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的心聲,家長你有認真聽過嗎?

"媽媽, 我不快樂。 "當孩子有一天這樣對你說時, 你也許會嚇一跳:孩子不愁吃、不愁穿, 要什麼給什麼, 除了學習就是玩, 別的什麼也不用做,

怎麼會不快樂呢?且來聽聽孩子的心聲吧。

孩子的心聲:爸爸媽媽經常爭吵, 他們吵起來的聲音很大, 樣子也好可怕。 在爭吵的時候, 爸爸媽媽都不理我, 我只能一個人呆在一邊。

旁白: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快樂的基石。 父母之間相處不愉快, 家庭生活經常充滿衝突和緊張氣氛, 那麼, 孩子就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自然也就不會感受到快樂。 因此, 為人父母應慈愛有加, 營造溫馨、和睦、自由的家庭氛圍, 讓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夠的溫暖和歸屬感。

孩子的心聲:我喜歡做的事情爸爸媽媽總不讓我做, 我想學跳舞, 但爸爸說跳舞對考大學沒用, 硬逼著我選外語興趣班。

旁白: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更容易感受到快樂。

很多時候孩子不快樂是因為他們沒法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只能被動地聽從父母的意願。 一個人的快樂和他是否能做他有興趣的事有相當大的關係, 只有他所從事的是自己真正喜歡的, 才會更加有動力、有激情將事情做到完美的狀態——即便不能從這件事中獲得成功, 他也會得到快樂和幸福。 所以, 請給孩子選擇的自由, 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孩子的心聲:有時我玩得很開心, 會忍不住在家又跑又跳, 可是媽媽非常不喜歡我這樣, 給我下了禁令。 哎, 我現在在家除了看電視和書就不知道幹什麼了。

旁白:處處受限往往讓孩子無所適從。 許多父母都希望居室整潔, 環境安靜, 孩子一旦開始喊叫、跳躍, 父母便會想辦法制止,

孩子只好越來越乖了。 表面上, 是父母管教有方, 但由此帶來的是:孩子的熱情和活力在一點點喪失, 孩子的心靈也感受到了壓抑, 快樂自然和孩子背道而馳了。

孩子的心聲:媽媽總喜歡來幫我做事, 可是我不喜歡她那樣。 當我正在開心地反復跳起來夠氫氣球時, 媽媽卻跑過來幫我在氫氣球上加了一根長繩子。 可是拿著繩子的氫氣球一點也不好玩。

旁白:凡事都包辦讓孩子喪失了自由探索的快樂。 許多父母看到孩子辛苦、反復地做一件事情時, 就馬上心痛起來, 然後想辦法幫助他解決。 而實際上這卻是妨礙孩子尋找樂趣的行為, 因為他正是通過這種反復探索的過程尋找快樂和成就感, 然而在父母的説明下,

目標雖然實現了, 興趣和樂趣卻消失了。

孩子的心聲:當我感覺委屈和傷心的時候就想哭, 可是爸爸說哭是沒用的表現, 他不讓我哭, 我一哭, 他就打我。

旁白:快樂總在不良情緒釋放後。 除了喜與樂, 怒和哀也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如果孩子一哭,

家長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喝斥他:"不要哭!再哭我就打你!"孩子表面變得聽話了, 內心其實掩藏了更多的恐懼──他怕自己哭了會失去父母的愛、會被處罰。 在這種不良情緒下, 孩子很難擁有一顆快樂的心, 所以, 父母應允許孩子適度地發洩不良情緒。

快樂既是一種心情, 也是一種性格。快樂的心情有起有伏,而快樂的性格卻往往比較穩定。一個快樂的孩子不僅受人歡迎,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在各方面取得成功。快樂的性格是可以培養的,父母只要在以上幾個方面留意,就可以培養出具有快樂性格的孩子。

也是一種性格。快樂的心情有起有伏,而快樂的性格卻往往比較穩定。一個快樂的孩子不僅受人歡迎,而且可以幫助他們在各方面取得成功。快樂的性格是可以培養的,父母只要在以上幾個方面留意,就可以培養出具有快樂性格的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