最高的富國銀行都差不多。

但工商銀行14%的淨資產收益率,要遠遠高於富國銀行12%的淨資產收益率。工商銀行的淨資產收益率這麼高,是不是暴利?我們認為不是的,因為它的淨資產是被低估的。

工商銀行比較偏好把自己的營業網點和辦公樓給買下來。那它到底有多少物業?

我們問過很多賣方研究員,也問過工商銀行的證券事務辦公室,沒有找到答案。後來我們自己做了研究。

2006年上市的時候,它的招股說明書裡面披露過一次。它當時持有了2500萬平方米的物業。然後每年因為財務報表裡面有固定資產房屋的增加,我們可以一年一年推算出來,他每年還在增持一些物業。

到2017年底的時候,我們估計工商銀行大約持有3700萬平方米的物業,包括營業用房啊、辦公樓啊,我們給它做了一個估值,這部分物業目前市場價格要有大幾千億。

而在它的財務報告裡面,目前這些物業的帳面價值是868億元。跟市場價值為什麼差這麼多?因為它是10年、20年以前買的,在不斷地計提折舊,而且它的買入價格本來就便宜。

10,聰明投資者:都沒有市場價值重估過?

周良:沒有重估過。所以它的淨資產被低估,報表上它的淨資產只不過是2萬億元,但是單單這個物業就被低估了大幾千億元。

所以如果把持有物業按照市場價格重估的話,淨資產就會增加很多,淨資產收益率就沒有這麼高了。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合理的收益率,是能夠維持的。

相對于它的競爭對手,比如那些股份制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工商銀行的運營成本是極低的。同樣是營業用房,要交租金和幾乎是沒成本的自有物業來比,它們的成本完全不一樣。自有物業有效地降低了工行的運營成本。

找到市場無效的地方,是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11,聰明投資者:這些年,你的投資理念是怎麼形成的?

周良:五年前剛剛創立少數派投資的時候,我們投資理念是“獨立思考、長期投資、精選個股”12個字。

我們最近又重新把投資理念寫了一寫,我覺得不是這12個字了,這12個字沒有反映出我們真正對於投資理念的理解。我們做了一個創新的投資研究體系。

這個市場對大部分人來講是個有效市場,股價已經反映了大多數人所做過的研究、所獲得的資訊,你對價格的預期已經反映在股價裡面了。

如果你的投資行為模式跟大多數人是一樣的,這個市場對你就是有效的。在一個有效市場裡面,你是賺不到超額收益的,這是大多數人賺不到錢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是從宏觀經濟到行業強弱到個股基本面研究,有的再講一些技術形態分析,這是傳統的股票研究體系。

但這不是我們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這只是個基礎。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之上去做研究,找到大多數人認識判斷的誤區,找到市場無效的地方,這才是我們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無論是精選個股,還是獨立思考、長期投資,都是要圍繞著找到市場的無效性,找到大多數人認識的誤區,判斷的誤區和心理的誤區去做才行,這才是我們的研究的重點。

12,聰明投資者:這跟行為金融學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些相似。

周良:交易對手行為是我們關注的一個方面,從這種行為裡面可以找到一些大多數人判斷的誤區。

但是決定市場趨勢的是多因素,這種行為是因素之一,而且這種因素在不同市場階段有所區別,不完全一樣。

“最後比的不是技術,而是精神層面”

13,聰明投資者:你有沒有規劃過自己的投資生涯,想過什麼時候退休的問題?

周良:我覺得,投資生涯的長短是跟你的精神、修養、人生觀有關的。

這個行業裡面的大佬們能不能更上一層,真正成為一個在世界投資史上能夠留下一筆的大師,其實到最後,比的不是技術層面的東西,而是精神層面的東西。

巴菲特能夠做基金經理做到89歲,他追求的不是什麼個人名利了,我妄自揣摩,他是在盡責,是在傳道,是在為社會做奉獻。

得有這種追求的人,才能在高壓力的工作面前幾十年如一日的嚴於律己、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做下去,才能成長為一個巴菲特這樣的大師。

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大師?因為我們的修養沒到這種程度。將來能不能到這種程度,還要慢慢修煉。

14,聰明投資者:雖然你不是單純的價值投資,但其實還是很推崇巴菲特?

周良:我們所處的歷史時期不一樣,投資限制不一樣。巴菲特沒有預警平倉的壓力,我們有這種壓力。

我們不能完全照他的學。我拿茅臺如果跌60%,產品清盤了,那我就結束了。

我們怎麼會發展出這一套東西來?我覺得關鍵就是市場波動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可以承受一定波動,但不能承受過大的波動。

15,聰明投資者:投資之外有什麼別的興趣愛好?

周良:我喜歡看紀錄片,拓展知識面。我每週會做三次有氧運動,要麼游泳,要麼跑步,每週三次。

16,聰明投資者:你是一個很自律的人吧?

周良:我是很自律的。看書閱讀量也比較大,這就是我主要的興趣愛好吧。

聲明:凡注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資訊,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