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三次創業,看長安汽車“由大變強”之路

最近, 朋友圈流行這樣一句話:時代淘汰你, 與你無關。

是的, 這是一個充滿創新和變革的時代。 在汽車產業, 隨著“新四化”的到來, 系列造車新勢力從PPT走向了新車發佈會的現場和車展的展臺, 與傳統車企偏重製造業不同的是, 他們將產品、理念和趨勢一同砸向公眾, 一時之間, 令人眼花繚亂, 甚至有人驚呼“狼來了”。

狼是不是真的來了, 在此筆者無法界定。 但對於傳統企業來說, 在這個充滿變革的新時代, 是時候迎接新的挑戰了。

4月23日, 長安汽車首次發佈了第三次創業的發展戰略, 並將其定名為“創新創業戰略”。 在此次發佈會上, 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強調,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 旨在向現代科技服務型企業轉型, 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 並向世界一流汽車企業邁進。

三次創業, 由大變強

回顧長安汽車的發展史, 這個軍工企業出身, 擁有156年歷史的民族企業,

在最近30年內, 歷經了兩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創業行動。

其一, 是上世紀80年代, 回應國家“軍轉民”戰略, 長安開始了第一次創業。 經過20年奮鬥, 長安汽車從一家軍工企業轉型為以生產微型汽車為主的商用車企業。

其二, 從2006年開始, 長安汽車進行了第二輪創業,

正式進軍乘用車領域。 經過十年的發展, 長安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000萬輛, 成為第一家跨入“千萬俱樂部”的中國品牌, 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中國品牌的領導者。

基於前兩次創業轉型, 長安在中國乘用車企業中樹立了標杆形象。 然而, 新形勢下, 面對“新四化”的不斷逼近, 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 豪華品牌的長驅直入, 長安汽車宣佈開啟第三次創業, 即“創新創業計畫”。

據張寶林董事長介紹, 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的核心是創業、創新、創變、創速。 具體行動計畫是以創新為驅動, 著力推動四大轉型, 即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型、從傳統產品向智慧化+新能源產品轉型、從提供產品+服務向提供產品+服務+出行解決方案轉型。

在以上轉型策略下, 長安汽車最終將以用戶為中心, 最大程度發揮資源優勢, 以更合理的資源配比, 更高效的運營機制, 實現用戶價值最大化。

第三次創業, 目標高遠

在“第三次創新創業”發佈會上, 張寶林董事長對外宣佈,

至2020年, 長安汽車的銷量將達到400萬輛, 市場佔有率12.7%。 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246萬輛, 在規模上實現國內第一, 全球前十;而新能源車型銷量達116萬輛, 實現中國品牌第一。

對於這一“宏偉”目標, 長安將著力在品牌、產品、新能源、智聯網、共用出行等方面進行發力。 其中, 在品牌層面, 長安汽車將在品牌向上的總體戰略下優化現有品牌架構, 形成長安乘用車、新建中高端乘用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四大品牌;在產品層面, 長安將從傳統產品向智慧化+新能源產品轉型, 未來, “智慧化”和“新能源”將成為長安產品的標準配置。

而在智慧化領域,長安計畫在下半年向全球發佈代號為“北斗天樞”的智慧化戰略。而早在今年4月12日,長安與騰訊的合資公司已經就智慧交互領域簽署了合作協定,雙方將共建開放的新一代車聯生態。未來,長安還將與多家合作夥伴深入合作,構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並立志在2020年,全面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量產,至2025年,實現L4級無人駕駛量產。

在新能源領域,去年,長安汽車發佈了“香格里拉計畫”,計畫在2020年前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在2025年,累計推出21款純電動產品、1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將涵蓋從小型車到高性能轎跑的全譜系車型。

在出行服務領域,長安將為個人和企業使用者打造一流的出行服務平臺,涵蓋即時出行、網約車、長短租、閒時共用等業務範疇。預計未來五年銷售額突破60個億,客戶量超過1個億。

長安汽車成中國品牌發展原動力

結合長安汽車去年發佈的“生命動感,智色雙旋”設計理念來看,長安汽車在“第三次創新創業”戰略發佈會上所發佈的戰略目標和踐行途徑,將使得長安汽車從內而外、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徹底革新。

其實,自去年全新的設計理念發佈以來,長安汽車在產品上已經進行了諸多讓人驚喜的改變。當然,這些改變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如其“智色雙旋”全新設計理念下的首款睿騁CC以及3月份上市的第二代逸動,不但在設計上賦予了其更為運動、年輕的風格定位,且在產品力和售價區間上也給了消費者不小的驚喜。此外,同樣在新設計理念下誕生的長安CS55,自入市以來,人氣和銷量持續上漲,儼然成為長安乘用車體系下的主力車型。

在新技術的應用上,繼CS55搭載IACC量產測試後,新CS75搭載長安自動駕駛核心技術APA4.0即將在本次北京車展上量產上市。而在研發領域,長安汽車除了在本土擁有多個研發中心外,還在義大利、日本、美國和英國等地各有側重的佈局了全球協同的研發格局。去年4月,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正式開工建設,投資33億元,建成後將成為長安汽車全球研發體系的總樞紐。

據長安汽車方面透露,2018-2020年,長安汽車全球投資423億以上,其中,國內將建成研發、客戶、資訊、銷售、物流、製造等中心。至2020年,形成整車424萬輛、發動機286萬台規模;在海外,將持續推進伊朗、巴基斯坦海外工廠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球研發體系,構建智慧化研發佈局。

無論從長安汽車現有成果,還是未來願景來看,在新形勢下,其正以與時俱進的姿態,全面改革的決心,走在“由大變強”的路上。

當前,在發改委宣佈進一步放寬外資股比限制,以及下調進口關稅的重大決策下,市場將向更自由、開放的方向發展。此種情況下,自主品牌更應以開放、創新的姿態走在前沿。而長安此次“第三次創新創業”所發佈的核心戰略和創新精神,未嘗不可看作是自主品牌創新發展的原動力。

未來的長安,值得期待。

而在智慧化領域,長安計畫在下半年向全球發佈代號為“北斗天樞”的智慧化戰略。而早在今年4月12日,長安與騰訊的合資公司已經就智慧交互領域簽署了合作協定,雙方將共建開放的新一代車聯生態。未來,長安還將與多家合作夥伴深入合作,構建自動駕駛開放平臺,並立志在2020年,全面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量產,至2025年,實現L4級無人駕駛量產。

在新能源領域,去年,長安汽車發佈了“香格里拉計畫”,計畫在2020年前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在2025年,累計推出21款純電動產品、12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將涵蓋從小型車到高性能轎跑的全譜系車型。

在出行服務領域,長安將為個人和企業使用者打造一流的出行服務平臺,涵蓋即時出行、網約車、長短租、閒時共用等業務範疇。預計未來五年銷售額突破60個億,客戶量超過1個億。

長安汽車成中國品牌發展原動力

結合長安汽車去年發佈的“生命動感,智色雙旋”設計理念來看,長安汽車在“第三次創新創業”戰略發佈會上所發佈的戰略目標和踐行途徑,將使得長安汽車從內而外、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徹底革新。

其實,自去年全新的設計理念發佈以來,長安汽車在產品上已經進行了諸多讓人驚喜的改變。當然,這些改變也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如其“智色雙旋”全新設計理念下的首款睿騁CC以及3月份上市的第二代逸動,不但在設計上賦予了其更為運動、年輕的風格定位,且在產品力和售價區間上也給了消費者不小的驚喜。此外,同樣在新設計理念下誕生的長安CS55,自入市以來,人氣和銷量持續上漲,儼然成為長安乘用車體系下的主力車型。

在新技術的應用上,繼CS55搭載IACC量產測試後,新CS75搭載長安自動駕駛核心技術APA4.0即將在本次北京車展上量產上市。而在研發領域,長安汽車除了在本土擁有多個研發中心外,還在義大利、日本、美國和英國等地各有側重的佈局了全球協同的研發格局。去年4月,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正式開工建設,投資33億元,建成後將成為長安汽車全球研發體系的總樞紐。

據長安汽車方面透露,2018-2020年,長安汽車全球投資423億以上,其中,國內將建成研發、客戶、資訊、銷售、物流、製造等中心。至2020年,形成整車424萬輛、發動機286萬台規模;在海外,將持續推進伊朗、巴基斯坦海外工廠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球研發體系,構建智慧化研發佈局。

無論從長安汽車現有成果,還是未來願景來看,在新形勢下,其正以與時俱進的姿態,全面改革的決心,走在“由大變強”的路上。

當前,在發改委宣佈進一步放寬外資股比限制,以及下調進口關稅的重大決策下,市場將向更自由、開放的方向發展。此種情況下,自主品牌更應以開放、創新的姿態走在前沿。而長安此次“第三次創新創業”所發佈的核心戰略和創新精神,未嘗不可看作是自主品牌創新發展的原動力。

未來的長安,值得期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