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紅樓電影院變身全國首個公共藏書樓

有著七十多年歷史的紅樓影院歷經4年多的創意、策劃、改造, 於4月23日世界讀書日當天, 在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載濤之子金從政、沈家本曾孫沈厚鐸、新鳳霞吳祖光女兒吳霜、單士元女兒單嘉筠等幾位名人之後的見證下開啟了入藏模式,

變身為全國首創的互聯網+新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紅樓公共藏書樓。 據悉, 紅樓公共藏書樓即日起開放預約體驗, 不久後將開啟試運營。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社長總編輯馬國倉, 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東, 區領導陳甯、徐利出席活動。

紅樓始建於上世紀30年代, 原為紅樓球社, 1945年11月20日改為紅樓影院, 於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 成為區屬重要文化設施。 2012年, 因為建築破損老舊, 存在安全隱患, 內部構造與設施無法滿足公眾觀影體驗要求, 影院停止放映。 我區從2014年開始謀劃對紅樓進行改造提升, 由政府提供公共空間,

委託社會機構運營, 通過公益運營委員會機制, 讓沉睡於民間的個人藏書重新進入社會流通, 啟動藏書背後隱藏的人文價值, 讓老紅樓電影院披掛上陣, 重新煥發文化活力。

紅樓公共藏書樓, 面積達1500平方米, 可容納10萬冊圖書, 3層的書架上已經擺放部分入藏書籍。 藏書樓集私人藏書樓、公共圖書館、實體書店於一體, 以“眾藏、共閱、分享”為核心理念, 設有主體藏書、休閒閱讀、後臺研究三個功能區。 入藏圖書方式則分託管、捐贈和合作三種。 首批入藏者包括楊鴻勳先生、胡小偉先生、于洪笙女士, 以及國家版本圖書館、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團、北京聯合出版公司、正陽書局等機構。

據悉, 紅樓公共藏書樓開啟入藏模式,

即日起開放體驗參觀。 不久後, 將進行試運營。 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紅樓公共藏書樓的這種運營模式受到社會認可, 我區將適時進行推廣複製, 使紅樓公共藏書樓不光從概念到落地生根, 更能開花散葉。

文字: 記者唐茉

攝影:記者于志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