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軾《黃州寒食詩帖》何以能成為千古名作?

詩中陰霾的意象如小屋、空庖、烏銜紙、 墳墓……渲染出一種沉鬱、悽愴的意境。 表達出了作者時運不濟謫居黃州的灰暗煩悶的心境。 從文中“空庖煮寒菜, 破灶燒濕葦”, 可以想見他窘迫的生活。 這兩首詩放在蘇軾三千多首詩詞中, 並非是其上乘之作。 而當作者換用另一種藝術形式——書法表達出來的時候, 那淋漓多姿、意蘊豐厚的書法意象釀造出來的悲涼意境, 遂使《黃州寒食詩帖》成為千古名作。

《黃州寒食詩帖》彰顯動勢, 洋溢著起伏的情緒。 詩寫得蒼涼惆悵, 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 有感而出的。 通篇起伏跌宕, 迅疾而穩健, 痛快淋漓, 一氣呵成。 蘇軾將詩句心境情感的變化, 寓於點畫線條的變化中, 或正鋒, 或側鋒, 轉換多變, 順手斷聯, 渾然天成。 其結字亦奇, 或大或小, 或疏或密, 有輕有重, 有寬有窄, 參差錯落, 恣肆奇崛, 變化萬千。 難怪黃庭堅為之折腰, 歎曰:“東坡此詩似李太白, 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 試使東坡複為之, 未必及此。 ”(《黃州寒食詩跋》)董其昌也有跋語贊雲:“餘生平見東坡先生真跡不下三十餘卷, 必以此為甲觀”。 《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 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元朝鮮於樞把它稱為繼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

《黃州寒食詩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