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節後最重要的大事,一文讀懂美國赴華貿易談判團隊

據媒體報導, 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以及貿易顧問納瓦羅將於5月3日或4日到訪北京, 與中國就貿易問題進行磋商。

中美貿易爭端在經歷一番爭鋒相對後, 當前正步入務實談判階段。 特朗普在貿易領域比較重視萊特希澤和納瓦羅的意見, 對華“301調查”以及重談北美貿易協定均直接由二人實施。 財長姆努欽在稅改之後的重要性相對弱化。 特朗普不滿於商務部長羅斯對華態度不夠強硬, 對其信任在逐步減弱, 本次他並未赴華參加談判。

總體來看, 本次美國談判團隊以對華鷹派佔據主導,

談判核心之一的萊特希澤更是“身經百戰”, 而納瓦羅則是異常強硬。 預計談判的過程將是曲折而艱難, 對談判的結果持謹慎樂觀態度。

主要觀點:

萊特希澤:一直以來都是對華鷹派。 他指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讚揚雷根的保護主義, 建議美國應對中國提起更多訴訟。 在擔任雷根時期貿易副代表期間, 通過談判達成了許多雙邊國際協定。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983年美國和日、加拿大等八國的鋼鐵貿易談判以及1985年的廣場協定談判。 他在談判領域經驗非常豐富, 態度強硬, 善於使用高強度的談判來消耗對方。 萊特希澤與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的理念非常接近, 均主張對不遵守貿易規則的國家增收關稅。

2017年8月他提出了對中國的“301調查”, 並全權負責調查。

納瓦羅:鼓吹中國威脅論, 最徹底的對華鷹派。 在《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與《致命的中國:直面巨龍》中, 他大力宣揚中國威脅論。 據Politico報導, “納瓦羅在所有的經濟領域, 都希望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 納瓦羅認為美國同意中國加入WTO是最大的錯誤之一。 為了應對中國的威脅, 納瓦羅主張徵收關稅, 拒絕貿易協定, 大幅增加軍費開支, 加強與臺灣的軍事聯繫。 他認為中國相對於美國的競爭優勢, 很大程度上源於中國不公平的貿易行為。

庫德洛:從自由貿易支持者逐步向對華強硬轉變。 庫德洛自稱是“雷根供給派”, 以支持減稅和放鬆管制而聞名。 在被任命為首席經濟顧問之前他支持自由貿易,

但被任命後, 他表示支持特朗普對鋼鐵和鋁的關稅措施。 儘管通常而言他不贊同關稅, 但將對中國在國際貿易中採取強硬立場。 他指出中美之間貿易衝突的根源是中國不遵守貿易規則。

姆努欽:對華貿易態度偏溫和, 強調貿易互惠。 姆努欽與特朗普相識多年, 曾擔任其競選委員會財務主席, 他稱其為特朗普政府的工作為:“確保美國人的平均工資增加, 就業機會增加”。 他相信與個別國家的貿易協定, 而不是地區性的貿易協定。 在特朗普宣稱要對中國進口的1000億美元商品加增關稅後。 姆努欽表示願意通過談判解決美、中貿易糾紛, 預計不會就此與中國發生貿易戰, 但不排除貿易爭端進一步升級的可能。

4月9日, 姆努欽指出對中美兩國在實施任何關稅之前達成協議持“謹慎樂觀”態度。 他補充強調說, “美國正尋求互惠待遇, 這與保護主義無關”。

羅斯:商人屬性較濃, 對華態度“由愛轉恨”。 以並購聞名, 擅長破產重組, 對鋼鐵、紡織、煤炭和電信等行業均有涉足, 被稱為“禿鷲”投機者。 羅斯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瞭解, 具有同中國國企合作的豐富經驗。 2010年屬於民主黨的羅斯對中國經濟政策表達了讚賞, 支持中國社會主義式的經濟規劃體系。 此外他也收藏中國藝術品, 並為四川地震後的災後重建做出了貢獻。 2016年9月之後, 他對中國的態度出現轉折, 並向納瓦羅靠攏。 他批評中國是大型經濟體中貿易保護主義最嚴重的國家, 稱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是“美國經濟緩慢增長的關鍵催化劑”。

但是近半年以來, 特朗普依然不滿於羅斯對華態度不夠強硬, 對其信任在逐步減弱, 本次他並未赴華參加談判。

以下為正文內容:

1.羅伯特·萊特希澤

萊特希澤於1981年在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任職辦公室主任。 1983年至1985年, 成為雷根總統的美國副貿易代表。 在他任職期間, 萊特希澤通過談判達成了二十多項雙邊國際協定, 其中包括鋼鐵、汽車和農產品等。 2017年1月, 特朗普宣佈提名萊特希澤作為美國貿易代表, 5月11日參議院正式確認萊特希澤當選。

1.1、政策主張

萊特希澤表示用關稅促進美國工業的發展是共和黨的宗旨, 這可以追溯至建立共和黨的親商政治家們。 在對華貿易方面, 他指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他表示雷根作為現代保護主義的象徵,對進口鋼鐵實行配額,保護了Harley-Davidson免受日本的競爭,限制進口半導體和汽車。通過採取這些類似措施,保證了美國工業的強大。如果允許中國不斷按照其優勢操縱貿易,則將有損於保守主義提高美國國內市場效率的目標。當製造業向中國遷移,由於有中國政府的干預,市場運行不暢。

萊特凱撒建議,美國應當對中國提起更多訴訟,因為中國沒有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2010年,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的證詞中,他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應當就所有此類不合規的例子提起WTO訴訟。如果必要,國會應當給貿易代表更多的資源,以提高其能力”。萊特希澤與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的理念非常接近,均主張對不遵守貿易規則的國家增收關稅。

1.2、貿易談判案例

萊特希澤曾經表示:“我試圖在談判中保持友好,並不是那種戲劇型的人,說服的藝術在於知道籌碼在哪裡”。“他瞭解所談判問題的所有細節和核心,並掌握談判的主導權。”一名熟悉萊特希澤的律師曾提到,與此同時,萊特希澤很明白如何在談判中樹立自身權威,以提高談判時的籌碼。

1983年與蘇聯小麥貿易談判:用強硬手段逼迫蘇聯退讓。他受命與蘇聯就進口美國小麥一事進行談判,幾輪下來事情毫無進展。萊特希澤憤怒地直接向蘇聯發了公函,強硬地表明事情結束了,自己不會再將談判團派往莫斯科。之後不久,蘇聯人委婉地妥協。

1983年與日本、加拿大等八國的鋼鐵貿易談判:挑釁激怒日方,高強度談判耗盡對手精力。在與日本人的鋼鐵貿易談判中,萊特希澤對於雙方僵持不下的會場氣氛非常沮喪,他故意做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並試圖激怒日方代表。他故意安排了密集的談判日程,在長達7個月的過程中,其團隊僅休息了兩天,通過這種高強度的談判耗盡對手的戰鬥精力。

1985年廣場協定談判:通過“301調查”等方式逼迫簽訂協定,美元貶值而日元等貨幣升值。在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談判中,萊特希澤等美國方代表採用“301調查”等措施,逼迫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最終簽下“廣場協議”。五國聯合在干預匯市,美元大幅貶值,而日元升值幅度最高。

1987年,萊特希澤負責對臺灣發起貿易戰,迫使新臺幣在短期內大幅升值,之後臺灣經濟步入全面經濟衰退。

2017年8月他提出了對中國的“301調查”,並全權負責調查。此外,在北美貿易協定談判中,他依然在踐行其高強度談判的策略。自2017年8月談判開始以來,在前兩個月已經進行了4輪交鋒。

2.彼得·納瓦羅

納瓦羅是著名的德國與中國批評者,也是減少美國貿易赤字的堅定支持者。他指責德國和中國操縱匯率,並呼籲增加美國製造業的規模,通過設定高關稅以將全球供應鏈拉回美國。同時,他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有力反對者。其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他對貿易的看法屬於邊緣性且具有誤導性。在解釋自己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的角色時,納瓦羅表示,他將“提供基礎分析,證實特朗普對貿易的直覺,而特朗普的直覺在這些事情上總是正確的”。

2.1、教育背景與學術水準

1972年,納瓦羅畢業於塔夫茨大學,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1979年,他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獲得了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並於1986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加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之前,納瓦羅從1981至1985年在哈佛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中心擔任研究助理。作為一名博士生,他在1984年寫一本書,名為《政策遊戲:特殊利益和意識形態者如何偷走美國》,他在書中呼籲對那些在貿易競爭中失去工作的人給予更大的補償。之後,他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授課並擔任助理教授,教授商業和政府課程。

納瓦羅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有近12本關於經濟學各種主題的書。在《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中,政治報對這本書的描述是,“納瓦羅用軍事語言來指代中國的貿易政策,指的是中國對世界出口市場的‘征服’,這導致數以百萬計的製造業工作崗位的蒸發,並壓低了工資水準”。在《致命的中國:直面巨龍》一書中,他寫到“從匯率操縱、濫用貿易政策到致命的消費產品”,這是中國在21世紀對美國經濟主導地位的威脅。納瓦羅認為,中國違反了公平貿易原則,並不公平地讓美國企業“幾乎不可能”參與競爭,因為它們不是與中國公司競爭,而是與中國政府競爭。

2.2、政策主張

2016年12月21日,當被特朗普任命納瓦羅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後。他概述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目的是創造就業機會,重振製造業,改善國家的貿易平衡。他警告說,貿易赤字可能會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因為它允許不友好的國家侵犯美國的供應鏈。他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關注其他國家欺騙,非法和不公平針對美國的行為。納瓦羅一直堅定地批評對華貿易,並強烈支持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他抨擊德國、日本和中國操縱匯率。呼籲增加美國製造業的規模,設定高關稅,並將全球供應鏈遷回美國。納瓦羅支持一項名為“邊境調整”的稅收政策,該政策主要是對所有進口商品徵稅。

納瓦羅認為,美國製造業崗位的減少主要是由於“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和糟糕的貿易協定”。納瓦羅一直支持加強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我們設想的是一個更加德國式的經濟,20%的勞動力都在製造業”。納瓦羅呼籲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他將貿易描述為國家安全風險。據Politico報導,“他是一個強硬的重商主義者,他堅持認為,與某些交易夥伴的軍事對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納瓦羅將外國收購美國公司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納瓦羅還表示,美國“已經開始失去了對其食品供應鏈的控制”。

納瓦羅是貿易赤字本身不好的觀點的支持者。在與威爾伯羅斯共同撰寫的一篇白皮書中,納瓦羅寫道:“當一個國家通過進口多於出口的貿易逆差時,就會減少經濟增長。”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納瓦羅表示,“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艱難、明智的談判來減少我們的貿易赤字,我們就應該能夠增加我們的增長”。諾貝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形容納瓦羅對貿易赤字的態度是“一種老式的重商主義立場”。

納瓦羅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在2015年4月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納瓦羅說:“為了吸引我們,他們誇口說,TPP將刺激美國的出口,以刺激急需的經濟增長”。事實上,美國經濟將遭受嚴重的打擊。這是因為TPP將把國內投資和淨出口的兩個主要驅動因素擊碎。納瓦羅在2017年3月表示,TPP“將是美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喪鐘”。政治報的雅各海爾布倫和經濟學人認為,納瓦羅對中國的政策和他對TPP的反對之間可能存在矛盾,因為破壞TPP將增強中國的影響力。

最徹底的對華鷹派。據Politico報導,“納瓦羅在所有的經濟領域,都希望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納瓦羅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做法描述為美國最大的錯誤之一。為了應對中國的威脅,納瓦羅主張徵收43%的關稅,拒絕貿易協定,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加強與中國臺灣的軍事聯繫。據報導,納瓦羅還鼓勵特朗普總統對中國的鋼鐵進口徵收25%的關稅。他認為中國相對於美國的競爭優勢,很大程度上源於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在2012年的紀錄片中,他說,中國造成了57000家美國工廠和2500萬個工作崗位的流失。

3.拉裡·庫德洛

庫德洛於1969年畢業於紐約州羅切斯特市的羅切斯特大學,獲得歷史學學位。1971年,庫德洛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的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在那裡學習政治學和經濟學。但是他在完成碩士學位之前就離開了。

他在金融業、媒體行業以及政府部門均有涉足。1987年,庫德洛被貝爾斯登聘用為首席經濟學家和高級董事總經理。他也曾在供給學派經濟學家亞瑟·拉弗(“拉弗曲線”的提出者)的公司擔任經濟顧問。2009年1月在CNBC中的欄目--TheKudlowReport擔任主持人。庫德洛在節目中的風格是大膽自信,他總是對經濟、股市以及美元的表達樂觀態度。

庫德洛的政治職業生涯始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一名員工經濟學家,他的職位是“作為一名不需要碩士學位的初級經濟學家”,他在負責公開市場操作的部門工作。在雷根政府的第一屆任期內(1981-1985年),庫德洛是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的經濟和規劃副主任,該辦公室是總統行政辦公室的一部分。當他在OMB工作的時候,庫德洛還是房地美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庫德洛在2016年被共和黨人提出,成為康涅狄格州或紐約的潛在參議員候選人。2018年3月,特朗普任命庫德洛為首席經濟顧問以接替科恩的職位。

3.1、政策主張

庫德洛自稱是“雷根供給派”,以支持減稅和放鬆管制而聞名。根據經濟學人的說法,庫德洛是“共和黨商業部門的典型成員”。在被任命為首席經濟顧問之前他支持自由貿易,但被任命後,他表示支持特朗普的鋼鐵、鋁關稅措施。另外,他也支持美國的基建以及重建沿墨西哥邊境的隔離牆。

庫德洛並不被稱為“赤字鷹派”。1993年,庫德洛預測比爾克林頓的增稅將抑制經濟增長。當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末蓬勃發展時,庫德洛將其歸功於雷根政府時期(1981-1989年)實施的減稅政策。他將自己描述為一個供給學派的經濟學家,認為降低稅率將促進經濟增長並最終增加稅收收入。庫德洛是小布希大幅減稅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減稅將帶來同等規模的經濟繁榮。在布希的減稅政策實施後,庫德洛堅持認為經濟正處於“布希繁榮”的中期,並指責其他評論人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庫德洛堅決否認美國將在2007年陷入衰退,或者在2008年中期之前陷入經濟衰退。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政治學家特羅克稱庫德洛為“一貫錯誤的”預測專家。

3.2、庫德洛參與寫作的相關書籍

《美國的富足:新的經濟和道德繁榮》、《看好布希:喬治布希的所有權社會將如何使美國更加強大》、《趨勢:為什麼減稅是繁榮和自由的關鍵》、《甘迺迪和雷根革命:美國繁榮的秘密歷史》。

4.斯蒂文·姆努欽

1985年,姆努欽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在高盛投資銀行工作了17年,最終成為高盛的首席資訊官。2002年離開高盛後,他為幾家對沖基金工作,並創立了幾家對沖基金。姆努欽於2016年加入了特朗普的總統競選活動,並被提名為國家財政委員會主席。2017年2月13日,被正式確認為特朗普的財政部長。

姆努欽是特朗普的早期支持者,在2016年4月紐約共和黨初選勝利後的第二天,姆努欽答應成為特朗普競選活動的財務主席。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與特朗普相識已經有15年。2016年11月30日,在CNBC的採訪中,姆努欽稱其為特朗普政府的工作為:“確保美國人的平均工資增加,就業機會增加”。他的首要任務是實現GDP持續增長3%或4%,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稅收改革”。當被問及貿易問題時,他說他相信與個別國家的貿易協定,而不是地區性的貿易協定。他希望“刪除多德-弗蘭克法案的部分內容”,因為他認為這太複雜了,而且阻止了銀行放貸。

對華貿易態度偏溫和,強調貿易互惠。在特朗普宣稱要對中國進口的1000億美元商品加增關稅後,4月8日,姆努欽表示,他預計不會就此與中國發生貿易戰,但也沒有排除當前爭端可能進一步升級的可能。他說:“我們的預期是不會發生貿易戰,目標是繼續與中國進行談判。希望自由公平的互惠貿易,我們只是在尋找對美國公司和工人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4月9日,他對CNBC表示,對中美兩國實施任何關稅之前達成協議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補充強調說,“美國只是想保護美國的就業機會不受不公平競爭的影響。總統已經非常清楚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正在尋求互惠待遇,這與保護主義無關”。

5.威爾伯·羅斯

羅斯是美國投資家,擅長重組不同行業的破產企業,被稱為“禿鷲”投機者。鋼鐵、煤礦、電信、跨國投資公司和紡織等行業均有涉及,尤其精通杠杆收購。2017年1月,被特朗普提名出任商務部長,2月27日晚被正式任命。關於對外貿易,他贊成明智的貿易,表示政府“應該讓公平競爭的國家進入美國市場,遵守規則,給每個人公平競爭的機會”。2004年《經濟學人》將羅斯的觀點描述為貿易保護主義。羅斯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稱“一直存在貿易戰”。

對華態度“由愛轉恨”。2010年屬於民主黨的羅斯對中國經濟政策表達了讚賞,支持中國社會主義式的經濟規劃體系。他說:“他們真的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他們真的堅持自己的計畫”。此外他也收藏了很多中國藝術品,並為四川地震後的災後重建做出了貢獻。2013年他曾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替罪羊,就像15年前的日本一樣”。2016年5月,羅斯指出,中國的貨幣實際上被高估了,而不是像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宣稱的那樣被低估了,他說:“不同意特朗普在這方面的看法”。

但是到了2016年9月,他對中國的態度出現的轉變,在向納瓦羅的靠攏。兩人合作為特朗普競選撰寫了一份經濟計畫,羅斯表示中國和美國仍在直接競爭製造業就業崗位。他們稱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是“美國經濟緩慢增長的關鍵催化劑”,並稱此舉“提高了失業率,壓低了工資和勞動參與率,降低了美國製造業工人的終生收入”。

羅斯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瞭解,有和中國國企合作的豐富經驗。他作為商業投資者與政府官員的雙重身份,可能是一種緩和納瓦羅和特朗普對中國攻擊性的力量。(編輯:胡敏)

他指責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他表示雷根作為現代保護主義的象徵,對進口鋼鐵實行配額,保護了Harley-Davidson免受日本的競爭,限制進口半導體和汽車。通過採取這些類似措施,保證了美國工業的強大。如果允許中國不斷按照其優勢操縱貿易,則將有損於保守主義提高美國國內市場效率的目標。當製造業向中國遷移,由於有中國政府的干預,市場運行不暢。

萊特凱撒建議,美國應當對中國提起更多訴訟,因為中國沒有遵守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定。2010年,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的證詞中,他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應當就所有此類不合規的例子提起WTO訴訟。如果必要,國會應當給貿易代表更多的資源,以提高其能力”。萊特希澤與特朗普在貿易問題上的理念非常接近,均主張對不遵守貿易規則的國家增收關稅。

1.2、貿易談判案例

萊特希澤曾經表示:“我試圖在談判中保持友好,並不是那種戲劇型的人,說服的藝術在於知道籌碼在哪裡”。“他瞭解所談判問題的所有細節和核心,並掌握談判的主導權。”一名熟悉萊特希澤的律師曾提到,與此同時,萊特希澤很明白如何在談判中樹立自身權威,以提高談判時的籌碼。

1983年與蘇聯小麥貿易談判:用強硬手段逼迫蘇聯退讓。他受命與蘇聯就進口美國小麥一事進行談判,幾輪下來事情毫無進展。萊特希澤憤怒地直接向蘇聯發了公函,強硬地表明事情結束了,自己不會再將談判團派往莫斯科。之後不久,蘇聯人委婉地妥協。

1983年與日本、加拿大等八國的鋼鐵貿易談判:挑釁激怒日方,高強度談判耗盡對手精力。在與日本人的鋼鐵貿易談判中,萊特希澤對於雙方僵持不下的會場氣氛非常沮喪,他故意做出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並試圖激怒日方代表。他故意安排了密集的談判日程,在長達7個月的過程中,其團隊僅休息了兩天,通過這種高強度的談判耗盡對手的戰鬥精力。

1985年廣場協定談判:通過“301調查”等方式逼迫簽訂協定,美元貶值而日元等貨幣升值。在1985年9月的廣場協議談判中,萊特希澤等美國方代表採用“301調查”等措施,逼迫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英國最終簽下“廣場協議”。五國聯合在干預匯市,美元大幅貶值,而日元升值幅度最高。

1987年,萊特希澤負責對臺灣發起貿易戰,迫使新臺幣在短期內大幅升值,之後臺灣經濟步入全面經濟衰退。

2017年8月他提出了對中國的“301調查”,並全權負責調查。此外,在北美貿易協定談判中,他依然在踐行其高強度談判的策略。自2017年8月談判開始以來,在前兩個月已經進行了4輪交鋒。

2.彼得·納瓦羅

納瓦羅是著名的德國與中國批評者,也是減少美國貿易赤字的堅定支持者。他指責德國和中國操縱匯率,並呼籲增加美國製造業的規模,通過設定高關稅以將全球供應鏈拉回美國。同時,他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的有力反對者。其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他對貿易的看法屬於邊緣性且具有誤導性。在解釋自己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的角色時,納瓦羅表示,他將“提供基礎分析,證實特朗普對貿易的直覺,而特朗普的直覺在這些事情上總是正確的”。

2.1、教育背景與學術水準

1972年,納瓦羅畢業於塔夫茨大學,獲得了文學學士學位。1979年,他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獲得了公共管理碩士學位,並於1986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加入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之前,納瓦羅從1981至1985年在哈佛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中心擔任研究助理。作為一名博士生,他在1984年寫一本書,名為《政策遊戲:特殊利益和意識形態者如何偷走美國》,他在書中呼籲對那些在貿易競爭中失去工作的人給予更大的補償。之後,他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授課並擔任助理教授,教授商業和政府課程。

納瓦羅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他有近12本關於經濟學各種主題的書。在《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中,政治報對這本書的描述是,“納瓦羅用軍事語言來指代中國的貿易政策,指的是中國對世界出口市場的‘征服’,這導致數以百萬計的製造業工作崗位的蒸發,並壓低了工資水準”。在《致命的中國:直面巨龍》一書中,他寫到“從匯率操縱、濫用貿易政策到致命的消費產品”,這是中國在21世紀對美國經濟主導地位的威脅。納瓦羅認為,中國違反了公平貿易原則,並不公平地讓美國企業“幾乎不可能”參與競爭,因為它們不是與中國公司競爭,而是與中國政府競爭。

2.2、政策主張

2016年12月21日,當被特朗普任命納瓦羅為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後。他概述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目的是創造就業機會,重振製造業,改善國家的貿易平衡。他警告說,貿易赤字可能會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因為它允許不友好的國家侵犯美國的供應鏈。他的主要任務之一是關注其他國家欺騙,非法和不公平針對美國的行為。納瓦羅一直堅定地批評對華貿易,並強烈支持減少美國貿易逆差。他抨擊德國、日本和中國操縱匯率。呼籲增加美國製造業的規模,設定高關稅,並將全球供應鏈遷回美國。納瓦羅支持一項名為“邊境調整”的稅收政策,該政策主要是對所有進口商品徵稅。

納瓦羅認為,美國製造業崗位的減少主要是由於“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和糟糕的貿易協定”。納瓦羅一直支持加強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我們設想的是一個更加德國式的經濟,20%的勞動力都在製造業”。納瓦羅呼籲美國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他將貿易描述為國家安全風險。據Politico報導,“他是一個強硬的重商主義者,他堅持認為,與某些交易夥伴的軍事對抗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納瓦羅將外國收購美國公司視為對國家安全的威脅。納瓦羅還表示,美國“已經開始失去了對其食品供應鏈的控制”。

納瓦羅是貿易赤字本身不好的觀點的支持者。在與威爾伯羅斯共同撰寫的一篇白皮書中,納瓦羅寫道:“當一個國家通過進口多於出口的貿易逆差時,就會減少經濟增長。”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納瓦羅表示,“如果我們能夠通過艱難、明智的談判來減少我們的貿易赤字,我們就應該能夠增加我們的增長”。諾貝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形容納瓦羅對貿易赤字的態度是“一種老式的重商主義立場”。

納瓦羅反對《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在2015年4月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納瓦羅說:“為了吸引我們,他們誇口說,TPP將刺激美國的出口,以刺激急需的經濟增長”。事實上,美國經濟將遭受嚴重的打擊。這是因為TPP將把國內投資和淨出口的兩個主要驅動因素擊碎。納瓦羅在2017年3月表示,TPP“將是美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喪鐘”。政治報的雅各海爾布倫和經濟學人認為,納瓦羅對中國的政策和他對TPP的反對之間可能存在矛盾,因為破壞TPP將增強中國的影響力。

最徹底的對華鷹派。據Politico報導,“納瓦羅在所有的經濟領域,都希望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納瓦羅將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做法描述為美國最大的錯誤之一。為了應對中國的威脅,納瓦羅主張徵收43%的關稅,拒絕貿易協定,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加強與中國臺灣的軍事聯繫。據報導,納瓦羅還鼓勵特朗普總統對中國的鋼鐵進口徵收25%的關稅。他認為中國相對於美國的競爭優勢,很大程度上源於不公平的貿易做法。在2012年的紀錄片中,他說,中國造成了57000家美國工廠和2500萬個工作崗位的流失。

3.拉裡·庫德洛

庫德洛於1969年畢業於紐約州羅切斯特市的羅切斯特大學,獲得歷史學學位。1971年,庫德洛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的伍德羅威爾遜公共和國際事務學院,在那裡學習政治學和經濟學。但是他在完成碩士學位之前就離開了。

他在金融業、媒體行業以及政府部門均有涉足。1987年,庫德洛被貝爾斯登聘用為首席經濟學家和高級董事總經理。他也曾在供給學派經濟學家亞瑟·拉弗(“拉弗曲線”的提出者)的公司擔任經濟顧問。2009年1月在CNBC中的欄目--TheKudlowReport擔任主持人。庫德洛在節目中的風格是大膽自信,他總是對經濟、股市以及美元的表達樂觀態度。

庫德洛的政治職業生涯始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一名員工經濟學家,他的職位是“作為一名不需要碩士學位的初級經濟學家”,他在負責公開市場操作的部門工作。在雷根政府的第一屆任期內(1981-1985年),庫德洛是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的經濟和規劃副主任,該辦公室是總統行政辦公室的一部分。當他在OMB工作的時候,庫德洛還是房地美的顧問委員會成員。庫德洛在2016年被共和黨人提出,成為康涅狄格州或紐約的潛在參議員候選人。2018年3月,特朗普任命庫德洛為首席經濟顧問以接替科恩的職位。

3.1、政策主張

庫德洛自稱是“雷根供給派”,以支持減稅和放鬆管制而聞名。根據經濟學人的說法,庫德洛是“共和黨商業部門的典型成員”。在被任命為首席經濟顧問之前他支持自由貿易,但被任命後,他表示支持特朗普的鋼鐵、鋁關稅措施。另外,他也支持美國的基建以及重建沿墨西哥邊境的隔離牆。

庫德洛並不被稱為“赤字鷹派”。1993年,庫德洛預測比爾克林頓的增稅將抑制經濟增長。當經濟在上世紀90年代末蓬勃發展時,庫德洛將其歸功於雷根政府時期(1981-1989年)實施的減稅政策。他將自己描述為一個供給學派的經濟學家,認為降低稅率將促進經濟增長並最終增加稅收收入。庫德洛是小布希大幅減稅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減稅將帶來同等規模的經濟繁榮。在布希的減稅政策實施後,庫德洛堅持認為經濟正處於“布希繁榮”的中期,並指責其他評論人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庫德洛堅決否認美國將在2007年陷入衰退,或者在2008年中期之前陷入經濟衰退。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政治學家特羅克稱庫德洛為“一貫錯誤的”預測專家。

3.2、庫德洛參與寫作的相關書籍

《美國的富足:新的經濟和道德繁榮》、《看好布希:喬治布希的所有權社會將如何使美國更加強大》、《趨勢:為什麼減稅是繁榮和自由的關鍵》、《甘迺迪和雷根革命:美國繁榮的秘密歷史》。

4.斯蒂文·姆努欽

1985年,姆努欽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在高盛投資銀行工作了17年,最終成為高盛的首席資訊官。2002年離開高盛後,他為幾家對沖基金工作,並創立了幾家對沖基金。姆努欽於2016年加入了特朗普的總統競選活動,並被提名為國家財政委員會主席。2017年2月13日,被正式確認為特朗普的財政部長。

姆努欽是特朗普的早期支持者,在2016年4月紐約共和黨初選勝利後的第二天,姆努欽答應成為特朗普競選活動的財務主席。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與特朗普相識已經有15年。2016年11月30日,在CNBC的採訪中,姆努欽稱其為特朗普政府的工作為:“確保美國人的平均工資增加,就業機會增加”。他的首要任務是實現GDP持續增長3%或4%,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稅收改革”。當被問及貿易問題時,他說他相信與個別國家的貿易協定,而不是地區性的貿易協定。他希望“刪除多德-弗蘭克法案的部分內容”,因為他認為這太複雜了,而且阻止了銀行放貸。

對華貿易態度偏溫和,強調貿易互惠。在特朗普宣稱要對中國進口的1000億美元商品加增關稅後,4月8日,姆努欽表示,他預計不會就此與中國發生貿易戰,但也沒有排除當前爭端可能進一步升級的可能。他說:“我們的預期是不會發生貿易戰,目標是繼續與中國進行談判。希望自由公平的互惠貿易,我們只是在尋找對美國公司和工人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4月9日,他對CNBC表示,對中美兩國實施任何關稅之前達成協議持“謹慎樂觀”態度。他補充強調說,“美國只是想保護美國的就業機會不受不公平競爭的影響。總統已經非常清楚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正在尋求互惠待遇,這與保護主義無關”。

5.威爾伯·羅斯

羅斯是美國投資家,擅長重組不同行業的破產企業,被稱為“禿鷲”投機者。鋼鐵、煤礦、電信、跨國投資公司和紡織等行業均有涉及,尤其精通杠杆收購。2017年1月,被特朗普提名出任商務部長,2月27日晚被正式任命。關於對外貿易,他贊成明智的貿易,表示政府“應該讓公平競爭的國家進入美國市場,遵守規則,給每個人公平競爭的機會”。2004年《經濟學人》將羅斯的觀點描述為貿易保護主義。羅斯在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稱“一直存在貿易戰”。

對華態度“由愛轉恨”。2010年屬於民主黨的羅斯對中國經濟政策表達了讚賞,支持中國社會主義式的經濟規劃體系。他說:“他們真的制定了一個五年計劃,他們真的堅持自己的計畫”。此外他也收藏了很多中國藝術品,並為四川地震後的災後重建做出了貢獻。2013年他曾說:“中國已經成為美國的替罪羊,就像15年前的日本一樣”。2016年5月,羅斯指出,中國的貨幣實際上被高估了,而不是像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宣稱的那樣被低估了,他說:“不同意特朗普在這方面的看法”。

但是到了2016年9月,他對中國的態度出現的轉變,在向納瓦羅的靠攏。兩人合作為特朗普競選撰寫了一份經濟計畫,羅斯表示中國和美國仍在直接競爭製造業就業崗位。他們稱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是“美國經濟緩慢增長的關鍵催化劑”,並稱此舉“提高了失業率,壓低了工資和勞動參與率,降低了美國製造業工人的終生收入”。

羅斯對中國文化有深入瞭解,有和中國國企合作的豐富經驗。他作為商業投資者與政府官員的雙重身份,可能是一種緩和納瓦羅和特朗普對中國攻擊性的力量。(編輯:胡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