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我跟你的歌單不一樣,沒法做朋友

幾年前的夏天, 郭敬明老師讓朋友圈上演了一場撕逼大戰。

無數人紛紛發朋友圈:朋友圈裡看《小時代》的麻煩拉黑我。

幾年後, 大家又流行曬朋友圈好友有多少人關注了咪蒙, 一旦有很多人關注, 就哀歎不幸。

其實, 不僅看文看出鄙視鏈, 聽歌也能聽出鄙視鏈。

看抖音的人, 看的是一種潮流。 他們喜歡看的視頻, 要麼是顏值高, 要麼是炫酷, 要麼是綜藝, 要麼有故事。

他們喜歡的歌單全是當下最 in 的歌曲, 《前任3》還沒上映, 他們就已經會唱「說不上愛別說話」。 簡短的舞蹈萬人模仿, 《Panama》成了那一段時間的單曲迴圈, 視頻博主運鏡炫酷, 不會英語的人都會哼幾句《shape of you》。

快手裡, 女人左手拿青椒, 右手拿紅椒, 穿著巨緊無比的亮面緊身褲, 然後叉開腿蹲在那裡, 假裝洗東西笑嘻嘻地唱:「會做飯的女人你們愛嗎?」

看快手的人, 愛的是土味視頻。 褲兜裡放鞭炮, 農村人進城找廁所,

伴娘被扯衣服......土味滿滿。

他們喜歡聽社會慢搖, 喜歡「我們不一樣,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看快手的不在乎抖音多潮多酷, 看抖音的瞧不起玩快手, 覺得他們土。

就好像, 玩快手的歌單裡不會有那麼多動次打次的英文歌。

抖音人士的歌單裡, 永遠不會有社會慢搖,

像永無交界的兩個世界的平行線。

知乎創造了互聯網歷史上最神奇的用戶群體。

他們, 年入百萬, 不肯出錢, 認為花錢就是交智商稅, 他們, 站在鄙視鏈的頂端, 認定只有自己的品味最好。

他們, 是一群假裝很有逼格天天裝有逼格實際毫無逼格的迷之群體,

就連歌單, 也有一套鄙視鏈邏輯。

知乎 er 的歌單厲害在於:沒!有!歌!單!

他們認為:搖滾是裝逼的, 嘻哈是該禁播的, 民謠是沒文化的, 爵士是靡靡之音, 古風是矯揉造作, 聽流行該被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摩擦摩擦, 是魔鬼的步伐。

沒歌單是最逼格的歌單, 知乎 er 的審美, 你怎能質疑?

貼吧用戶大概是古典互聯網中的古典互聯網。

他們, 人間底層, 噴子成群, 只要出征便會寸草不生, 他們, 站在鄙視鏈的底部, 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是品味差, 他們, 是一群聽高雅會被噴「傻逼你得懂嗎」聽低俗會被噴「果然貼吧水準」的悲催用戶。

然而, 我們低估了貼吧, 貼吧歌單最厲害一點在於:各類進行曲是他們的標誌性 BGM, 沒人能在他們的 BGM裡 戰勝他們!

貼吧用戶一直站在鄙視鏈的尾部, 大概只有 QQ 空間用戶能懂他們有多苦。

知乎 er 經常在破出租屋裡摳著腳油膩著頭髮說:呵, 現在知乎也就貼吧水準了。

當知乎用戶看見貼吧用戶的歌單, 大概會說一句:我讀 phd 的, 才不聽你們這種專科生聽的歌。

每次我拿外賣下樓的那種心情,就像約會戀人正在樓下等我。

外賣界的騎士從來不凡,他們一手拿上外賣,一手掌住飛馳的電動車,打開音響,成了一個自帶背景音樂的男人。

「我輕輕滴嘗一口,你說的愛我」外賣小哥的BGM,也給人甜甜的感覺。

司機界的王子也不落伍,到達目的地五分鐘後,師傅忍不住問「你在哪」,宛如小學時著急的爸爸接我放學,半天沒找到人。

那天趕時間,我久違地打了一次滴滴快車,師傅問我想不想聽歌,我說好。

然後他唱起了劉德華的《忘情水》,一曲作罷,又不請自來了一首張學友的《吻別》。

我終於在「給你一個縣長當一當,給你一個帥哥好不好」的BGM中下了車。

外賣小哥的歌單滴滴師傅欣賞不來,什麼「輕輕貼近你的耳朵,撒浪嘿呦」,滴滴師傅內心毫無波動,甚至聽得一臉懵逼:這女娃唱的什麼玩意兒。

外賣小哥喜歡快歌,動次打次最好,在奔跑路上有歌作伴,他們的歌單裡沒有滴滴師傅喜歡的《套馬杆》,雖然他們就像疾馳在瀝青路上的「套馬的漢子」。

炫酷吊炸天的街舞愛好者只聽快節奏、有個性的流行歌、英文歌、韓文歌。

在大馬路和公園裡用超大聲擴音器嚎山歌、嚎網路歌的廣場舞愛好者們,又怎能懂他們的新穎和時髦?

廣場舞打破了舞者們對舞蹈的定義,成為史上最牛的舞蹈者,不講究姿態、不要求地點場合,只要一個拉杆音響便能跳遍大江南北。

誰說現代社會沒有江湖,有廣場舞的地方,便是江湖。

在廣場舞愛好者眼裡,街舞愛好者常態是吊兒郎當樣,跳激會上竄下跳,失常還會在地上爬來爬去,穿衣打扮也稀奇古怪。

他們認為,這群人不是無業青年,就是沒正事可幹。

他們的歌單,最致命之處在於聽!不!懂!嘰裡咕嚕,舌頭都打不轉的歌詞居然也能稱之為美感?

街舞愛好者眼裡,廣場舞愛好者也十分不堪。無論是家樓下,還是公園中央,任何有光有音響的地方,都是他們的天堂。

他們發出質問:想要健身你可以戴上耳機啊?在家裡公放難道就不擾民了?他們認為,廣場舞歌單最不能忍受之處在於太!土!了!

聲線拖那麼長,還沒有節奏感,重點還擾民,沒有公德心。

你有freestyle?我有映山紅!

十年前,郭敬明是文學界的一股假裝清流的泥石流。

十年後,文學界的爆款泥石流咪蒙成功刷了所有人的屏。

喜歡郭敬明,連同歌單都會變得假裝清新脫俗,可惜,「抬頭仰望 45 度的憂傷」、「愛情像是糖果般甜」到咪蒙那兒成了「致賤人,憑什麼要幫你」、「你給我愛情就好,口紅我自己買」。

一個期望愛情像糖果,一個非要自己買糖果。

這樣的兩種人怎能成為朋友?

咪蒙愛好者認為郭敬明愛好者的歌單是在蠱惑少男少女,歌詞矯情做作,不過是在忽悠小孩罷了。

郭敬明愛好者的歌單,論腹內錦繡、歌詞驚豔、詞藻跳脫、觀點絕妙、角度刁鑽、靈氣十足,你們比得上嗎?

郭敬明愛好者聽後勃然大怒,反問「如果說郭敬明是屎味兒的糖,那麼咪蒙連甜味兒的屎都算不上!」

他們認為:咪蒙愛好者常聽的歌單不過都是在給大人洗腦。毒雞湯也喝了,下一步是不是該出一本名為《綠茶婊從入門到精通》的書了?

郭敬明愛好者:文學和音樂之巔,是郭老師帶領你們入的門。

咪蒙愛好者:可最後,還是蒙老師帶你研究生畢的業!

被視為腦殘的一撥人,被鄙視崇洋媚外的一撥人,他們,互不相讓。

在龐大年輕觀眾勢力面前,近幾年的國產劇紛紛向偶像劇低頭,製作越來越精美,IP劇大火,喜愛國產劇的人,活生生使演員楊冪圓了歌手夢,火了一首《愛的供養》,後來又火了《涼涼》,KTV點唱排行高居不下。

追求快節奏、劇情的人選擇製作精良的英美劇,美劇一拍就是很多年,十幾年如一日,演員都不帶換的,人們覺得這是長情、看到最後成了情懷。

看國產劇的覺得看英美劇的崇洋媚外,英美劇也就那些套路,換湯不換藥,全是哼哼唧唧的英文歌,吵吵鬧鬧,沒有深度。

什麼都學國外的,抱老外大腿抱瘋了?

嗯,瘋了。

看英美劇的罵國產劇腦殘,劇情狗血,英雄片在美劇裡是 Hero’s story, 蜘蛛俠蝙蝠俠閃電俠拯救世界,到了國產劇裡就成了三生三世,英雄們的愛情故事,兒女情長。

想戀愛想瘋了?!

嗯,瘋了。

文藝浪漫,喜歡小眾民謠的亞文化用戶愛聽舒緩柔情的音樂,諸如李志的歌。

青春活力,喜歡流行音樂的小資 or 偽小資用戶愛聽節奏歡快,充滿正能量的音樂,諸如 TFboys 的歌。

喜歡李志的人說:「聽民謠我能聽出高潮。」

喜歡 TFboys 的人說:「流行歌中有中二期反差萌。」

鑒歌如鑒友。

這兩類歌單的人,註定沒辦法成為朋友。

民謠歌單用戶認為,流行歌曲中的朋克、髒辮、紋身元素,都是在裝逼,只有小眾民謠才是真正的牛逼。

裝逼和牛逼的區別在於,裝逼讓你看上去很牛逼,越看越傻逼。

牛逼的歌單能越聽越牛逼!

流行音樂使用者這可不服了。

他們認為,民謠圈普遍才華不夠裝逼來湊。音調軟綿,無病呻吟是個什麼玩意?

音樂最高的境界應該是通俗易懂,且能帶動氣氛。

比如,「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

說罷,他們邊唱邊舞起了動作。

所以,人類絕交方案又多了一種。

以前的絕交方案有:

偷看我的微信聊天記錄,在我的面前罵我的 idol,借我的錢後不還我還當大爺……

新版絕交方案:

你歌單有這麼多 low 歌,我們沒法做朋友。

喜聞樂見。

每次我拿外賣下樓的那種心情,就像約會戀人正在樓下等我。

外賣界的騎士從來不凡,他們一手拿上外賣,一手掌住飛馳的電動車,打開音響,成了一個自帶背景音樂的男人。

「我輕輕滴嘗一口,你說的愛我」外賣小哥的BGM,也給人甜甜的感覺。

司機界的王子也不落伍,到達目的地五分鐘後,師傅忍不住問「你在哪」,宛如小學時著急的爸爸接我放學,半天沒找到人。

那天趕時間,我久違地打了一次滴滴快車,師傅問我想不想聽歌,我說好。

然後他唱起了劉德華的《忘情水》,一曲作罷,又不請自來了一首張學友的《吻別》。

我終於在「給你一個縣長當一當,給你一個帥哥好不好」的BGM中下了車。

外賣小哥的歌單滴滴師傅欣賞不來,什麼「輕輕貼近你的耳朵,撒浪嘿呦」,滴滴師傅內心毫無波動,甚至聽得一臉懵逼:這女娃唱的什麼玩意兒。

外賣小哥喜歡快歌,動次打次最好,在奔跑路上有歌作伴,他們的歌單裡沒有滴滴師傅喜歡的《套馬杆》,雖然他們就像疾馳在瀝青路上的「套馬的漢子」。

炫酷吊炸天的街舞愛好者只聽快節奏、有個性的流行歌、英文歌、韓文歌。

在大馬路和公園裡用超大聲擴音器嚎山歌、嚎網路歌的廣場舞愛好者們,又怎能懂他們的新穎和時髦?

廣場舞打破了舞者們對舞蹈的定義,成為史上最牛的舞蹈者,不講究姿態、不要求地點場合,只要一個拉杆音響便能跳遍大江南北。

誰說現代社會沒有江湖,有廣場舞的地方,便是江湖。

在廣場舞愛好者眼裡,街舞愛好者常態是吊兒郎當樣,跳激會上竄下跳,失常還會在地上爬來爬去,穿衣打扮也稀奇古怪。

他們認為,這群人不是無業青年,就是沒正事可幹。

他們的歌單,最致命之處在於聽!不!懂!嘰裡咕嚕,舌頭都打不轉的歌詞居然也能稱之為美感?

街舞愛好者眼裡,廣場舞愛好者也十分不堪。無論是家樓下,還是公園中央,任何有光有音響的地方,都是他們的天堂。

他們發出質問:想要健身你可以戴上耳機啊?在家裡公放難道就不擾民了?他們認為,廣場舞歌單最不能忍受之處在於太!土!了!

聲線拖那麼長,還沒有節奏感,重點還擾民,沒有公德心。

你有freestyle?我有映山紅!

十年前,郭敬明是文學界的一股假裝清流的泥石流。

十年後,文學界的爆款泥石流咪蒙成功刷了所有人的屏。

喜歡郭敬明,連同歌單都會變得假裝清新脫俗,可惜,「抬頭仰望 45 度的憂傷」、「愛情像是糖果般甜」到咪蒙那兒成了「致賤人,憑什麼要幫你」、「你給我愛情就好,口紅我自己買」。

一個期望愛情像糖果,一個非要自己買糖果。

這樣的兩種人怎能成為朋友?

咪蒙愛好者認為郭敬明愛好者的歌單是在蠱惑少男少女,歌詞矯情做作,不過是在忽悠小孩罷了。

郭敬明愛好者的歌單,論腹內錦繡、歌詞驚豔、詞藻跳脫、觀點絕妙、角度刁鑽、靈氣十足,你們比得上嗎?

郭敬明愛好者聽後勃然大怒,反問「如果說郭敬明是屎味兒的糖,那麼咪蒙連甜味兒的屎都算不上!」

他們認為:咪蒙愛好者常聽的歌單不過都是在給大人洗腦。毒雞湯也喝了,下一步是不是該出一本名為《綠茶婊從入門到精通》的書了?

郭敬明愛好者:文學和音樂之巔,是郭老師帶領你們入的門。

咪蒙愛好者:可最後,還是蒙老師帶你研究生畢的業!

被視為腦殘的一撥人,被鄙視崇洋媚外的一撥人,他們,互不相讓。

在龐大年輕觀眾勢力面前,近幾年的國產劇紛紛向偶像劇低頭,製作越來越精美,IP劇大火,喜愛國產劇的人,活生生使演員楊冪圓了歌手夢,火了一首《愛的供養》,後來又火了《涼涼》,KTV點唱排行高居不下。

追求快節奏、劇情的人選擇製作精良的英美劇,美劇一拍就是很多年,十幾年如一日,演員都不帶換的,人們覺得這是長情、看到最後成了情懷。

看國產劇的覺得看英美劇的崇洋媚外,英美劇也就那些套路,換湯不換藥,全是哼哼唧唧的英文歌,吵吵鬧鬧,沒有深度。

什麼都學國外的,抱老外大腿抱瘋了?

嗯,瘋了。

看英美劇的罵國產劇腦殘,劇情狗血,英雄片在美劇裡是 Hero’s story, 蜘蛛俠蝙蝠俠閃電俠拯救世界,到了國產劇裡就成了三生三世,英雄們的愛情故事,兒女情長。

想戀愛想瘋了?!

嗯,瘋了。

文藝浪漫,喜歡小眾民謠的亞文化用戶愛聽舒緩柔情的音樂,諸如李志的歌。

青春活力,喜歡流行音樂的小資 or 偽小資用戶愛聽節奏歡快,充滿正能量的音樂,諸如 TFboys 的歌。

喜歡李志的人說:「聽民謠我能聽出高潮。」

喜歡 TFboys 的人說:「流行歌中有中二期反差萌。」

鑒歌如鑒友。

這兩類歌單的人,註定沒辦法成為朋友。

民謠歌單用戶認為,流行歌曲中的朋克、髒辮、紋身元素,都是在裝逼,只有小眾民謠才是真正的牛逼。

裝逼和牛逼的區別在於,裝逼讓你看上去很牛逼,越看越傻逼。

牛逼的歌單能越聽越牛逼!

流行音樂使用者這可不服了。

他們認為,民謠圈普遍才華不夠裝逼來湊。音調軟綿,無病呻吟是個什麼玩意?

音樂最高的境界應該是通俗易懂,且能帶動氣氛。

比如,「跟著我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右手左手慢動作重播。」

說罷,他們邊唱邊舞起了動作。

所以,人類絕交方案又多了一種。

以前的絕交方案有:

偷看我的微信聊天記錄,在我的面前罵我的 idol,借我的錢後不還我還當大爺……

新版絕交方案:

你歌單有這麼多 low 歌,我們沒法做朋友。

喜聞樂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