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長江證券澄清沒集中拋售 砸盤黑手指向其他兩家券商

4月12日下午, 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突然遭遇大單拋售, 瞬間出現“閃崩”——前者一度大跌3%, 後者暴跌幅度逾7%。

隨後上交所發文稱, 當天監控到, 某券商資管計畫帳戶集中賣出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股票, 已暫停該帳戶當日交易, 並將約談該券商負責人。

上交所反應迅速, 只是也給市場留下疑問:究竟是誰家資管拋售了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

砸盤平安和興業

4月12日下午14點37分, 中國平安出現第一筆巨額賣單, 賣方一下拋售2.09萬手, 成交價36.16元/股, 緊接著又出現第二筆賣單, 拋售2.47萬手, 成交價低至35元/股。 兩筆交易共拋售456.71萬股,

交易金額達1.62億元。 致使平安銀行一分鐘內股價大跌3%。

14點41分時, 興業銀行也出現同樣情況, 賣方一下子就被拋售7.74萬手, 成交價為15元, 成交金額達1.16億元。 而拋售前, 興業銀行股價在16.07元/股, 相當於一下降了7個百分點。

當天傍晚, 上交所披露, 即時監控到某券商資管計畫帳戶在下午集中大量賣出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 導致其股價快速下降, 對股價短期走勢產生明顯影響, 對該異常交易行為, 交易所已經暫停了該帳戶當日交易, 並將約談該券商負責人, 進一步核查相關情況。

只是, 上交所和公開信息並未透露到底是哪家券商的資管計畫。

長江證券正面澄清

截至昨日上午, 最大嫌疑券商一直指向長江證券。

理由是, 按照2016年年報披露情況,

長江證券旗下資管是唯一同時持有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股票的公司, 且持有量也和昨日兩檔股票的拋售量相近。 公開資料顯示, 2016年年報當期長江證券旗下的長江資管楚天2號分別持有中國平安410萬股、興業銀行845萬股。

不過臨近昨天中午, 長江證券公告澄清, 稱“上交所未暫停公司資產管理計畫帳戶的交易, 未約談公司相關負責人。 ”

隨後《金證券》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長江證券證券部門, 公司董秘回應稱, 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這樣的藍籌股, 大部分券商資管都會持有, 且從2016年年報當期到目前, 已經四個月過去了, 各家持股變化都很大, 通過年報資管持股情況來判斷並不客觀。 當記者要求談下公司資管目前持有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情況時,

董秘稱自己並不清楚。

矛頭指向其他兩家

隨著拋售中國平安、興業銀行事件第一背鍋俠長江證券的正面否認, “砸盤黑手”的箭頭開始指向另外兩家——銀河證券和華融證券。 當天券商行業一位元消息人士稱, 圈中私下議論這兩家的比較多, 但並無實際證據, 而上述兩家券商目前也無任何公告, 目前還不能確認。

昨日上海券商資管領域一位資深人士在和《金證券》記者交流時談及, 首先肯定不是系統自動下單, 因為系統自動下單大多是批量放出小單, 也不可能是烏龍指, 如果是烏龍指, 不可能連著兩個股票都出現拋售的情況;其次, 很大可能是短期急需資金, 不得不拋售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

急需資金的情況有兩種, 一種是有大額投資者急需贖回, 一種就是很多報導說的受監管調查, 銀行委外資金撤回, “但我個人還是傾向於前者, 應該只是個案, 不會上演銀行委外撤回的群體情況。 ”他還透露, 涉事券商資管產品和一家公募基金關係密切, 可能有所牽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