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詩人李商隱這首56字的唐詩,最難理解,也最為淒美

在唐詩中, 偏愛李商隱的詩, 因為他的詩有一種朦朧的美感, 而且, 爭議特別多。

李商隱生於小宦官之家, 祖輩曾經有人做過縣令一級的小官, 家世一般。 李商隱九歲時, 父親病逝于任上, 家境變得艱難, 這使得李商隱比較早熟, 因為家庭生活艱難, 造就了他憂鬱、多愁善感的性格。 而且, 一直以來的淒涼體驗, 就潛移默化在了他的詩中。

李商隱最難理解的那首詩, 是這首《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其實, 這首詩是李商隱感慨平生之作, 全詩當中, “思華年”是主題, “五十弦”比喻詩人年紀已經半百, “光陰雖逝, 篇作猶留, 畢世心力, 平生歡戚, 開卷歷歷。 ”對於一個從事寫作的人來說, 往往多愁善感, 容易對已逝的韶華產生一種留戀和悲愴之情。

詩歌中存在著虛幻與現實、時間的先與後、“滄海”與“藍田”、“月”與“日”、理想意志的堅持與破滅的必然等等幾組矛盾的組合體。 這些看似矛盾的事物, 鮮明而深刻地反映了詩人複雜的思想, 因而涵蓋著無窮張力與無限意味。 同時, 該詩與現實世界是有“模仿”關係的。

在這首詩中, 我們能看到詩人自己的體驗與感慨, 也能瞭解當時與李商隱有著相似經歷的千萬士人的心靈世界。

在這首詩中, 莊生、蝴蝶、望帝、杜鵑、珠、淚、玉、煙這些詞, 都是隱喻, 飽含了作者對個體生命存在價值和意義的思考, 既有對美好人生的憧憬, 也有對建功立業甘願付出的願望。 但是, 時不我待, 韶華易逝, 再有雄心壯志, 畢竟已經老矣, 無力改變現實了。 整首詩以悲愴、淒涼為感情基調, 哀悼了美好年華的轉瞬即逝。 讀來, 令人感慨萬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