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田亮深情表白女兒,愛她,就讓她自由生長

壹姐說

田亮和森碟小朋友可算是當年《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話題父女”了。 作為爸爸, 田亮一開始的亮相不夠漂亮, 處處彆扭。 但他的學習願望強烈, 整期節目下來, 他進步最明顯。 一起來看看他分享的育兒經吧。

壹姐:尹建莉父母學堂金牌輔導員,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師

配圖中的森碟正在拆禮物盒, 妥妥的元氣少女一枚。

因為2013年的《爸爸去哪兒》, 田亮帶著森碟走進大家的視野, 在之後的五年裡, 我們見證了這個風一樣的女孩子的一步步成長。

現在的森碟依舊活潑好動, 網球、籃球、輪滑、游泳, 開心的時候還會來個後空翻, 陽光得像個小太陽。

也有了大孩子的懂事體貼, 對弟弟很是照顧, 還會手把手教弟弟學輪滑。

曾經有人問田亮, 如果用跳水的難度係數衡量當爸爸的難度是多少, 他的回答是:“跳水有個難度係數是三點六, 那是世界最高的難度, 當爸爸的難度係數我覺得是四點零以上。 ”森碟成長為現在惹人喜愛的樣子, 田亮這個好爸爸功不可沒。

還記得在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中, 剛出場的田亮並沒有適應帶娃的節奏, 經常面對森碟的哭鬧不知所措。

但經過短短幾期節目的時間,

田亮便迅速掌握了跟森碟溝通交流的正確方法, 在接下來旅途的各種考驗裡也做得很好。 回憶這段經歷時, 田亮說:“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師, 他們會在不經意間傳遞他們的喜好, 父母要去接收, 要去領悟。 ”

之後的一期節目中, 森碟曾因為王詩齡浪費牛奶的事情發生了爭吵, 一直要求王詩齡把剩下的牛奶喝掉, 或者送給需要的人。

兩人的想法不但不能統一, 還因此哭鬧起來。 田亮這時正好在場, 非常耐心的告訴森碟兩件事情:第一, 哭是不能解決問題的;第二, 要告訴妹妹錯在了哪裡。

田亮很認真的對森碟說:“妹妹如果說不可以, 你就要尊重她。 ”

在田亮的調節下, 矛盾很快就化解了, 更重要的是他在無形中讓一個僅有五歲的小孩子明白了什麼是“尊重”。

從田亮送給森碟的生日祝福中也能看出, 他對孩子的興趣培養是尊重孩子自身選擇的。 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對於孩子的將來我會尊重她自己的選擇, 現在會適當觀察她的興趣, 然後有方向性地進行引導。 ”

有一位家長曾向我抱怨孩子上興趣班的問題, 她在一年前聽從了孩子的意願報名了八九個興趣班, 包括書法、圍棋、舞蹈、樂器等各種類型, 但不到一年的時間, 孩子便喊著不想去, 退了好幾門課程。 這位家長說孩子太輕易就選擇放棄, 沒有足夠的專注力, 在糾結要不要強制性的讓孩子堅持下去。

其實這件事情完全可以從另外的角度來思考。 除了退掉的那些興趣班, 剩下的興趣班孩子已經堅持了一年之久而且還會繼續學習,

這才是他真正的興趣所在。 用一年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找到樂趣並願意為之努力, 這不正是家長們所希望的嗎?

真正的教育, 從來不會強行讓孩子滿足父母的想法, 而是會尊重孩子的內心, 讓他們成為自己, 而不是長成別人喜歡的模樣, 森碟不正是這樣成長的嗎?

雖然田亮是跳水的奧運會冠軍, 卻從來不曾對森碟提出要當跳水運動員的要求, 更是鼓勵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還會在節目中調侃森碟:“據我觀察, 女兒有點怕水, 估計是不能女承父業了。 ”

在參加完綜藝《爸爸去哪兒》後, 田亮出版過一本名為《臭爸爸》的書, 書中記錄了他與森碟的日常互動以及自己對教育的反思。 他在書中序言部分寫到:“我逐漸意識到,做父母的應該放下所謂的身份,沿著孩子的思想,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森碟從來不缺少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勇於挑戰的熱情,正是因為有了田亮的放養和保護,我們才會看到這樣一個雙手拎起菜籃子的“怪力蘿莉”,永遠陽光開朗的“風一般的女子”,甚至媽媽葉一茜都會感概森碟的運動神經,笑稱是“狂野”風格。

俞敏洪曾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中提過:“作為父親,我對孩子的教育目標只有兩個。首先是通過快樂的生活體驗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然後是積極幫助他們成長。”

無論是哪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來自周圍環境或成年人的影響,這些特性、品質便會受到損害。所以家長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品質,並幫助孩子培養,讓孩子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

正如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所寫:“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當父母不再用自己的思維去改變孩子時,才能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才能實現長足的發展。

作者介紹

安吾鄉,學堂才女一枚,曾獲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一等獎,在《成都商報》《濟南時報》等多家媒體發表稿件百餘篇,做過電臺主持,聊過人間凡事,熱愛親子教育,相信愛與自由的真諦。

他在書中序言部分寫到:“我逐漸意識到,做父母的應該放下所謂的身份,沿著孩子的思想,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森碟從來不缺少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勇於挑戰的熱情,正是因為有了田亮的放養和保護,我們才會看到這樣一個雙手拎起菜籃子的“怪力蘿莉”,永遠陽光開朗的“風一般的女子”,甚至媽媽葉一茜都會感概森碟的運動神經,笑稱是“狂野”風格。

俞敏洪曾在《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一書中提過:“作為父親,我對孩子的教育目標只有兩個。首先是通過快樂的生活體驗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然後是積極幫助他們成長。”

無論是哪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受到來自周圍環境或成年人的影響,這些特性、品質便會受到損害。所以家長要早早的發現這些品質,並幫助孩子培養,讓孩子成為他想成為的那個人。

正如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所寫:“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願’。”當父母不再用自己的思維去改變孩子時,才能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才能實現長足的發展。

作者介紹

安吾鄉,學堂才女一枚,曾獲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一等獎,在《成都商報》《濟南時報》等多家媒體發表稿件百餘篇,做過電臺主持,聊過人間凡事,熱愛親子教育,相信愛與自由的真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