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趣讀丨古人也為房煩惱!

古人也會為買房發愁嗎?

西元前919年(西周時期), 一個叫矩伯的人分兩次把1300畝土地抵押給一個叫裘衛的人, 換來價值100串貝殼的幾件奢侈品,

這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宗不動產交易。

東漢時, 陝西漢中城內房舍最便宜的1萬錢一處。 《後漢書·百官志》記載, 等級最低的公務員(佐史)每年能領96斛米, 折合9600錢, 兩三年下來買一小套房大概不成問題。

南北朝時貧富懸殊極大, 房價也最不靠譜。 《南齊書》記載, “其民資不滿三千者, 殆將居半”, 半數居民收入僅幾千錢, 房價卻要幾百萬錢。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晚年(宋徽宗年間)在開封花9400貫買了一所宅院。 按當時朝廷書記員每月3500文俸祿算, 相當於3貫多一點, 要不吃不喝261年才能買得起蘇轍那套房。

明代買房也不是件容易事, 小型房產需三四千兩銀子。 以清河縣縣令為例, 從七品, 每年薪水350兩, 想買房, 不貪污的話, 要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攢夠房錢。

清朝“京員例支雙俸”, 即在“正俸”(基本工資)外發同等數目津貼。 一個七品官年薪90兩, 當時, 新街口附近的房子僅85兩, 大概兩年即可買套私宅。

到了1915年時, 北京城阜成門內王府倉胡同四合院一處瓦房十一間, 售價150塊大洋, 這時期“一塊錢”大約折合今人民幣40-50元。 1933年, 崇文區東柳樹井一處房產瓦房十間的四合院, 大洋2950塊, 這時期折合今人民幣88500—103250元左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