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日媒:不可小看的中國晶片製造業?!

美國制裁中興, 背後顯示出對於在技術競爭中有可能被中國趕超的焦躁。 有日媒分析指出, 世界的半導體行情已開始顯現出源自中國的波動跡象, 雖然暫時製造不出頂尖的半導體晶片, 但在某些領域, 比如NAND型快閃記憶體晶片, 中國正在迎頭趕上。

NAND被應用于智慧手機和資料中心的存儲裝置。 與傳統的平面產品相比, 每一枚晶片的存儲容量大大增加。 雖然中國計畫量產的產品與世界最尖端的NAND相比還存在距離, 不過據稱試製品的成品率正在不斷提高。

中國在2015年公佈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提出培育半導體產業。 對於在電子設備製造領域握有很高份額的中國來說, 半導體是最主要的進口產品。 改善貿易收支離不開半導體自給率的提高。

為此, 中國地方政府競相利用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的外半導體相關企業。 將在杭州市新設晶圓工廠的日本半導體企業Ferrotec Holdings Corporation 就表示“受到了多地市政府的邀請”。

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預測, 2018年中國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4成, 增至113億美元。 從包含外資廠商的中國工廠的這一資料來看, 中國的市場規模將躍升至全球第2, 僅次於韓國, 佔據整體市場的兩成。

不僅如此, 如今甚至已經出現依賴於中國企業穩定供貨的半導體產品。 那就是 NAND的上一代產品、搭載於家電和汽車的NOR型快閃記憶體。 由於面向汽車和有機EL面板的需求擴大, 中國的代工企業仍是各方爭奪的熱門“人選”。

在智慧手機需求下滑等背景下, 當前NAND的行情表現疲軟。 不過每年的年初一向是需求下滑的時期。 不少觀點認為, 到了啟動年底商戰用智慧手機零部件採購的2018年夏季前後, NAND將再次陷入缺貨狀態。

那麼, 前景如何呢?

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首席分析師南川明表示“2020年以後的NAND供需取決於長江存儲科技”。 如果將該公司的計畫全部計算進去, 最早將在2021年出現供大於求。 預計容量256GB的NAND價格在2019年至2021年每年將以約2至3成的速度下跌。

也就是說, 2017年平均單價7美元的價格預計到2021年將降至2.4美元。

中國旺盛的內需也將有助於半導體產業的培育。 預計繼智慧手機之後, 資料中心將成為下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 繼北美IT巨頭之後, 騰訊和阿裡巴巴集團等企業正在擴大投資。

眼下出現的中美貿易摩擦, 半導體也成為焦點。 如果中國為避免與美國發生摩擦而增加半導體進口, 將不利於半導體國產化進程。

在鋼鐵、石化產品、光伏面板等領域, 由於中國巨額投資導致市場行情崩潰的情況屢見不鮮。 也有中國半導體材料製造商表示會吸取以往經驗教訓, “不會盲目銷售半導體, 導致供需失衡”。 但從供需兩個層面來看, 可能會迎來中國掌握定價主導權的時代。

歡迎在【應用商店】搜索【創富CFD】, 創富國際贊助2018 D1飄移大獎賽、北京賽區雙人票, 票數有限, 限時限量免費送!下載個人投資理財掌上手機管家APP瞭解更多!創富CFD, 每天讓錢多一點兒。 全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靠譜的財經資訊, 另有獨家管道乾貨助你快人一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