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永遠的大寨,一個時代的記憶

農業學大寨, 工業學大慶。 這是一句在上個時代廣為傳頌的經典口號, 令人回味無窮。

大寨, 如同當年的紅旗渠一樣, 在六七十年代是備受全國人民關注和學習的。

當時的那批人, 現在恐怕都已經年過半百。 我們當時對於“工業學大慶, 農業學大寨”, “三面紅旗”、“紅旗渠”精神等, 都是耳熟能詳。 也從廣播、電影中知道了“虎頭山”、“狼窩掌”、“鐵姑娘”等。 如今的虎頭山上長眠著幾位偉人, 包括陳永貴、郭沫若等人的墓地都在虎頭山上。

當時每個人, 都知道大隊黨支部書記陳永貴, 他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當時大寨“鐵姑娘”戰鬥隊隊長郭鳳蓮, 也是如雷貫耳, 他們的名字經常在大喇叭裡聽到。

記得村裡也在學大寨, 也成立了“鐵姑娘戰鬥隊”, 那些被稱為“鐵姑娘”的大姐姐們, 她們每天出工時扛著紅旗, 修梯田、打大井、修渠、築壩, 種地等樣樣都幹, 不輸村裡的小夥子們, 甚至比他們都幹的多, 幹的好。

如今集體化時代已經過去, 大寨也早已不是曾經的那個全國學習先進村。 但是如今的大寨, 依然有其獨特的發展步調, 成為全國的一顆明珠城市。 “農業學大寨”已經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今日的紅色大寨旅遊文化, 卻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回憶和思考。

大寨紅旗永遠飄揚!!!

跟党走, 大寨明天更美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