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天風證券:資管新規靴子落地,開啟銀行理財新時代

4月27日, 經國務院同意, 《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發佈。 新規按照資管產品的類型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 對同類資管業務作出一致性規定, 實行公平的市場准入和監管, 最大程度地消除監管套利空間, 為資管業務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資管新規落地, 開啟銀行理財新時代

總體而言, 資管新規大部分內容為此前徵求意見稿的延續, 部分條款有一定的放鬆, 且更明確更具操作性。 過渡期安排穩妥, 預計不會對市場造成較大影響。

資管新規為大資管行業框架性監管文件。

我們認為, 資管新規將會對未來資管行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將重塑資管行業格局, 也將指引銀行理財未來發展。 資管新規是30萬億銀行理財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銀行理財將由此進入打破剛性兌付的新時代。

開啟銀行理財新時代, 銀行體系隱含風險有望降低。 我們認為, 伴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 銀行理財告別影子銀行“利差”盈利模式, 管理費與業績報酬成為新盈利模式, 徹底打破剛性兌付, 銀行體系隱含風險有望顯著降低。

我們預料銀保監製定的理財新規將擇機出臺, 而作為落實資管新規的舉措, 全國性銀行將加速成立理財子公司。 我們認為, 銀行理財業務將呈現頭部集中趨勢,

有專業投資能力的將勝出, 投資能力差的小銀行理財業務或許面臨淘汰, 專注代銷其他機構的資管產品更佳。

我們認為, 這是銀行理財的一次巨大變革, 類公募基金化是轉型方向, 未來各類資管機構同台競技, 投資能力是核心。 而債權投資能力與管道是銀行理財的優勢, 未來發展前景仍然看好。

打破剛性兌付, 理財規模短期或有所下降

打破剛性兌付的核心是淨值是否符合公允價值原則。 新規明確, 金融機構對資產管理產品應當實行淨值化管理, 淨值生成應當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 及時反映基礎金融資產的收益和風險, 並儘量使用市值法計量金融資產, 符合市場預期。

新規對於攤余成本法的使用設定了嚴格條件以及偏離度要求,

封閉式資管產品投的非標等資產(不能期限錯配)以及持有至到期的債權類資產可用攤余成本法計價。 開放式資管產品債券等有活躍市場報價的資產主要採用市值法, 未來銀行理財的淨值波動會加大, 投資者風險自擔, 而這也是打破剛性兌付所必須的。

過渡期較徵求意見稿大幅延長至2020年底, 長達兩年半。 由於過渡期較長, 我們預計理財所投大部分資產能夠在過渡期內到期, 過渡期可續發老產品對接故而無需拋售資產, 料不會引發較大的市場風險。 過渡期內有序壓降存量老產品, 明確完全新發產品須符合新規。 由於按照新規發行的產品淨值波動或比較大, 客戶接受需要一定的時間,

新產品規模一時難以大幅起來, 由於有序壓降存量老產品, 短期內銀行理財規模或出現一定的下降。 由於過渡期較長且壓降有序, 預計下降幅度不會很大。

對股市衝擊有限, 銀行理財股票投資規模有望明顯增加

明確了委外投資受託人要求。 此外, 徵求意見稿要求委外受託人須為金融機構, 而銀行理財股票委外一定比例委託給了大中型私募基金管理人, 引發市場擔憂股票委外贖回問題。 新規明確了, “公募資產管理產品的受託機構應當為金融機構, 私募資產管理產品的受託機構可以為私募基金管理人。 ” 這就意味著, 公募銀行理財資金委外投資只能委給金融機構(利好公募專戶及券商資管等), 但私人銀行(私募)客戶理財資金可以委託給私募基金管理人。

由於銀行理財可投資股票的資金主要來高淨值客戶, 因而銀行沒必要對此前委給私募基金的股票委外贖回, 對市場衝擊較小。

徵求意見稿規定, 投資債券、股票等標準化資產比例超過50%的私募產品不得進行分級, 導致大量的結構化設計的員工持股計畫等到期面臨無法續作等問題, 資管產品清盤帶來股票拋售壓力, 影響股市。 新規則明確, “分級私募產品的總資產不得超過該產品淨資產的140%。 權益類產品的分級比例不得超過1:1。 ”較徵求意見稿有較大的放鬆, 封閉式私募資管產品可以分級。 未來, 結構化大股東定增計畫及員工持股計畫等仍然是可以做的, 只是對杠杆進行了嚴格的限制, 對股市影響明顯減輕。

或放開銀行理財直接投資二級市場股票。當前,銀行理財由於監管障礙無法直接在交易所開戶,股票投資主要通過多層嵌套方式進行。新規要求,“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和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對各類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實行平等准入、給予公平待遇。”這或意味著,將會放開銀行理財直接在交易所開戶。我們認為,未來銀行理財投資股票的規模或明顯增加,為股市帶來較多增量資金。

利於降低銀行表內負債成本,對業績影響有限

“金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我們認為,保本理財將退出歷史舞臺,轉型為結構性存款或是方向,結構性存款業務預計也將面臨規範。我們認為,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利於降低無風險利率,對於緩解存款成本上升壓力有積極的作用。

由於資管新規要求符合條件的封閉式資管產品才可使用攤余成本法,而當前貨幣基金普遍使用攤余成本法計量金融資產,未來貨幣基金等或面臨轉型。由於當前貨幣基金普遍採用攤余成本法,具有收益率波動低且收益率較高等特徵,規模增長較快,18年2月末貨幣基金規模達7.8萬億(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貨幣基金扮演了將銀行低成本存款轉化為高成本同業負債的角色,抬升了銀行負債成本。資管新規之後,新發開放式貨幣基金或採用市值法計價,收益率波動將加大,規模增長或放緩,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由於銀行理財業務收入占上市銀行營收的比例大多不到6%,占比較低,新規落地後理財規模或短暫性下降,但預計對銀行業績影響有限。

投資建議:靴子落地,反轉行情可期

我們認為,銀行股或是業績、估值、機構持倉三重底,資管新規靴子落地且力度好於預期,將降低銀行體系隱含風險利於提升估值,銀行板塊反轉行情可期。

力推業績改善大且近期回檔大的四大行,強推零售銀行龍頭(平安招行寧波),關注中信H股。

風險提示:經濟超預期下行導致資產品質惡化;監管超預期導致市場情緒惡化等。 對股市影響明顯減輕。

或放開銀行理財直接投資二級市場股票。當前,銀行理財由於監管障礙無法直接在交易所開戶,股票投資主要通過多層嵌套方式進行。新規要求,“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和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對各類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實行平等准入、給予公平待遇。”這或意味著,將會放開銀行理財直接在交易所開戶。我們認為,未來銀行理財投資股票的規模或明顯增加,為股市帶來較多增量資金。

利於降低銀行表內負債成本,對業績影響有限

“金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我們認為,保本理財將退出歷史舞臺,轉型為結構性存款或是方向,結構性存款業務預計也將面臨規範。我們認為,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利於降低無風險利率,對於緩解存款成本上升壓力有積極的作用。

由於資管新規要求符合條件的封閉式資管產品才可使用攤余成本法,而當前貨幣基金普遍使用攤余成本法計量金融資產,未來貨幣基金等或面臨轉型。由於當前貨幣基金普遍採用攤余成本法,具有收益率波動低且收益率較高等特徵,規模增長較快,18年2月末貨幣基金規模達7.8萬億(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網站)。貨幣基金扮演了將銀行低成本存款轉化為高成本同業負債的角色,抬升了銀行負債成本。資管新規之後,新發開放式貨幣基金或採用市值法計價,收益率波動將加大,規模增長或放緩,利於降低銀行負債成本。

由於銀行理財業務收入占上市銀行營收的比例大多不到6%,占比較低,新規落地後理財規模或短暫性下降,但預計對銀行業績影響有限。

投資建議:靴子落地,反轉行情可期

我們認為,銀行股或是業績、估值、機構持倉三重底,資管新規靴子落地且力度好於預期,將降低銀行體系隱含風險利於提升估值,銀行板塊反轉行情可期。

力推業績改善大且近期回檔大的四大行,強推零售銀行龍頭(平安招行寧波),關注中信H股。

風險提示:經濟超預期下行導致資產品質惡化;監管超預期導致市場情緒惡化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