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四不像景區:地處南回歸線形似刀片,不收費卻禁止光腳進入

總有人在酒桌上豪氣萬丈的說“上刀山下火海”, 這句代表不遺餘力的“誓言”, 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句聽過就算的玩笑話。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有這麼一座“刀山”, 估計某些人就再也不敢說什麼上刀山之類的話了, 因為這座“刀山”鋒利到不穿鞋或穿高跟鞋是禁止進入的。

馬達加斯加島, 一座位於印度洋西部的火山岩島, 作為非洲第一、全球第四大島嶼, 馬達加斯加因南回歸線穿插而過導致氣候差異極大, 東西兩面降雨量差異達到7-8倍之多, 南部以平原為主, 北部又呈盆地集中、喀斯特地貌隨處可見。 被形象稱之為“刀山”的地方, 就位於馬達加斯加中部地帶, 也因此被當地人稱之為“四不像”景區:既有茂密森林又有怪石嶙峋, 有乾旱的喀斯特火山岩地表, 也有順流而過、數十米寬的峽谷河流。

1990年,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名工作人員在馬達加斯加度假期間, 偶然得知這個“四不像”地區有塊近百平方公里面積的“刀山”, 職業令他按捺不住探秘的熱情, 最終不顧勸阻偷偷的潛入了當地人稱為“不祥之地”的地方, 從而為世人揭開了全球罕見的“刀山石林”地貌。 被命名為黥基·德·貝馬拉哈自然保護區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又將其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數十次撥款進行保護。

從高空中俯視貝馬拉哈保護區, 能看到一片整齊劃一入針狀聳立的石片,

猶如刀鋒般的刺向高空。 早期馬達加斯加人將這片區域列為“不祥之地”的原因, 就因為這些“刀片”的縫隙在雨季後會存儲雨水, 常年不幹, 因此被當地人視為“惡魔的眼淚”;而刀山中獨有的指狐猴更是習慣在夜間覓食, 發出令人恐懼的淒厲叫聲, 與刀山石林結合後就直接被列為“禁地”。

經過各國考古學家的論證,最終得出貝馬拉哈保護區實際是火山石灰岩與喀斯特地貌組成的特殊地質,在幾百萬年前,貝馬拉哈這一帶還是水深達數百米的海洋山脈,經年累月的珊瑚礁與海底沉積物被地殼運動帶到了水面上變成陸地,最終風化成如今“刀山”的奇特形狀。貝馬拉哈保護區的形成過程,也被各大學者認定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地球演變階段之一,對人類瞭解數百萬年前的地球作出了最佳示範。

貝馬拉哈保護區實行的是“積分”遊覽制度,由於地勢複雜且無安全防護設施,雨季期間長滿青苔十分濕滑,滋生大量蛇蟲等動物,連熟悉地形的嚮導都很難毫髮無損的進出,最終設定每年的5-11月旱季期間方可進入參觀。報名前往的遊客以“積分”式堆積至一定數量後就關閉景區,不再開放。雖然開放,但保護區在世人眼裡依舊是充滿未知神秘感的地方,尤其是地磁現象較為嚴重的核心區域,指南針與GPS等電子產品都會被干擾失效等現象,更給這片百米高度的“刀山”憑增不少冒險之感。

貝馬拉哈保護區已免票28年,但每年都將參觀人數控制在景區可承受範圍內,因此前往參觀的遊客並不算多,2010年後增加了“光腳或穿高跟鞋禁止進入;不得破壞植被與岩石山體;不得餵食動物”等規定後,遊客更是少之又少。或許,這才是保護區的真正意義,如果開放收費參觀的話,那“保護”二字又從何談起呢?

經過各國考古學家的論證,最終得出貝馬拉哈保護區實際是火山石灰岩與喀斯特地貌組成的特殊地質,在幾百萬年前,貝馬拉哈這一帶還是水深達數百米的海洋山脈,經年累月的珊瑚礁與海底沉積物被地殼運動帶到了水面上變成陸地,最終風化成如今“刀山”的奇特形狀。貝馬拉哈保護區的形成過程,也被各大學者認定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地球演變階段之一,對人類瞭解數百萬年前的地球作出了最佳示範。

貝馬拉哈保護區實行的是“積分”遊覽制度,由於地勢複雜且無安全防護設施,雨季期間長滿青苔十分濕滑,滋生大量蛇蟲等動物,連熟悉地形的嚮導都很難毫髮無損的進出,最終設定每年的5-11月旱季期間方可進入參觀。報名前往的遊客以“積分”式堆積至一定數量後就關閉景區,不再開放。雖然開放,但保護區在世人眼裡依舊是充滿未知神秘感的地方,尤其是地磁現象較為嚴重的核心區域,指南針與GPS等電子產品都會被干擾失效等現象,更給這片百米高度的“刀山”憑增不少冒險之感。

貝馬拉哈保護區已免票28年,但每年都將參觀人數控制在景區可承受範圍內,因此前往參觀的遊客並不算多,2010年後增加了“光腳或穿高跟鞋禁止進入;不得破壞植被與岩石山體;不得餵食動物”等規定後,遊客更是少之又少。或許,這才是保護區的真正意義,如果開放收費參觀的話,那“保護”二字又從何談起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