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筆桿子”傳授職場公文撰寫心得,“四點”秘訣助你實現寫作夢想

有個成語叫“畢恭畢敬”, 我理解其內涵為:對人對事恭順敬畏。 動筆為文, 職場寫作也應“畢恭畢敬”。 取其諧音, 給此文命題曰“筆功必敬”, 倒也恰當有趣。

從古至今, 儘管有“窮秀才”“酸文人”“臭老九”等不雅稱號, 但那畢竟不是“主旋律”。 多數情況下, 人們對文人還是很敬重的。 文人自身, 對“文章千古事”也是很推崇、很認可、很在意的。 而事實上, 能傳承大道、通透古今、昭示未來的東西, 還是文章。 古有“潤筆”, 今有“稿酬”, 那既是對文人勞動的認可, 也是對文章價值的認可。 許多文人, 在動筆前要沐浴淨身, 那是因為, 在他們的心中,

文字、文章是聖潔的。

“文以載道”。 文章既是文字, 更是思想;既是理論, 更是實踐。 看似“輕飄飄”, 實則“沉甸甸”。 職場公文離不開動筆為文, 所以, 職場公文執筆者必須對“筆功”有一個理性的評判, 有一分真誠的敬意, 有一種不懈的追求。

“筆功”如何, 是人們評價職場公文寫作者的一個重要指標。

身為公文執筆人員, 如果寫不出像樣的文章來, 從職責角度而言, 那是失職;從能力角度而言, 那是低能;從人們的評價角度而言, 那是被人小看的重要原因。 別人可以不寫文章, 可以寫不出高品質的文章, 但職場機關人員絕對不可以。

“筆功必敬”。 我想將其分解為4個層面。 一是敬, 二是精, 三是競, 四是竟。

“敬”是基點

“態度決定一切”。 有了良好的態度, 就有了幹好事業的前提。 態度不端正, 不可能幹好任何一件事情。 作為職場機關幹部, 首先要對動筆為文充分敬重, 要熱愛它, 重視它。

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 既然走上了這條道路, 註定要與寫作相伴相隨。 不要因為自己不能寫便否定寫作的意義和價值, 不要為自己寫作能力差尋找什麼理由, 不要為自己怕動腦怕吃苦而試圖遮掩進行辯解。

現在有些職場朋友身為機關幹部, “筆功”很差卻心安理得, 不去彌補, 滿足於完成一些具體的事務性工作。 一年下來, 寫不出幾篇真正屬於自己的講課稿, 寫不出幾篇真正有特色、有新意、有條理的研究文章。

究其根源, 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寫作缺乏足夠的“敬重”。 有的人甚至有很大的偏見, 認為寫作就是“玩虛的”, 就是“搞文字遊戲”。

“精”是方向

同樣一件工作, 用同樣的兩三千漢字, 不同的人卻寫出不同味道的文章來。

正如工廠裡的產品, 有的是精品, 有的是合格品, 有的則是次品、殘品、廢品。 職場機關幹部的努力方向, 就是要追求“精品”, 多出“精品”。

學無止境, 寫作也無止境, 千萬不能自滿,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出手便是佳作, 千萬不可把“次品”“合格品”稀裡糊塗認定為“精品”。

如何求“精”?我想可以在如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多學習, 二是深思考, 三是勤調研, 四是肯請教, 五是願雕琢。

怎樣才算“精品”?我想大致有如下幾個標誌:一是導向正確, 二是思想深刻, 三是條理清晰, 四是用語精當。 這樣的文章, 領導愛看, 群眾愛聽, 刊物愛用。

“競”是過程

在寫作上要具備人無我有,人淺我深,人少我多,人老我新,人優我精的競爭意識。“爭上游”的過程,既是勁頭的比拼,又是苦頭的承受,也是甜頭的品味。

競爭是需要吃苦的。當別人清閒娛樂的時候,你也許正在苦思冥想;當別人酣然入睡的時候,你也許準備挑燈夜戰;當別人把文件刊物輕鬆地一翻而過的時候,你也許還要仔細斟酌字裡行間隱藏的真意、新意、深意。

競爭也會讓我們體會到幸福。當一篇篇文章終於出手,你會體會到嬰兒新生的喜悅;當一篇篇文章受到領導誇獎、同事肯定的時候,你會體會到春風拂面的舒坦;當一篇篇文章彙編成書散發墨香的時候,你會體會到將士凱旋的榮耀。

“竟”是結果

在寫作上成了大家、高手,出口成章,倚馬可待。但我們只能說,這只是一種理想而已,只可接近,不可抵達。頂多,也就是與周圍的人比,相對“大”一點,“高”一點,老到一點,可以算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說自己的寫作水準達到了爐火純青這樣境界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因為取得了一些成績或者進步便馬放南山的。錢鐘書、季羨林是當代國學大師,似乎無人能出其右,但他們筆耕不輟,非常內斂。在一些機關,“大手筆”多的是,但他們並未自滿,“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屢屢激勵著他們再攀新高。

我們有時候只是在一個小圈子裡略顯“高明”,自滿與懈怠便非常可笑了。

“競”是過程

在寫作上要具備人無我有,人淺我深,人少我多,人老我新,人優我精的競爭意識。“爭上游”的過程,既是勁頭的比拼,又是苦頭的承受,也是甜頭的品味。

競爭是需要吃苦的。當別人清閒娛樂的時候,你也許正在苦思冥想;當別人酣然入睡的時候,你也許準備挑燈夜戰;當別人把文件刊物輕鬆地一翻而過的時候,你也許還要仔細斟酌字裡行間隱藏的真意、新意、深意。

競爭也會讓我們體會到幸福。當一篇篇文章終於出手,你會體會到嬰兒新生的喜悅;當一篇篇文章受到領導誇獎、同事肯定的時候,你會體會到春風拂面的舒坦;當一篇篇文章彙編成書散發墨香的時候,你會體會到將士凱旋的榮耀。

“竟”是結果

在寫作上成了大家、高手,出口成章,倚馬可待。但我們只能說,這只是一種理想而已,只可接近,不可抵達。頂多,也就是與周圍的人比,相對“大”一點,“高”一點,老到一點,可以算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說自己的寫作水準達到了爐火純青這樣境界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因為取得了一些成績或者進步便馬放南山的。錢鐘書、季羨林是當代國學大師,似乎無人能出其右,但他們筆耕不輟,非常內斂。在一些機關,“大手筆”多的是,但他們並未自滿,“山外有山,人上有人”屢屢激勵著他們再攀新高。

我們有時候只是在一個小圈子裡略顯“高明”,自滿與懈怠便非常可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