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複思資本吳升橋:教育,消費升級形勢下投資佈局的基石

2018年4月23-25日, 由投中資訊、投中網主辦, 投中資本協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金茂君悅酒店舉辦。 本次會議主題為“價值的力量”, 來自國內外上百家私募股權機構彙聚一堂, 對當前行業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在此次峰會上, 複思資本合夥人吳升橋以“跨界整合, 教育投資變革中的趨勢與機會”為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

吳升橋表示, 當下更應該用產業思維的角度去看待教育的投資佈局, 必須要深耕下去, 有精細的投資邏輯, 夯實教育作為消費升級形勢下投資佈局的基石效應。

在吳升橋看來, 教育的投資才剛剛開始, 而且極具發展的機會。 “教育的投資必須要有前瞻性、耐久性, 這對於佈局教育行業尤為重要。 ”

以下為複思資本合夥人吳升橋在“第十二屆中國投資年會”精彩演講實錄, 投中網整理。

各位下午好!很感謝主辦方給予複思資本這個機會,

與在座各位分享複思在教育投資領域的一些想法跟理念。

複思資本成立至今已經十年, 成立伊始, 第一個“複”字代表復旦大學, 第二個“思”字代表SBI。 可以說, 我們十年來在教育領域進行了非常深入的佈局。

在此,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教育投資的想法和一些小小的淺見。

用產業思維去看待教育投資佈局

“教育的根是苦的, 但其果實是甜的。 ”這是亞里斯多德的一句話。 做教育是不能急躁的, 一定要耐得住性子, 就像有一個肥沃的土壤, 你撒下了種子, 還要有陽光和水分, 要有充分的時間培育, 才能慢慢開出花朵, 結出果實。

複思這十年的投資, 在教育的各個細分賽道都進行了佈局, 但我們覺得還是遠遠不夠。

當下, 更應該用產業思維的角度去看教育投資的佈局。

複思資本的願景就是要堅持價值投資, 成為產業投資基金的翹楚。 尤其是教育領域, 既然認為值得深耕下去, 就一定要有精細的投資邏輯, 如何佈局未來, 如何符合國家的政策。

十九大會議, 針對教育板塊提出了很多獨到的見解。 概況來看, 核心就是如何以教育產業為優先產業, 把中國建立成教育的強國。 我們整理出以下四點:

第一, 加強素質教育, 實現全民公平性教育的原則。 強力發展幼稚教育、特殊教育、網路教育。

第二, 是在職業教育方面加深佈局, 全面實施職業教育的規範化。 可以看到國家也在關注如何增加產學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專業等。

第三, 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教育事業,

但同時要強調“規範性”。

第四, 持續推動繼續教育。 繼續教育這個範圍很廣, 原則是讓全社會的終身學習能夠落實。

在教育領域的佈局我們應該要牢記並圍繞這四點。

教育投資才剛剛開始, 極具發展機會

2017年整個教育領域的投資金額創下歷史新高, 超過280億人民幣。 十年前, 複思剛開始投資教育的時候, 無論是法律還是財務的盡調結論都是這個行業很難投資。 現階段在市場已經非常火熱的情況下, 我們依然認為教育的投資才剛剛開始, 而且極具發展的機會。

做投資投的是未來, 所以一定要去思考未來的教育會長什麼樣子?未來培養出來的人才需要具備的素質是什麼樣的?才能在現階段進行相應的佈局。

我們概括來看:教育的目標是激發學習熱情和探索精神, 培養具有思考力、人機交互、情感感知的未來人才。 這個人要具備跨學科整合的能力以及創新分析的思維, 要具有企業家的冒險精神, 而且勇於承擔責任。 也需要具有領導力、國際視野和人文關懷。 這些都是未來優秀人才需要具備的素質。 但是現階段的教育往往跟受教育者有很大的落差。 其實從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 教育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精英教育, 歐洲的貴族才能享受到比較好的教育。 在中國也是這樣。 後來演變成集體教育, 由國家制定教育大綱, 普及義務教育。 隨著科技的進步, 未來的教育一定會發展到叫做個性化的大眾教育。 從以往的以教養學,變成以學並教,不僅從課程的內容、學習的方法、教學的方式、教師、教具、教學地點等,都會有大幅度的變革。

教育高度契合多元化業務整合所必需的特性

我今天想跟各位分享的另一個觀點是,教育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有機會成為多元化業務整合的核心。為什麼這麼認為呢?教育具有以下幾點核心特質:

第一,教育是流量的入口,而且這個流量涵蓋的範圍非常廣,覆蓋0-99歲全生命週期;第二,具有高頻的消費場景;第三,現金充裕,而且收入可預測性高,穩定性強;第四,教育是社會的剛性需求,具有良好的抗週期性,十年前美國的金融風暴,就有非常多的海外投資人選擇教育這麼一個可以對抗週期性波動的行業。第五,是產品反覆運算,教育產品會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而持續升級。講到消費升級這一點,可以說中國由於消費升級帶來的紅利非常明顯,教育消費在整個家庭可支配花費中又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突破9500美金,主要的一線城市,像上海已經接近人均2萬美金,深圳接近3萬美金,整體的消費能力非常強。從需求端看,家長對於教育的需求是非常非常迫切和渴望的,因為教育是每個家庭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曾經有一個報導,說中國富可敵國的城市超過100個,比如上海,一個城市的GDP就超過整個泰國,深圳超過愛爾蘭。但往往在很多城市,民辦教育,比如優質的K12國際或雙語學校,當地可能不到1-2所。家長都希望給下一代甚至是給自我一個更好的教育的方式,但是這些能夠滿足需求的產品又在哪裡?

教育行業成為消費升級形勢下投資佈局的基石

講到消費升級,教育就是消費升級環境下非常受益的行業。

講到整合,我們把教育與其他產業間的聯動劃分成三個階段。1.0版本的時候,教育往往只是配套,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往往成為地產的配套,很多地產開發商新建樓盤時都會配套幼稚園甚至K12學校,希望提高房屋的銷量以及提高房價。進化到2.0版本時,各位會發現漸漸地教育板塊會從地產公司分拆出來,比如說在美國上市的博實樂,就是從碧桂園獨立出來的,作為一個單獨的板塊對碧桂園集團的整體業務形成助力。這時,教育跟地產就形成了一個驅動關係,教育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動能。我們認為,當現在發展到3.0版本的時候,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支點,它所具有的高度整合性,可以跟地產、文娛、旅遊、零售、科技、金融等多領域充分結合,打造多業務平臺,成為消費升級形勢下多元投資佈局的一個基石。

基於資源整合的理念,與合作夥伴協同共贏

如果從實體學校的佈局來看,複思十年來已經投資了超過40所學校,有少數股權投資,也有兼併收購的案例,覆蓋領域從幼稚園、K12,到民辦大學。這是我們在教育領域投資的核心。

通過投資由於牌照稀缺形成一定進入門檻的實體學校,在充分掌握學生人數的基礎之上,我們能夠延伸出來去大膽投資教育的輔助企業跟教育的延展企業,我們投資了教育培訓機構、教育科技公司、教育資訊化公司、線上教育公司、留學服務公司等等。只有用生態鏈的角度來看一個產業,才能夠在彼此之間形成串聯和互補,這是複思投資教育的策略,建立平臺,投資的領域要覆蓋核心、輔助和延展。

同樣的,基於資源整合的理念,複思非常希望跟合作夥伴形成多贏的局面。我們與上海交大戰略合作,共同規劃和參與新建、運營教育示範園區;我們和上市公司、地產公司、大型金融機構一起聯合發起並購基金、教育產業基金,優勢互補,共同投資,資源分享。複思相信,在眾多投資方紛紛看好並大舉進入教育領域的情況下,只有秉承整合的理念,各方才能將合作效益最大化,實現協作共贏。我們也希望今後有機會,與更多朋友搭起合作的橋樑。

一桶水澆下去,還是一桶水,不會有什麼主動的反應。一把火點起來卻能夠越燒越旺,放射出絢爛奪目的火光。最後,讓我借用愛爾蘭詩人葉芝的一句話:“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希望有機會與在座各位一起,點燃一顆“整合”的火種,真正燒出一片教育和其他產業跨界整合的投資熱土,為中國教育的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1.本文為投中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准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2.投中網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聞,內容涵蓋PE/VC行業熱點、突發新聞、投融資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創業圈動態等業內最新資訊。關注投中網即可獲得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從以往的以教養學,變成以學並教,不僅從課程的內容、學習的方法、教學的方式、教師、教具、教學地點等,都會有大幅度的變革。

教育高度契合多元化業務整合所必需的特性

我今天想跟各位分享的另一個觀點是,教育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有機會成為多元化業務整合的核心。為什麼這麼認為呢?教育具有以下幾點核心特質:

第一,教育是流量的入口,而且這個流量涵蓋的範圍非常廣,覆蓋0-99歲全生命週期;第二,具有高頻的消費場景;第三,現金充裕,而且收入可預測性高,穩定性強;第四,教育是社會的剛性需求,具有良好的抗週期性,十年前美國的金融風暴,就有非常多的海外投資人選擇教育這麼一個可以對抗週期性波動的行業。第五,是產品反覆運算,教育產品會隨著消費需求的變化而持續升級。講到消費升級這一點,可以說中國由於消費升級帶來的紅利非常明顯,教育消費在整個家庭可支配花費中又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2017年中國的人均GDP已經突破9500美金,主要的一線城市,像上海已經接近人均2萬美金,深圳接近3萬美金,整體的消費能力非常強。從需求端看,家長對於教育的需求是非常非常迫切和渴望的,因為教育是每個家庭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曾經有一個報導,說中國富可敵國的城市超過100個,比如上海,一個城市的GDP就超過整個泰國,深圳超過愛爾蘭。但往往在很多城市,民辦教育,比如優質的K12國際或雙語學校,當地可能不到1-2所。家長都希望給下一代甚至是給自我一個更好的教育的方式,但是這些能夠滿足需求的產品又在哪裡?

教育行業成為消費升級形勢下投資佈局的基石

講到消費升級,教育就是消費升級環境下非常受益的行業。

講到整合,我們把教育與其他產業間的聯動劃分成三個階段。1.0版本的時候,教育往往只是配套,最典型的就是教育往往成為地產的配套,很多地產開發商新建樓盤時都會配套幼稚園甚至K12學校,希望提高房屋的銷量以及提高房價。進化到2.0版本時,各位會發現漸漸地教育板塊會從地產公司分拆出來,比如說在美國上市的博實樂,就是從碧桂園獨立出來的,作為一個單獨的板塊對碧桂園集團的整體業務形成助力。這時,教育跟地產就形成了一個驅動關係,教育成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動能。我們認為,當現在發展到3.0版本的時候,教育已經成為了一個支點,它所具有的高度整合性,可以跟地產、文娛、旅遊、零售、科技、金融等多領域充分結合,打造多業務平臺,成為消費升級形勢下多元投資佈局的一個基石。

基於資源整合的理念,與合作夥伴協同共贏

如果從實體學校的佈局來看,複思十年來已經投資了超過40所學校,有少數股權投資,也有兼併收購的案例,覆蓋領域從幼稚園、K12,到民辦大學。這是我們在教育領域投資的核心。

通過投資由於牌照稀缺形成一定進入門檻的實體學校,在充分掌握學生人數的基礎之上,我們能夠延伸出來去大膽投資教育的輔助企業跟教育的延展企業,我們投資了教育培訓機構、教育科技公司、教育資訊化公司、線上教育公司、留學服務公司等等。只有用生態鏈的角度來看一個產業,才能夠在彼此之間形成串聯和互補,這是複思投資教育的策略,建立平臺,投資的領域要覆蓋核心、輔助和延展。

同樣的,基於資源整合的理念,複思非常希望跟合作夥伴形成多贏的局面。我們與上海交大戰略合作,共同規劃和參與新建、運營教育示範園區;我們和上市公司、地產公司、大型金融機構一起聯合發起並購基金、教育產業基金,優勢互補,共同投資,資源分享。複思相信,在眾多投資方紛紛看好並大舉進入教育領域的情況下,只有秉承整合的理念,各方才能將合作效益最大化,實現協作共贏。我們也希望今後有機會,與更多朋友搭起合作的橋樑。

一桶水澆下去,還是一桶水,不會有什麼主動的反應。一把火點起來卻能夠越燒越旺,放射出絢爛奪目的火光。最後,讓我借用愛爾蘭詩人葉芝的一句話:“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希望有機會與在座各位一起,點燃一顆“整合”的火種,真正燒出一片教育和其他產業跨界整合的投資熱土,為中國教育的未來做出積極的貢獻,謝謝大家。

版權聲明:

1.本文為投中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准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2.投中網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聞,內容涵蓋PE/VC行業熱點、突發新聞、投融資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創業圈動態等業內最新資訊。關注投中網即可獲得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