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主力機構投資動向全揭秘 公募、私募、社保和險資重倉股都在這裡

公募:大舉加倉醫藥、TMT, 金融白酒遭減倉

今年一季度, A股市場劇烈震盪。 無論是2月初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數的集體猛烈回檔, 抑或是3月下旬的單日巨幅跳水, A股市場的一季度都頗為兇險。

震盪之下, 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去年表現搶眼的大盤藍籌股遭遇明顯調整, 而此前已經持續下跌兩年的成長股開始強勢反彈。

這背後, 基金的操作思路備受關注。 4月23日, 2018年公募基金一季報全部披露完畢。 統計顯示, 今年一季度基金對創業板的配置在連續6個季度下降後首次回升, 尤其創業板龍頭股成為基金加倉重點對象;行業方面,

醫藥、電腦、傳媒、有色金屬等被大幅加倉, 減持幅度最大的則是食品飲料、金融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收益率領先的基金大多數仍然堅持前期的持倉風格, 多隻去年底今年初成立的“爆款”基金, 在一季度也仍將藍籌股作為主要佈局方向。

大舉加倉醫藥、TMT

從基金一季報來看, 優質成長股在一季度受到了基金的明顯加倉。

據天相投顧資料顯示, 從一季度基金增持前50大重倉個股所屬行業來看, 主要集中在醫藥和電腦這兩大偏成長風格的板塊。

其中, 屬於醫藥行業的有11只, 包括樂普醫療(300003)、愛爾眼科(300015)、泰格醫藥(300347)等;屬於資訊技術行業的多達18只, 包括東方財富(300059)、網宿科技(300017)、浪潮資訊(000977)等。

另外,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的有色金屬也是基金一季度重點加倉的方向,

天齊鋰業(002466)、華友鈷業(603799)、寒銳鈷業(300618)均在前50大增持個股之列。

具體而言, 從基金持有重倉股市值變化情況看, 一季度基金增持最多的個股為恒瑞醫藥(600276), 共有195檔基金重倉該股, 增持市值為40.95億元, 占該股流通股比例的2.94%。 今年一季度該股上漲了26.14%, 4月以來截至24日下跌了2.6%。

緊隨其後的是中國石化(600028)、天齊鋰業、東方財富、樂普醫療, 這些公司的基金增持市值在25億到37億之間。

其中, 身為創業板龍頭股的東方財富2017年底的基金持有市值僅為7.24億元, 有31檔基金重倉該股, 但到今年一季末基金持有市值上升至32.47億元, 增加了三倍多, 而重倉基金數也增加至131只, 足見基金加倉幅度之大。

除了對具體個股的大幅加倉外,

基金在一季度對創業板和中小板的整體配置比例也有所提升。 據廣發策略團隊統計, 今年一季度基金對創業板的配置在連續6個季度下降後首次回升, 由2017年四季度的9.9%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13.9%, 回到超配狀態;對中小板的配置, 也在連續7個季度配置下降後首次回升, 配置比例從2017年四季度的22.9%上升至今年一季度的23.7%。

值得一提的是, 加倉成長股“以龍頭為首”的風格非常凸顯。 據廣發策略團隊統計, 創業板市值前30%公司加倉3%至8.3%, 配置創下了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新高;創50成分股的配置比例也加倉1.79%至5.8%;而創業板市值後50%的公司倉位僅小幅抬升0.2%至1.8%。

金融白酒遭減倉

基金一季報顯示, 去年大熱的藍籌標的銀行、非銀金融、白酒等遭到了大幅減持。

基金一季度減持前十大個股中, 金融和白酒等消費股多達8只。

具體來看, 2018年一季度基金減持最多的十隻個股依次是五糧液(000858)、伊利股份(600887)、新華保險(601336)、中國平安(601318)、中國太保(601601)、平安銀行(000001)、信維通信(300136)、瀘州老窖(000568)、老闆電器(002508)、中國鋁業(601600)。

其中, 五糧液被減持市值高達101.74億元, 重倉基金個數從去年底的430只降到了239只;其餘9只個股被減持市值在16億到80億之間, 其中中國鋁業幾乎被基金全數清倉。

從股價漲跌來看, 一季度被基金大舉減持的個股普遍遭遇了明顯的回檔。 50只被基金減持最多的個股一季度平均下跌了14.78%, 4月以來也依舊處於下跌狀態, 截至4月23日的平均跌幅達到6.43%。

整體而言, 據廣發策略團隊統計, 今年一季度基金對主機板、滬深300的配置比例在連續6個季度提升後首次回落,

主機板配置下降5%至62.4%, 上證50的配置比例也下降4%至18.4%。

不過, 即使經歷了一定程度減持, 食品飲料仍然處於超配狀態, 在基金十大重倉股中佔據多個席位。 據天相投顧資料顯示, 今年一季度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依次是中國平安、貴州茅臺(600519)、美的集團(000333)、格力電器(000651)、伊利股份、分眾傳媒(002027)、五糧液、招商銀行(600036)、三安光電(600703)和保利地產(600048)。 (21世紀經濟報導)

私募:從價值股轉向價值成長股

格上研究中心資料顯示, 截至一季度末, 國內所有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中, 規模超過百億的有12家, 僅4家第一季度旗下所有股票策略產品的平均收益為正數;超過50億的有43家, 僅11家一季度取得正收益, 整體虧損比例超過六成。

在百億股票策略私募中,一季度旗下產品平均業績為正的有星石投資的1.06%、重陽投資的1.24%、高毅資產的1.21%和保銀資產的0.36%。而去年由於抓住藍籌行情收穫頗豐的景林資產、源樂晟資產等知名私募卻遭遇業績“滑鐵盧”,一季度分別錄得-5.51%和-3.01%的平均回報。

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陸續公佈,績優百億私募的重倉股也逐漸浮出水面。記者梳理一季報發現,實現正收益或排名相對靠前的幾家私募中,星石、重陽、淡水泉等大私募早就對一些價值成長股進行了佈局。

今年醫藥生物備受追捧。從已經披露的一季報來看,星石一季度為華海藥業(34.77 -0.14%,)第八大流通股東,而華海藥業一季度價格上漲11.94%。星石提前在1、2月進行操作,改變持倉至成長股,3月份及時抓住了成長股機會實現業績反彈,成為一季度為數不多獲得正回報的百億私募,同時其3月份實現收益4.64%,在國內43家大型私募中排名第二。同時,橫店影視(30.54 +3.77%,)也出現在星石的重倉股中,從一季報來看,橫店影視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63.75%。

同時,從其他已披露的一季報來看,淡水泉精選1期和投資精英之淡水泉分別為天士力(43.77 +4.19%,)第六大流通股東和第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持有1027.79萬股和696.87萬股,總持股數較上一季度增多;重陽1號為合眾思壯(21.96 +1.67%,)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上一季度增加606萬股。

基金研究人士指出,部分百億私募在一季度反復震盪的市場中獲得正回報,說明他們從價值股轉向價值成長股的“換血”思路相對成功。

不過,在一季度整體業績難做的情況下,不少去年規模和業績雙豐收的大型私募今年以來的收益情況表現欠佳。

格上研究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源樂晟全球精選1月份實現10%左右的收益,卻在2月份的大跌時開始稀釋收益,3月更是收益為負,源樂晟旗下股票策略類產品最終以-3.01%的平均收益收尾。同樣,去年因重倉貴州茅臺(689.88 +2.35%,)而賺得盆滿缽滿的東方港灣,旗下融新263號東方港灣1期今年3月份收益率為-5.47%,東方港灣旗下產品一季度平均業績為-6.49%。

不過也有基金研究人士稱,對於以長期投資能力著稱的大型私募,若僅考察短期的業績也難以全面衡量他們的投研實力,市場低位時逆向佈局往往是他們真正積累收益的開始。

根據統計,在已經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資料中,百億私募在前十大流通股上的蹤跡也顯示了他們的“投資密碼”。例如,高毅資產新進海思科(12.30 +1.74%,)和邁克生物(25.51 +2.00%,),較去年四季度仍保留洽洽食品(15.20 -6.17%,)和魚躍醫療(19.91 -0.40%,);淡水泉新進瑞普生物(10.96 +6.00%,)和萬豐奧威(10.05 -10.03%,),較去年四季度仍保留歌爾股份(11.33 +1.52%,)、烽火通信(27.47 +4.65%,)和天士力;千合資本較去年四季度則退出同有科技(13.04 +2.03%,)、中天能源(11.39 停牌,)的前十大流通股席位;景林資產保留富安娜(10.17 +1.70%,);和聚投資保留山鼎設計(27.32 +1.22%,)和高升控股(12.39 +3.34%,);凱豐投資保留杭氧股份(14.90 +7.43%,)。總體上看,新進或保留的前十大流通股席位仍以有業績支撐的中小市值股票居多。(中國證券報)

社保:現身逾百家公司,新進23只個股

隨著一季報的不斷披露,作為市場風向標的社保基金一季度末的持倉情況日漸清晰。目前兩市共有874家公司披露2018年一季報,其中有111家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身影。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對社保基金投資策略的分析,可以對A股未來走勢有較為準確的預判,同時跟隨社保基金腳步也不失為一種穩健的投資策略。

伴隨著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報的披露,部分社保基金的持股動作已經浮出水面。《投資快報》記者根據資料統計,在已經披露的874家上市公司一季報中,社保基金已經出現在了111檔股票的機構投資者名單中。

與去年四季度末相比,社保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期間增持了51只個股,新進持有了23只個股,減持了30只個股,對另外29只個股的持有數量保持不變。

從持股數量來看,截至一季度末,上述111家公司中,京東方A(68016.50萬股)、西山煤電(15385.94萬股)、中國鋁業(13401.58萬股)、招商蛇口(13000.12萬股)、永輝超市(8451.14萬股)、華魯恒升(8350.61萬股)、搜於特(6934.05萬股)、太鋼不鏽(6640.46萬股)、省廣集團(6497.91萬股)、海能達(5698.06萬股)、新綸科技(5379.04萬股)、國信證券(5047.32萬股)、金髮科技(4980.23萬股)、烽火通信(4510.38萬股)、廣田集團(4488.81萬股)等12家公司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居前,均在5000萬股以上。

此外,社保基金持有榮盛發展(4145.03萬股)、聚飛光電(4078萬股)、康尼機電(3971.70萬股)、長盈精密(3928萬股)、涪陵榨菜(3873.49萬股)、南鋼股份(3723.36萬股)、信立泰(3409.54萬股)、旗濱集團(2799.99萬股)、索菲亞(1339.64萬股)、長青股份(1335.71萬股)、正邦科技(1097.46萬股)、創維數字(1000.66萬股)等46家公司股份數量也均在1000萬股以上。

例如,社保基金在去年三季度末還尚未持有太鋼不鏽,在去年四季度期間新進持有該股2000萬股,在今年一季度期間再度增持該股4640.47萬股。而太鋼不鏽在最近三個季度,則有多檔基金表現出了對該股的青睞,去年四季度末僅有全國社保基金108組合新進持有該股,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已經有全國社保基金108組合、全國社保基金412組合和全國社保基金102組合同時持有該股,且全國社保基金108組合也進行了一定的增持。今年以來太鋼不鏽和當代明誠均取得了20%以上的漲幅。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對社保基金投資策略的分析,可以對A股未來走勢有較為準確的預判,同時跟隨社保基金腳步也不失為一種穩健的投資策略。

與社保基金增持或減持的股票相比,社保基金新進持有的個股更受投資者關注。

統計資料顯示,社保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新進23只個股,其中對7只個股的新進持有數量均在1000萬股以上:龍蟒佰利、河鋼股份、中航機電、中國核電、順發恒業、漢得資訊和福星股份這7只個股,分別被社保基金新進持有2328.66萬股、2164.58萬股、1999.99萬股、1514.42萬股、1259.58萬股、1145.53萬股和1103.47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在對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的持有上,在最近三個季度的兩次變化中出現了很大的不同:在去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曾持有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3400萬股和3000萬股;到了去年四季度末,社保基金選擇了清倉這2只個股;從今年一季度末的持股數量中,可以發現社保基金又選擇重新買回了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

由於不同的社保基金組合由不同的團隊進行管理,這也導致各社保基金組合在選股上的思路也有所不同,以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為例:在去年三季度末持有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的社保基金分別是全國社保基金414組合與全國社保基金112組合,在今年一季度末持有這2只個股的則全部變成了全國社保基金407組合。

結合股東戶數指標,河鋼股份已連續3個季度籌碼集中,今年一季度末股東戶數為42.77萬戶,較去年末下降近5%。公司一季度營收、利潤雙雙下滑,主要由於受環保限產等政策影響,不僅導致產品產量較上年同期下降,而且使產品單位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

此外,社保基金新進股中,漢得資訊(300170)同時被2只社保基金新進,分別為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六組合和全國社保基金五零二組合,累計持有1145.53萬股,占一季度末流通股本的1.73%。值得一提的是,漢得資訊一季度股價強勢攀升,大漲五成。公司上市以來業績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7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淨利潤增長34%,2018年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增幅分別為32%、27%。(投資快報)

險資:重倉24家公司,青睞收益穩定的標的

在嚴監管的背景下,今年險資權益投資佈局正在轉向更具投資價值且收益穩定的標的。

據資料統計,截至4月23日,滬深兩市共有54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一季報業績。其中,險資重倉持股的有24家公司,分別為:平安銀行、勝利精密、萬豐奧威、華魯恒升、蘇甯環球、承德露露、方大特鋼、京投發展、華鑫股份、國星光電、ST新城、唐人神、國瓷材料、銀星能源、長青股份、鳳竹紡織、厚普股份、天潤乳業、凱萊英、老百姓、健友股份、普利製藥、帝王潔具、橫店影視。

從持股數量來看,24家公司險資持股數量均在191萬股以上,持股市值在6000萬元以上。其中,平安銀行、勝利精密、萬豐奧威、華魯恒升、蘇甯環球、承德露露、方大特鋼、京投發展、華鑫股份、國星光電、ST新城、唐人神、國瓷材料、銀星能源、長青股份等16家,險資持股數均在1000萬股以上,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

從行業分佈來看,險資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機械設備、金融服務、食品飲料、資訊服務、輕工製造等行業,且這些標的公司一季度業績表現不俗。其中,21家實現淨利潤增長,19家增幅在10%以上,半數公司淨利潤增速在50%以上。特別是帝王潔具、蘇寧環球、銀星能源、京投發展、ST新城、華魯恒升、健友股份7家,一季度淨利潤增幅超過100%。

興業證券分析師周琳表示,今年前兩個月,險資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3萬億元,在投資資產中的占比為12.85%,相比2018年1月下降4.09%,顯示險資呈現減持走勢。市場普遍預期,在嚴監管的背景下,今年險資權益投資佈局會轉向更具投資價值且收益穩定的標的。(中國證券報)

績優基金

手機也能開戶買基金,點此立即下載

基金代碼基金簡稱近一年收益手續費操作519772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57.97%1.50% 0.15%購買開戶購買519196萬家新興藍籌靈活配置混合39.20%1.20% 0.12%購買開戶購買399011中海醫療保健主題股票39.07%1.50% 0.15%購買開戶購買000531東吳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36.65%1.50% 0.15%購買開戶購買001112東方紅中國優勢混合36.36%1.50% 1.50%購買開戶購買

在百億股票策略私募中,一季度旗下產品平均業績為正的有星石投資的1.06%、重陽投資的1.24%、高毅資產的1.21%和保銀資產的0.36%。而去年由於抓住藍籌行情收穫頗豐的景林資產、源樂晟資產等知名私募卻遭遇業績“滑鐵盧”,一季度分別錄得-5.51%和-3.01%的平均回報。

隨著上市公司一季報陸續公佈,績優百億私募的重倉股也逐漸浮出水面。記者梳理一季報發現,實現正收益或排名相對靠前的幾家私募中,星石、重陽、淡水泉等大私募早就對一些價值成長股進行了佈局。

今年醫藥生物備受追捧。從已經披露的一季報來看,星石一季度為華海藥業(34.77 -0.14%,)第八大流通股東,而華海藥業一季度價格上漲11.94%。星石提前在1、2月進行操作,改變持倉至成長股,3月份及時抓住了成長股機會實現業績反彈,成為一季度為數不多獲得正回報的百億私募,同時其3月份實現收益4.64%,在國內43家大型私募中排名第二。同時,橫店影視(30.54 +3.77%,)也出現在星石的重倉股中,從一季報來看,橫店影視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63.75%。

同時,從其他已披露的一季報來看,淡水泉精選1期和投資精英之淡水泉分別為天士力(43.77 +4.19%,)第六大流通股東和第十大流通股東,分別持有1027.79萬股和696.87萬股,總持股數較上一季度增多;重陽1號為合眾思壯(21.96 +1.67%,)第二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上一季度增加606萬股。

基金研究人士指出,部分百億私募在一季度反復震盪的市場中獲得正回報,說明他們從價值股轉向價值成長股的“換血”思路相對成功。

不過,在一季度整體業績難做的情況下,不少去年規模和業績雙豐收的大型私募今年以來的收益情況表現欠佳。

格上研究中心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源樂晟全球精選1月份實現10%左右的收益,卻在2月份的大跌時開始稀釋收益,3月更是收益為負,源樂晟旗下股票策略類產品最終以-3.01%的平均收益收尾。同樣,去年因重倉貴州茅臺(689.88 +2.35%,)而賺得盆滿缽滿的東方港灣,旗下融新263號東方港灣1期今年3月份收益率為-5.47%,東方港灣旗下產品一季度平均業績為-6.49%。

不過也有基金研究人士稱,對於以長期投資能力著稱的大型私募,若僅考察短期的業績也難以全面衡量他們的投研實力,市場低位時逆向佈局往往是他們真正積累收益的開始。

根據統計,在已經披露一季報的上市公司資料中,百億私募在前十大流通股上的蹤跡也顯示了他們的“投資密碼”。例如,高毅資產新進海思科(12.30 +1.74%,)和邁克生物(25.51 +2.00%,),較去年四季度仍保留洽洽食品(15.20 -6.17%,)和魚躍醫療(19.91 -0.40%,);淡水泉新進瑞普生物(10.96 +6.00%,)和萬豐奧威(10.05 -10.03%,),較去年四季度仍保留歌爾股份(11.33 +1.52%,)、烽火通信(27.47 +4.65%,)和天士力;千合資本較去年四季度則退出同有科技(13.04 +2.03%,)、中天能源(11.39 停牌,)的前十大流通股席位;景林資產保留富安娜(10.17 +1.70%,);和聚投資保留山鼎設計(27.32 +1.22%,)和高升控股(12.39 +3.34%,);凱豐投資保留杭氧股份(14.90 +7.43%,)。總體上看,新進或保留的前十大流通股席位仍以有業績支撐的中小市值股票居多。(中國證券報)

社保:現身逾百家公司,新進23只個股

隨著一季報的不斷披露,作為市場風向標的社保基金一季度末的持倉情況日漸清晰。目前兩市共有874家公司披露2018年一季報,其中有111家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身影。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對社保基金投資策略的分析,可以對A股未來走勢有較為準確的預判,同時跟隨社保基金腳步也不失為一種穩健的投資策略。

伴隨著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報的披露,部分社保基金的持股動作已經浮出水面。《投資快報》記者根據資料統計,在已經披露的874家上市公司一季報中,社保基金已經出現在了111檔股票的機構投資者名單中。

與去年四季度末相比,社保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期間增持了51只個股,新進持有了23只個股,減持了30只個股,對另外29只個股的持有數量保持不變。

從持股數量來看,截至一季度末,上述111家公司中,京東方A(68016.50萬股)、西山煤電(15385.94萬股)、中國鋁業(13401.58萬股)、招商蛇口(13000.12萬股)、永輝超市(8451.14萬股)、華魯恒升(8350.61萬股)、搜於特(6934.05萬股)、太鋼不鏽(6640.46萬股)、省廣集團(6497.91萬股)、海能達(5698.06萬股)、新綸科技(5379.04萬股)、國信證券(5047.32萬股)、金髮科技(4980.23萬股)、烽火通信(4510.38萬股)、廣田集團(4488.81萬股)等12家公司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居前,均在5000萬股以上。

此外,社保基金持有榮盛發展(4145.03萬股)、聚飛光電(4078萬股)、康尼機電(3971.70萬股)、長盈精密(3928萬股)、涪陵榨菜(3873.49萬股)、南鋼股份(3723.36萬股)、信立泰(3409.54萬股)、旗濱集團(2799.99萬股)、索菲亞(1339.64萬股)、長青股份(1335.71萬股)、正邦科技(1097.46萬股)、創維數字(1000.66萬股)等46家公司股份數量也均在1000萬股以上。

例如,社保基金在去年三季度末還尚未持有太鋼不鏽,在去年四季度期間新進持有該股2000萬股,在今年一季度期間再度增持該股4640.47萬股。而太鋼不鏽在最近三個季度,則有多檔基金表現出了對該股的青睞,去年四季度末僅有全國社保基金108組合新進持有該股,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已經有全國社保基金108組合、全國社保基金412組合和全國社保基金102組合同時持有該股,且全國社保基金108組合也進行了一定的增持。今年以來太鋼不鏽和當代明誠均取得了20%以上的漲幅。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對社保基金投資策略的分析,可以對A股未來走勢有較為準確的預判,同時跟隨社保基金腳步也不失為一種穩健的投資策略。

與社保基金增持或減持的股票相比,社保基金新進持有的個股更受投資者關注。

統計資料顯示,社保基金在今年一季度新進23只個股,其中對7只個股的新進持有數量均在1000萬股以上:龍蟒佰利、河鋼股份、中航機電、中國核電、順發恒業、漢得資訊和福星股份這7只個股,分別被社保基金新進持有2328.66萬股、2164.58萬股、1999.99萬股、1514.42萬股、1259.58萬股、1145.53萬股和1103.47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在對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的持有上,在最近三個季度的兩次變化中出現了很大的不同:在去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曾持有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3400萬股和3000萬股;到了去年四季度末,社保基金選擇了清倉這2只個股;從今年一季度末的持股數量中,可以發現社保基金又選擇重新買回了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

由於不同的社保基金組合由不同的團隊進行管理,這也導致各社保基金組合在選股上的思路也有所不同,以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為例:在去年三季度末持有河鋼股份和中國核電的社保基金分別是全國社保基金414組合與全國社保基金112組合,在今年一季度末持有這2只個股的則全部變成了全國社保基金407組合。

結合股東戶數指標,河鋼股份已連續3個季度籌碼集中,今年一季度末股東戶數為42.77萬戶,較去年末下降近5%。公司一季度營收、利潤雙雙下滑,主要由於受環保限產等政策影響,不僅導致產品產量較上年同期下降,而且使產品單位成本較上年同期上升。

此外,社保基金新進股中,漢得資訊(300170)同時被2只社保基金新進,分別為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六組合和全國社保基金五零二組合,累計持有1145.53萬股,占一季度末流通股本的1.73%。值得一提的是,漢得資訊一季度股價強勢攀升,大漲五成。公司上市以來業績保持穩定增長態勢,2017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淨利潤增長34%,2018年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增幅分別為32%、27%。(投資快報)

險資:重倉24家公司,青睞收益穩定的標的

在嚴監管的背景下,今年險資權益投資佈局正在轉向更具投資價值且收益穩定的標的。

據資料統計,截至4月23日,滬深兩市共有54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一季報業績。其中,險資重倉持股的有24家公司,分別為:平安銀行、勝利精密、萬豐奧威、華魯恒升、蘇甯環球、承德露露、方大特鋼、京投發展、華鑫股份、國星光電、ST新城、唐人神、國瓷材料、銀星能源、長青股份、鳳竹紡織、厚普股份、天潤乳業、凱萊英、老百姓、健友股份、普利製藥、帝王潔具、橫店影視。

從持股數量來看,24家公司險資持股數量均在191萬股以上,持股市值在6000萬元以上。其中,平安銀行、勝利精密、萬豐奧威、華魯恒升、蘇甯環球、承德露露、方大特鋼、京投發展、華鑫股份、國星光電、ST新城、唐人神、國瓷材料、銀星能源、長青股份等16家,險資持股數均在1000萬股以上,持股市值超過1億元。

從行業分佈來看,險資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機械設備、金融服務、食品飲料、資訊服務、輕工製造等行業,且這些標的公司一季度業績表現不俗。其中,21家實現淨利潤增長,19家增幅在10%以上,半數公司淨利潤增速在50%以上。特別是帝王潔具、蘇寧環球、銀星能源、京投發展、ST新城、華魯恒升、健友股份7家,一季度淨利潤增幅超過100%。

興業證券分析師周琳表示,今年前兩個月,險資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1.93萬億元,在投資資產中的占比為12.85%,相比2018年1月下降4.09%,顯示險資呈現減持走勢。市場普遍預期,在嚴監管的背景下,今年險資權益投資佈局會轉向更具投資價值且收益穩定的標的。(中國證券報)

績優基金

手機也能開戶買基金,點此立即下載

基金代碼基金簡稱近一年收益手續費操作519772交銀新生活力靈活配置混合57.97%1.50% 0.15%購買開戶購買519196萬家新興藍籌靈活配置混合39.20%1.20% 0.12%購買開戶購買399011中海醫療保健主題股票39.07%1.50% 0.15%購買開戶購買000531東吳阿爾法靈活配置混合36.65%1.50% 0.15%購買開戶購買001112東方紅中國優勢混合36.36%1.50% 1.50%購買開戶購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