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最才情最悲情的喇嘛,寫下情詩集,翻譯為100多國文字

天縱才情

倉央嘉措, 一個讓西藏詩歌界深感自豪的名字。 倉央嘉措是西藏最負盛名的民歌詩人, 一生寫下了眾多細膩而真情的詩歌, 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其傳奇之處, 在於他並非沉浮於世間的凡俗之人, 而是修行解脫之道的西藏喇嘛, 是六世達賴的繼承者。 其實, 倉央嘉措可以成為六世達賴的繼承者, 是有一段奇特的因緣;而他的繼承, 也並非名正言順, 只是政治的犧牲品而已(其中細節, 此處不作探討)。

喇嘛生活

倉央嘉措出生於西藏的紅教家庭, 當時的紅教允許僧侶娶妻生子。 與之相對的是黃教, 黃教有著體系嚴格的清規戒律, 嚴禁僧侶接近女色, 更不能娶妻生子。 倉央嘉措陰差陽錯的被選為黃教的所謂靈童後, 就被各種戒條束縛著;這與他多情的性格相違背, 他很鬱悶痛苦。

倉央嘉措名義上為達賴喇嘛, 卻無任何實權, 只是第巴安排的傀儡。

在這種生活上被禁錮、政治上受人擺佈的情況下, 倉央嘉措選擇縱情聲色。 他經常化作風度翩翩的富家公子, 流連于拉薩街頭的酒家和民居。 他對美好的愛情有著熱烈的嚮往, 在他的詩歌中, 無不優美而深情的體現了這種渴望。

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一方面渴望和正常人一樣,

過著自由的生活, 另一方面在多年宗教生活的薰陶下, 又有進入修行佛道而求涅槃解脫的思想。 一種是世間的情愫, 一種真正崇高的宗教修行, 這兩種力量一直強烈的作用於倉央嘉措的精神世界之中。

那一日, 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 驀然聽見你誦經的真言。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世,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選自《那一日》)。

《那一日》以極富詩情畫意的筆調, 表現了作者靈魂之中至深的情感。

欲倚綠窗伴卿卿, 頗悔今生誤道行。 有心持缽叢林去, 又負美人一片情。

靜坐修觀法眼開, 祈求三寶降靈台, 觀中諸聖何曾見? 不請情人卻自來。

入山投謁得道僧, 求教上師說因明。 爭奈相思無拘檢, 意馬心猿到卿卿。

曾慮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節選自《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之中,

正是對於出世和入世兩種思想深刻的體現。 倉央嘉措的理想境界, 即是“不負如來亦不負卿”。 只是, 這能夠實現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正如“忠孝兩難全”一般。

倉央嘉措被迫成為政治傀儡, 生活在壓迫之中, 他的政治生涯是不幸的。 然而其偉大的才情在他的詩歌之中, 體現得淋漓盡致。倉央嘉措的《情歌集》享譽世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世界文壇的瑰寶。

體現得淋漓盡致。倉央嘉措的《情歌集》享譽世界,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世界文壇的瑰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