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偶像劇教母”柴智屏:再造《流星花園》,我為何要用全素人

~ ~ 下附柴智屏演講實錄 ~ ~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旋律響起時, 現場的女觀眾情不自禁說“哇”。 80後的記憶大門轟然打開, 青春就像那場大雨, 即使感冒了也想再淋一次。

柴智屏(主辦方供圖)

一開口就是濃濃臺灣腔的柴智屏三度站上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 她以萌樣影視總裁、著名影視製作人的身份, 發表演講, 並分別宣佈了與騰訊影業、騰訊動漫的合作。

去年4月, 柴智屏再造《流星花園》的消息傳出, 這一次她不僅是製片人, 也是投資人之一。 而一年之後的今天, 新版《流星花園》未亮相, 但這部劇、素人F4、萌樣影視包括她本人, 都將與騰訊展開許多新合作。

十六年一覺流星夢, 當華語電視進入後偶像劇時代, 臺灣偶像劇式微, 大陸偶像劇被一片瑪麗蘇神劇承包。 柴智屏已與大陸市場深度融合, 只是再也沒有出《流星花園》那樣紅遍亞洲的作品了。 而觸網騰訊會讓“偶像劇教母”的商業版圖迎來再度巔峰嗎?

“後人看來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如果你是第一個去做的就會得到認可”

2001年, 柴智屏製作了她人生中第一部戲劇作品——《流星花園》。 《流星花園》風靡全亞洲, 柴智屏也被冠上了“偶像劇之母”的稱號。

2001版《流星花園》劇照

有媒體評論稱, “柴智屏女士以最具創意跟創新的手法改變了戲劇的形式以及市場的生態。 ”但時隔多年, 柴智屏還是不明白自己到底做對了什麼。 “我不太明白自己怎樣成功的?一直想找答案。 ”柴智屏在4月22日騰訊新文創大會上發表演講時說。

“後來我在紐約旅行, 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仿佛得到了一個答案。 我看到了一位畫家叫做馬克·羅斯科的畫作, 他的一個畫作上面寫著《無題-黃與藍》。 當時我在博物館對著這幅畫看了很久, 我在想這是我在小學時應該可以畫一模一樣的畫, 為什麼這幅畫可以放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並且拍得幾億美元的高價呢?”

騰訊影業與萌樣影業展開合作(主辦方供圖)

柴智屏細看了這幅畫的簡介:“它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典範, 透過繪畫, 感受到自我的情緒與內在的聲音。 ”這讓柴智屏突然領悟到自己之前怎麼也想不透的“我為什麼成功了。 ”

“即便後人看這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只要你在屬於你自己的時代裡面, 是第一個提出這個理論或者是第一個去實踐成功的人,

你可能就會得到高度認可。 我想那時候, 我才真正意識到, 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 ”

後來柴智屏監製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小時代》等, 十幾年來, 她不斷被別人問:“柴老師你如何能夠瞭解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豆瓣評分8.1分(豆瓣/圖)

柴智屏的答案是:除了認真、努力、專業、敬業之外,心態非常重要。“歲月一直在走,可我覺得,如果我可以陪著每一代18歲的年輕人一起成長,那該有多好!我喜歡跟年輕人聊天,最後發現,不管哪一代的18歲,他們的世界裡,永遠有對愛情、對友情、對未來夢想的嚮往,以及與外界接軌時陷入的茫然和疑慮。他們跌跌撞撞反反復複的尋找著自我價值和信念,這些都是不變的主題。”

“請明星能給我半年檔期嗎?

答案是不可能”

去年,柴智屏在尋找新版《流星花園》合作平臺和發行商時,她聽到千篇一律地聲音告訴她,怎麼樣才能打造一部爆款,要找到一個平臺認可的導演、要找到一兩個知名度能夠帶動流量的演員、最好這些演員身上有很多代言以降低投資風險……

柴智屏立刻的反應是:“有知名度的演員可以給我半年的檔期嗎?回答是不可能,他們能給你100天就不錯了。”

“這個答案讓我蠻訝異的,我很擔心,我要拍攝50集的戲劇作品,100天有時間讀本嗎?有時間跟演員進入角色嗎?有時間培養感情嗎?這跟我以往拍片的習慣不太一樣,我要遵循發行人、出品商給我的建議,還是我要做以往我必須要做的工作經驗。這是我當時必須很掙扎做的一個選擇。”

最後柴智屏的選擇已經明朗,從F4到杉菜,她全全啟用素人。

“我願意要全心投入劇組的人,沒有演技無妨,沒有經驗無礙。我要建立一個環境,劇中的人物就是他們自己,他們不是演出來的,他們是真真實實活在戲裡,彼此間的關係是真的,彼此的情感是真的,即便沒有劇本他們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情感反映。”

柴智屏和新版F4(主辦方供圖)

“我想,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來臨,選擇變得很多,觀眾的喜好也更加分歧,一般群眾對於影視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對於劇情的鋪排、演員的演技、造型的設計,甚至臨時演員站錯位置他們都可以出來發表意見。在這個意見可以立即互動的時代,我們給觀眾看的作品,已經不是給觀眾看什麼他們就接受的時代了。”

在柴智屏看來,作為新版《流星花園》的製片人和總導演,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不僅要做出高規格、高技術含量的劇,還要讓越來越聰明和挑剔的觀眾相信這部作品的真實性,“仿佛劇中的演員就是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人,不管你想親近的、想逃離的,你都可以在裡面找到生活的影子。”

如果新版被吐槽成毀經典、再留遺憾又怎麼辦呢?“我想,道歉有用的話要員警幹嗎?如果人生沒有遺憾,那一定是很無趣的人生。”

柴智屏

現/場/實/錄

我在2001年有機會製作我人生中第一部戲劇作品《流星花園》,那時它紅遍了亞洲20個地區。當時造成一個風潮,影視媒體給了我“偶像劇之母”等等一系列的封號。

有媒體說柴智屏女士以最具創意跟創新的手法改變了戲劇的形式以及市場的生態。我不太明白自己怎樣成功的?一直想找答案。

後來我在紐約旅行,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仿佛得到了一個答案。我看到了一位畫家叫做馬克·羅斯科的畫作,他的一個畫作上面寫著《無題-黃與藍》。當時我在博物館對著這幅畫看了很久,我在想這是我在小學時應該可以畫一模一樣的畫,為什麼這幅畫可以放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並且拍得幾億美元的高價呢?

我看了它的簡介,它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典範,透過繪畫,感受到自我的情緒與內在的聲音。這讓我突然瞭解,只要你在屬於你自己的時代裡面,即便後人看這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如果你是第一個提出這個理論或者是第一個去實踐成功的人,你可能會在你自己的領域裡面得到一份別人的認可。我想那時候才真正意識到我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

後來從《流星花園》、《轉角遇到愛》到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有《小時代》等等這些影視作品,這十幾年來,我不停被人家重複地問著:柴老師你是怎麼樣製作出這麼多受年輕人喜歡的作品?你如何能夠瞭解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

最重要的事情跟大家分享:除掉認真、努力、專業、敬業之外,相信在座每一個人都知道,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重拍《流星花園》,本來覺得再來做一次,是一件毫無挑戰也毫無意義的事情。後來我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態,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我,現在穿越到16年前第一次製作戲劇的我,回到那個初心,回到最原始,什麼事情都不瞭解,什麼經驗都沒有的自己。中間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從表面上看,在臺灣製作費以前是一集20萬人民幣,現在是300萬人民幣。雖然消費變高了,可是為證明這個數位在市場的規格不可同日而語。比如當年F4平均身高1.80米,現在至少是1.85米,雖然身高增加了體重沒有增加,證明當年年輕人肌肉比較有分量一點;以前的杉菜(大S)在真實世界是搞怪、無厘頭出道的美少女明星,現在的杉菜是曾經在電視臺做過剪接工作看似平凡的實習生。以前內容是以貧富差距作為整部劇的趣味及重點,現在偏向于來自年輕人衝突、背景、思想碰撞的差距。

我在重新製作這部劇的同時,我自己也重溫這部劇在這麼多年給我的一切,它給了我太多啟發,人生中有太多事情是不能重來的,即便重來也會因為時空的不同有不一樣的結果。結果是重要的嗎?相信多數人包括我自己,會說說結果當然重要,沒有人喜歡失敗,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可是成功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這麼多年來,我聽過最多的陌生人或者是粉絲跟我說的話都是:“柴老師我是看著你的戲長大的”,後來時間久了會慢慢出現:“柴老師我太太是你的粉絲”,然後漸漸又聽到很多年輕人說:“柴老師,我媽媽說她以前都看你的戲”。

我知道歲月一直在走,時間一直在走,我們都在成長,可是我突然有一種很奇妙溫暖的感受,我開始有一種,如果我可以陪著每一個年代的18歲的年輕人一起成長,那該有多好!因此我就開始熱愛著跟年輕人聊天,聊他們的生活、聊他們的愛情,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夢想是什麼,人生目標是什麼。最後發現不管哪一個時代的18歲,在他們的世界裡面,對於愛情、對於友情、對於未來的夢想,對於如何跟世界融合去接軌,常常陷於茫然與疑慮,缺乏自信,沒有辦法堅定,跌跌撞撞反反復複尋找著自我的價值與信念。

我感受到在這樣的青春裡面這個世界是這麼迷人,因此我就想,我很想要跟每個年代的18歲的年輕人站在一起。

去年,我在尋找《流星花園》合作的平臺和發行商的時候,我聽到千篇一律地說著,告訴我怎麼樣能夠製作一部戲,說要找一個平臺認可的導演,要找到一兩個知名度能夠帶動流量跟高知名度的演員,最好身上有很多代言可以降低投入的風險。

我當下面臨一個問題,有知名度的演員可以給我半年的檔期嗎?回答是不可能,他們能給你100天就不錯了。這個答案讓我蠻訝異的,我很擔心,我要拍攝50集的戲劇作品,100天有時間讀本嗎?有時間跟演員進入角色嗎?有時間培養感情嗎?這跟我以往拍片的習慣不太一樣,在當下我必須很掙扎做一個選擇。

我要遵循發行人、出品商給我的建議,還是我要做以往我必須要做的工作經驗。我是要願意全心投入劇組,沒有演技無妨,沒有經驗無礙,我要建立一個環境,劇中的人物就是他們自己,他們不是演出來的,他們是真真實實活在戲裡,彼此間的關係是真的,彼此的情感是真的,即便沒有劇本他們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情感的反映。

我想現在的互聯網的時代的來臨,選擇變得很多,觀眾的喜好也更加分歧,一般群眾對於影視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對於劇情的鋪排、演員的演技、造型的設計,甚至臨時演員站錯位置他們可以出來發表意見。在這個意見可以立即互動的時代,我們給觀眾看的作品,已經不是給觀眾看什麼他們就接受的時代了。

現在不管我們稱之為偶像劇或都市情感劇,對我來講身為一個製片人或一個總導演,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是,我不止是怎麼樣製作出高規格、高技術含量的戲劇,而是很困難的是,當觀眾看待你這部戲這部作品會相信一切如此真實,仿佛劇中的演員就是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人,不管你想親近的、想逃離的,你都可以在裡面找到生活的影子。

以前我碰到的媒體朋友都會問我:“柴老師你製作的戲劇都是童話,你如何看待真實的世界?”我回答,它是真實的世界,只要你願意打開心房,幸福怎麼會是童話呢?我看到媒體朋友對這件事的質疑,我想真實和童話怎麼樣拉近距離?很多人說真實世界就是殘酷的,比方說我的家人不支持我的夢想,我的工作總是被老闆否定,我的感情總是得不到幸福,我總是賺不夠錢去買房子……,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人生的抱怨。

我想道歉有用的話要員警幹嗎?如果人生可以後悔的話應該就不會有遺憾,如果人生沒有遺憾的話一定是很無趣的人生,我們不是希望在戲劇中把每一個人發生的事情,希望投入戲劇能夠思考和選擇嗎?現在的新文創時代,每一分鐘都在打造與大眾不斷互動交流的世界觀,身為創作者、創意人,我回想自己經歷的一切,每一分每一秒的耕耘,每一個走過的地方,每一首聽過動人的歌曲,每一個跟你交匯的人都會是創作的養分。因為時時刻刻我們都在提醒自己不要浪費一分一秒,認真感受生命中每一個發生的事情,不管痛苦、憤怒、喜悅,是沮喪還是希望,只要發生了就可以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更勇敢地往前邁進。

剛剛看到很多業界的精英人士、專業人士,帶給我們很多他們創作的過程,也有很多動漫產生的很棒的作品。很多時候我們分不清楚虛擬世界真實世界在發生的過程中到底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我相信在虛擬與真實無法分辨的年代裡,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內心的美好一定會呈現在創作者的作品中,就像前面那麼多的精英跟前輩。

每經記者 丁舟洋 / 每經編輯 杜蔚

每經影視已入駐網易號、搜狐帳號、頭條號、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號等平臺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豆瓣評分8.1分(豆瓣/圖)

柴智屏的答案是:除了認真、努力、專業、敬業之外,心態非常重要。“歲月一直在走,可我覺得,如果我可以陪著每一代18歲的年輕人一起成長,那該有多好!我喜歡跟年輕人聊天,最後發現,不管哪一代的18歲,他們的世界裡,永遠有對愛情、對友情、對未來夢想的嚮往,以及與外界接軌時陷入的茫然和疑慮。他們跌跌撞撞反反復複的尋找著自我價值和信念,這些都是不變的主題。”

“請明星能給我半年檔期嗎?

答案是不可能”

去年,柴智屏在尋找新版《流星花園》合作平臺和發行商時,她聽到千篇一律地聲音告訴她,怎麼樣才能打造一部爆款,要找到一個平臺認可的導演、要找到一兩個知名度能夠帶動流量的演員、最好這些演員身上有很多代言以降低投資風險……

柴智屏立刻的反應是:“有知名度的演員可以給我半年的檔期嗎?回答是不可能,他們能給你100天就不錯了。”

“這個答案讓我蠻訝異的,我很擔心,我要拍攝50集的戲劇作品,100天有時間讀本嗎?有時間跟演員進入角色嗎?有時間培養感情嗎?這跟我以往拍片的習慣不太一樣,我要遵循發行人、出品商給我的建議,還是我要做以往我必須要做的工作經驗。這是我當時必須很掙扎做的一個選擇。”

最後柴智屏的選擇已經明朗,從F4到杉菜,她全全啟用素人。

“我願意要全心投入劇組的人,沒有演技無妨,沒有經驗無礙。我要建立一個環境,劇中的人物就是他們自己,他們不是演出來的,他們是真真實實活在戲裡,彼此間的關係是真的,彼此的情感是真的,即便沒有劇本他們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情感反映。”

柴智屏和新版F4(主辦方供圖)

“我想,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來臨,選擇變得很多,觀眾的喜好也更加分歧,一般群眾對於影視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對於劇情的鋪排、演員的演技、造型的設計,甚至臨時演員站錯位置他們都可以出來發表意見。在這個意見可以立即互動的時代,我們給觀眾看的作品,已經不是給觀眾看什麼他們就接受的時代了。”

在柴智屏看來,作為新版《流星花園》的製片人和總導演,最困難的地方在於,不僅要做出高規格、高技術含量的劇,還要讓越來越聰明和挑剔的觀眾相信這部作品的真實性,“仿佛劇中的演員就是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人,不管你想親近的、想逃離的,你都可以在裡面找到生活的影子。”

如果新版被吐槽成毀經典、再留遺憾又怎麼辦呢?“我想,道歉有用的話要員警幹嗎?如果人生沒有遺憾,那一定是很無趣的人生。”

柴智屏

現/場/實/錄

我在2001年有機會製作我人生中第一部戲劇作品《流星花園》,那時它紅遍了亞洲20個地區。當時造成一個風潮,影視媒體給了我“偶像劇之母”等等一系列的封號。

有媒體說柴智屏女士以最具創意跟創新的手法改變了戲劇的形式以及市場的生態。我不太明白自己怎樣成功的?一直想找答案。

後來我在紐約旅行,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仿佛得到了一個答案。我看到了一位畫家叫做馬克·羅斯科的畫作,他的一個畫作上面寫著《無題-黃與藍》。當時我在博物館對著這幅畫看了很久,我在想這是我在小學時應該可以畫一模一樣的畫,為什麼這幅畫可以放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並且拍得幾億美元的高價呢?

我看了它的簡介,它是抽象表現主義的典範,透過繪畫,感受到自我的情緒與內在的聲音。這讓我突然瞭解,只要你在屬於你自己的時代裡面,即便後人看這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如果你是第一個提出這個理論或者是第一個去實踐成功的人,你可能會在你自己的領域裡面得到一份別人的認可。我想那時候才真正意識到我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

後來從《流星花園》、《轉角遇到愛》到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有《小時代》等等這些影視作品,這十幾年來,我不停被人家重複地問著:柴老師你是怎麼樣製作出這麼多受年輕人喜歡的作品?你如何能夠瞭解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

最重要的事情跟大家分享:除掉認真、努力、專業、敬業之外,相信在座每一個人都知道,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最近重拍《流星花園》,本來覺得再來做一次,是一件毫無挑戰也毫無意義的事情。後來我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態,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我,現在穿越到16年前第一次製作戲劇的我,回到那個初心,回到最原始,什麼事情都不瞭解,什麼經驗都沒有的自己。中間到底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從表面上看,在臺灣製作費以前是一集20萬人民幣,現在是300萬人民幣。雖然消費變高了,可是為證明這個數位在市場的規格不可同日而語。比如當年F4平均身高1.80米,現在至少是1.85米,雖然身高增加了體重沒有增加,證明當年年輕人肌肉比較有分量一點;以前的杉菜(大S)在真實世界是搞怪、無厘頭出道的美少女明星,現在的杉菜是曾經在電視臺做過剪接工作看似平凡的實習生。以前內容是以貧富差距作為整部劇的趣味及重點,現在偏向于來自年輕人衝突、背景、思想碰撞的差距。

我在重新製作這部劇的同時,我自己也重溫這部劇在這麼多年給我的一切,它給了我太多啟發,人生中有太多事情是不能重來的,即便重來也會因為時空的不同有不一樣的結果。結果是重要的嗎?相信多數人包括我自己,會說說結果當然重要,沒有人喜歡失敗,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可是成功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這麼多年來,我聽過最多的陌生人或者是粉絲跟我說的話都是:“柴老師我是看著你的戲長大的”,後來時間久了會慢慢出現:“柴老師我太太是你的粉絲”,然後漸漸又聽到很多年輕人說:“柴老師,我媽媽說她以前都看你的戲”。

我知道歲月一直在走,時間一直在走,我們都在成長,可是我突然有一種很奇妙溫暖的感受,我開始有一種,如果我可以陪著每一個年代的18歲的年輕人一起成長,那該有多好!因此我就開始熱愛著跟年輕人聊天,聊他們的生活、聊他們的愛情,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夢想是什麼,人生目標是什麼。最後發現不管哪一個時代的18歲,在他們的世界裡面,對於愛情、對於友情、對於未來的夢想,對於如何跟世界融合去接軌,常常陷於茫然與疑慮,缺乏自信,沒有辦法堅定,跌跌撞撞反反復複尋找著自我的價值與信念。

我感受到在這樣的青春裡面這個世界是這麼迷人,因此我就想,我很想要跟每個年代的18歲的年輕人站在一起。

去年,我在尋找《流星花園》合作的平臺和發行商的時候,我聽到千篇一律地說著,告訴我怎麼樣能夠製作一部戲,說要找一個平臺認可的導演,要找到一兩個知名度能夠帶動流量跟高知名度的演員,最好身上有很多代言可以降低投入的風險。

我當下面臨一個問題,有知名度的演員可以給我半年的檔期嗎?回答是不可能,他們能給你100天就不錯了。這個答案讓我蠻訝異的,我很擔心,我要拍攝50集的戲劇作品,100天有時間讀本嗎?有時間跟演員進入角色嗎?有時間培養感情嗎?這跟我以往拍片的習慣不太一樣,在當下我必須很掙扎做一個選擇。

我要遵循發行人、出品商給我的建議,還是我要做以往我必須要做的工作經驗。我是要願意全心投入劇組,沒有演技無妨,沒有經驗無礙,我要建立一個環境,劇中的人物就是他們自己,他們不是演出來的,他們是真真實實活在戲裡,彼此間的關係是真的,彼此的情感是真的,即便沒有劇本他們也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樣的情感的反映。

我想現在的互聯網的時代的來臨,選擇變得很多,觀眾的喜好也更加分歧,一般群眾對於影視作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對於劇情的鋪排、演員的演技、造型的設計,甚至臨時演員站錯位置他們可以出來發表意見。在這個意見可以立即互動的時代,我們給觀眾看的作品,已經不是給觀眾看什麼他們就接受的時代了。

現在不管我們稱之為偶像劇或都市情感劇,對我來講身為一個製片人或一個總導演,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是,我不止是怎麼樣製作出高規格、高技術含量的戲劇,而是很困難的是,當觀眾看待你這部戲這部作品會相信一切如此真實,仿佛劇中的演員就是你自己,或是你身邊的人,不管你想親近的、想逃離的,你都可以在裡面找到生活的影子。

以前我碰到的媒體朋友都會問我:“柴老師你製作的戲劇都是童話,你如何看待真實的世界?”我回答,它是真實的世界,只要你願意打開心房,幸福怎麼會是童話呢?我看到媒體朋友對這件事的質疑,我想真實和童話怎麼樣拉近距離?很多人說真實世界就是殘酷的,比方說我的家人不支持我的夢想,我的工作總是被老闆否定,我的感情總是得不到幸福,我總是賺不夠錢去買房子……,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人生的抱怨。

我想道歉有用的話要員警幹嗎?如果人生可以後悔的話應該就不會有遺憾,如果人生沒有遺憾的話一定是很無趣的人生,我們不是希望在戲劇中把每一個人發生的事情,希望投入戲劇能夠思考和選擇嗎?現在的新文創時代,每一分鐘都在打造與大眾不斷互動交流的世界觀,身為創作者、創意人,我回想自己經歷的一切,每一分每一秒的耕耘,每一個走過的地方,每一首聽過動人的歌曲,每一個跟你交匯的人都會是創作的養分。因為時時刻刻我們都在提醒自己不要浪費一分一秒,認真感受生命中每一個發生的事情,不管痛苦、憤怒、喜悅,是沮喪還是希望,只要發生了就可以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更勇敢地往前邁進。

剛剛看到很多業界的精英人士、專業人士,帶給我們很多他們創作的過程,也有很多動漫產生的很棒的作品。很多時候我們分不清楚虛擬世界真實世界在發生的過程中到底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我相信在虛擬與真實無法分辨的年代裡,形式不是最重要的,內心的美好一定會呈現在創作者的作品中,就像前面那麼多的精英跟前輩。

每經記者 丁舟洋 / 每經編輯 杜蔚

每經影視已入駐網易號、搜狐帳號、頭條號、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號等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