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行走在田間地頭 心中裝著貧困群眾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關注我們哦

第505期

編者按:

為了響應黨中央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號召, 兩年來, 息縣法院在發揮審判職能的同時, 克服了案多人少的困難, 顧全大局, 聽從指揮, 先後組織92名幹警對口幫扶三個村共359戶貧困戶, 派出五名幹警到脫貧攻堅一線, 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這其中有兩年服務期已滿的駐村第一書記余偉(現由法院幹警餘波接任), 有即將退休的副科級審判員唐亮, 有走上工作崗位不久的年輕幹警陳洪龍、楊奎。 2018年4月息縣法院根據組織安排, 又派出五名工作隊員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展現了一個有戰鬥力、有凝聚力、有高度榮譽感的集體形象。 楊奎同志就是這樣一個集體中的一員, 下面就跟隨小編感受一下“楊書記”平凡但不平淡的扶貧工作。

楊奎同志是息縣人民法院政治處一名科員, 2017年4月30日, 根據組織安排, 被派往息縣崗李店鄉宋莊村任駐村工作隊員。 當時正逢“五一”假期, 接到通知後, 楊奎立即返崗, 在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付軍昌的帶領下立即到宋莊村開展工作。

入村後, 楊奎配合村兩委成員積極開展入戶核查、入戶算帳等工作, 對貧困戶進行精准識別, 宣傳政策。 簡陋的生活條件, 炎熱的天氣, 蚊蟲的叮咬都沒有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 楊奎更是一頭紮進了扶貧工作中, 吃住在村,

深入田間地頭, 深入群眾家中, 逐漸掌握了基層工作的方法。

由於學習政策透徹, 轉化角色快, 工作踏實認真, 2017年5月22日, 楊奎又被派往關店鄉黃灘村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長)。

接到通知後, 楊奎就馬不停蹄地趕到黃灘村開展工作, 深入全村16個村民組, 對87戶貧困戶多次走訪, 走訪五保貧困戶25戶, 低保戶100戶。 為了能儘快將貧困群眾的情況摸清摸透, 精准扶貧, 楊奎放棄休息, 節假日成了他與貧困群眾的“交心”日。

村委好幫手 群眾貼心人

這天村幹部正在和楊奎開會討論下一步工作方案,一名群眾突然闖了進來,走到楊奎面前,拍著桌子說:“楊書記,你是縣裡派來的,就要為群眾辦事,河提邊上一根電線杆斷了,砸著人怎麼辦?你管不管?!”

楊奎趕緊安撫了來反映問題的群眾,答應他會議結束後立即就去查看情況。群眾走後,楊奎就建議長話短說,加快進程結束了會議。

會議一結束,楊奎就立即騎著摩托車到河提查看電線杆的情況。只見一個斷掉的電線杆立在路邊,中間只剩幾根鋼筋支撐著,上面一端正搭在電線上,電線杆隨時都有可能倒向路中央,砸著行人,即使不掉下來也會壓斷電線,很危險。

楊奎通過走訪瞭解到,電線杆是網通公司的電纜線線杆,路兩邊的田地屬於兩家不同的農戶,兩家都不想讓電線杆立在自家田裡,所以電線杆立在路上,過路的農機械很容易刮到電線杆,久而久之電線杆被刮斷了。村幹部協調多次沒有結果。

楊奎瞭解情況後沒有退縮,而是想著,“這樣的事情一定要解決,為群眾排憂解難”。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楊奎不斷地與聯通公司聯繫協商,給道路兩旁農田的主人家做工作,同時向鄉政府彙報情況。

又過了兩周,通過楊奎不斷地協商、做工作,事情終於有了轉機,當看到技術人員將新的電線杆架設好後,楊奎才放心離開。為群眾解決了一個“難題”,楊奎心裡充滿了成就感,工作也更有勁頭了。

三勸老彭 精准幫扶

2017年8月7日下午,狂風大雨過後,黃灘村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部分群眾的房屋被砸壞,楊奎同志首先考慮到群眾的安危,帶領村幹部查看群眾受損的房屋,及時上報鄉黨委政府。其中五保戶彭明舉的房子一直讓楊奎同志放心不下。經過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先安排老彭去養老院住一段時間,等危房改造結束後再搬回村裡。

可是當楊奎同志將這一消息告知老彭後,他卻並不是十分樂意。“這要俺外甥同意”老彭對楊奎說,“他同意俺再去”。

第一次去老彭家就碰了一鼻子灰,這並沒有打消楊奎的工作積極性。老彭的房子多住一天就多一份危險,楊奎出了老彭的家門就進了他外甥的家門。等老彭外甥的工作做通了,老彭又捨不得家裡的幾隻雞,“我走了它們咋辦呢,等我賣了再走”。

第二次勸說又沒有成功,楊奎有點氣餒,但是看著老彭房牆上的大樹和牆上的裂縫,還是第三次來到了老彭的家。楊奎同志想到借助別人的力量,他讓本村支書牛剛去勸說老彭,老彭這才同意去養老院看看,楊奎立即帶著老彭去養老院轉一圈,再接著勸說。等老彭看到養老院的居住條件後,終於同意先搬過去住一陣,等新房子建好後再搬回村裡。

第二天,楊奎早早帶著老彭和他的生活用品去了養老院,把老彭安頓好後,楊奎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如今,老彭的新房子已經蓋好了,他回到新房居住,十分開心,不斷地誇現在的政策好。

拓寬思路 注重實效

精准扶貧,說到底是要群眾得實惠,長志氣,學知識,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脫貧致富。楊奎作為黃灘村的駐村工作隊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為貧困群眾落實政策不打折,同時送去“精氣神”,注重幫扶實效。

2017年秋季本是收穫的季節,可是到了9月,卻陰雨連綿,反常的天氣使得水稻倒伏,花生大豆黴爛在地裡,黃灘村80%的水稻倒伏,90%的花生發生黴爛,農戶損失嚴重,對此楊奎痛心的同時也心急如焚,想盡辦法希望能夠將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但是在落實過程中,楊奎發現,需要農戶將倒伏的水稻用浮水印相機拍攝,把經度緯度標在照片上,作為保險理賠的證據。然而,黃灘村留守的都是年紀偏大的中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手機。

楊奎於是自告奮勇,與村幹部一起,穿梭在田間地頭,進行拍照登記最終將全村3549畝田地都巡視完畢,並對倒伏的三千畝水稻進行拍照,順利地採集了保險理賠資料。

為了讓貧困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脫貧致富的同時與其他村民共同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楊奎積極與上級黨委政府協調,邀請了著名的綠色與和平藝術家、活動家、旅行家——葉欖為黃灘村的貧困戶講課。通過講解綠色生活及保護環境的理念,也讓貧困戶對保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此外,楊奎還針對村裡老人多的實際情況,與村兩委一起舉行了孝善敬老餃子宴,宣揚傳承中華民族美德,踐行孝善真諦,助力脫貧攻堅。當熱騰騰的餃子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們樂開了花,老人們紛紛讚歎共產黨的政策好,感覺很滿足。

楊奎同志就是這樣,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努力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各種困難,一心一意紮根黃灘村,走村入戶、查民情、聽民聲、摸實情、找窮因、定計劃,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確立了座標,找准了靶向,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精准扶貧的“先鋒隊”隊員。

編輯:GJ

村委好幫手 群眾貼心人

這天村幹部正在和楊奎開會討論下一步工作方案,一名群眾突然闖了進來,走到楊奎面前,拍著桌子說:“楊書記,你是縣裡派來的,就要為群眾辦事,河提邊上一根電線杆斷了,砸著人怎麼辦?你管不管?!”

楊奎趕緊安撫了來反映問題的群眾,答應他會議結束後立即就去查看情況。群眾走後,楊奎就建議長話短說,加快進程結束了會議。

會議一結束,楊奎就立即騎著摩托車到河提查看電線杆的情況。只見一個斷掉的電線杆立在路邊,中間只剩幾根鋼筋支撐著,上面一端正搭在電線上,電線杆隨時都有可能倒向路中央,砸著行人,即使不掉下來也會壓斷電線,很危險。

楊奎通過走訪瞭解到,電線杆是網通公司的電纜線線杆,路兩邊的田地屬於兩家不同的農戶,兩家都不想讓電線杆立在自家田裡,所以電線杆立在路上,過路的農機械很容易刮到電線杆,久而久之電線杆被刮斷了。村幹部協調多次沒有結果。

楊奎瞭解情況後沒有退縮,而是想著,“這樣的事情一定要解決,為群眾排憂解難”。於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楊奎不斷地與聯通公司聯繫協商,給道路兩旁農田的主人家做工作,同時向鄉政府彙報情況。

又過了兩周,通過楊奎不斷地協商、做工作,事情終於有了轉機,當看到技術人員將新的電線杆架設好後,楊奎才放心離開。為群眾解決了一個“難題”,楊奎心裡充滿了成就感,工作也更有勁頭了。

三勸老彭 精准幫扶

2017年8月7日下午,狂風大雨過後,黃灘村許多大樹被連根拔起,部分群眾的房屋被砸壞,楊奎同志首先考慮到群眾的安危,帶領村幹部查看群眾受損的房屋,及時上報鄉黨委政府。其中五保戶彭明舉的房子一直讓楊奎同志放心不下。經過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先安排老彭去養老院住一段時間,等危房改造結束後再搬回村裡。

可是當楊奎同志將這一消息告知老彭後,他卻並不是十分樂意。“這要俺外甥同意”老彭對楊奎說,“他同意俺再去”。

第一次去老彭家就碰了一鼻子灰,這並沒有打消楊奎的工作積極性。老彭的房子多住一天就多一份危險,楊奎出了老彭的家門就進了他外甥的家門。等老彭外甥的工作做通了,老彭又捨不得家裡的幾隻雞,“我走了它們咋辦呢,等我賣了再走”。

第二次勸說又沒有成功,楊奎有點氣餒,但是看著老彭房牆上的大樹和牆上的裂縫,還是第三次來到了老彭的家。楊奎同志想到借助別人的力量,他讓本村支書牛剛去勸說老彭,老彭這才同意去養老院看看,楊奎立即帶著老彭去養老院轉一圈,再接著勸說。等老彭看到養老院的居住條件後,終於同意先搬過去住一陣,等新房子建好後再搬回村裡。

第二天,楊奎早早帶著老彭和他的生活用品去了養老院,把老彭安頓好後,楊奎心裡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如今,老彭的新房子已經蓋好了,他回到新房居住,十分開心,不斷地誇現在的政策好。

拓寬思路 注重實效

精准扶貧,說到底是要群眾得實惠,長志氣,學知識,在黨和政府的幫扶下脫貧致富。楊奎作為黃灘村的駐村工作隊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為貧困群眾落實政策不打折,同時送去“精氣神”,注重幫扶實效。

2017年秋季本是收穫的季節,可是到了9月,卻陰雨連綿,反常的天氣使得水稻倒伏,花生大豆黴爛在地裡,黃灘村80%的水稻倒伏,90%的花生發生黴爛,農戶損失嚴重,對此楊奎痛心的同時也心急如焚,想盡辦法希望能夠將農戶的損失降到最低。

但是在落實過程中,楊奎發現,需要農戶將倒伏的水稻用浮水印相機拍攝,把經度緯度標在照片上,作為保險理賠的證據。然而,黃灘村留守的都是年紀偏大的中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手機。

楊奎於是自告奮勇,與村幹部一起,穿梭在田間地頭,進行拍照登記最終將全村3549畝田地都巡視完畢,並對倒伏的三千畝水稻進行拍照,順利地採集了保險理賠資料。

為了讓貧困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脫貧致富的同時與其他村民共同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楊奎積極與上級黨委政府協調,邀請了著名的綠色與和平藝術家、活動家、旅行家——葉欖為黃灘村的貧困戶講課。通過講解綠色生活及保護環境的理念,也讓貧困戶對保護環境、共建美好家園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此外,楊奎還針對村裡老人多的實際情況,與村兩委一起舉行了孝善敬老餃子宴,宣揚傳承中華民族美德,踐行孝善真諦,助力脫貧攻堅。當熱騰騰的餃子端到老人面前,老人們樂開了花,老人們紛紛讚歎共產黨的政策好,感覺很滿足。

楊奎同志就是這樣,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努力克服生活、家庭和工作上的各種困難,一心一意紮根黃灘村,走村入戶、查民情、聽民聲、摸實情、找窮因、定計劃,為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確立了座標,找准了靶向,一步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精准扶貧的“先鋒隊”隊員。

編輯:GJ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